浅析政党的社会作用及产生原因
2018-03-22李如意
摘要:随着现代社会的形成,政党在国家治理过程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一方面,政党就有着整合公共意见,形成强有力呼吁的代表作用;另一方面,在代议政治下,政党有着信息媒介的作用,公民和政治家相互接近,交换信息。本文试图从政党的社会作用探究政党的产生原因,将政党分为内造政党和外造政党两种类型,对比其特点和产生的原因,以及其产生的过程和动机的异同。
关键词:政党;代表作用;表达作用;内在政党;外在政党;政党的产生
公民意识的崛起使人们在文化、社会和政治方面产生多元意见,形成多元化团体。在政治方面,政治多元主义使得国家的权利分散化 ,这无疑促进了政党的形成。根据萨托利的观点,政党的产生有三个前提条件:政党不是宗派,政党关心更多的公益行为;政党是整体的一部分,它是为了多元化社会这个整体而存在;政党是表达的渠道,它是工具,是代理机构,通过表达人民的要求而代表他们。那么这就总结出了政党的两个主要社会作用:代表机构和表达工具。
一、政党具有代表作用
政党的代表作用是从民主代议制产生,由选举达到极致的。随着选民范围的扩大以及选民的政治意识增强,直接民主的实现难度不断加大,而代議制民主的出现恰好解决了这一问题,成为了现代社会的民主政治形式。现代公民社会中的政党,代表了公民在某一类公共事务上的共同意见,政党的目的就是争取有能力利用这一意见影响社会的整体发展轨迹,实现政治诉求。这时,政党就具有整合某一群人的公共意见,提取出关键、集中的,能够代表更多人公共利益的意见进行强有力的呼吁,并规范其成员均依次为行动标准的作用,也就是代表作用。
萨托利在《政党与政党制度》中认为,政党的“引导”作用是表达作用的一种,“它们集中、选择、并最终引导和曲解”“政党不仅表达、反映民意而且更是在塑造、甚至是操纵民意”。 政党通过大力向公民群体宣传其政治意见,让更多的原本没有明确政治诉求的人认识到该政党,并进一步认可该政党的理念,从而将自身摇摆的政治诉求的权利交付给政党,成为代议制民主中被政党代理的一方。
二、政党具有表达作用
政党的第二个社会作用是表达渠道的作用。政治是连续性的交流过程,它把公民的意见和利益传达给决策者,待决策者作出决定后,再把决定内容传达给公民。在代议政治下,政党、利益集团和行政机关发挥着重要的信息提供功能,以这些信息机关为媒介,公民和政治家相互接近,交换信息。 在现代社会中,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选民与政治家直接接触的情况不断减少,通过电视报纸、网络等媒体的渠道的接触日渐增多。在过去以电视为主导的媒体时代,政党通过宣扬政治理念,解说政治事件,电视争论等形式将其思想单向传递给公民;在当今的互联网时代,政党宣扬思想的渠道不但有所拓宽,而渠道也发展为双向,公民可以无时间、地域限制地直接向政党发问和表达意见,信息传递的时间、效率都有所增强。
此外,选举成为了现代社会中政党的一个主要工作,随着现代政党的发展,除了“物”这一类的媒介之外,“人”作为媒介的作用依旧没有减弱。候选人作为向选民传递政党理念,直接接触选民收集民众意见的信息载体,在社会多元化的潮流中也在向多元化发展。在同一个政党内,各候选人虽然秉承着一致的政治信念,但在具体事宜上也存在不同的见解,凭借这样的差异,候选人可以吸收相应的不同团体的选民,而这对于政党实际上又有益的,候选人理念的多元化使得选民多元,从而可以促进选民总数的增加。
个人认为,公民社会的发展对于正当的政治定位并没有太大根基上的动摇。因为政党的两个社会作用,代表和表达渠道的作用即使在目前仍是被需要的。因为政府机关没有能力代替政党做到这些,而公民团体有能力做到的其本质也与政党无疑。当然,社会、文化多元化的发展是会冲击到政党的发展,但这样的冲击只是促使政党的多元化发展以及政党内部的扁平化发展,但政党依旧是政党,其组织变了,并不代表其本质就会有所改变。
三、两类政党:内造政党与外造政党
