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新闻传播教育应以新闻传媒发展变化为导向的相关思考

2018-03-22杨逢时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8年4期
关键词:新闻媒体高校

杨逢时

摘 要:本文从当前新闻传媒发展变化情况概述入手,总结并分析当前新闻传媒发展现状,简要介绍新闻传媒发展变化视阈下高校新闻传播教育改革措施,旨在提升高校新闻传播教育水平。

关键词:高校 新闻传播教育 新闻媒体

随着科技的发展,我国当前的新闻传播行业随之发展,为了满足行业发展的需要,高校应重点加强新闻传播教育的研究,根据学生的实际要求与学习习惯,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使其具备人际沟通、资源管理、传播策略、新闻信息以及大量的专业知识[1],有效提升新闻传播专业学生的职业能力水平。

一、当前新闻传媒发展变化情况概述

1.新闻传媒功能方面的发展变化

传统新闻传媒功能主要是针对大众进行新闻播报,从而达成新闻信息的传播。而现代新闻传媒的功能在此基础之上,更为重视信息服务功能,为受众提供更具针对性和服务性的新闻信息。与此同时,现代新闻传媒对媒介的经济效益更为注重,也就是说,现代新闻媒体的商业性功能较高。

2.新闻传媒体制方面的发展变化

体制方面,传统新闻媒体经过市场经济体制改革,逐步转型成为媒体集团,大部分媒体企业均自负盈亏。因此,新闻媒体除了进行新闻宣传工作之外,还开展各项以盈利为目的的宣传和营销。例如,以报纸媒体为例,除了新闻宣传报纸之外,各地报社一般还会创办都市娱乐类报纸,并刊登商家信息,已收取广告费用。除此之外,除了上述国有资本创建的传媒企业之外,还有一些民间社会资本参与到媒体运营之中,这些多样化的媒体体制与结构形式,造成对新闻人才的需求产生多元化需求[2]。

3.新闻传媒运作方面的发展变化

与传统媒体不同的是,现代媒体企业在运行上借鉴了现代企业经营管理理念,从而更加科学化与合理化,这一转变令现代媒体企业的发展更为迅速。笔者走访了大量的媒体企业,发现当前大部分媒体企业运作结构均呈现出三段式,分别为采编工作模块、经营工作模块与管理工作模块,这三大模块成为现代媒体企业平稳运行的首要保障。其中,采编工作模块主要负责新闻信息采集、编辑与新闻制作[3];经营工作模块包含新闻媒体的宣传与运作,并包括广告投放、合作等诸多事宜;管理工作模块则是对整个媒体企业的内部管理与监督。通过这种三段式管理模式,促使媒体企业内部逐渐形成良性的运作机制,有利于企业发展。

4.新闻传媒形态方面的发展变化

报纸、杂志、广播和电视是传统四大媒体,但在信息时代背景下,基于互联网的新媒体迅速崛起,已呈现出与传统媒体分庭抗礼的局面。新闻媒体在这一环境中,与网络媒体相互融合,从而形成了新媒体新闻传播形式。这一新形式对新闻传播教育造成极大影响,促使其人才培养模式发生转变。

二、新闻传媒发展变化视阈下高校新闻传播教育改革措施

1.更新高校新闻传播教育理念

新闻传播本质是新闻信息相互传递的过程,在新闻传播专业中,其政治价值成为其中最为重要的影响因素,因此,当前高校新闻传播专业中,不仅要注意新闻传播的广度与深度,同时还需满足政治宣传的需求,将“党和政府的喉舌”这一理念深入渗透至学生之中,从而形成更为全面、立体的新闻传播教育体系,保障新闻传播行业的发展[4]。另外,当前社会对新闻传播行业的需求更加多元性,在需要新闻传播行业完成大众传播目的的同时,还需引导公众舆情,达到人性教育的目标。鉴于此,在新闻传播教育中,应以新闻传播行业发展作为导向,加强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使学生能够在学习中正确认识新闻传播行业的重要性,进而促使学生未来以极强的社会责任感投入到工作之中。另外,还应加强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提升学生的政治素养水平,使学生能够对新闻素材进行深入挖掘,成为真正的“新闻人”。

