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返璞归真朗读为本

2018-03-22刘兆勋

考试周刊 2018年27期
关键词:返璞归真朗读技巧

摘 要:现在的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价值取向定位大多数是:提高学习效率,缩短教学时间,增加训练时间,提高学生成绩。美其名曰:为了学生的更好发展,一定让他们进入最好的平台,绝对不能输在起跑线上。实则错矣,人生漫漫几十年,求学阶段只是他们人生的一小段路,更何况教育只是“农业”而非“工业”,是不可能马上取得立竿见影的效果或付出多少就必然有多少的收获。有了这样偏差的价值取向,高中语文课堂的场景自然与我们的想象大相径庭。

关键词:返璞归真;朗读;技巧

印象中的校园应该是鸟语花香,书声琅琅,然而如今走进校园,听到更多的是学生沙沙的做题声和老师慷慨激昂的讲解声,而这些仅仅是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的一个缩影,更多的课堂则是直接跳过朗读环节,开门见山,直奔主题。好一点的情况也不过是早读课把文章熟读或者讲课结束了,还有几分钟把文章读一读感受一下。为什么“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的語文课堂竟变得如此沉寂?教学时间有限,学生读了也没有什么提高,朗读又不在考试范围等等,这些回答堂而皇之地走到台前,然而,朗读真的是微不足道,如此不堪吗?结果恰恰相反,朗读教学非常重要,无可替代。朗读是高中语文听说读写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最传统的语言学习手段之一,既是高中语文学习重要价值取向,又是实现高中语文教学价值取向的有效手段。

著名语言学家吕叔湘先生曾说: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便是培养学生各个方面的语感。没有翻来覆去的朗读,怎能体会到“一切尽在不言中”的语感神奇?并且在这种反复诵读的潜移默化中,学生不仅增强了语感,而且慢慢对文章内容有了更深层次了解,这也就是平时常说“读书百遍,其义自现”。而个别老师的“朗读会影响答题速度”的想法则更是荒谬,我们虽然在考试中是不可能对文章的字词句大声朗读,但应该在默读中更加关注情感真挚,意味深长的句子,而这些句子恰恰是理解文章的关键,理解了这些关键句,答起题来反而得心应手。所以从多个方面来看,朗读教学不但不可以放松要求,反而要加大力度,积极提倡,严抓落实,增强实效。那么如何进行朗读教学,实现高中语文教学价值呢?

一、 师生转变理念,增强朗读意识

著名语言学家黎锦熙曾说过:语文是所谓口耳之学,学习语文不能不讲究朗读,朗读教学水平提高的根本还在于教师和学生学习态度的转变,注重语言朗读,将其放在重要位置。首先,教师指导学生朗读的时间,绝对不能局限于每天的早读课,虽说“一天之际在于晨,一年之计在于春”,早晨是记忆的黄金时期,有利于学生的背诵和理解,但教师也可以在语文课上抽出10-15分钟,将朗读教学融入到平时每一节课,让学生意识到朗读是学习中非常重要一环,不可或缺,而不是可有可无。老师重视,学生自然会更加重视,日积月累形成习惯,学生也会变得喜欢朗读,享受朗读。

二、 加强朗读技巧培训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许多学生不喜欢朗读或是朗读的不好,更多时候不是内心讨厌朗读而是苦于朗读技巧匮乏,万千愁绪无处诉说,因此“磨刀不误砍柴工”,在大面积推广朗读教学时,应事先给予他们方法的指导,使学生在学习中能准确把握文章情感基调、节奏快慢及语调高低,从而让学生掌握声情并茂的朗读技巧。朗读的语言表达技巧,本质上就是情感变化、抑扬顿挫,轻重缓急。具体地说,它包括停连、重音、语气、节奏、语速等,把这些朗读技巧教给学生之后,只希望他们在实践中慢慢体会朗读的好处,不要期望他们一点就通、一学就会,学以致用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

三、 垂先示范,提供样板

在平常的朗读教学中,教师的示范作用非常重要,直接影响学生能否准确、流利、有感情地进行朗读文章。因此在学生朗读之前,教师最好要为学生进行示范朗读,让学生知道如何读出文章抑扬顿挫的音韵美感。例如,在进行《再别康桥》朗读教学时,教师要为学生示范朗读,读诗歌的标题和作者时,宜用平淡无奇的语速语调读出来:“再别康桥,作者徐志摩”。轻声读出诗歌第一节:“轻轻地我走了,正如我轻轻地来。我轻轻地招手,作别西边的云彩。”读到三句话中“我”时,教师都要短暂的停顿,给人一种其实不想走,其实还想留的感觉。“来了”和“正如”要缓缓连读,让学生感受到作者觉得在康桥时间太过短暂,依依不舍之情......对于一名优秀的语文教师而言,示范朗读是必备素养,只有教师在课堂上能做到身先示范,学生才能从模仿中掌握朗读技巧和情感表达。虽然由于个体差异,每个教师的朗读能力也不尽相同,并且不一定像名家那样朗读得声情并茂,但只要倾注自己的情感和努力,都会让学生在聆听中感受到作品的抑扬顿挫、张弛有度,并引导学生情感与作者产生共鸣,从而激发他们深入研究文章的兴趣。

四、 激发兴趣,增强内在驱动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充满好奇心和想象力的高中生,对单调乏味的朗读活动很容易失去兴趣,为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快速提高学生朗读能力,教师可以采取多种多样的朗读方式,比如范读、默读、齐读、个别读、双人读、分角色读、录音朗读、配乐朗读及其他表演式朗读等等。一个人读书可以发现一个乐趣,产生一个感悟,一群人共同读书就会发现无数个乐趣,产生无数个感悟。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利用班会时间,定期开展班级朗读交流会,朗读之余还可以谈一谈各自的感悟,互相交流自己在本次朗读中的收获。有的时候,也可以组织学生分组进行情感朗读比赛,比一比、赛一赛、以赛代练,让他们在比赛中集思广益,发现自己的问题,找出解决的最佳方案,从而激发所有同学的朗读热情,促进朗读素养的全面提升。

2017年中央电视台推出的大型文化情感节目《朗读者》,选用精美文字,用最真挚的情感读出文字背后的价值,再次将人们的目光聚焦到最古老的学习方法——朗读。朗读是学生准确理解文章内容,把握作品中心思想的有效途径,也是提高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重要手段。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和学生应充分重视朗读作用,并不断激发朗读兴趣,加强朗读技巧的指导,举办多样化的朗读活动,使学生在朗读过程中不断提高自身朗读水平,最终实现高中语文的教学价值。

作者简介:

刘兆勋,江苏省丹阳市,丹阳市第

猜你喜欢

返璞归真朗读技巧
肉兔短期增肥有技巧
开好家长会的几点技巧
指正要有技巧
提问的技巧
返璞归真亲切自然
构建校园英语文化,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
以“读”为桥 走进文言文的天地
小学语文教学的新步伐
小学语文教学要返璞归真
如何让小学生写作返璞归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