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电子政务实验教学改革目的、思路及途径

2018-03-22卜质琼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8年4期
关键词:目的电子政务思路

摘 要:高校电子政务实验教学是培养高素质应用型复合型电子政务人才的重要教学环节,对于人才的培养具有重要的作用和价值。本文分析研究和探讨了高校电子政务实验教学改革的目的、思路及其途径,满足国家信息化战略和电子政务发展的需求、满足学生全面发展的需求是高校电子政务实验教学改革的目的,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高校电子政务实验教学的基本思路,最后从转变思维理念重视实验教学、面向学生需求丰富实验教学方式、加强电子政务实验室建设以及加强实验室人员队伍建设等方面提出了高校電子政务实验教学改革的途径。

关键词:高校 电子政务 实验教学 目的 思路 途径

引言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网络安全逐步成为了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为了保障网络安全,成立了中央层面的网络安全信息化领导小组,并提出将电子政务作为未来信息化发展战略的重点,在未来一段时间内电子政务作为政府信息化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将得到大力发展,与此同时电子政务人才的需求也会随之快速增长,因此在这种背景下高校如何培养出符合国家需求的高素质的电子政务人才就显得十分重要,也是摆在各高校电子政务专业教学与管理中的一项大事。为了适应新形势新发展和新需求,对当前高校电子政务实验教学的改革就必须提上议事日程。[1]

一、高校电子政务实验教学改革的目的

1.满足国家信息化战略和电子政务发展的需求

十三五期间在国家信息化战略的指引下,电子政务的发展将面临前所未有的战略机遇期,电子政务发展的战略认同和战略地位将会进一步提高,电子政务在国家战略层面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和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手段和途径,因此整个十三五期间电子政务发展的方向和选择就在于构建适应国家治理现代化的电子政务体系,构建适应国家治理体系的电子政务发展模式,而这一切又离不开高素质的电子政务专业技术人员的培养。[2]

高素质电子政务人才的培养是电子政务繁荣发展的根本保证和根基,而电子政务人才培养中实验教学又是一个十分重要而又十分基础的环节,在新的时代背景下,电子政务的人才培养要与时俱进,勇于创新和变革,才能满足和适应国家信息化战略和电子政务发展的需求。[3]

2.满足学生全面发展的需求

就目前高校电子政务实验教学的情况和存在的问题来看还不能有效的满足学生全面发展的需求,总体上看电子政务课程的教学还处于初步阶段,对地方高校的公共通识教育而言电子政务实验课更是新鲜事物,即使是已经开展实验教学的部分高校也大都存在着重视硬件建设、轻视软件建设、实验内容设计不合理、教学方式单一等问题,根本无法适应综合性人才培养的需求。

从目前高校电子政务实验课的教学效果上来看,学生对该课程表现出了比较浓厚的兴趣,可教学方式过于单一使得学生的需求根本无法有效的满足,不少高校在电子政务实验教学中单纯地使用教学软件来进行,一般通过软件来对电子政务系统进行模拟,让学生分别以企业、政府公务员、公众等不同角色身份来进入模拟系统进行操作,这种教学方式虽然可以创设一定的情景让学生对电子政务的全体过程形态、政府内部管理和外部服务等有个大致了解,但整个实验设计在内容上过于模式化,操作方式也容易让学生感到乏味、枯燥和单一。此外还值得一提的是,软件教学所模拟出来的虚拟化场景,根本无法取代真实的场景,同时虚拟化场景中的很多操作在现实中根本没有多大的意义和价值,学生真正需求和想学习到的是现实生活中会真真切切碰到和面对的真实事务流程,而目前除了软件教学方法之外,还尚未出现新的教学方式,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对电子政务实验课的兴趣和期待也就损耗殆尽。

二、高校电子政务实验教学改革的思路

对于高校电子政务实验教学改革的探讨和研究,目前成果也比较多,不同专家从不同角度和各自的专业角度进行了研究,彼此之间的意见和思路差别也比较大,但总的来说高校电子政务实验教学改革的思路应该从下面着手:[4]

