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中生物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兴趣
2018-03-22李俊峰
李俊峰
摘要:生物学是一门理性思维较强的学科,它要求通过观察、实践等方式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总结出自己的观点,激发主动学习的兴趣,让学生在实践、观察感受到学习生物的快乐,。目前,在课程改革中,强调教学必须让学生主动参与其中,这就需要教师对学生兴趣进行有效的激发,进而提升其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新时期,如何对课堂教学整体趣味性进行提高,是广大教师亟待研究的课题。
关键词:高中生物教学;如何培养学生 学习兴趣
一、高中生物的教学现状
第一,重理论轻实践。虽然新课改已深入各门学科课堂, 但是高中生物老师仍使用传统的教学方式, 把大部分的课堂教学时间用在理论知识的传授上, 较少地让学生参与到课堂实践中去, 从而使学生想要记住生物理论知识大多靠死记硬背。长久下去,学生对生物学科的学习渐渐失去兴趣, 原本有趣的生物实验课堂都只是老师在唱独角戏。第二,教学手段落后。据了解, 基本上每个高中学校的生物老师为了能够尽快完成教学任务, 通常都是用最快速、最直接的方式向学生讲授生物理论,通过作业练习才能渐渐消化。因此,面对老师们单一落后、只有结果没有过程的教学方式, 学生便慢慢地对原本充满好奇的生物世界失去了学习的信心和乐趣。所以,教学方法上的固步自封没有较大的改进,是学生对生物学习失去兴趣的重要原因之一。第三,与生活实际没有密切联系。生物学是研究生物现象和生命科学规律的科学,其认知是通过自身的体验逐步认识并积累起来的,与现实生活的关系密不可分。可是,目前老师对高中生物的教学还是处于高考的应试教育中,针对教学活动的开展还局限于书本,围绕着课堂教学展开,对于联系生活实际这一块却应用得较少。因此, “学以致用”在高中生物学习生涯中却难以体现。
二、生物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树立全新的教学理念,改变传统教学方法,组织丰富的教学活动。教学理念为高中生物教学点明了方向,树立全新的教学理念,能够让高中生物教学这座大船行进在正确的方向上。教师要将教学理念,定为让学生理解知识点的内涵,做到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就以孟德尔遗传定律的教学为例,教师要让学生能够知道这些遗传定律在基因遗传上有着怎样的表现,同时,让学生理解这些实验的原理、过程和方法,知道为什么会得出这样的定律,真正能够理解知识点的内涵,更好地運用知识点解决实际问题[3]。这样一来,学生的生物思维提升了,而不是机械地理解一些没有生命的知识。通过这样的方式,树立了全新的教学理念,指引教师进行高效教学,实现核心素养的培养。
(二)精心设计导入新课,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新课的导入尤为重要,实践证明,精心设计好新课的导入,能紧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起他们浓厚的学习兴趣,促使他們积极主动地学习。而良好的教学情境能调动学生的情绪,经验丰富的教师会以问题形式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探究。还可采用故事、谚语、视频等趣味较强的知识创设情境,牢牢抓住学生的注意力,诱发学习动机,激发学习兴趣。比如:在学习“伴性遗传”中讲述道尔顿发现红绿色盲的故事,让学生从生动的故事中发现问题,唤起对生物学习的兴趣。在“生态系统能量流动”一节的教学中引用“一山不容二虎”帮助学生理解能量流动的特点。故事、谚语等不仅给课堂增添一番风味,还能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
(三)设疑置难,适时制造悬念,穿插趣闻,合作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制造的悬念要生动有趣,富有激发性,例如,在《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教学中,可利用社会上出现的“大头娃娃”事件引入课题。接着提问,什么是蛋白质,组成是什么,有哪些功能,是一种还是多种?为什么?然后组织学生分组解决所提的问题。结果学生的学习兴趣比较高涨,不仅学到了科学知识,也提高了思维能力。在教学中适时穿插趣闻有利于学生兴趣的提高。例如,在进行《细胞的能量“通货”ATP》教学时,可穿插一些萤火虫的小知识。萤火虫发光是一种求偶信号,但有些萤火虫可通过模仿其他种类萤火虫的雌性闪光来“引诱”雄性,等雄性萤火虫以为自己的求爱得到应答,赶来幽会时就会被对方吃掉,有人将这种现象称为“死亡拥抱”。穿插一些有趣的知识有助于使课堂变得活跃起来,提高学习生物的兴趣。
(四)利用直观情景,注重实验教学,增强课堂趣味性。借助多媒体使教学更加形象化,创设体验情境,让学生亲身体验学习生物的快乐。注重实验教学,通过实验教学手段可以对纯碎的理论教学具有的缺点加以弥补,对课堂整体趣味性加以提升。第一,教师需把实验演示做好,在实验演示期间对教学内容进行演示及归纳,让高中生对实验现象进行观察,进而实现对知识的理解。第二,教师需为学生创建可以亲自动手进行实验的机会与平台,使学生在实验期间对知识进行自主探究。例如,教师在讲授“分离及提取叶绿体之中的色素”时,可以设置一些问题来激发学生的兴趣,或进行实验演示、实验教学让学生对分离及提取叶绿体中的叶绿素有一个清晰认识。教师在构建生物趣味教学期间,运用实验这种方法除可以对课堂整体趣味性加以提升外,还能对高中生操作能力、探究能力以及观察能力加以培养。
(五)用生活化教学模式,引入生活实例,打造趣味课堂。高中阶段的生物内容很多都和现实生活存在密切联系,不少生物知识能在现实生活中起到关键作用。在生物课上引入教学实例,能拉近学生与生物知识的距离,让学生非常容易对课堂讲的内容进行认识、学习以及理解。因此,在教学期间需用生活中的实例对新课内容进行导入,引导学生把理论知识用到生活之中,进而对高中生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和热情加以激发。例如,教师在课堂可提出这样一个问题:种子当中的哪个部分对玉米进行生成?土豆是如何进行种植生长?通过提出这些问题能让高中生把教学内容和现实生活进行联系,对种子结构、成分加以思考。再如,进行微生物具有的结构有关教时间,教师可列举一些教学实例,例如病毒性感冒当作切入点导入教学内容,让学生在课上进行自由讨论,并引导学生针对这部分内容展开探究活动。
参考文献:
[1]王海燕.浅谈如何提高高中生物学习兴趣[J].新课程,2016 (12)
[3]王刚.浅谈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与学生学习兴趣培养[J]教育科学,.2018,01
[2]赵书环.高中生物课堂趣味性教学活动的开展实践探微[J].学周刊,2016,(23)
[3] 范洁.谈高中生物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J].中学教学参考,2017,(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