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龄老年人力资源再开发方式探究
2018-03-22梁淑雯李录堂
梁淑雯 李录堂
摘 要:通过对老年人参与再开发活动意愿影响因素的研究发现,老年人参与志愿活动与参与再就业活动意愿的影响因素存在差异,且老年人参与志愿活动意愿高于参与再就业活动。参与志愿活动的意愿受其年龄、学历、收入和健康状况的影响显著,性别影响不显著;参与再就业活动的意愿受性别、年龄和健康状况因素的影响显著,学历收入则无显著影响。由此建议:一方面以着重完善志愿活动为主,以优化再就业工作为辅,指导老年人再开发活动,丰富再开发活动形式;另一方面通过完善老年志愿者注册制度及老年志愿者教育培训机制,政府为老年人提供再开发服务平台,增强对老年人参与再开发活动的保障等举措,促进低龄老年人参与再开发活动。
关键词:老龄化;低龄老年人力资源;人力资源再开发;影响因素
中图分类号:F249.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7408(2018)02-0078-07
伴随经济的发展及人口结构的变化,老龄化①现象在我国日趋明显。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我国60岁以上人口占比达10.46%②,这标志着我国正式进入老龄化社会。至2014年末我国60岁以上人口接近2.12亿,占比15.50%[1],比第五次人口普查上升了5.04个百分点。与已具备完善应对政策的发达国家相比,我国进入老龄化社会的时间较晚,速度更快,应对政策远赶不上发达国家。老龄化导致的经济社会问题十分突出,如劳动力老化及供给不足,老年抚养比增加,资本积累减少[1],国家和地方财政、企业和家庭的压力都随之增大等。
在人口老龄化大幅增长带来负面影响的同时,针对低龄老年人的人力资源再开发成为当下削弱负面作用的突破口,十九大报告中“健康中国战略”也提到要“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加快老龄事业和产业发展”[2]。我国不断提升的医疗保障制度和社会保障体系,使老龄人口的健康、平均寿命等得到大幅改善和提升,低龄老年人口再开发潜力巨大。若能有效开发利用此部分人力资源,增加老龄人力资源的社会贡献量,“人口红利”减弱所引发的生产力缺失问题将得到一定的弥补替代,人口抚养比增加所导致的社会经济压力也可得到缓解。目前需要明晰的问题是,低龄老年人力资源再开发形式应如何选择?老年人参与再开发活动意愿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本文拟从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收入和健康状况等方面对这些问题进行探究。
一、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学术界对于低龄老年人力资源③再开发的探究多从探讨“老有所为”开始,再从参与志愿活动、再就业等多方面分别研究老年人力再开发问题。我国的“老有所为”概念与西方国家的“生产性老龄化”(Hinterlong.JE.)概念趋同,都强调了老龄人群是宝贵的社会资源,在生产生活中发挥着重大作用[3]。邬沧萍、杨庆芳认为“老有所为”可缓解人口老龄化所带来的悲观情绪,消除对劳动力不足的担心[4]。苗春风指出虽然在法律和政策上鼓励老有所为,但社会排斥和偏见仍然阻碍着老有所为的顺利发展,因此应拓展理论视角,从多方面探讨“老有所为”问题[5]。童红梅、楼玮群提到建国初期的老有所为对象多为老干部,《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将提倡对象扩大到离退休老干部和专业技术人员[6],而当今更应提倡“全民老有所为”概念。
对于老年人参与再开发活动意愿的影响因素的研究,主要从再就业和参与志愿活动两方面展开。Wang M,ShultzKS.研究得出自身因素、心理因素、家庭因素和退休规划影响着老年人的再就业决策[7]。钱鑫、姜向群通过回归检验发现,年龄、健康状况和经济状况等自身因素对老年人再就业意愿的影响显著,而受教育水平对就业意愿的影响不显著[8]。田立法等从退休前职业特征、当前生活特征方面研究发现,退休前职业及子女意愿也對老年人再就业意愿有显著影响[9]。石灵云、谢孝忍指出大部分老年人再就业存在“模仿效应”,其他老年人是否再就业也是影响老年人参与再就业活动的影响因素[10]。在对老年人参与志愿活动的研究中,段世江依据组织方式把老年志愿者分为自由志愿者、定向志愿者、有组织的志愿者三类[11]。丁志宏指出参与志愿活动服务的老年人在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婚姻、政治面貌及健康状况方面存在着显著的差异[12]。城镇老年人参与志愿服务存在高意愿低参与的现象,谢立黎认为受人力资本、社会资本和文化资本的影响,社区宜居程度评价越高的老年人参与社区志愿服务的程度越高[13]。
