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社会治理视域下的网络负面舆情及其管控

2018-03-22林志军

魅力中国 2018年36期
关键词:社会治理管控

摘要:在“网络时代”环境下,其信息传递散播借重于网络载体,呈裂变式剧速扩展,网络负面舆情多发且难以管控,其影响突破了传统书、报、影视、广播的地域局限和速度局限,在社会治理视域下,对其进行研究,意义重大。

关键词:社会治理;网络负面舆情;管控

一、当今时代网络负面舆情的多发

互联网和通信技术的高速发展推动着新媒体的发展,不管是重大国际事件还是国内重大新闻,都能在网上迅速传播并形成舆论,许多网友及朋友圈好友利用网络来传播思想和表达自己的观点,从而产生了极大的舆论压力。也就是说,微信、微博及论坛等互联网平台已经成为信息及思想文化的集散地及社会舆论的放大器。网络时代,信息真伪难辨,容易混淆视听,形成方面舆情。所谓负面,大众普遍认为负面首先应该是坏消息,好消息不能归入负面之列;负面应该是会影响什么人的形象,破坏什么人的威信,对安定团结有害之类;负面与当前的“大政方针”有所抵触,同时负面也分真实的负面事件和非真实的事件。网络时代的负面舆情是以互联网络、电信网络、公共媒体系统传播媒介为载体传播形成的,是负面的舆论与负面观点结合的产物。网络时代舆情的形成更多的是负面事实、现象、言论或观点通过网络终端著上网络体系,借助大众参与和传统媒体的介入,通过立体化高速传播而形成;或正面事实、现象、言论或观点通过网络终端著上网络体系,在传播程中发生裂变、扭曲或。非正面化、坏消息化、实际破坏化、与社会对对立化是网络时代舆情负面性的主要表现。

二、当今时代网络负面舆情的特征

(一)隐蔽性。传统的负面社会舆情具有较强的公开性,人们容易清楚地感受到它的存在和导向,如文革时代,负面“思潮”,人们极易辨析和体察。而网络时代舆情承更多地载于虚拟空间,一般只有同样置身于这个虚拟空间的人群才容易感知到它的存在,那些疏离于网络的人群就不易感知到。并且,舆情主体既不同于普通公众,也不同于社会群体或社会组织的“拟态公众”,而是以一种匿名的、虚拟的身份在互联网出现。在互联网自由的虚拟空间,任何人都可以隨意用匿名发表言论,我们无法推断网络舆情主体的真实身份和真实态度,因而网络时代的舆情确实比传统的社会舆情更隐蔽,更难以预测。

(二)复杂性。发生在现实中的新闻事件是多样而复杂的,人们很难在短时间内就了解事态的详细状况。随着网民规模的逐渐扩大,网民结构与现实生活中的结构逐渐趋近,也就是说,网络舆论主体的结构已渐渐趋同于现实中的民众结构,呈现出多元化与复杂化的特性。由于互联网自由开放的环境赋予了网民更多的话语权,那么,各种各样的声音、言论也会从四面八方随之而来,这也造成了网络负面舆情的复杂特性。

(三)大众性。网络时代,芸芸大众不仅可以自由选取自己需要信息,而且可以在网络上自由地发布信息;网民既可以从网上了网络时代的社会舆情、现象、观点和事件,也可以报道自己身边的事件、观点、立场和言论并对自己的新闻关注点发布“新闻”。网络舆情散播和话语权不再局限于精英阶层。网络负面舆情的的形成和传播基础不断放大为全社会的人群,其影响力也不在局限于特殊的可控范围,而是要在无限广大的视域下“纵横驰骋”。

(四)交互性。网络改变了传统媒体单向传播的模式,网民可以对自己感兴趣的话题发表观点,而话题的发布者也可以对此观点进行回复,这样就构成了双方的交流,越来越多的网友的参与,就会形成一个极大大的高速交流圈。如当年微博“我爸是李刚”事件进行造句大赛,有36万之多的网民跟帖。在强国论坛辩论大厅展开 “李刚公开道歉,‘我爸是李刚门将会如何收场?”的辩论,有1万多名网友纷纷发表言论,并对肇事者能否得到公正的审判进行了投票。

(五)快速性。传播速度快和时效性强是网络媒体区别于传统媒体的重要特征,其传播方式呈现出放射状一对多的传播,其信息发送后会有上亿或更多的媒体信息接收者能够即时收到,信息接收者对此信息在进行二次或三次传播,进而在极短时间内能够将信息扩散到更加广泛的范围内。如2017年6月22日的杭州保姆纵火案,火灾发生几个小时后火灾信息已经在微信朋友圈转发,随后关于保姆纵火的信息也被刷屏,几乎全中国人都知道了保姆纵火事件并在微信朋友圈展开了热议。

