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小企业内部审计工作现状及对策探究

2018-03-22张雪晴孙帅

现代商贸工业 2018年6期

张雪晴 孙帅

摘 要:随着我们国家针对各企业经营和规划的不断改革,以及进化程度的不断深入,对于企业内部的各项审计工作已然引起广泛的重视。中小企业占我国企业总数量的90%以上,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占据着愈加重要的地位,中小企业的内部审计效率有了很大幅度的提高,可是仍然还有一些问题的隐患,存在一些不足之处。通过分析中小企业内部审计的必要性以及企业审计工作的现状,针对我国当前中小企业内部审计工作提出一些建议。

关键词:中小企业;内部审计;现状;对策

中图分类号:F23文献标识码:A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18.06.058

1 企业内部审计基本理论概述

1.1 内部审计的概念

伴随着社会经济活动的日益持续发展,审计在经济生活中的地位也日渐突出;从某种程度上而言,审计是加强对经济活动监督手段的必然,同时也是参与市场经济活动主体自我约束的重要功能;国家层面的审计是这样,企业层面的审计同样如此。审计的本质是监督。

所谓内部审计及是指某一特定组织机构内部所运行的一种相对独立于客观的监督评价活动,它的主要目的是监督该组织或者机构是否在外部与内部合法化的层面中运行,督促参与经济活动的主体能够做到遵守国家法律法规与行业规范健康平稳发展。

1.2 内部审计的内容

1.2.1 财政财务收支审计

与外部审计所具有的特殊职能不同,内部审计在运行过程中仅对单位内部以及各个所属分管部门的财务收支状况的真实性与合法性等基本方面进行专项审计。各个单位或者部门的财务财政收支状况不尽相同,它们所具备的职能也常常存在着显著差异,在财务基本面状况、资金来源以及管理等方面均表现出明显的差异化状况;因此,内部审计的工作重点也随之而不同。对于有国家财政支撑背景的单位、部门,对其财务状况的审计不仅要关注其财务收支的效益,同时也要关注其资金来源的合法性与资金使用渠道的合理性。

1.2.2 经济效益审计

作为内部审计的基础,财政财务收支审计是内部审计工作当中的重点与前提,对于经济效益的审计则是内部审计发展到某一特定阶段的核心内容。市场经济是各个经济主体平等参与的经济形式,追求效率与盈利是每一个参与到市场经济的主体最关系的核心事项;发展的效率与质量已经成为每个企业谋求自身发展的关键力量,也是决定企业能否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环境中立足的重要砝码。经过正确的内部审计的工作流程,发现企业在管理中存在着各项弊端,并看出这些问题从而发现问题以及提出可行的政策,这样才能使企业的竞争力和经济效益得到最大限度的提高。目前来说,设置内部审计结构选用的审计人员已经成为企业及企业管理者的初衷和目的。

1.2.3 经济责任审计

在日益激烈与复杂的经济环境中,经济主体参与到社会经济生活中收获的不仅有效益和利润,同时也要面临着各种各样的风险,而经济责任审计则是审计工作人员针对经济责任人所应当担负的经济责任进行的专项审查。一般而言,内部审计人员所进行的经济责任审计,是结合单位日常经营尤其是单位核心职能部门的经营状况以及经济效益所展开的,侧重于对经营责任目标的审计;通过对财务、人事、销售等核心重点信息的搜集与整理分析,为离任责任审计提供信息支撑。

2 中小企业内部审计中存在问题

2.1 领导重视程度不够,监督职能受到限制

从目前来看,在领导管理层中,其中高层领导对内部审计工作有一些错误的认识。例如:有的领导认为内部审计是按照内部交易的形式来进行判断而不应该是利用法律形式来作为根据,在现实工作时并不能真实完全的反映其工作内容,所以,才把内部审计认定为一种形式主义,虚无缥缈。内部的审计就相当于“自己给自己找麻烦,堵死自己”就因为对内部审计工作有着错误的认识,对内部审计有疑惑、胆怯心理,甚至更会去抵制它,所以才造成导致内部审计被中小企业领导而忽视,内部审计人员遭到忽略,轻视了内部审计的价值。从而企业的发展陷入了危机,也会使企业出现巨大的紧急危机。

