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教育现状及应对措施分析
2018-03-22金万胜
金万胜
摘要:数学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在此基础上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独立思考的能力,通过学习数学,学生不仅可以掌握知识,还能更好的锻炼他们的所及思维能力。然而,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我国的高中数学教育的发展呈现出了畸形的态势,过于强调学生解题能力和技巧,过分看重应试能力,忽略学生自身的发展,忽略了数学教育应该更看重学生发现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只有着眼于提高他们的数学思维,提高他们利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才是数学教育发展的正确方向,才能达到新课程跟定的数学教学的任务,从而提高数学的教育质量。
关键词:数学教育;创新精神;逻辑思维
一、当前我国普通高中数学教育的现状
(一)传统教学思想难以改变。
解放后,由于种种原因,我们对数学教育的要求和期望过高,过于看重理工类的学科,“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的观念深入了大多数高中教师的观念里,这也能从侧面看出数学在整个基础性学科中的至尊地位。数学作为一门基础性学科确实重要,但是我们对数学教育的要求过于苛刻,就好像数学就是一切,学好数学就学好了一切基础知识。重视数学教育固然正确,但是却没有能吸收世界上先进国家的教育经验,固执的认为数学就是要死学,就是要搞提高战术,头悬梁锥刺股就是好的精神,数学就是做题,这种观念是我国数学教育中的突出问题。数学作为基础学科,具有科学性,数学教育的宗旨是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开发学生的智力,如果过分强调应试,强调机械性的模拟练习,就算数学都考满分,就算都拿奥赛大奖,也无法培养高能人才。这种教条的、僵化的教育模式必然给基础教育带来很大的危害。
(二)升学压力大。
由于我国教育发展不平衡,优质教育资源相对缺乏,想进入好的大学受教育,就必须选拔一部分人,而考试又是当前相对公平合理的手段。很多教育家也认识到了我国教育存在的问题,呼吁减轻学生负担,但是由于严峻的升学形势,减负的初衷在实施中出现了严重的偏差。加上社会和家长的升学理念没有改变,这样以来,减负就成了一句空话,基础教育的本质没有发现变化。虽然我们很多人知道“范进中举”,但却无法改变对学生的要求,无法做到轻视分数,明知教育的弊端却无能为力,却只能想现实的升学屈服。
(三)教学方式没有改变,依然围绕知识与能力的教学目标。
实际的数学教学中,大多数老师依然侧重讲述和训练,忽略学生的主体地位,仍然认为教师教好,学生学习好、训练好,就能考高分,就能出成绩。我们都知道,教学过程是教和学的互动过程,是双向的,教师要想学生传递知识,也要注意学生的反馈信息,二者缺一不可。有些老师,由于教学经验不足,往往要求学生死记硬背,无法做到细心讲解,无法让学生充分理解知识,这种教学方式对学生的发展非常不利,无形中学生就成了知识的容器,这样不明就里的学习掌握死知识,不仅造成教学的乏味,也提不起学生学习的兴趣,严重影响数学教学。
二、面对此种现状,如何更好的改进高中数学教育
(一)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轻松愉悦的环境是学习的最佳环境,虽然数学不像文学历史那样有着丰富的题材故事,相比之下很难让学生活跃起来。这种学科的自身特性要求我们数学老师在课堂上一定要想法努力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可以适当增加一些文学色彩,从分将文理知识相结合,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高学习的兴趣,从而提高数学学习的质量。
(二)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关注学生个体发展。
对教育工作者来说,正确的教育观念是至关重要的,教师应从多方面判断衡量学生,不能仅仅将考试作为判断标准。过分看重应试能力将严重限制学生的个性发展,甚至造成追逐功利的恶心,不利于学生健全人格的发展。同时,教师应该改变传统的教师主体的教育理念,突出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更加关注学生自身的发展,根据学生自身来设计教学,给学生空间去展示自己,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得到全面的发展。
(三)增加师生之间的沟通,贴近师生关系。
师生关系应该是融洽的,不能泾渭分明。在学生心理,老师本来就高大形象,让学生觉得不易接近,不敢提问,特别是成绩不好的学生,更是跟老师保持很远的距离,这样对他们成绩的提高非常不利。所以,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非常必要,加强沟通能让教师充分的了解学生,从而把握好自己的教学出发点和归宿,也能避免误会,让师生相处轻松愉悦,这样也能很好的营造学习氛围,提高学习成绩。
教学过程是双向的,离不开师生双方的共同参与。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兴趣,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学会自主学习,才是最佳的提高学生学习的途径。教师作为教育活动的参与者、引导者,要充分做到传道、授业、解惑,给学生作为一个引路人,引导他们学习,真正從“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这样不仅可以锻炼学生自己,也能提高学习兴趣,更有助于掌握知识和提高成绩,真正做到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全面发展。
教学是一个探索的过程,没有固定的教育模式,教师一定要根据自身情况,从学校实际出发,充分考虑各种教学因素,结合学生学习的实际,关注不同的教育主体,尤其是学生的个性差异,区别对待,有的放矢。新时期,教师只有顺应时代发展的要求,不断探索新的教育理念、教学方法,这样才能保证数学教育充满活力,前途一片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