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中国是统一多民族的国家
2018-03-22谭燕
摘 要:自古以来我国就是统一多民族国家,各个民族在国家发展中发挥了不可磨灭的力量。基于高中历史课程标准的新要求,教师要引导学生从宏观与微观等多个层面认识中华民族的多元一体化格局,深刻感受各民族人民的共同努力推动了国家的发展与进步。基于此,作为一线高中历史教师,应对“中国是统一多民族的国家”有着独到的见解与充分的认知。
关键词:中华人民共和国;统一;多民族
自秦汉以来,我国逐步形成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并且经过不断发展、磨合与完善,成为当今不可撼动的国家统一局面。中国能长期保持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格局,与政治、经济、文化、地理等多方面要素的支持密不可分,也正是这种特殊的“共同性”特征,推动了国家发展与社会进步。
一、 “大一统”国家观的延续
一个国家的形成与发展必然经历漫长的岁月,而在这一过程中的诸多影响因素决定了多样性的国家观念。我国从秦汉时期开始逐步形成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格局,这为我国早期形成统一的国家观创造了条件,为建设“统一多民族国家”夯实基础,并且这种团结、统一的意识始终伴随中华民族的成长与发展,如今已成为国家制定政治、方针、政策的基本出发点,增强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与向心力。“大一统”的国家观不仅是中国人自身的发展理念,更为世界看中国打好基础。基于“大一统”的思想观念,我国在处理多民族关系时始终秉持“华夷一统”模式,中华民族的整体是不容分割的,这已经深入人心,成为各族人民共同追求的理想状态,它推动着中国走向融合、走向统一,各民族以维护国家利益为己任,坚决反对分裂、维护统一。到魏晋南北朝时期,国家观在保持“大一统”的同时,又开始关注“多民族”发展的问题。由于我国自古以来客观存在多个民族,而各个民族都想争夺“正统”地位,如《礼记》中提到“中国夷狄五方之民”,明太宗提到“夫天下一统,华夷一家”,这些思想都充分体现了中华一统观念。可见,我国继承与延续的“大一统”国家观念是各个民族的共同愿望,也是各族人民共同努力的成果,虽然我国是一个多灾多难的国家,但正因各民族的团结、统一,才能历尽磨难仍然保持国家整体不分裂,这也恰是如今中国屹立世界地位的根本保障。
二、 各民族经济的相互融合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离不开稳定的经济基础,而我国以互补形式存在的农耕经济与畜牧业经济,为多民族的和谐统一创造了不可多得的经济条件。中国土地幅员辽阔、地大物博,各地区的自然环境存在极大差异,不同民族处于千差万别的地理环境中,为适应各种自然条件、生活环境及文化氛围,各地区逐渐产生了多种类型的经济体,而各个地区之间、各个民族之间由于经济活动的频繁交往与彼此需要,也就形成了一个互补型的主体。从我国南方与北方的地域形态及自然环境划分来看,有着明显的游牧区和農耕区划分,在甘肃、青海等广袤的平原地区,当地无论是气候环境还是自然环境都不适宜发展种植业,只有畜牧业生产才是首选;而在长江中下游及黄河中下游等开阔的平面地区,当地雨水充沛、气候温和,为发展农业创造了先天条件,这些地区则以农耕种植业为主。在这样的南北差异中,形成了不同的经济体,而南北各民族之间以经济交易为主的物质往来也促进了彼此的精神沟通与交流。对于游牧民族来说,他们的生产生活依赖于自然条件,再加上流动性的生产方式,导致游牧经济本身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所以他们自身发展的同时也会依赖农耕民族,一方面他们需要农耕民族的农产品,另一方面畜牧品要通过商品交换而体现价值。相比游牧经济,农耕民族的经济结构更完善,但是农业扩大生产不能完全脱离牧业,耕地、交通运输等都需要耕畜的帮助。双方的经济依赖促成了互通有无,这是形成统一多民族国家的重要前提。
三、 多元一体的政治制度
虽然中国历年来经过多次政治斗争,但是最终仍然为全国大一统的格局,这与长期稳定的政治制度密不可分。自古以来,我国的政治制度就表现出“多元一体”的鲜明特征。早在两千多年以前,在建立“中央集权”为主体制度的基础上,允许其他多种类的制度模式并存,这也是中国最早的政治制度模式,该种模式适用于我国的多民族格局,可均衡各民族的经济、文化等显著差异,这也是国家保持长久统一的秘诀。例如在我国的边疆少数民族地区采取封国制度、土司制度等,都是国家承认与允许差异性政治制度的表现,即边疆少数民族地区仍然执行世袭管理模式,原则上中央不过问、不干预边疆地区的内部事务,尊重当地的风俗习惯及政治制度,中央政府在该地区不设置统一的赋税模式,只从政治层面适当接受土供。但是这种模式并不代表与国家的分裂,当地的首领与中央为上下级关系、君臣关系,尤其在军事方面必须服从国家的统一征调。当今,我国针对香港、澳门实施的“一国两制”政治制度实际上就是现代“多元一体”模式的典型表现,也是对古代政治制度的传承与改良。
由上可见,我国建立统一多民族的国家格局离不开各个民族的共同努力,同时这也是传承政治制度与文化体系的优良成果,“各民族统一不可分割”已成为根深蒂固的思想与现实,这是中华民族的光荣历史与未来希望。总之,只有各民族团结奋进、融合创新,才能维护统一多民族的国家发展,让中国在全世界处于不可撼动的地位。
参考文献:
[1]杨文顺,金炳镐.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基本国情与党的民族理论重要观点[J].黑龙江民族丛刊,2016,06:15-18.
[2]陈永亮.关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与国家治理的思考[J].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01:51-55.
作者简介:
谭燕,重庆市,重庆市彭水县彭水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