2.2 组织机构设置不到位,独立性相对欠缺

中小企业内部审计机构的组织模式设置随意,审计部门并不是单独设立的拥有独立审计权限的专项部门,而是隶属于财会部门,审计办公室的负责人在很大程度上要收到财务总裁的管制与约束,这使得中小企业内部审计机构的独立性与实行内部审计结论的客观性与权威性大打折扣;此外,由于部門关系上存在一定程度的隶属性,使得内部审计部门在人员配置以及财务核算、资金的使用等方面有着很大的被动型;内部审计的工作人员很有可能会考虑到职位升迁、工作调动以及工作待遇等因素而无法做出客观公正的审计结论,这也是造成内部审计人员对很多公司内部的违章行为“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客观原因,也严重影响了内部审计部门在该公司所具备的独立价值的发挥。

2.3 审计人员素质较低,难以适应内部审计工作的要求

企业的内部审计工作是一项专业化程度极高、技术性很强能力型很强的工作领域,而内部审计工作人员的思想觉悟水平与专业素养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内部审计工作水平的高低以及内部审计职能的发挥。就目前中小企业的实际情形来看,虽然其内部审计部门中大部分人员具备较高的学历水平,但是仍然有相当一部分人并不具备内部审计所要求的素质,文化等,无法适应中小企业内部控制工作的实际需求。中小企业内部审计部门中的人员大多数来自于公司财务、事业、人事等部门,这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内部审计队伍在专业化知识的广覆盖,但是这部分跨部门的人员缺乏专业化与系统化的内部审计培训,对内审工作的性质与发展动态了解不足,比较陌生;其次,由于缺乏专业化审计专业背景,一部分内部审计工作人员缺乏与时俱进的审计观念,或者只具备表面化的审计、财务知识,却无法全面掌握经济学、法律等相关学术知识体系,而且主动学习的积极性不高,难以适应公司日趋复杂的经营管理状况。

2.4 缺乏可操作性的准则与标准,信息化程度低

我国审计的权威主管部门自然而然是审计管理部门。近年来,审计部门随着市场经济改革的深化出台了若干的法则、法规及制度。但涉及于企业内部审计操作规范化的规定可以说是少之又少,在这样一个大环境下,企业各部门的人员对内部审计的重要性与具体操作流程认识不足,而相关部门机构又并没有具体的规定来对其进行约束,自然造成了内部审计工作不被企业人员所重视,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必须依靠相关的权威机构来引导企业人员,让人们对企业的内部审计有一种意识,认识到要想企业更快地规范化健康发展,加强对企业内部的审计职能与监督管理是必不可缺的,而我们现在所缺乏的,就是相关的权威机构未对企业内部审计这个方面制定制度体系。

3 完善中小企业内部审计的对策

3.1 转变观念提高认识,加强内部审计工作

首先,作为中小企业的中高层领导,应当站在公司全局管理的层面中去充分认识内部审计的关键职能与核心作用,科学合理化的配置企业内部的人力资本与资金资源,进一步提升对企业内部审计监督工作的认识水平。要进一步建立健全企业内部审计监督体系,积极营造“尊重审计、支持审计、完善审计”的公司文化与氛围,为企业内部的审计监管工作人员提供理想的工作环境;要完善企业的治理结构,建立专门的审计监督管理委员会,加强对审计专业化人才的引进与培训,要扩充企业内部审计监督工作对位,提高懂财务、懂审计、懂经营的高端复合型人才在企业内部审计部门的比例,从而在人力资源角度保障企业内部审计工作的有效开展。