高校电子政务实验教学改革,从根本上说改革的目的是服务于学生全面发展的需求,通过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理念等的变革来提升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精神并最终掌握好专业知识为目的的,因此必须围绕学生这一主体来探讨和决策电子政务实验教学的改革,因此本文认为高校电子政务实验教学改革的思路是:

面向学生全面发展的需求,构建符合要求的电子政务实验室,采取多种手段和技术丰富电子政务实验教学的形势,突破单一的传统实验模拟教学方式,让实验尽快能真实化、实际化,让学生处于更加真实的操作环境之中,使其能够更加身临其境地感受和理解电子政务给传统政府业务带来的冲击和改变,体会和领悟电子政务在构建智慧型政府、服务型政府方面所起的作用。

三、高校电子政务实验教学改革的途径

1.转变思维理念重视实验教学

事实上在我国高校教育中长期以来存在着一种惯性思维,那就是实验教学是理科专业的特权和专利,实验室建设和实验教学对于像电子政务这样的文科专业而言是可有可无的。实际情况是大学生经过大学阶段的学习其累计的理论知识已经相当丰富,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运用所学知识,不少学生在求职过程中都会遇到用人单位比较看重实践经验的困境和尴尬,不少像电子政务这样的文科毕业生在毕业前几乎没有任何操作实践的机会。因此开展实验教学,让电子政务毕业生走进实验室,将知识应用于实践,提高其操作技能和进一步完善知识结构,培养其在实践中的应变能力,这样就可以在工作中根据事情的变化而调整其工作思路。

此外从笔者多年的教学实践来看,电子政务类学生对于实验教学课程的兴趣还是比较浓厚的,无论哪个年级的学生电子政务专业学生实验课程的出席率都比较高,学生在课堂的表现也要较理论课活跃的多,学生表现出了很强的自主学习倾向和欲望,通过动手操作,相互交流,针对实践中出现问题进行探究式学习和自由研讨,相比较于讲授式的理论课学习获得了更好的效果。

2.面向学生需求丰富实验教学方式

尽快电子政务专业学生对实验课程表现出了浓厚的学习兴趣和爱好,但实际教学中笔者发现学生的这种兴趣很难持久地存在下去,探究其原因可以发现,目前高校的电子政务实验教学大多仅仅停留在依靠教学软件来实施教学,数据统计显示,全国近200多个高校院系采用了奥派的电子政务教学平台,虽然该平台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学生了解和熟悉电子政务的流程、细节以及实际操作,但不可否认的是该平台下的很多操作内容过于模式化,操作方式相对比較乏味、单一,以至于学生在完成几周的操作后就失去了兴趣,对于接下来的项目大多持对付的心态。

基于这种情况笔者在课下对学生进行了调查,大部分学生反映这种虚拟化的电子政务情景过于简单,想接触更加真实的操作环境,面向现实中的业务流程解决具体的问题,而不是在虚拟的过于简单化的环境中做一些毫无意义的鼠标操作和点击,由此可见学生的学习意愿和学习要求是非常强烈而正当的,这也是推动电子政务实验教学走向电子政务真实情况的根本推动力量。[5]

考虑到现在各地级市基本上都建立了政务办公大厅,里面很多的一站式服务都属于电子政务的范畴,有条件的地方或院校可以考虑组织学生去体验、感受和学习,这将是一种将课堂直接对接电子政务的一种创新性的尝试。这一方式可以有效的将学生专业技能练习与电子政务实验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学校可以与政府相关部门达成协议,选择好时间允许一定数量的学生进入政务大厅进行一定时间的专业实习,学生通过亲眼观察学习电子政务的业务流程,通过亲自上机操作感受电子政务的操作,通过亲自参体会电子政务给政府业务带来的变化,给社会公众带来的便利,根据实习中遇到的问题,学生可以通过自主学习、交流、询问、查阅相关资料的方式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答案或方案。这样的实验教学方式做到了真正的从学生的需求出发,充分尊重了学生对电子政务的学习需求和兴趣所在,同时立足于当地的资源条件,因地制宜实实在在地将电子政务实验教学融入到了学生的专业成长和实习中去,一方面提高了学生对电子政务实验教学重要性的认知,另一方面丰富了学生专业实习的经历,让学生在专业实习中获得了更多的知识、技能和操作能力。除此之外还可以考虑与政府部门合作,让相关的电子政务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走进高校电子政务课堂,以他们专业的视角和丰富的经历向学生们讲解电子政务的相关知识模块和操作流程,工作中经常遇到的问题及其解决办法,这种以专家案例分析的方式可以有效的帮助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6]