已有研究为本研究提供了良好基础,但大都仅针对某一地区特征或仅就某一种开发方式进行分析,代表性不足。本研究使用全国样本,拟在已有研究基础上横向对比老年人参与不同再开发活动的意愿,同时分析各因素对参与再就业及志愿活动意愿的影响,进而为低龄老年人力资源再开发提出对策建议。
二、数据及变量设计
(一)数据来源
采用中国国家调查数据库(CNSDA)中国老年社会追踪调查(CLASS项目)2012年数据④,分析老年人的人口特征、社会关系、经济背景等老年人再开发相关数据,比较老年人再开发的参与意愿,具体是广西、甘肃、黑龙江等11个省份中60岁及以上老年人群生活经济状况,问卷共计1126份,其中有效问卷966份。
(二)变量设计
本研究中老年人力再开发形式有两种:再就业、其他再开发形式。再就业分为参与全职工作和参与兼职工作,其他再开发形式为参加志愿活动。本研究分别以参加全职工作意愿(愿意:1,不愿意:0),参加兼职工作意愿(愿意:1,不愿意:0)及参加志愿活动意愿(愿意:1,不愿意:0)作为因变量,同时以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个人年总收入、健康状况5个因素为自变量,通过列联表及Logit回归分析两种方式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自变量名及变量设置见表1。
三、结果及分析
(一)老年人参与再开发活动意愿影响因素列联表分析
通过列联表表2,可分析不同影响因素下老年人参与不同形式再开发活动的意愿的频数分布情况。
由表2可看出,在选择是否愿意参加全职工作与参加兼职工作时,男性意愿稍强于女性,男女意愿频数比约为3∶2,而参加志愿活动在不同性别间的意愿频数分布几乎持平,即志愿活动这种再开发形式男性和女性不存在认知差异。在我国“男主外女主内”的传统观念之下,男性更多的会参与社会活动,而女性更倾向于参与家庭劳动。但是因时代进步发展,使得这种性别差异并不明显,女性也可从家庭劳作中解放出来参与到再开发中。志愿活动的自愿性、灵活性打破了传统思想的禁锢,成为男女性都愿意选择的再开发形式。
将年龄因素划分为60-69岁、70-79岁、80岁以上三种区间,无论哪种再开发形式,老年人的意愿频数都随年龄增长呈下降趋势,60-69岁的低龄老年人的再开发意愿频数相对较大,更愿意参与再开发活动。这受多方面因素影响,首先,这一年龄段的老年人刚从工作岗位退休不久,其工作热情并未大幅度减退,投入再开发活动的意愿更强。其次,精力、认知能力、学习能力等会随着老年人年龄的增长而逐渐降低,而这些因素是影响工作效率及质量的重要因素,因此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参与再开发活动的意愿会降低。
将老年人的受教育程度分成初中及以下、中专及高中、大专及以上三种层次。由表2数据可看出,整体上,高中及以上学历的老年人参与再开发活动意愿频数相对较大,横向比較后,高中及以上的老年人愿意参与志愿活动的频数分布更大,即受教育程度高的老年人更倾向于选择志愿活动作为再开发方式。首先,受教育水平高的老年人具备更多获取知识、信息的机会,他们可以通过报纸、电视、互联网等平台了解更多关于老年人再开发的信息。其次,受教育水平高的老年人自身具备更多专业知识技能,更容易获得再开发的机会。
将老年人个人年总收入划分为1万元以下、1-3万元之间、3-5万元之间、5万元以上四个层次。根据表2,在参与志愿活动这一选项下,收入大于5万元老年人的意愿频数分布最大,且意愿频数随收入增长而增大,即高收入老年人参与志愿活动意愿更强烈,其原因可能为高收入老年人群参与再开发活动并非基于经济因素。对于参与全职工作与参与兼职工作这两个选项,意愿频数先升后降,5万元是个人年总收入的分界值,当老年人个人年总收入超过5万元时,老年人参与再就业的意愿大幅降低,而参与志愿活动的意愿相对更强烈,说明高收入老年人对于参与志愿活动这种再开发方式的意愿更强。