政党的发展与民主制度的发展息息相关,公民投票权的普及以及议会权力的扩大是政党产生主要因素。布赖斯认为,政党的出现比民治政体还早 ,政党的起源是非常不同的,有的政党是因为宗教的分别,也有因和王朝的关系产生,也有更多的政党是有一个领袖聚集很多党徒而产生。
对于现代政党而言,政党的产生多被归为两种形式,而依据这两种形式将政党分为两类:内造政党与外造政党。内造政党是指政党的起源是由议会中一些议会团体或成员基于共同的利益或政治信念相互结盟而逐渐组织而成的。外造政党通常指政党的起源乃是由一些社会团体,透过既有的资源运用,将本身的组织直接转化、扩充为政党。
(一)内在政党与外在政党的定义
选举促进了政党的出现,使政党权力更加集中:之前选举区很小,选举权又有财产限制时,候选人多为地方上有声望的地主豪商,他们在一个区域内被人们所知,也比较独立,类似于各自为王。现在选民团人数越来越多,平等观念也逐渐发达,候选人的个人势力无法布及,所以候选人不得不更加依靠政党。
内在政党是指从立法机构之内产生的干部党,类似于美国政党的产生。其组织成员多为重要的知名度较高的“头面人物”,而普通群众进入核心团体却限制甚多。这样的政党先是形成议员集团,接着是选举委员会的出现,最后在两者之间建立一个经常性的联系组织。这样的政党存在的宗旨大多为应付选举战,其内部核心集团的精英们因利益相关而使得组织严密精干,具有封建小团体的寡头性质,对外却相对松散,具有远离群众,等待群众自发靠拢的特性。
外在政党主要指从立法机构之外产生群众党,群众党是支部和基层组织的一个重要特性。奥鲁姆认为,群众党也将是今后政党发展的必然趋势。这类政党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尤其是工人阶级基础,因为其领导人也是从群众走出。群众党关心公众参政,并设法将普通成员提拔到领导岗位,而非干部党所实行的使干部保持领导岗位获升职的方式。因其更加开放民主的特性,群众党组织希望所有党员都能在党内承担一定作用,所以其分工复杂明显,也束缚住成员使其团结集中,他们定期的组织会议使其结构严密,领导与全体成员广泛且密切的相互接触,并乐于将外界非党员成员源源不断的吸收到党内,在公众中采取扩张的姿态,具有广泛的公众基础。
(二)两种政党的组织特点比较
1.组织紧密程度
内造政党的组织机构多具有外松内紧的特点,也通常为称为“干部党”。这样的政党先是形成议员集团,接着是选举委员会的出现,最后在两者之间建立一个经常性的联系组织。其内部核心集团的精英们因利益相关而使得组织严密精干,对外却相对松散,具有远离群众,等待群众自发靠拢的特性。
外造政党的组织相对比内造政党更加紧密,也通常被称为“群众党”。这类政党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尤其是工人阶级基础,因为其领导人也是从群众走出。他们定期的组织会议使其结构严密,领导与全体成员广泛且密切的相互接触,并乐于将外界非党员成员源源不断的吸收到党内,在公众中采取扩张的姿态。
2.领导层的选拔
干部党的核心组织成员多为重要的知名度较高的“头面人物”,具有封建小团体的寡头性质,而普通群众进入核心团体却限制甚多。群众党关心公众参政,并设法将普通成员提拔到领导岗位,而非干部党所实行的使干部保持领导岗位获升职的方式。因其更加开放民主的特性,群众党组织希望所有党员都能在党内承担一定作用,所以其分工复杂明显,也束缚住成员使其团结集中。
四、比较内造政党与外造政党产生的共同因素
政党的产生与民主制度的发展息息相关,公民投票权的普及以及议会权力的扩大是政党产生主要因素。
(一)民主选举的普及促进了政党的出现
之前选举区很小,选举权又有财产限制时,能够有权利填写选票的选民比较少且多处于利益进行选举。此时候选人多为地方上有声望的地主豪商,他们在一个区域内被人们所知,也主要将选举成功后获得的议员权利使用与当地选区。所以各个议员的选举是比较独立的,类似于各自为王。
