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数学教学策略之估算教学

2018-03-22陈晶

魅力中国 2018年33期
关键词:估算教学策略小学数学

陈晶

摘要:数学估算在我们今天的日常生活、工作与学习中更有着十分广泛的应用,可以说大到人口方面的估算、财政方面的预算、工程方面的测算,小到生活中距离、时间、花销等方面的估计,都要应用到数学估算。加强估算教学和提高学生的估算能力已成为国际数学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估算教学也占据着一部分的内容。本文对小学数学估算教学的策略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小学数学;估算;教学策略

估算与数学的应用密切相关,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使用估算。估算可以使数字与实际生活情境联系起来,不至于使数字空洞而失去实际意义,并能判断数字在具体情境中所需要的精确程度。如果能拥有良好的估算能力,有助于数感的形成。通过估算还可以判断其他计算方法所得结果的准确性和合理性。本文对我小学阶段数学估算教学现状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小学数学估算教学的教学方法归纳了几点进行论述,旨在为估算教学提供一点参考。

一、当前小学数学估算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学生对估算方法使用不当

1.不考虑实际情况,仅凭自己的主观感觉凭空猜测,估算方法不合理。例如,估计15000张纸的厚度是多少,有学生不经过思考,胡乱猜测,随口回答5厘米、10厘米、100厘米等等。这样的“估算”是不合理、没有意义的,对于解决问题没有帮助。

2.估算方法掌握不熟练,在运用方法时出现错误,导致估算失败。比如,估算902÷6,学生的做法是902÷6≈900÷6,可900 除以6不好口算,于是用竖式计算其结果得到估算结果。开始确实采用估算的方式,可最后却回到了精确计算,这样的估算方法是不正确的,进行的估算是错误的。

3.因缺少生活经验,不能灵活运用估算方法恰当地解决问题。例,一共有120位学生到校外参加实践活动,现有3辆巴士,每辆可以乘坐35人,估计一下座位是否夠用?学生想到多种方法,如3×35≈3×30=90,90小于120,所以不能坐下。还有3×35≈3×40=120,120等于120,判断出座位不够用。由于已有的生活经验不够丰富,学生此时产生困惑,不知道选择哪种估算方法能恰当地解决问题,因为不同的估算方法得出的结论不同。

由此可见学生估算时会出现一些问题,如无依据胡乱猜测、使用的估算方法不正确、不能灵活运用估算方法,这些问题如得不到较好处理,会影响学生估算能力的发展。

(二)教师对估算教学设计的导入方式不当,造成学生估算意识薄弱

学生不知道什么时候用估算,面对适宜运用估算解决的问题,往往想不起来用估算,而选择相对不是很便捷的精算,表明学生的估算意识较薄弱,这是由于估算教学设计的导入新知方式不够恰当造成的。例如,有教师这样导入估算新知:学生刚学完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进位加法,此时对两位数加两位数的估算新知进行导入,教师对学生说:“这节课我们学习两位数加两位数的估算,同学们估一估 24+38 大概是多少?”在该估算教学设计案例中,教师对于估算的导入方法是生硬的,没有创设估算的问题情境,只是明确要求必须用估算,而且估算的对象是纯算式。这样不合理的导入方式造成学生按照教师的要求机械地使用估算,而不明白为什么要用估算、估算有什么作用,难以自觉主动地使用估算。此外,两位数加两位数的估算的导入安排在两位数加两位数精确计算之后,学生刚学完精算,再学估算,认为已经会精算再学估算没有必要,体会不到估算的作用,致使估算意识薄弱。

二、小学数学估算教学的有效性策略

1.指导学生准确判断是否应该估算。

口算、估算、笔算和工具计算是我们生活和学习中常用到四种计算方法,各有其适用的场合和范围。如何选择合适的算法?一般来说,估算是保证计算正确的重要环节,计算前进行估算,可以估计出大致结果,为计算的准确性创设条件,计算后进行估算,能判断计算有无错误,并找出错误的原因。凡是比较简单的加、减、乘、除等运算则尽量用口算,只有计算相对有些繁杂、又需要知道准确结果的才用笔算,更为复杂的计算应该使用算盘或计算器。笔算主要用于理解计算的过程和算理;提高学生选择和判断算法的能力,主要是通过联系实际情境来分析思考。例如,用1、2、3、4、5几个数字组成一个两位数和一个三位数,使得它们相乘的积最大。学生在解决这个挑战性的问题时,可能会将问题分为若干个小问题,在面对每个小问题时,都需要决定选择什么样的运算方法。如学生首先可以考虑最高位上的数字是什么,这时候他们将意识到并不需要精确的答案,运用估算就可以得到,应将最大的两个数字4、5分别放在两位数和三位数的最高位上,然后确定4、5的确切位置和其它位上的数字,这时学生可能将数字逐一排列。比较它们的乘积,在此过程中,会反复地运用到估算、笔算或计算器。因此,这个题的价值不在于具体计算上, 而在于学生灵活应用各种运算方法上。由于平时学生在学习中容易忽视估算,教师在教学中应多做一些估算的练习。尤其在第一学段估算教学中,要结合具体情境理解“大约、大概、差不多” 等词语,有助于学生选择合适的计算策略。

2.结合生活实际进行估算,激发学生对估算的兴趣。

数学来源于生活,最终要服务与生活。生活中的估算内容也比比可见。例如:库尔班的妈妈要买一台电脑4020元,一个电饼铛205元,大概需要多少钱?用4020元加上210 元可估算出约用4230元钱。又如:一本数学本2 元,全班48人,每人买一本大约需要多少钱?用2元乘以50元可估算出约用100元。再如:五(1)班有48名同学,每个同学家庭平均每天丢弃3个垃圾袋,那么五(1)班同学家庭一周内约丢弃多少个垃圾袋? 每个家庭每天丢弃3个垃圾袋,可得出一周每个同学家庭共丢弃21个垃圾袋,五(1)班48名同学家庭一周内约丢弃垃圾袋的个数用50乘以20个,可估算出大约丢弃了1000个垃圾袋。由此猜想:我们库车县每个家庭每天扔3个垃圾袋,一年可以有多少垃圾袋产生?这些垃圾袋将对我们的生活造成多大的影响?这样既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感到估算有用,激发对估算学习的积极性,而且还从中受到了环保教育。

估算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十分广泛,并且与数感有着密切的联系,学习估算可以体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促进学生数感的发展,所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我们应对估算教学加以重视。

参考文献:

[1]司继伟.小学儿童估算能力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2.

[2]刘兼;黄翔;张丹.数学课程设计[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猜你喜欢

估算教学策略小学数学
高中化学反应原理学习难点及教学策略研究
统编本初中文言文选文变化及教学策略
初中数学绝对值概念教学策略
关于提高小学生识字实效的教学策略
浅谈小学数学低年级计算教学的几点做法
基于BIM技术的工程项目投资控制
“商是两位数的笔算除法”教学设计与反思
小学数学估算教学策略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