(六)难控性。上文已经提到,互联网是个开放的虚拟空间,网络舆论主体结构较为复杂,匿名传播的方式使得一部分网民在发表言论时缺乏必要的责任感;再者,网络中的“把关人”并不容易像传统媒体中的“把关人”那样起作用,因而网络中充斥着很多非理性言论,有时很难控制其导向和扩张。网络舆论的形成带来了很多来自民间立场的声音和言论,逐渐在现实社会中产生较大影响甚至极大的影响。加之网络舆论的大众性、交互性,社会系统中各种观点交织杂糅地呈现,造成对传统的舆论控制模式形成挑战和冲击。

三、网络负面舆情的社会破坏力风险分析

(一)扭曲公众心态。由于网络信息发布的便利性、匿名性,导致在网络上发布假消息和谣言非常容易。别有用心的网民利用网络的便利,散布假消息甚至谣言;或是出于“求新”、“求异”的心理特征,散布负面言论。但大多数网民面对这样的消息,却很少质疑其真实性,往往会造成群体立场的盲从而形成网络负面舆情。由于各利益群体诉求不一,网民素质参差不齐以及消息准确度存在差异,网络负面舆情的非理性、不可控性将围绕社会热点进一步“发酵”,对社会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最终扭曲公众心态,激化社会群体或、政府与民众间的矛盾,进而影响社会和谐稳定。

(二)恶化舆论环境。网络负面舆情常常会导致虚假信息的扩散和舆论方向的误导。由于网络媒体的开放性, 任何人只要注册ID或拥有上网手机即可成为论坛网民或拥有个人博客,与传统媒体相比, 我国许多网络论坛和网络博客都存在管理方面的漏洞, 无论是网站本身管理缺位也好, 还是管理者为增加点击率而故意放纵也好, 网民在论坛或个人博客中所发布或转载的信息让人很难辨别其真伪是非。网络论坛是个包罗万象的地方, 不同职业、不同目的、不同地域、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聚集在网络公共话语空间,都可以随时发布和转载相关信息。在这种开放的环境下,网络负面舆情一旦形成,在众多负面力量的盲目介入和推动下,对社会舆论环境的恶化性影响力将不容忽视。

(三)削弱政府监控。网络负面舆情的立场观点常常悖逆于官方政府,常使得政府的威信趋于弱化,有加之网络负面舆情传播的匿名性和自由性,增加了辨别网络舆情主体的困难度,增加了政府对社会监控管理的难度。同时,网络负面舆情参与者身份被数字化、电子化、虚拟化,使得网民能以“隐形人”的身份在网上自由发表意见,不受现实中法律、道德、制度的约束,从而脱离现实社会的制约。因此,从政府管理的角度来说,控制的对象则从有形变成了无形,从公开到隐蔽,从可以确定到难以识别,从能够掌握到无法控制,政府在分辨、识别、定位、和处置网络舆情的方面的能力被大大地削弱。

(四)助长群体事件。当前我国社会正处于社会现代化转型期, 改革的深入发展, 利益结构变动、思想观念变化、利益主体多元化分层,社会收入分配不均、刚群矛盾聚集等导致的社会矛盾不断积攒,公众对现实的种种不满往往缺乏适当的排解渠道,而网络为民众宣泄情绪提供了最佳的渠道, 这就导致舆论多元化与尖锐化并存的现状。网络负面舆情传播的蝴蝶效应使得社会矛盾和冲突在网络世界里进一步扩大,增强了网民社会不平等的感觉。当下,网络群体性事件由间隙性上演转成集体性井喷的态势,与网络舆情逐渐向负面化态势演化的关系分不开。负面网络舆情不但引发群体性事件,而且推动群体性事件向恶性发展,并加大群体性事件的处理难度。

(五)加深管理危机。目前我国正处在转型期.社会运行机制的转变、社会组织结构的变化、利益群体的调整,都直接形响到每一个社会成员切身的经济利益和社会地位。但是,公众对现实的种种不满往往缺乏适当的诽解渠道, 而网络为民众宣泄情绪提供了最佳的渠道。网络使得“本我”得到更好的体现,各种情绪、态度和意见基本是以原生态形式被展现,这种本能的、情绪化的,带有非理性色彩的本我在网络上可以更好地得到展现。然而,情绪化、非理性的言论很容易得到大众的响应,从而引发有害言论,具有很强的煽动性和破坏性,如果不进行疏导,这样会很容易动摇更多人对社会公正的信心,甚至妨碍社会秩序。

