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年级数学教学浅谈

2018-03-22李春莲

魅力中国 2018年43期
关键词:一年级师生关系学习兴趣

李春莲

摘要:一年级小学生,由于年龄小,入学时间短,对校园生活不太适应,还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课堂上注意力很难较长时间集中。本文从教学实践出发,就如何让这些活泼好动的孩子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数学学习任务,提出了几点激发他们对数学学习的兴趣,让兴趣这个学习过程中的内驱力来驱动学生学习数学,学好数学的尝试。

关键词:一年级;小学数学;学习兴趣;师生关系

我从事小学教学工作已经近三十个年头了,是农村最基层的教师,从这个教学点到那个教学点、又从教学点到完小,再到镇中心完小,挪了无数个窝;从复式班教学到包班教学、再到单科教学;从无教室、无课桌上课到有教室、有课桌上课;从一支粉笔、一块黑板、一本书的教学到如今的多媒体教室上课;从教学语文、数学、思品、自然到科学,这些我都已经历过了,但是若要问我教过多少次一年级数学,这连我自己也说不清,只是觉得比较多一些吧。可回顾这么多年来我对一年级数学的教学有何感悟的话,我觉得感悟是很多的。所以在这里谈点自己对一年级数学教学的一些心得与体会。

一、要引起孩子们的学习兴趣。

小学一年级的学习,对于孩子们来说,那只是“万里长征”刚准备要起步而已,这时,作为老师,你不必急于教学生什么知识,也不要认为这与数学教学没关系,在这时,首先得把孩子们爱学习、想学习的兴趣提起来,孩子们才会在这“万里征途”中不泄气、不放弃。一年级,这是人生的起步,非常之重要,作为老师,这是必须的引导,也是长期坚持的教育理念。否则,在今后的教学中,你就是再努力、再会教学,而孩子们没有学习兴趣,也不会收到好的教学效果。

二、就是要引导学生学会观察。

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一切都是那么新鲜而又熟悉。要学习数学,学好数学,当然得从数数、认数开始,然后才谈得上计算。因此得引导学生从观察人手,观察图中的物体、观察身边的实物,数物体、认数、再到計算。作为老师,我们必须给予学生充分的观察和探究的空间。在教学中,要采用多种形式,特别是适合本班学生的实际,适合本地域的实际,让学生从图中、生活事物中培养起数数、认数、计算的能力,帮助学生利用身边熟悉的物体,把难化简,让学生了解学习与生活的联系,使学生体验与感悟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同时引导并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学习,使学生初步感知合作学习的快乐。

三、就是要营造“动态”的学习环境。

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生涯中,特别是对于一年级的孩子们来说,动态才是有意义的,才能提起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因为爱动才是孩子们的天性,动,才符合孩子们的胃口。在教学中,要多引导学生亲历操作和观察活动的过程,要重视学生对实物、模型、图画等的深入观察和学具的拼摆活动,经过亲历这些活动的过程,让学生建立起数的概念和加、减法的计算。通过动,让学生全面的感知数概念的形成过程,通过多种途径掌握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让孩子们自觉地感受到学习数学、用数学的乐趣。

四、就是要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

融洽的师生关系,在教学工作中,是不容忽视的。没有和谐愉悦的师生关系,教师的教学就显得格格不入,学生不会领情,更不会互动。没有了师生的互动,那么教师就成了一个独角戏演员,这样的教学不会收到好的效果。要培养起良好的师生关系,最起码的是教师自己要用真心去爱和关心你的每一个学生,去关心孩子们的学习和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要以朋友的身份出现在孩子们的面前,只有这样孩子们才会接受你。当孩子们接受了你,你的教学效果就会更好。

五、建立竞争机制

一年级小学生都争强好胜,荣誉感比较强。因此,我采用同桌比赛、小组比赛、男女生比赛、全班比赛等形式,来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例如,在学完十以内的加减法之后,我设计了50道计算题,让全班同学抢答,每答对一题给一朵小红花,最后根据红花数量的多少评出班级的“算题小明星”。在学完20以内的加减法之后,我进行了小组比赛,把全班五十名学生分成五个小组。分为必答题、抢答题两部分,最后以得分多少评出优胜小组,还让学生评选出表现最优秀的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我也注意采用不同的形式,让学生参与比赛他们都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比赛中去。比赛产生了巨大的激励性,使学生感到了学习的乐趣,尝到了成功的喜悦,以极大的热情参与到数学学习当中,教学效果就不言而喻了。

在教育战线的最基层从教几十年,大谈阔论我真不会,这很遗憾!但是心得与体会却有很多,也不是三言两语都说得清道得完的。总之,教育的根本是:立德树人,只要我们每个教师都心怀着这一目标,当你站在一年级这一人生启蒙的讲台上时,思考着:这些孩子们的人生将从我这里启迪,我将带领她们去向何处?我想,作为老师,我们就没有理由不去努力寻找更好的教育方法,在这种情形下的教学,效果就不会差。

参考文献:

[1]王舒嘉. 幼小衔接视角下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学方法浅谈[J]. 时代教育, 2017(6):202-202

[2]宁雪蕾. 浅谈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学策略[J]. 现代农村科技, 2015(7):64-64

猜你喜欢

一年级师生关系学习兴趣
良好的师生关系应该是双向奔赴
余清臣:建构现代师生关系的公共性
一年级数量关系有效教学策略的探讨
原创校园纪实节目《一年级·大学季》特色分析及发展趋势
大学一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及应对方案
数学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之我见
如何推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素质教育
高中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研究
精心设计:培养语文兴趣的土壤
新时期需要怎样的师生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