将健康状况划分为很不健康、比较不健康、一般、比较健康和很健康五个层次。表2数据显示,无论进行何种再开发,健康状况良好,即比较健康和很健康的老年人参与再开发活动的意愿频数分布较大,而处于很不健康状况的老年人参与再开发活动的意愿远远低于健康状况良好的老年人。身体健康是老年人参与再开发活动的必要因素。
根据表2的列联表分析,已可以初步判断出不同因素对于老年人参加三种不同再开发形式的意愿的影响,后文将使用Logit模型进行回归分析,进一步论述不同因素对老年人再开发意愿的影响。
(二)老年人参与再开发活动意愿影响因素的Logit回归分析
在本研究中,因变量分别为参与全职工作意愿(愿意:1,不愿意:0),参与兼职工作意愿(愿意:1,不愿意:0),参与志愿活动意愿(愿意:1,不愿意:0)。表3展示了各因素对老年人再开发活动的影响。
从表3可以看出,性别对参与志愿活动意愿的影响不显著,以“男性”为参照组,女性参与志愿活动意愿比率比为1.034,即男性与女性老年人对参与志愿活动并无认知差异。而在参与全职或兼职工作的意愿上,性别的影响显著,以“男性”为参照组,女性老年人对于参与全职工作及参与兼职工作意愿的比率比分别为0.503和0.554,即相比男性老年人,老年女性更不愿意参加这两类活动,女性老年人愿意参与再就业活动的几率约为男性的一半。该结果与田立法的研究结论并不一致,田立法认为男女性在就业权利方面的趋同使得男女性老年人对再就业不存在认知偏差[9]。本研究结果原因可能是全职兼职工作均需要耗费更多的体力,男性的身体机能及体力相比女性更胜一筹,基于观念体质等因素影响,使得女性老年人再就业意愿低于男性。此外,田立法以天津城市老年人为研究对象,城市老年人对待再就业观念更加开放,性别不会影响老年人再就业意愿,而本研究样本中老年人并不局限于城市,样本对象的不同也会导致结果的差异。
年龄对老年人的再开发意愿影响显著,即年龄是影响老年人参与再开发活动的重要因素。无论何种再开发形式,年龄高低与再开发意愿存在反向变动,以“60-69岁”为参照组,随年龄增长,不同年龄段的老年人对参与再开发活动意愿的比率比均呈下降趋势,即随年龄增长,老年人愿意参与再开发活动的几率逐步下降,该结果与钱鑫、姜向群及丁志宏的研究结论一致[8][12]。因此,低龄老年人群是我们再开发的重点目标人群。
学历对老年人参与全职兼职工作的意愿影响并不显著,即不同学历老年人对于参与再就业的认知差异并不明显。参与全职工作的意愿中,以学历为“初中及以下”为参照,学历为中专及高中、大专及以上的比率比分别为1.062和1.082,即学历为中专及高中的老年人愿意参加全职工作的几率是初中及以下学历老年人的1.062倍,学历为大专及以上的几率是初中及以下学历老年人的1.082倍,几率基本持平,参与兼职工作意愿的比率比类似,因此,学历不会影响老年人再就业的几率。参与志愿活动意愿方面,以学历为“初中及以下”作为参照,高中及中专对参与志愿活动的影响系数为0.374(显著),比率比为1.453,即学历为高中及中专的老年人愿意参与志愿活动的几率是初中及以下学历老年人的1.5倍,大专及以上对参与志愿活动的影响系数为0.609(显著),比率比为1.838,即大专及以上的老年人愿意参与志愿活动的几率约是初中及以下学历老年人的1.8倍,这表明高学历老年人群参与志愿活动的意愿更加强烈。
收入对老年人参与志愿活动意愿的影响显著,以“个人年总收入小于1万元”为参照组,老年人参与志愿活动意愿的比率比随收入增高而增大,即收入高的老年人更愿意以参与志愿者活动的形式进行再开发。高收入老年人参与再开发活动并不是基于经济因素,更多的是为自我奉献价值的实现,而志愿活动既可充实其老年生活,又是实现个人价值的良好选择。杜鹏、谢立黎等也提到认为自己收入有保障的老年人参与志愿服务比例较高[14]。收入对参与再就业的意愿影响系数不显著,即老年人参与再就业活动意愿并不受老年人收入的影响。
健康状况对参与再就业和志愿活动意愿的影响均呈显著状态,以“很不健康”作为参照组,无论是哪种再开发形式,老年人参与再开发活动意愿的比率比与健康状况好坏呈同向变化,即老年人愿意参与再开发活动的几率会随健康状况的恶化而降低,杜鹏、谢立黎等在对北京朝外街道老年人的研究中也得出了相同结论[14]。这符合我们的一般认知,身体健康状况良好的老年人具备更佳的参与再开发活动的机能条件。
四、结论
(一)老年人参与志愿活动意愿强于再就业意愿
