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课堂上思维教学的发展策略
2018-03-22郑美娟
摘要:近几年,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践行,小学数学的教学质量也有了明显的提高。随之而来的也是更加严格的教学要求。掌握好数学基础知识已经不再是小学数学课堂的唯一目标,学生的数学思维以及各项综合能力也被视为小学数学教学的主要目标。数学教师应该立足于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重视学生数学思维的培养,创新教学模式,打造更加高效的数学课堂。笔者主要通过对数学教师教学原则和教学方式的分析来找出提高数学课堂上思维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小学数学;思维教学;有效性;提高策略
数学思维是影响数学学习成绩的重要影响因素,因此小学数学教师要想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听课效率需要从学生数学思维教学方面考虑。良好的思维能力不仅体现着学生扎实的数学基础,也体现着学生对待问题时的谨慎。数学教师可以从教学原则和自己的教学模式出发,进一步完善自己的数学课堂,提高学生的听课效率。当然学生的学习兴趣也需要重点考虑,教师在制定教学方案时务必要将学生的学习兴趣考虑在内,打造高效而又有趣的数学课堂。
一、 由简入难,坚持循序渐进原则
数学思维的培养难度要比教授学生基础数学知识的教学难度更高,但是二者都需要遵循同样一个原则——循序渐进的原则。小学生的学习能力较强,但是由于数学基础薄弱,数学教师也要按照学生数学基础情况来制订教学计划。换言之,由简入难是进行数学思维教学的第一步。在小学阶段,数学知识点的难度不高,尤其是对于低年级的小学生来说,数学入门的加减乘除四则运算是充满趣味性的,充满挑战性的学习,数学教师应该牢牢掌握学生的心理特征来实现数学教学的有效性。数学教师应该先将一些比较形象的,较容易理解的思维方式教授给学生,例如数形结合思想。学生在学习加减法时可以将具体的实物或者是图形在头脑中构思出来,例如一年级在解“10-3=7”这个简单的减法公式时,学生可以在草稿纸上画出十条横线或者是十个圆圈,然后用斜杠划去三个横线或者圆圈,最后数一数还剩下多少个横线或者圆圈。只有理解了公式的含义,背诵的计算公式才能有用武之地。对于刚刚开始数学学习的低年级学生来说,学会画图思考就是一种最基本的数学思想。这就告诉学生数学不仅仅需要依靠大脑记忆背诵数学公式,还需要动手画图来帮助大脑思考。这种数学思维在小学阶段的效果不是最为明显,到了中学后这种数形结合的思维模式带来的教学效果最为显著。当然,对于小学高年级的学生,数学教师就可以让学生掌握一些更加抽象的思维模式,如联想、整体分散相结合的思想等。总而言之,数学教师在教授数学思维时务必要立足于现实情况,逐步增加教学难度,让学生在一个舒适的节奏中掌握基本的数学思维模式。
二、 活跃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有效的学习建立在兴趣基础之上。小学课堂上的数学思维教学也不例外,数学教师应该从学生的课堂情绪出发,采取有趣的教学方式来活跃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数学思维教学不同于一般的数学知识教学,在学校采购的数学材料上只会向学生展示一些理论知识,而数学思维的教学完全需要依靠教师在常规的教学中慢慢渗透,依靠自己的教学经验向学生传递一些数学思维。数学思维理解起来较为抽象,如果数学教师只是将这部分内容像一般的理论知识一样向学生直接教学,不但无法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反而会使学生产生迷茫感。所以数学教师也要注意教学方式的多样化,以新颖有趣的教学方式将数学思维渗透到数学教学中。数学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将枯燥无味的教学内容展现在学生的眼前,例如在分析题目时,教师可以将一些关键词用红色的圆圈勾画出来,并且将问题用箭头转换为数学中的专业术语,最后再将计算分析的过程设置在卡通图片上。将思考问题的步骤详细地展现在投影上,教师再加上一些语言的讲解,学生可以更加容易理解这类问题的思维模式。
三、 结合生活实际,锻炼学生的理解分析能力
学习知识的最终目的是服务生活,解决生活中的难题,那么在学习一些数学思维时,数学教师也应该针对实际问题进行教学。将一些生活中的问题以数学方式展现出来,这样学生也会对数学知识产生信赖感,为了自己美好的生活而学习数学,而不是为了父母和教师的奖励而被动接受。学生对事物的理解能力影响着课堂上数学思维教学的有效性。拥有正确的判断能力和分析能力则证明学生的思维能力较为活跃,那么学生在学习数学思维的过程中也会相对容易。这种理解分析能力可以通过后天的培养得到提高,数学教师可以在课后布置家庭作业时,将应用题作为学生的主要练习内容,并且在第二天的课堂上进行解析。在应用题的选择上,教师应该选择那些贴近学生生活情况的,语言较为朴实的题目,这样便于锻炼学生的转换能力。
四、 适当补充课外内容,扩宽学生的思维
小学生的学习潜力较大,所以数学教师应该摆脱书本的束缚,适当地补充一些教学内容,拓宽学生的眼界,让学生掌握一些新的数学思维。但是值得注意的是,教师所补充的内容要基于书本教材内容之上,是对基础知识的衍生,而不是完完全全应用一些新的知识,从头学习。扩充内容的目的是让学生从不同于书本的角度看待問题,更好的巩固与吸收课堂上的数学思维。众所周知,数学思维教学渗透在日常的数学教学之中,教师在教授书本概念或者在解析难题时,讲解的步骤中就渗透着数学思维,因此,即使是扩展课外内容,在解析的过程中也会渗透着某种数学思维。简而言之,数学教师通过扩展教学内容的方式可以进一步加强学生对某项数学思维方式的理解。
五、 结束语
由上述内容可知,数学思维的培养对小学生来说是不可缺少的教育,与学生的数学基础素养和综合素养的培养都有着密切的联系。以上内容中,笔者主要通过四个层面来分析如何有效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首先,数学教师要确定正确的教学原则,由简入难逐层加强思维教学难度;其次,教师也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绪,丰富教学方式以此提高学生的课堂活跃性;再次,数学教师应该结合生活实际进行思维教学,拉近生活和数学之间的距离;最后,数学教师应该利用信息技术,进行适当的课外扩展,扩宽学生的眼界和思维宽度。
参考文献:
[1] 朱喜琴.关注基本思想,走进数学思维——初探小学第一学段“数形结合”思想的渗透[J/OL].华夏教师,2016(S1):72.
[2] 熊华.加强数学思想渗透发展数学思维能力——对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数学广角”修订的几点思考[J].课程·教材·教法,2011,31(9):61-66.
作者简介:郑美娟,江西省上饶市,江西省上饶市广丰区霞峰镇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