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尚书》中的人民观初探

2018-03-22邵晓涵

考试周刊 2018年30期
关键词:贤臣大禹君王

摘要:《尚书》中所记载的人民观,反映了上古时代圣王贤臣以人民为天命的态度,以人民为执政目的的理念,以及以人民为国之根本的观念,开创了中华传统文化人民观的先河,对于今天仍然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鉴价值。关键词:人民观;尚书;民为邦本一、 以人民为天命《尚书》中人民观的最高体现是以民为天命。据《尚书·周书·泰誓上》记载,周武王在会盟诸侯时说:“惟天地万物父母,惟人万物之灵。”这段话体现了当时的君王对人民地位的看法,万物都是天地的儿女,而人是所有儿女中最为显贵的,相当于天地的长子。《尚书·商书·高宗肜日》中记载,商王武丁的贤臣祖己告诫继位新君的祖庚要“王司敬民,罔非天胤”。“天胤”意思是天的后代。君王之所以要“敬民”,因为人民无一不是天的后代。可以说,天子也并非天在人世间唯一的儿子,人民中的每一个人都享有这种尊贵的资格,可见人民的地位是何等的高大!既然人民都是天的后代,那么,君王敬天就要敬民,敬民就是敬天。在《尚书·周书·泰誓中》记载中,周武王的话证明了这一点,他说“惟天惠民,惟辟奉天。”既然天是惠爱人民的,那么君王惠爱人民也就是供奉天。在周公为周成王撰写的《尚书·周书·大诰》的诰喻中,周成王说:“弗造哲迪民康,矧曰其能格知天命?”周成王认为,我尚未发现贤人以造福人民,怎么算知道了天命呢?就是说,就算是坐上了君王的位置,也不算获得了天命,只有造福人民才算是真正获得了天命。由此可见,天赋予君王的天命就是造福人民。二、 以人民为执政目的以民为天命的理念决定了以民为执政的目的。既然天赋予君王的天命就是造福人民,那么君王就要以造福人民为治国理政的最根本的职责。在《尚书·周书·泰誓上》中,周武王说:“天佑下民,作之君,作之师,惟其克相上帝,宠绥四方。”周武王认为,天为了福佑人民,为他们立了君王,还为他们选了百官。君王和百官都能够辅佐天,爱护和安定四方人民。在这里,把君王乃至百官的职责都说得一清二楚,就是要做天的辅佐,完成爱民与安民的任务。要完成爱民与安民的任务就要了解人民的需求,并以满足人民的需求作为执政的第一要务,因为人民的需求就是天的需求。在《尚书·周书·泰誓上》中,周武王特别强调了这一点:“天矜于民,民之所欲,天必从之。”对于人民的需求,天一定会顺从,下界的君王百官哪敢不从呢?由此可见,顺从人民的需求并不是统治者对人民的恩赐,而是天的要求。统治者顺从人民的需求就是顺从于天,不顺从人民的需求就是逆天而行。在《尚书·虞夏书·大禹谟》中,大禹明确提出了“德为善政,政在养民”的执政理念。执政者以德开创善政,善政的目的就是使人民生活得好。大禹把善政的目标做了具体的表述:“水、火、金、木、土、谷,惟修;正德、利用、厚生、惟和。九功惟敘,九敘惟歌。戒之用休,董之用威,劝之以九歌俾勿坏。”(《尚书·虞夏书·大禹谟》)大禹把执政概括为六府三事。六府为“水、火、金、木、土、谷”;三事为“正德、利用、厚生”,合为“九功”。正德就是以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义、妇听的伦理来正民之德。利用就是以工作什器、商通货财之类来利民之用。厚生就是以衣帛食肉使民不饥不寒。六府三事都是为人民服务的,服务包括了人伦道德方面、生产事业方面和生活保障方面,使人民能够拥有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做好这些服务,就做到了九功,九功是执政者最大的功业。以民为执政的目的,这应该是执政者的初心,不忘初心,世代为民,是执政者努力追求的目标。在《尚书·商书·咸有一德》中,伊尹强调说:“克绥先王之禄,永厎烝民之生。”他以此告诫后代君王要不忘初心,始终保持先王成汤接受的天命,才能永远保障人民的生活幸福。舜也对执政为民的六府三事做了极高的评价:“六府三事允治,万世永赖,时乃功。”他强調要始终如一地把为人民服务的事情做好,并且要造福万代。由此可见,上古时代的圣王贤臣无一例外地将一切为了人民作为执政的最高目标。三、 以人民为国家之本《尚书》中的人民观,不但从国家与人民的关系方面提出了执政为民的主张,而且,还从人民与国家的关系方面提出了人民是国之本的主张。《尚书·虞夏书·五子之歌》中说:“皇祖有训:民可近,不可下。民为邦本,本固邦宁。”这里的皇祖指的是大禹,大禹曾作出这样的训示。大禹明确提出了“民为邦本”的主张,把人民作为国家的根本。从《尚书》相关篇目中,可以归纳出“民为邦本”的含义包括下列几个方面。首先,人民与君王是相互依存的关系。《尚书·虞夏书·大禹谟》记载了舜的言论,他说:“众非元后何戴?后非众罔与守邦?”这里舜明确指出了,如果没有人民还有谁来帮君王守卫国家呢?《尚书·商书·太甲中》记载的伊尹的言论表达了同样的意思:“民非后,罔克胥匡以生;后非民,罔以辟四方。”也明确指出了君王如果离开了人民无法统治天下。而且,这里所说的民并非指能够辅佐君王的少数优秀分子,伊尹还告诫君王不可小视民众甚至匹夫,因为“匹夫匹妇不获自尽,民主罔与成厥功。”(《尚书·商书·太甲中》)就是说,如果没有普通民众的尽心尽力,君王也没有人帮助成就功业。其次,在人民与君王是相互依存的关系中,君王处于相对的地位,人民则处于绝对的地位。在伊尹对君王的告诫中,他特别警告说:“民罔常怀,怀与有仁。”就是说,人民不会永远归顺某个君王,而只归顺仁德的君王。人民对君王有选择权,君王对人民则无选择权。再次,民意与天意相通,君王的天命通过民意来体现。《尚书·虞夏书·皋陶谟》记载了贤臣皋陶的言论:“天聪明,自我民聪明。天明畏,自我民明威。达于上下,敬哉有土。”虽然君王受命于天,但是,人民却是天的耳目,甚至代表天的意志。天对人事的赏罚完全依据民意。所以,《尚书》记载了禹伐有苗,汤伐桀,周武伐纣时所发出的诰示,诰示中所表述的理由无一例外地都是因为暴君虐待民众,所以要代表民意与天命取而代之。综上所述,《尚书》中所记载的人民观,反映了上古时代圣王贤臣以人民为天命的态度,以人民为执政目的的理念,以及以人民为国之根本的观念,开创了中华传统文化人民观的先河,对于今天仍然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鉴价值。参考文献:[1] 孔颖达.尚书(上中下)[M].北京:中华书局.[2] 李民,王健.尚书译注十三经译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3] 慕平.尚书[M].北京:中华书局.作者简介:邵晓涵,广东省珠海市,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

猜你喜欢

贤臣大禹君王
用人之道:请君子 治小人
“笑”谏君王
大禹除去水怪无支祁
远小人之难
甘棠遗爱
“小大禹”来治水
姜太公钓鱼
大禹节水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烽火戏诸侯
Da Yu, inventeur des baguett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