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中的美好时光
2018-03-22马淑琴
一、抄年画
那种幸福的期盼对我来说不亚于对中央电视台“春晚”的期待——选购、抄写和欣赏年画是我儿时过年的一项重要内容,是乐此不疲的特殊享受,是清素的节日里一顿香醇的精神文化大餐。
过年时,家里再穷也要买上几张年画。一进腊月,村北那家小书店里就变得花花绿绿的。我一头扎进书店,转着酸痛的脖子,算计着攥在手心里的那点钱精心挑选。家里的墙虽然破旧,但只要贴上几张年画,立刻就有了过年的气息。
年画分单张和四扇两种。单张的除了反映吉庆有余内容的胖娃娃骑鱼等,还有让我自幼崇拜的英雄形象、诸多文学历史故事等,它们都被定格在一张年画上:慷慨赴死的刘胡兰,英勇不屈的赵一曼,手举炸药包的董存瑞,黄桷树下戴着红领巾的刘文学;还有“许仙借伞”“红桥赠珠”“黛玉葬花”“岳母刺字”“草船借箭”“穆桂英挂帅”……但我更喜欢的是那些类似连环画的四扇,四扇的内容大都是戏剧和电影故事的剧照。我印象最深的有“十五贯”“蝴蝶梦”“卷席筒”“杨乃武与小白菜”“乌盆记”“杨门女将”“宝莲灯”;还有“马兰花”“李二嫂改嫁”“刘巧儿”“白毛女”“朝阳沟”等。年画上的故事我永远看不够,总有一种常看常新的感觉。从不认字的时候只看图,到能看懂每张图下面注释的文字,再到后来看完年画就用小本子把画上的文字一一抄下来……天长日久,年画破损了,可那些美丽的故事和生动的文字却安然无恙地伴随着我,成为我终生的财富。细细品味那一段段缺失图解的注释,追思和想象那鲜活的画面,不能不说这是一种文学艺术情愫的锤炼和锻造。
后院儿的二爷爷和二奶奶不识字,又没孩子,买年画的活儿很自然地就落在我的头上。我买来年画,踩着二爷爷家那条比我年龄大得多的长凳,把年画贴满三面墙,然后再一张张地给他们讲画里的故事。老两口乐得合不拢嘴,等我讲完了,总是要请我吃一顿最好的年饭。为了更多地看年画、抄年画,我利用春节期间的拜年之机,把亲戚和邻居家里的年画看了个遍,一看到新鲜的内容就抄下来。
我们真应该感谢那些年画的创作者,他们利用有限的纸幅,简洁而连贯地将生动的故事和场景展现出来,图文并茂,栩栩如生。过年时,我欣赏和抄录一张年画,就好像读了一本书,听了一出戏,看了一场电影,有一种说不出的愉悦和神圣感。感受到一种精神的充盈,比头上戴一朵艳丽的小花、身上穿一件美丽的新衣还要高兴。年画成为我重要的文学启蒙,浸润了我童年和少年的时光,滋养了我稚嫩的心灵。
如今,年画已被诸多现代化的艺术手段所取代。但我怀念年画,怀念那种再也无法找回的心情。
二、美与善的精灵
村口的小学校有块露天操场,这里承载了我少儿时期的许多渴盼和祈望。因为,这里每周都要放映一场电影,而正片之前的“加片”是我最喜欢的动画片。虽然动画片的内容和形式明显带有那个时代的印记,但它依然给了我精神上的极大享受,在我幼小心灵的土地上播撒了美与善的种子。