总而言之,电子政务教学要充分利用好周围资源,自足电子政务的现实来丰富教学方式,满足学生的需求,从而充分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从而提升教学效果。

3.加强电子政务实验室建设

电子政务实验室的建设需要较大的资金投入,首先要有经费上的保证和资金的规范管理,电子政务实验室建设所需要的资金和实验经费要纳入到学校建设的财务安排之中,有了充足的经费才能保证实验室正常运行下去,实际上当前高校电子政务实验室建设中存在着经费严重不足的问题,由于经费紧张,影响了实验室的建立、维护和运营,实验室相关实验设备的采购、申报、安装、维护、运行都需要一定的资金来维持,如果出现故障,就有可能导致实验暂停或无法操作,让实验效果大打折扣甚至根本无法进行,因此要保证电子政务实验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就必须加大实验室软硬件方面的资金投入。

此外实验室建设的资金管理要规范、合理使用,经费使用上要制定计划,保证重点实验项目的进行,同时统筹安排,将有限的实验经费用到必须的实验项目上去,同时实验室建设也要注意加强学科之间的联系和相关性,根据教学的实际情况和可能尽量建设一些可以共同使用的实验室,这样可以避免重复建设所带来的大量资金浪费和闲置,诸如电子政务实验室可以考虑与管理信息系统实验室共同建设,一方面加强了学科专业知识之间的联系,另一方面节约了学校宝贵的建设资金和资源。

4.加强实验室人员队伍建设

目前高校普遍缺乏专业的电子政务实验教学人员队伍,实验人员队伍往往仅只从事实验教学的专业教师,而缺乏专业的实验辅助人员,诸如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和工人,这种实验室人员队伍状况不利于电子政务实验教学的顺利开展,因为专业教师对于设备的维修和维护显然存在很多的不足、不懂甚至是无能无力的情况,一旦实验设备出现问题,就要花费较大的时间、精力去求助网络中心的技术支持或者设备制造商、销售商,这样导致了实验教学的中断和长时间的设备闲置,从而耽误教学进程。因此在高校电子政务实验教学中应该尽快建立一支由专业教师、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和工人组成的专业的实验室人员队伍,人员之间做好专业分工,共同致力于电子政务实验教学这个中心任务和目标。

总之,在信息化高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电子政务这种实践性较强的专业课程其实验教学就应该与时俱进,按照高等教育信息化、国际化的发展性要求,逐步创新,大胆改进教学方式,丰富教学内容,立足于学生全面发展的需求,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升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 杨道玲,王璟璇.中国电子政务“十三五”面临的机遇与挑战[J]. 电子政务. 2015(04).

[2] 张锐昕,李博.利用网络平台开展教学活动的现状、问题及需要的支持——以吉林大学电子政务系为例[J]. 电子政务. 2014(03).

[3] 于跃,佘彦,孙久舒.电子政务实验教学模式创新的目的和需求[J]. 电子政务. 2014(03).

[4] 朱虹,罗宁.“电子政务”课程研究型教学中的大学生信息素质培养[J].石家庄经济学院学报. 2013(06).

[5] 朱玉知,崔树银. 电子政务教学研究综述——以期刊论文为样本(2003—2011)[J].电子政务. 2011(10).

[6] 左昌盛. 高校公共管理实验课程体系中电子政务教学的实践[J].电子政务. 2011(Z1).

作者简介

卜质琼(1975.02-),女,汉族,湖南益阳,硕士研究生,讲师,方向: 电子政务、电子商务、管理信息系统等。

猜你喜欢

目的电子政务思路
不同思路解答
论基于云的电子政务服务平台构建
拓展思路 一词多造
换个思路巧填数
廉洁校园文化建设在预防职务犯罪中的作用研究
谈高校美术教学中创造力的培养
思路一变 轻松赚钱
电子政务工程项目绩效评价研究
中国电子政务的“短板”
试论基于Petri网的电子政务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