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小学语文听说读写能力的有效提升

2018-03-22魏玉红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8年4期
关键词:听说读写语文素养小学语文

魏玉红

摘 要:“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在小学语文教学的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对学生进行听说读写能力的训练非常重要,不仅仅关系到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还会影响到学生以后步入社会上的生活。教师在组织学生进行听说读写能力的训练中要努力提高学生对于听说读写的兴趣。

关键词:小学语文 听说读写 语文素养

引言

在小学语文教学的过程中,听说读写能力是教学的重要内容,提升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也能够更好的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根据学生的年龄来制定针对学生的教学策略,为学生展开听说读写能力的训练创造学习条件,促使学生能够喜欢听、想去说、爱读书、会写,逐步的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为学生在以后的学习中打下学习的基础。[1]

一、创造生动的教学情境,让学生乐于听

小学生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语言学习基础比较低,因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首先应该提升小学生的语文素养。教师首先要让学生想听,喜欢去听教师的讲解,在教学的过程中为学生创设教学情境,为学生创造可以倾听的环境。教师首先要了解学生喜欢听什么,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自己准备让学生听课的材料,不管学生喜不喜欢能不能接受,教师都讲得津津有味,学生却处于昏昏欲睡的状态。教师如果在课前了解学生的学习心理状态,教师在讲课的过程中要善于去观察学生的表情,认真的去读出学生的喜好程度。如果学生在教师的讲课过程中表现出厌倦,教师要能够及时的调整上课状态,及时转化话题,让学生能够继续认真听讲。[2]

例如:教师在给学生讲《西门豹》时,可以让学生先自己閱读文本,然后在讲课开始之前先给学生讲故事:先给学生讲解西门豹的故事,让学生了解西门豹这个人。西门豹来到邺地当地方官,发现这里人烟稀少,田地荒芜,就开始进行调查,发现是巫婆官绅在祸害百姓,于是他想了一个办法来惩治他们,他想了什么办法呢?教师在讲课的过程中抓住学生的好奇心,引领学生去探索课文中的奥秘,学生在不知不觉的过程中就形成了对于学习的认知。[3]

二、设置有趣的教学话题,让学生想去说

小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思维比较活跃,在课堂上也比较积极,喜欢去说,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主动的去为学生提供说话锻炼的机会,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尽情的去表达。因此学生在自己去说的过程中,思维能力会在潜移默化中得到锻炼,表达能力也会有很大程度上的提高,加上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的引导,学生会更加主动的去表达自己的想法。教师也可以在教学的过程中为学生设置比较有趣的教学话题,可以让学生直接进行小组合作交流,让学生对教师布置的话题进行讨论学习,帮助学生更好的提高表达能力。

例如:教师在带领学生学习完《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一篇课文时,可以对于周恩来如何体会到了“中华不振”,从而立志要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为学生设定具体的讨论话题:我们现在读书的目的是什么?周总理读书的目的是什么?周总理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想法?他经历过了什么?教师在为学生提出讨论问题之后,因为存在着不同的理解,学生之间就会产生讨论,教师通过为学生抛出问题,激发学生谈论的激情,让学生能够在实践锻炼的过程中提高自己的表达能力。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多为学生创造讨论学习,给学生说话的机会,让学生的胆量以及表达能力都能够获得提高。

三、精选趣味的教学内容,让学生喜欢读

教师在课堂之余也要为学生精选课外读物,帮助学生提升阅读能力和阅读兴趣。小学生在学习语文课本知识的时候有固定的课外阅读文本,教师首先要对这些文本进行选择,给出学生具体的阅读要求,让学生有针对性的进行阅读,帮助学生获得更多的学习和阅读的锻炼,培养学生爱好阅读的好习惯。教师可以给学生提出阅读的要求,让学生在自己阅读过程中看到的精彩字词句都摘抄下来,对自己认为的经典名句进行赏析,从各种角度尽心学习。教师也可以在课堂上给出学生一定的阅读时间,让学生进行阅读和讨论学习,激发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说的欲望,学生可以在学习的过程中畅所欲言,锻炼自己各方面的学习能力。

在进行课外读物的学习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在阅读的时候给学生提出具体的阅读要求:首先要扫除在阅读过程中的文字障碍,让学生通过查阅读书工具扫除文字阅读上的障碍,自己理顺文章的大意,然后在阅读的时候要画出不懂的句子,通过自己的阅读明白课文主要写了哪些内容。最后,在学生阅读完成之后教师可以给出文章大意的理解,让学生在教师讲解的基础上能够更好的理解课文内容,通过不断地进行锻炼,增加学生的阅读范围,激发学生对于语文课外阅读的兴趣。[4]

四、巧妙设计教学的训练,让学生学会写

教师在带领学生学习的过程中,最终的落脚点在写,学生经历了听说读的练习,容易产生学习上的冲动,把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感悟通过文字的方式表达出来。在传统的进行过程中,语文课的教学和作文教学往往是割裂的,学生在写作过程中的训练不系统,效果不好。因此,教师在写作课程的教学过程中要和课文结合起来,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

例如:教师在带领小学生学习完《葡萄沟》一篇课文时,可以让学生试着写一写自己的家乡,通过对于葡萄沟学习的感悟,看到甜甜的葡萄,自己是否想到了自己的家乡有哪些美食,有哪些可以游玩的地方,有哪些美景,有哪些让你难以忘记的回忆。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可以表达出自己对于家乡的热爱。这样,教师根据教学文本的学习内容为学生设计写作的训练任务,达到了训练的目的。

结语

语文教学更加注重过程的训练,提升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不断地学习新的知识,帮助学生接受新的事物,这样才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才能让学生更加适应现代的教学需要,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地得到提升。

参考文献

[1]黄亮妹. 小学语文听说读写育“语感”[J]. 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16,17(09):37-39.

[2]金娥. 让“看”贯穿在小学语文的“听说读写”教学中[J]. 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5,12(03):172.

[3]王淑民. 刍议听说读写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 学周刊,2012,(29):150.

[4]贺红梅. 小学语文“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J]. 才智,2012,(02):171.

猜你喜欢

听说读写语文素养小学语文
始于精心行于精致成于精彩
小学英语教学中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
初中历史课堂的“听说读写”
时事资源让高中语文课堂锦上添花
开放教学,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影视资源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开展高中语文综合性学习探究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