列联表数据显示老年人参与再开发活动的整体意愿并不高,无论在何种影响因素下,愿意参与志愿活动的老年人数都高于其他两种再开发形式。受老年人对休闲时间需求变化影响,低龄老年人经过长期规律的工作,退休后对休闲时间需求增加,而志愿活动的可选择性、灵活性为老年人提供了更多选择空间,因而获得老年人群青睐。此外,老年人参与再开发活动意愿随身体健康程度的下降而降低,老年人身体健康状况越好,参与再开发活动的意愿越高。
(二)老年人參与再开发活动的意愿随年龄的增加而降低
年龄对老年人参与再开发活动的意愿影响显著,且意愿随年龄增加而降低。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加,精力、学习能力、做事效率逐渐降低,其参与再开发活动的能力逐渐降低。除此之外,随着年龄增加,享天伦之乐观念使老年人回归家庭的概率增大。因此,60-69岁的低龄老年人可作为再开发的重点目标人群。
(三)受教育程度高的老年人参与志愿活动的意愿更强烈
Logit模型回归分析显示受教育程度对老年人参与志愿活动的意愿影响显著,列联表显示高中及以上文化水平的老年人参与志愿活动的意愿频数明显高于学历为初中及以下的老年人。一方面,受教育水平高的老年人对新潮观念的接受程度更高,而志愿活动作为新形式再开发活动,教育水平较高的老年人接受程度更高;另一方面,志愿活动多在城镇开展,教育水平较高的老年人多生活在城镇,参与志愿活动更加便利。
(四)收入水平较高的老年人参与志愿活动的意愿更强烈
老年人个人年总收入对其参与志愿活动的意愿影响非常显著,且老年人参与志愿活动的意愿频数明显随收入的增加而增大。个人收入水平较高的老年人不存在经济压力,不需要在退休后以赚取薪资为目的参与再开发活动,符合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收入水平较高的老年人已满足了较低层次的生理需求和安全需求,而较高层次的社交需求、尊重需求以及自我实现需求更能对老年人起到激励作用。高收入老年人可以根据兴趣选择参与志愿活动,结识志同道合的朋友,丰富老年生活,满足老年人更高层次的需求。
五、对策建议
基于本研究分析,60-69岁身体健康的低龄老年人参与志愿活动的意愿更强烈。而我国此部分老年人也具备一定的再开发优势,根据近十年统计年鉴中数据,60-69岁老年人口占60岁以上总人口比例稳定在六成左右,且此部分老年人中有91%的人处于健康及基本健康状态⑤。因此,本研究建议“以着重完善志愿活动形式为主,以优化全职兼职工作形式为辅”来发展老年人再开发活动。
(一)丰富志愿活动形式,为低龄老年人提供多种选择
首先,“义工”是现有志愿活动中较常用的模式,可在养老院中设置流动老年义工岗位,以“年轻老人”照顾“年老老人”的形式发展养老院新义工模式。其次,发挥老年人自身优势,对老人已具备的知识技能进行二次利用,如在中学设置名誉班主任岗位,聘请高校退休教授等,义务对中学生进行课外综合知识拓展;再如在社区内设置老专家养生讲堂,邀请退休医生专家定期进行健康养生知识义务普及。再次,以社区为单位,组织社区内老年人组成“夕阳红”平安社区志愿服务队进行卫生检查文明督导活动,对存在安全隐患的建筑设施进行上报,对破坏社区环境的人员进行批评教育,对社区内的可疑人员或组织进行举报。
(二)完善老年志愿者注册制度,加大对低龄老年志愿者的保障
老年人参与志愿活动过程中,相比年轻人更可能发生摔倒、受伤等意外事故,因此保障老年人参与志愿活动的安全性,发生意外后有完善的保险制度尤为重要。各级文明办志愿者服务处应完善志愿者注册制度,对于老年志愿者,注册信息中应增加紧急联系人信息、是否存在严重疾病史等内容,志愿服务处应为老年志愿者购买老年意外险,保障老年志愿者的权益。同时,志愿活动组织方应确保活动内容安全性,并对志愿者进行日常急救培训,以保证在意外发生时可及时进行正确救助。此外,政府有关部门应增加对老年人力资源再开发的支持力度,对老年人参与志愿活动给予一定的资金补贴,用于为老年志愿者购买保险及必需安全设备等。
(三)强化志愿服务教育培训机制,提升老年志愿者服务质量
完善的老年志愿者服务教育及培训体系,有利于增强低龄老年志愿者服务技巧,提升志愿服务质量,从而促进老年志愿服务的发展。应在已有的志愿者服务体系中,强化志愿服务的教育及培训机制。首先,根据志愿服务内容性质,为老龄志愿者提供必需服务技能培训,使其具备专业志愿服务技能。其次,采用多种方式对老龄志愿者进行教育及培训,如一对一教学、实地参观、模拟体验、集中培训等,根据服务难度及老年人能力水平,匹配适当的培训方式。同时应采用持续系统的培训体系,从简单到复杂循序渐进增加培训技巧难度,提升老年志愿者综合能力,进而提高志愿服务质量及效率。
(四)打造老年人力资源市场,为低龄老年人力资源提供再开发服务平台
