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激发英语阅读的兴趣
2018-03-22廖静
廖静
高中英语教学中阅读就是重头戏,怎样使学生产生浓厚的阅读兴趣,如何在有限的时间有效地提高阅读质量及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成为重中之重。如果坚持高效率的阅读活动,不但可以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和动机,满足他们学习英语的成就感,而且可以培养学生英语交际的能力和自学英语的能力。在长期的教育教学过程中,我认为可以从一下四方面入手可提高学生英语阅读的综合能力。
培养学生英语阅读能力必须强化阅读教学指导以激发兴趣,帮助学生掌握科学的、正确的阅读策略,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拓展学生跨文化交际的意识。
一、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
实际上,一个人的阅读能力的高低,取决于他知识的积累,阅读的速度,还取决于他阅读中的再创造,以及由此产生的创新意识,而这一切都与阅读的量有直接的关系。知识是兴趣产生的基础条件,因而要培养某种兴趣,就应有某种知识的积累。学生的阅读水平的培养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因而给予学生从易到难的阅读材料并进行有指导的阅读训练是非常有必要的,学生会在这一过程中体会到成功的喜悦,从而便可以找到成就感,尤其对于那些英语基础相对比较差的学生来说将会改变他对英语学习的态度。作为教授非母语的英语课程的教师,就必须引发学生的兴趣,因为兴趣才是学好这门课程的基础。
二、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
作为农村高玩中的学生而言,本来基础就差,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务必要交给学生一些阅读方法。首先是快速阅读掌握大意,不管平时阅读还是考试做阅读题,学生们应带着问题快速浏览从中寻找答案。把握关键词是非常必要的,通过关键词来推理文章的思路和作者的态度是一条捷径。本来学生的基础就很差,如果阅读文章时,阅读速度太慢,就会出现看了下句忘了上句,对文章没有整体把握,结果只见树木不见森林。与之同时,不要一遇到生词就查词典,要学会猜词。作为中学生而言,如果一遇到生词就查词典,这样会影响阅读速度。其次是快速寻找主题句,主题句往往是位于句首的位置,有时会出现在句中或句末。把握好主题句能更好地理解全文。多读一些浅显易懂的英文文章,多多益善。刚开始,中学生可以尝试着读一些英文小故事或者是听一些英语小故事,当然最好是老师推荐的。尤其是学生们上早自习的时候可以自己选择感兴趣的几段反复朗读直至可以复述或背下来。如能长期坚持,必定会有很大的收获。
三、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习惯的养成与事物的发展变化一样,需要内因与外因两个方面的力量。内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根本原因,外因只是促进事物发展变化的条件。习惯的形成当然是主要靠内因。在阅读中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需要教师、家长费尽心思且采用多种方式来给予帮助。
家长榜样的示范。家长要想培养孩子拥有良好的阅读习惯,就要在家营造一个爱读书的环境,坚持每天晚上陪孩子看半个小时的英语课外杂志,以此作为一个亲子活动。在建立的微信班群里,要求家长督促自己的孩子背诵,虽然有一定的难度,但是可以尽最大的努力去做。精选阅读的材料,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是提高阅读能力的内在因素。选择阅读材料的内容语言要质朴生动,内容引人入胜,要尽力选那些学生读起来爱不释手,非一口气读完不可的读物。同时必须遵守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原则。如果难易适当,就一定能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增强搞好阅读的信心。保证阅读的时间。除教师在英语课堂上定期安排阅读训练外,还应该要有每天20分鐘左右的课外英语阅读活动,让孩子随身携带一本简单易懂有趣的英语书刊,为鼓励学生多阅读,可把读物化整为零,利用零星时间阅读。
四、加强跨文化意识的培养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语言与文化密不可分。由于国家之间文化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我们的英语教学,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内,只注重语法知识的传授,偏重于学生获取信息能力的训练,而忽视了跨文化意识的培养,导致了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差强人意。语言失误容易被对方谅解,但语用失误、文化误解往往会造成交际失败。英语的学习需要了解英语作为语言的文化内涵,包括英语的知识文化和交际文化。在课堂教学中,应通过渗透英语中的文化内涵,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和跨文化交际能力。很多教育者似乎认为只要进行听、说、读、写的训练,掌握了语音,词汇和语法规则就能理解英语和用英语进行交流。而实际上由于不了解语言中所蕴含的文化背景,在英语学习和用英语进行交流中屡屡出现错用或误用的现象且闹出了不少的笑话。如果忽略了这一点往往就会被贻笑大方。
挖掘教材内涵,培养文化意识。英语教材大部分内容选材地道,蕴含着丰富的英语国家文化知识。发掘词汇内蕴,培养文化意识。英语词汇作为英语语言最特殊的一部分,能敏锐地反映出英美文化的独特魅力和内涵。对于学外语的学生来说,不仅要掌握词的字面意义,而且要知道词的涵义在教学中要注意对英语词汇的文化意义的介绍,以防学生单纯从词汇本身做出主观判断。比较中西文化差异,培养文化意识。要正确理解异国文化,首先要理解本族文化。譬如:听到别人赞扬,美国人和中国人的回答有些不同:美国人一般表示接受赞扬,中国人则一般表示受之有愧。再如,你和英美人打招呼时说,“上哪儿去?”“吃了吗?”他们可能会感到很不舒服。因为问这种问题对英美人来说他们可以理解为干涉人家的私事,但是在中国,这是日常用语和十分恰当的打招呼用语。作为教师而言,也应该与时俱进,努力的去学习去了解别国的文化。
总而言之,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作为英语教学中的重中之重,作为我们教师而言,要全面结合教学实际,积极探索,整合设计出一套适宜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兴趣,从而提高英语阅读教学的实效性。我所之以上见解,不过是管中窥豹,希望能抛砖引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