(六)激化社会矛盾。网络言论的情绪化和极端化导致了网络舆情的非理性化趋势,影响了社会政治生活的稳定。网上信息容量非常庞大,任何团体和个人都可以在互联网上自由传递有关政治态度的信息,表达自己的政治见解,增加了选择的不确定性或使主体倾向于不作选择, 即便作出选择, 也往往具有随意性和盲目性。网络舆情越来越偏离事件的真相扰乱公共话语体系和公民的价值判断,进而导致“网络扰政”和“网络暴政”。如果得不到正确引导,就很有可能造成民众和政府的隔阂甚至对立,增添社会不安定因素,影响社会稳定与和谐。一旦某一事件造成负面言论, 沉默的螺旋桨效应使负面舆论在同一时间里发泄出来,舆论议题被极大的强化,致使民众与政府在意见上产生分歧或者是矛盾, 负面的影响没有得到及时正确的引导,最终导致民众与政府的矛盾激化。

四、社会治理中对网络负面舆情的管控

(一)做好舆情预警监测,健全应急管理机制。受到互联网特性的影响,网络舆情危机的爆发具有突发性,而健全应急管理预案对舆情危机的形成与发酵影响明显。迟缓的危机应急管理容易引发舆论的质疑和批判,导致不良后果。因此应对负面舆情,要健全应急管理机制,启用多瑞科舆情数据分析站系统内的预警支持功能做好舆情预警监测,建立舆情研判机制,及时发现负面苗头及时处置。同时完善事件本身的重建、补偿、调查、追究机制和信息流通的报告、指挥、发布、沟通机制。

(二)发挥媒介宣传作用,做到信息公开透明。事实上,突发事件演变为舆情危机,多数时候是由于真实信息传播出现真空引起。而信息公开透明既可以满足公众知情权,同时还可以杜绝谣言传播维护政府公信。在 “人人麦克风”的多元开放性网络舆情环境中,疏导舆情危机,要善于利用微博等新兴媒介,发挥其强大的舆论宣传力,及时发布真实权威信息,引导舆论的正确走向。在这个过程中,要注意舆情动态收集分析和梳理,提炼舆论关切点,从而在信息公开过程中有针对性解答公众舆论质疑。

(三)谨慎处置公众监督,积极应对负面舆情。突发事件在演变过程中,因社会性,会在传播过程中遭到各种质疑、批评、追问、谣传甚至谩骂。此时,如何面对这些质疑批评并作出合理的引导对于化解舆情危机至关重要。这就要求,工作人员在基于事件事实和公众诉求的前提下及时做出回应,言语要警惕官腔官调,应充分考虑公众述求来处置问题。与媒体和大众平交流时应降低姿态,保證平等沟通。对于确是部门失责行为要敢于认错,避免因逃责嫌疑诱发新的舆情危机。

(四)勇于直面舆论争议,寻求舆论良性互动。在舆情应对过程中,相关部门不应局限在事件发生时官方的各种权威信息发布,对于舆论中带有明显失实、非理性、发泄式的言论,当事部门要以普通网民的身份,到舆论场域中和群众展开“正面辩论”,通过真切的交流互动以正视听。在网络引导过程中,要善于用公众易接受的形式解读法律条文和政策方针,需求与公众保持良性的舆论互动,在真诚沟通中赢得公众的理解和支持。

(五)提升危机防范意识,真切关怀民众权益。时下,网络舆论监督(借助多瑞科舆情数据分分析站搭建舆情预警机制)、网络问政走热促进了社会管理的更加规范化,但无形中也给一些地方政府造成了压力。因此,应对舆论监督,政府不能仅靠事后被动应对,而应提升自身危机防范意识,从现实根源入手,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加强自身管理和监督,这样其公信力自然得到提升,舆情环境也会风平浪静。

参考文献:

[1]陈正辉.略论网络舆论及其引导[J].扬州大学学报.2007,3

[2]曹劲松.政府网络传播[M].江苏:江苏人民出版社2010.2

[3]姜胜洪.网络舆情的内涵及主要特点[J].理论界2010,3

[4]朱国东.关于网络舆论演进的若干问题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9.10

[5]顾丽梅.网络参与与政府治理创新之思考[J].中国行政管理,2007,(7):12

作者简介:林志军,男,1981年4月生,河南洛阳人,汉族,郑州升达经贸管理学院思想政治理论教学部讲师,郑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毕业,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方向。

基金项目:河南省政府决策研究招标一般课题“河南省社会治理模式创新发展研究”(2017B414)阶段性成果

猜你喜欢

社会治理管控
业财一体化财务共享模式对建筑企业成本管控
突出矿井大采高综采工作面过断层风险管控研究
地铁备件管理过程中的成本管控分析
农村信用社信贷风险管控思考
中美防长在新加坡谈管控风险
浅析企业债务融资风险管控
结构性嵌入:社会治理视域下强制隔离戒毒“民警+社工”工作模式研究
社会治理视域下的
社会转型期基层社会治理创新的实践和经验研究
社会治理面临的现实困境与路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