我印象最為深刻的片子有《渔童》《人参娃娃》等,在我看来,片子里的主人公都是美与善的精灵。不论是小渔童还是人参娃娃,他们都有着民间传统的“中国娃”形象:渔童有大大的眼睛、两个小发髻,额头上排列着整齐的刘海儿,一身红色衣裤;人参娃娃头上有一个俏皮的冲天小辫子,眼神不时闪烁出仙的灵光,眉间还有一个小红点儿。他们不仅活泼可爱、机智勇敢、正义善良、爱憎分明,而且神态、气质、语言、动作都充溢着一种灵性的美。动画片中的每个画面都像一幅绝美的剪纸:秀丽的山峰、崎岖的小路、漂亮的房子、高大的树木、缠绕的紫藤、无垠的大海、起伏的船帆……随着故事情节的深入,从视觉到听觉,这些画面完全将我们带进了诗一般的意境。故事中充满了正义与邪恶的争斗,正义总能战胜邪恶,情节也跌宕起伏。
在《渔童》的故事中,捕鱼的老爷爷打捞到一个漂亮的玉石鱼盆,鱼盆的底部有朵美丽的荷花,荷花上坐着一个可爱的渔童。夜晚,老爷爷睡着了,盆里的荷花伸展开来,渔童在莲蓬上欢快地蹦来跳去,他甩开手里的渔竿钓鱼,溅出的水珠变成了又大又圆的珍珠。老爷爷拿一颗珍珠去卖,被一个骑毛驴的大鼻子外国神甫看到了,他指使贪官将老爷爷抓起来,诬陷老爷爷偷了他的鱼盆。老爷爷义正词严地说:“鱼盆是我从江里捞出来的,我要把它还给龙王爷。”神甫硬说鱼盆是他丢的,那是他们国家的宝贝。老爷爷反唇相讥:“你说这是你们国家的宝贝,那为什么盆里的渔童是中国人的模样、中国人的打扮?你们抢走的中国东西还少吗?我宁可砸了它,也不能让你这个外国强盗拿去!”说完,老爷爷愤怒地摔碎了鱼盆。这时,小渔童又跳了出来,他在官府衙门闹了个天翻地覆,并用渔竿钓起神甫,把他扔到了江里。从此,老爷爷和乡亲们又能出港打鱼了。这个故事里,不仅有正义与邪恶的较量,而且还贯穿着爱国主义的思想。
《人参娃娃》说的是在一个北方的深山里,财主胡刮皮家的小长工小虎子每天都有干不完的活儿,还经常被地主打得遍体鳞伤。一天,他挑了一夜的水,天快亮时碰到了小巧可爱的人参娃娃到井边找水喝,善良的小虎子帮忙打上水来给人参娃娃喝。人参娃娃变出了个大人参,他让小虎子用它从财主家赎身解救自己。贪心的财主却听说吃了人参娃娃可长生不老,便想抓住人参娃娃,献给皇帝。小虎子知道了财主的阴谋后,立即去给人参娃娃报信儿,阴险狡诈的财主偷偷跟在小虎子的后面。为保护人参娃娃,小虎子宁可牺牲自己。经过一番打斗,他们终于将财主埋葬在山涧,唱起了“别看我们年纪小,斗倒了害人精”的歌。除了画面,那甜稚的童声、欢快的歌曲、美妙的旋律,也让我终生难忘。
除此之外,还有《神笔马良》《小燕子》《小蝌蚪找妈妈》等,都是我百看不厌的动画片。在那个时代,这些动画片既是承载我们美好理想和艺术萌芽的栖息地,又培育和浇灌了我们的理想和艺术芽胚,确保了我们幼小的心灵不仅得到艺术的感染与熏陶,同时也得到了心智的教化与启迪。不论过多久,只要想起动画片中的那些画面和旋律,我的心之领地就立即变得清纯和明亮起来。
[作家简介]
马淑琴,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作协第七、八、九届全国代表大会代表,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中国诗歌学会理事,中国散文学会会员,中国报告文学学会会员,北京作家协会理事、诗歌创作委员会副主任,北京市门头沟区作协主席。著有诗集《放歌京西》《山月》《不朽的风景》《炊烟扶摇》《马淑琴诗选》和散文集《书琴散文》等。在报刊发表诗歌近千首,散文、纪实文学百余万字,多次参加国家和北京市重大活动采风创作,作品多次获奖,并收入多种选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