现在随着选民团人数越来越多,仅凭候选人的个人势力布及整个选区难度增大。选民的平等观念也逐渐发达,选举政见的表达趋向于内容多元化、形式多元化,针对特殊群体成为了大家关注的主流方向,这就再度增加了候选人最初处于利益的选举。所以候选人不得不更加依靠政党,寄寓政党能够在经济、社会影响、以及人员方面给与支持。
(二)议会权力的扩大促进政党的产生
在议会建立初期,议会的存在是为了国内法律制度的建立而设立,即议会的最根本权力——立法权。在国家法律体系逐渐完善之后,议会也随之衍生出了另外一种权利——监督权,而监督权的范围几乎可以涵盖全国机构的公共行为。自十九世纪以来,随着议会地位的独立性和功能的日渐增加,议员的权利也逐渐扩大。候选人的不断增多,使候选人们不得不形成团体的形式进行对抗以获得更大几率的胜利。当然政党本身就有着高度的团体特性,不论是出于地方选拔上来的地域性抱团,还是出于利益最大化,政党都是由形成议会内或议会外的小团体开始,一点点逐渐发展成为派系,最后形成规范的政党模式。
五、比较内造政党与外造政党产生的不同因素
(一)产生过程
内造政党产生过程:内造政党的产生与议员集团的成立和选举委员会的出现息息相关。随着议会独立性逐渐增强,议员意识到他们需要团结起来,一致行动才能获得更大的利益,这就产生了议会内部的各个晓得团体,也就是议员集团的成立。随着选民权利的普及,选民越来越多,议员们意识到单凭个人之力无法取得那么大范围的选民投票,而將选民组织起来,引导他们认识候选人进行投票的必要性越来越明显。新的候选人需要被大量的选民认识并接受,而旧议员为了寻求连任或谋取更高职位,需要在维持老选民的基础上再吸收新的选民,这就促使选举委员会的产生。
外造政党产生过程:议会外的民间意见为了将“意见”转化为“政见”,试图进入议会分得席次,但这在现代政党政治中,仅凭个人之力是很难做到的。所以外造政党多由一个早已存在的团体创立,而团体本身的活动在选举及议会之外。团体多因为固定的某部分人的权利利益而开始进入议会,将自身的民间意见转变为政见。
(二)产生动机
迪韦尔热认为,产生于议会之内的政党具有以下几个产生动机:(1)政治信念的共同性(但事实并非都如此,这只是一个很小的影响因素);(2)地域上的接近;(3)共同行业利益(这两点才是政党产生的主要动机);(4)个人利益因素(目的多为下次竞选中再次当选或者与自身利益相关者当选更高职位);
产生于议会之外的政党具有以下几个产生动机:(1)思潮团体及知识分子团体对催生政党发挥了积极影响;(2)教会及教派的影响;(3)退伍军人/战士联盟、秘密会社及地下组织、工业或商业团体等组织的进一步转化。
注释:
1.萨托利. (2006). 政党与政党体制. 商务印书馆. 第35页
2 萨托利. (2006). 政党与政党体制. 商务印书馆. 第56-58页
3 冈泽宪芙. 政党. 经济日报出版社. 第104页
参考文献:
[1]迪韦尔热. 政党概论[M]. 台湾: 台湾青文文化事业有限公司, 1991.
[2]布赖斯. 现代民治政体(上册)[M]. 吉林: 吉林人民出版社, 2001.
[3]奥罗姆. 政治社会学[M]. 上海: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4.
[4]萨托利. 政党与政党体制[M]. 北京: 商务印书馆, 2006.
[5]高奇琦. 国外政党与公民社会的关系[M]. 北京: 中央编译出版社, 2011.
[6]傅景亮. 政党管理的范畴、场域和模式分析——以社会公共政治为视域[J]. 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 2014, (6): 92-98
[7]冈泽宪芙. 政党[M]. 北京: 经济日报出版社, 1991.
[8]马岭. 论议会权力[J]. 海峡法学, 2010, 12(02):31-41
作者简介:李如意(1993.8-),女,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人,中央民族大学研究生,研究方向:国际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