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创新精神推进教学管理改革
2018-03-22杨江波
摘要:教学管理工作是教学管理者的工作核心。在管理过程中,管理者理应树立以人为本的教学管理理念,提升管理人员的自身的素质,进而去深化教学管理改革。本文将从创新精神出发,提出一系列的进行教学管理改革的措施,为管理者提供帮助。
关键词:创新精神;教学管理改革;策略
教学管理工作是管理科学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科学合理的教学管理才能达成和实现教学目标。教学管理者理应在教学管理过程中,根据一定的原则和程序,针对学校的教学资源进行一系列的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创新。随着改革的逐步深入,以及我国经济的深度发展,我国的教育的宏观和微观的背景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因此,教学管理者也理应对自己的工作进行创新。教学管理者自身应该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提升自己的素质,深化教学改革,创新自己管理理念。
一、 进行教学管理改革的原因
目前在教学管理中存在着诸多的问题。课程结构单一,学科体系相对封闭,难以反映现代科技、社会发展的新内容,脱离学生经验和社会实际;“剧场效应”绑架下的教育正在中国教育泛滥成灾,教育被恶性失序绑架,学生死记硬背(延长法定教育时间),题海训练(疯狂的作业),违规补课(真正优秀教师尴尬),超级学校的状况普遍存在;课程评价过于强调学生学业成绩和甄别、选拔的功能;课程管理强调统一,致使课程难以适应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和学生多样化发展的需要。这些问题的存在,以及它们对实施素质教育的制约及产生的不良影响,都足以说明推进课程改革的必要性和针对性。我们知道课程是实现教育目的的重要途径,是组织教育教学活动的最主要的依据,是集中体现和反映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的载体,因此,课程居于教育的核心地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不是纯粹主观意志的产物,而是人们对特定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所作的主观反应。因此,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不仅决定了一定社会中的教育是否要进行改革,而且也从根本上决定了改革的方向、目标乃至规模。教育发展的历史进程充分地说明了上述论断。同时整个教育发展史的事实表明,社会政治体制、经济体制的变革,以及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的重大变化,都将引发学校教育的重大变革。刚刚过去的20世纪之所以被人们称做教育改革的世纪,其原因也在于此。
二、 以创新精神推进教学管理改革的策略
(一) 管理者要关心教职工,保护教职工的利益
首先,管理者要关心教职工的利益。感人心者,莫过于情。把教师的职业完全看成是社会的奉献者是不切实际的,我们必须承认这样一个事实,教师也是活生生的人,也是靠劳动谋求生存的社会个体,教师在学校的工作不仅仅是教育学生,奉献社会,而且也是为获取一定的经济收入,满足自身生活和实现人身价值的需要。因此,在管理上,管理者要体现“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投入真挚的感情,体现管理的人性化,做到了解人、尊重人、团结人,真正体现知人善任,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管理者还应运用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了解和分析教职工的情绪,掌握他们的思想情感,心理状态,个人爱好,思想动态,善于理解教职工在工作,学习和生活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并尽量帮助解决,使得教职工在学校这个集体中有归属感,亲切感。这样才能使教职工以主人翁的态度勇挑重担,无私奉献,最大付出。
(二) 正确看待素质教育与学生应试能力的关系
素质教育是指一种以提高受教育者诸方面素质为目标的教育模式。它重视人的思想道德素质、能力培养、个性发展、身体健康、心理健康教育。同時要以全面提高人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尊重人的主体性和主动精神,以人为的性格为基础,注重开发人的智慧潜能,注重形成人的健全个性为根本特征的教育。素质教育,是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要达到让人正确面临和处理自身所处社会环境的一切事物和现象的目的。素质教育应该能激发应试学习潜能,不能把素质教育与语、数、外学习对立。素质教育是一种先进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应该存在于我们的各种教育模式、教育方法和教育手段之中。不能简单地认为应试抓学科教学质量就不是素质教育,开展各种各样的课外活动就是素质教育。如果能够通过老师的创造性工作,让抓教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让学生愉快地学习,就能成为推进素质教育的好形式;反之,如果课外活动内容僵化、形式呆板,成为学生的负担,就与素质教育的原则背道而驰。对学生而言,应对考试的能力也是其综合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真正通过素质教育培养出来的优秀学生,一定也能够面对考试取得成功。
(三) 不断完善教学质量监控、评价和保障体系,强化奖惩功能
学校对教学管理规章制度进行了全面、系统的建设。完善和实施了常规教学检查、教学督导、教学信息反馈、课堂教学质量评价等多项质量监控措施,逐步完善了教学规章制度,保障了教学秩序的正常稳定。在此基础上,严格日常教学管理,向管理要质量,从管理求提升。严格执行培养方案,严格教学检查,严格考核纪律,认真履行调停课审批制度,规范执行学业警示制度、毕业论文管理、专业实习、学业水平测试,严肃教师教学工作纪律,保障了教学秩序的正常稳定,教学质量稳步提升。
(四) 加强学风建设,优化育人环境
管理者要不断更新教育理念,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大力提升人才培养能力。学校始终将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作为立校之本。学校坚持适应国家和社会发展需要,通过深化教学改革,不断探索和完善既符合各类教育发展规律、又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培养模式,形成了各类创新人才不断涌现的局面。通过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制度建设和环境建设,要促进学校具有特色的良好学风的养成。开展生动活泼的学风建设活动,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形成各条线齐抓共管,教师以身作则,学生努力进取的良好的教学环境。努力形成在教育思想、教育管理、教师队伍、教材建设和教育环境等方面达到“五优”的教学工作优秀学校。
总之,教学管理者作为学生学习生涯中的一个直接的影响者,要在管理过程中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付出全身心的能力,帮助学生形成健康的人格。
参考文献:
[1]王平祥.以创新精神推进教学管理改革[J].中国高教研究,2005,(2):82-83.
[2]陈寿权.以创新精神推进教育管理改革[J].教育科学:引文版,2016,(12):00131.
作者简介:
杨江波,重庆市,重庆市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教育科学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