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小学数学学困生的转化问题
2018-03-22阿依先木·沙吾提
阿依先木·沙吾提
摘要:新疆是多民族聚居地区,为提高新疆少数民族数学教学质量,新疆从1992 年就开始尝试在民族学校开展双语数学教学实验,对于提高新疆少数民族数学教学质量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是随着目前新疆双语教学实验和改革进入深水区,影响双语数学教学质量的各种因素开始凸现。由于数学作为重要的基础性学科,其具有抽象性、严谨性等特征,而导致学生在学习时候有畏惧心理,最终容易出现大量的数学学困生。在双语小学数学教学中出现两极分化现象,一种是一部分维吾尔族小学生的数学成绩特别好,另一种是多数维吾尔族小学生变成数学学困生,学习数学兴趣下降。如何做好这些学困生的转化工作,是本文主要探讨的问题。
關键词:小学数学;学困生;转化工作
学困生是指智力正常但学习效率低下,达不到国家规定的课程标准要求的学生。学困生是每科学习中都不可避免的一个群体,数学学科所具有的自身特点致使数学学困生的群体较大,数学学困生的转化成为教育实践中亟待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也是摆在我们数学老师面前的一项长期的任务。对于小学数学教学中学困生的转化问题,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做了研究和探讨,有如下感悟:
一、小学数学教学中学困生的成因分析
维吾尔族小学中高阶段数学学习过程中存在的小学生两级分化的问题是不可避免的现实性问题。形成数学学困生的成因是复杂的,有生理因素、环境因素,还有心理等。具体来说,一是学科因素造成的,比如数学的抽象性、严谨性等;二是隐性因素造成的,比如维吾尔族小学生背后的本土文化、语言、艺术、文字、宗教、民族教育、家庭教育、传统教育思想以及他们周围的日常生活的关系等,如,数字的汉语书写“一、二、三、四……”对于汉族小学生而言,很容易理解的知识点,而对维吾尔族小学生而言没那么简单,因为它们跟文化有关,还有数学概念,“分数、整数”汉族小学生读一两遍他就会读懂,能理解知识的本质,而对维吾尔族小学生来说渗透理解没那么容易,主要是维吾尔族小学生的思维方式不同, 影响他们思维方式的因素不同;三是语言因素。小学生学习数学的活动总是在母语的影响下进行的,第二语言学习数学不同于第一语言学习数学,它是用思维的另一种形式去替换已经形成的思维形式的过程,因此他们在解决实际问题的时候会出现障碍,尤其是数学学困生。所以,语言是形成小学数学学困生的原因之一。
二、小学数学学困生的转化策略
1.运用微课营造自由的学习环境,克服学困生自卑感。
数学课堂上,教师习惯性向学生传授理性化、抽象化的客观知识,学生习惯于被动跟随教师,教师关注的是知识的讲解、归纳,常常忽视甚至远离教学情境的营造,忽视了学生的情感体验。在网络时代,网上资源变得触手可得,学生对于网上微课的学习充满了好奇和兴趣,微课学习可以营造出了一个真实的、自由的“微型学习资源环境”。从学习环境出发,微课一对一的学习体验能够给学生营造一个完全舒适、自由、安全、愉快的情境,特别是对于学困生而言,因为成绩的落后而导致的自卑感使他们在课堂中不敢发言,而在微课这样的环境下,学困生的“不情愿”、“不好意思”消失了。从数学学科出发,数学的晦涩、抽象使学困生望而却步,而微课创设的形象化的情境、提供的形象化的案例,使学困生有不断探索数学知识的兴趣和积极性。
2.有效开发小学数学课程资源,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认识。
美国课程论专家泰勒声称:“任何单一的信息来源都不足以为明智而综合地学校目标提供基础。”课程改革的核心环节是课程实施,课程资源是课程实施补课缺少的基本要素。课程资源的丰富性和适切性程度决定着课程目标的实现范围和实现水平。数学教师要搜凑集生活中的数学素材,开发课程资源。教材不是唯一的课程资源,但仍然是教师教学的课程资源,是教与学的依据。为提高教学质量,教师必须先研究和分析,然后理解和掌握教材的编写和意图,从小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贴近小学生的日常生活,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数学兴趣。比如上“圆的认识”这堂课,教师情境导入的时候,可以把“馕”的照片来引入课堂,这样对小学生理解“什么是圆”比较容易。因为“馕”是新疆小学生日常生活中离不开的一种主食,也是新疆的特色,将圆和馕联系在一起,便于学生对“圆”有个初步的认识。
3.发动家长定期对孩子的学习予以评价。
对于学生来说,特别是小学生,适当的评价是学习进步的推动因素之一,而评价不仅仅是老师的专利,家长的评价对孩子的学习也至关重要。但家长由于工作忙或者不清楚学校教学的进度,不能对孩子的学习情况有一个全面的评价,因此,教师要利用微信、QQ等方式和家长及时沟通,使家长的评价有据可依。学困生的转化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家长千万不要因为孩子的接受能力差而随意打击,相对地,给孩子创造一个轻松、愉悦的家庭学习环境是极为重要的。所有的学习都是在不断的实践中逐步积累的,家长应抱一颗平常心对待孩子的学习,需要耐心与冷静,帮助孩子坦然面对学习。同时,家长也不要吝惜表扬的话语,家长在与孩子一起学习的过程中,陪伴孩子一同参与学习,多关注孩子的优势,并给予适当的鼓励和引导,对于其点滴进步及时进行积极的评价,让孩子在数学学习中感受到成就感,对于其错误的学习习惯则要给予适当的压力和正确的指导,引导孩子在学习过程中检验自己、找出不足,为下一阶段的学习做好准备。这种共同学习、共同成长的交流方式在某种程度上有利于情感的沟通,有利于家长随时了解孩子学习的进度,孩子同时也能够深深地感受到来自家长的关心,其学习积极性能够获得进一步的提高。
总之,在小学数学学困生的转化过程中,教师要结合本民族的文化特点,要将蕴含有个性的本民族优秀文化的内容通过有效的教育手段和方法自然地融合到教育之中,使学生易于理解掌握社会所必需的知识、技能、态度与本民族优秀文化,这样不仅可以实现教育目标与传承本民族优秀历史文化传统的教育功能,还有利于对数学学困生的转化。数学学困生不是一个阶段性的问题,而是连续性的问题,因此还需要我们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不断努力。
参考文献:
[1]李本友,吕维智.微课的理论与制作技巧[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5.
[2]汪妍.基于微课的学困生转化策略研究--以小学数学学习为例[D].上海师范大学,2017.
[3]阿衣提拉·买买提.维吾尔族小学中高年级数学学困生的成因调查及对策研究[D].新疆师范大学,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