2.创新高校新闻传播教育模式

在高校新闻传播教育过程之中,应构建全面、科学的新闻传播教育模式,其一,新闻传播通识类教育,包括语言、历史、政治、社会、经济等学科的教育[5],通识类教育的目的是为了扩展学生的视野,使学生具备深厚的文化积累,为学生未来学习和就业提供知识保障。其二,新闻传播专业类教育,包括新闻、信息、传播、相关法律、传媒及管理等相关学科的教育,其目的在于培养学生专业能力,使学生具备一定的职业能力。其三,新闻传播职业类教育,包括信息检索、调查方法、报道撰写、新闻采编等相关内容,这一类教育以学生职业技能为主,以提升学生职业技巧水平为教育目标。其四,新闻传播选修类教育,包括网络新闻、电视新闻、网络新闻、电台新闻等媒介新闻采编、制作、运营等方面的教育,采用选修类教学模式,旨在尊重学生的职业发展需求,学生根据自身实际需要选择相应的科目,进而开展针对性极强的教学活动。通过上述教育模式,结合高校实际教学条件和学生实际水平,针对高校新闻传播教育加以创新和变革,从而构建面向新闻传播行业发展的教育模式,以提高高校新闻传播专业教育水平。

3.重视高校新闻传播实践教育

众所周知,新闻传播是一门理论与实践并重的学科,只有掌握新闻传播理论和实践能力的学生才能适应职业定位,从而更好的为新闻传播行业发展做出相应的贡献。因此,高校应重视新闻传播实践教学,采用更为开拓的办学思路,丰富新闻传播实践教学形式。在实际教学之中,高校应重视整合教学资源,综合学校资源、网络资源、社会资源开展更为面向职业化、实践化的教学模式[6]。学校资源方面,高校可为新闻传播学生开播多种实践途径,为学生提供多元化的专业实习机会。例如,组织学生自办校园报刊、校园电台及电视台等等,由新闻传播专业教师带领,根据学生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相应的活动形式。在举办报刊、电台、电视台时,其主要工作均由学生来完成,从而使学生了解上述领域中实际工作内容与形式,提升学生的职业水平。网络资源方面,教师可充分发掘当前网络中新闻传播相应资源,协助学生参与网络活动,在开拓学生视野的同时,丰富学生的实践经验,为学生未来的就业奠定基础。诸如,新闻公众账号运营;网络DV艺术节;网络电台比赛等等,学生在参与上述活动时,有效提升新闻传播学生的实践能力。在社会资源方面,学校可与当地传媒企业、电视台、广播电台、报社、网络媒体等取得联系,为学生实习提供岗位,使学生切实加入到未来工作环境之中,认识到自身职业能力和技术上的不足。通过学生实习,促使学生正确认识实际工作对自身的实际需求,对学生职业能力培养具有积极影响。

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新闻媒体的发展,高校新闻传播专业教育结构、教学内容、教育形式均发生转变。因此,高校应重视新闻媒体发展变化情况的研究,根据实际发展变化情况转变办学思路,从而提升高校新闻传播教育质量,培养更多高水平新闻传播人才,以满足社会新闻媒体对人才的需求。

參考文献

[1]赵雅文.以“供给侧改革”创新驱动我国高校新闻传播教育的“新常态”[J].现代传播,2016,38(12):137-140.

[2]孙夏卿.高校新闻传播专业教学的路径探索[J].新闻研究导刊,2015(1):59-59,75.

[3]李萍.变革与坚守:新媒体时代高校新闻传播人才培养应对[J].今日科技,2015(11):51-53.

[4]田秋生,熊琦.传统新闻传播教育的接续与再造[J].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16(7):81-85.

[5]钟之静.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新闻传播教育困境与革新路径[J].今传媒(学术版),2016,24(10):126-128.

[6]柳邦坤.媒介融合背景下新闻传播类人才培养与创新的思考[J].新闻知识,2015(2):75-76,108.

猜你喜欢

新闻媒体高校
探讨网络新闻媒体与传统新闻媒体的整合
时代召唤老区新闻媒体
提升高校官方微信公众平台传播效果的几点思考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试论高校党建工作中的党史教育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新闻媒体的放大器效应及行为选择研究
公共危机管理中新闻媒体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