3.2 拓宽内部审计领域,为企业经营决策提供信息支撑

公司内部审计在其组织形式上可以大致分为两类,即常态下的内部审计监督部门和实行审计工作状态下的内部审计小组;无论是哪种审计组织形式,内部审计的负责人均应当积极履行其职能,不断拓宽内部审计工作的领域与深度,从而为企业经营决策提供科学信息支撑。就审计的范围而言,既可以针对内部的财务信息资料审计,也可以是针对外部的经济效益审计以及其他方面的审计;就审计的时间跨度而言,可以是事前审计,也可以是事后审计。审计范围与时间上的灵活性是保障内部审计工作得以有效开展与取得实效的基础与关键所在。中小企业内部审计部门不仅要将其审计工作的着眼点聚焦于审计工作的传统领域,同时也要积极拓宽内部审计的领域,凡是能够有利于中小企业经营管理模式转型与优化的领域均可以作为内部审计的审计范围。在这一思路之下,中小企业的内部审计部门不仅是其监督部门,同时也是能够为企业经营管理层提供参考信息与优化公司发展的战略部门。

3.3 加强对企业内部审计人员的培训

加强对中小企业内部审计人员的培训应当主要从以下三个层面入手。首先,要从中小企业业务开展的实际状况出发,充分根据企业自身的特点与现状制定完善的企业内部审计管理工作办法与机制,加强内部审计的自我管理与监督,努力解决好内部审计工作人员的工作待遇问题等工作人员密切关注的核心问题,从而最大程度的调动这部分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二是要严格把控中小企业内部审计工作部门的入门门槛,坚决避免那些专业水平查、业务素养低的人员进入公司内部审计部门钟来,而是要尽量吧那些具备较高业务管理水平、事业心与责任心强的人员调整到内部审计部门上来;最后,要投入一定资金及企业资源,加强对现有内部审计员工的专业知识和职业道德等方面的培养力度,尤其要注重加强这部分员工的上岗培训,从而实现切实提升他们综合素质的目的。

3.4 加强审计方式创新,促进公司审计工作规范化

企业的经营发展需要发展思路的创新与发展模式的创新,而企业内部审计工作同样需要创新工作形式,这样才能够紧跟市场经济的发展步伐与企业不断发展变化的经营状况。根据中小企业的实际发展状况,应当高度重视内部审计工作的方法同本公司发展现状的契合程度,将审计工作的重心放到内部控制制度和企业经营效益上。此外,在审计方式上,要将传统的事后审计转变为“事前、事中、事后”的三段审计,从而最大程度的做到事前评估、事中监管、事后审查的审计职能,达到科学预测与合理决策的审计效果。要不断持续挖掘中小企业的潜力,提升内部审计工作部門的效率,促进中小企业内部审计工作的合理化与规范化。

总而言之,内部审计的主要职能是服务和监督,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工程审计对控制费用,依法规范地进行经营活动,降低外部审计风险,越来越起到重要作用。在审计工作中,充分利用被审计单位提供的工作计划、总结、合同、文件等,增强职业敏感,全面掌握单位工作情况,多方面进行分析对比,是审计发现问题的一条有效途径。对审计工作中发现的问题进行总结和分析,促进企业对审计发现问题的整改,防范经营风险。

参考文献

[1]冯西儒.内部审计职能演变的特征研究——基于IIA内部审计定义发展的视角[J].中国内部审计,2013,(2).

[2]蔡春,田秋蓉,刘雷.经济责任审计与审计理论创新[J].审计研究,2011,(2).

[3]任翠玉.我国企业内部审计的现状分析及发展对策[J].中国经贸导刊,2010,(7).

[4]黄红.内部审计成果应用的“加减乘除法”[J].中国内部审计,2017,(10).

[5]宋弘涛.新形势下企业内部审计转型的方向与路径[J].中国内部审计,2017,(10).

[6]张秀华.围绕施工项目效益全面强化内部审计[J].中国内部审计,201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