现有人力资源市场以及教育部门组建的人才服务平台,服务对象主要为青壮年劳动力,而对60-69岁具备开发条件的低龄老年人,还无专项服务平台。政府机构可在现有人力资源市场的基础上,增设低龄老年人力资源招聘信息板块,发布面向已退休的低龄老年人口的职位信息,定期以社区为单位举办线下低龄老年人力资源招聘会。同时,低龄老年人力资源市场定期统计各社区内的低龄老年人口信息,设立免费培训班,为有再开发意向的低龄老年人口提供免费上岗培训,鼓励低龄老年人参与到再开发活动之中。
注释:
①“老龄化”在国际上最简单的两条判断标准是:某一国家或地区60岁以上人口超过该国或该地区人口总数的10%,或者65岁以上人口超过人口总数的7%。
② 国家统计局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2017-10-01].http://www.stats.gov.cn/tjsj/pcsj/rkpc/5rp/index.htm.
③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低龄老年人力资源”的定义为:年龄在 60-69岁具有劳动意愿和劳动能力的人。
④ 杜鹏. 中国老年社会追踪调查(2012)[2017-10-19].http://www.cnsda.org/index.php?r=projects/view&id;=88857963.
⑤ 国家统计局统计年鉴.[2017-10-01].http://www.stats.gov.cn/tjsj/ndsj/.
参考文献:
[1]汪伟.人口老龄化、生育政策调整与中国经济增长[J].经济学,2016,16(1)∶67-96.
[2]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会上的报告[R].北京,2017.
[3]Hinterlong JE.Productive Engagement Among Older Americans: Prevalence, Pattrens and Implication for Public Policy[J]. Journal of Aging & Social Policy, 2008, 20(2)∶142-164.
[4]邬沧萍,杨庆芳.“老有所为”是我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客观要求[J].人口与发展,2011(6)∶32-34.
[5]苗春风.人口老龄化背景下“老有所为”研究的回顾与思考[J].经济与社会发展,2012(11)∶74-76.
[6]童红梅,楼玮群.老有所为:近期“生产性老龄化”研究回顾和启示[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6(5)∶1273-1276.
[7]Wang M, Shultz KS.Employee Retirement: A Review and Recommendations for Future Investigation[J]. Journal of Management, 2010, 36(1)∶45-49.
[8]钱鑫,姜向群.中国城市老年人就业意愿影响因素分析[J].人口学刊,2006(5)∶24-29.
[9]田立法,沈红丽,赵美涵.城市老年人再就业意愿影响因素调查研究——以天津为例[J].中国经济问题,2014(9):30-38.
[10]石灵云,谢孝忍.城市退休老年人再就业影响因素研究——以上海为例[J].中国劳动,2017( 9):56-60.
[11]段世江.我国城市老年志愿者活动的一般状况[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2(14):3119-3121.
[12]丁志宏.城市退休老年人志愿服务参与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J].兰州学刊,2012(11):150-155.
[13]谢立黎.中国城市老年人社区志愿参与现状与影响因素研究[J].人口与发展,2017,23(1):56-65.
[14]杜鹏,谢立黎,李亚娟.如何扩大老年志愿服务?——基于北京朝外街道的实证研究[J].人口与发展,2015,21(1):89-95.
【责任编辑:黎 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