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低位水囊引产法对足月妊娠的产妇进行引产的效果分析
2018-03-22胡洁
胡洁
[摘要]目的探讨足月妊娠产妇引产中低位水囊引产法的临床价值。方法按随机性原则将方便选取的该院2015年1月-2017年1月住院的50名接受低位水囊引产法引产的足浴妊娠产妇列为观察组,并将同期50名接受缩宫素引产的足月妊娠产妇列为对照组,围绕各项引产指标做统计学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引产指标中的各项指标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产后出血量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引产总有效率(94.00%)高于对照组(80.00%)(P<0.05)。结论为减少或避免足月妊娠产妇行剖宫产,建议选择低位水囊引产法,以缩短产程,减少产后出血,促进产妇顺利分娩。
[关键词]足月妊娠产妇;低位水囊引产法;缩宫素;产后出血量
[中图分类号]R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742(2017)10(a)-0121-03
现代医学将孕期37周定义为足月妊娠,并将其视为新生儿顺利分娩的安全时期。但近年来剖宫产率的上升对社会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为减少或遏制剖宫产,临床上作出了一系列研究,提出了与之相关的引产手段。譬如缩宫素引产,但随之产生的安全隐患屡屡见诸报端。为加强引产安全性,该文方便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月该院接收的50名产妇提出低位水囊引产法,具体研究过程及临床实践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按随机性原则将方便选取该院接收的50例接受低位水囊引产法引产的足浴妊娠产妇列为观察组,并将同期50名接受缩宫素引产的足月妊娠产妇列为对照组。2组产妇的一般资料如表1所示,经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缩宫素引产法 产妇生产期间以8滴/min的速度静脉滴注缩宫素(浓度:0.5%;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59993),并按照宫锁具体情况控制滴速(≤40滴/min),当宫缩间隔控制在2~3min,且宫缩为40-60s时停止滴注。
1.2.2低位水囊引产法 (1)方法:产妇生产期间于晚间10点前沿宫颈管采用卵圆钳夹住水囊根部缓缓送入子宫腔,并注入150mL无菌生理盐水。然后采用纱布包裹水囊导管,直至水囊自行脱落后取出,或于次日早晨8:00取出(置入时间间隔≤24h)。最后静脉滴注缩宫素。(2)水囊放置后处理:①当水囊放置后,护理人员需协助孕妇于室内适度活动,并鼓励起床,以促进宫颈扩张;②定时对产妇脉搏、体温测量,观察其宫缩表现,期间重视有无出现阴道流血或异常发热等情况,另外水囊引产后需特别注意预防感染,当产妇出现异常寒战、发热等表现时,应及时将水囊取出,并根据产妇情况遵医嘱给予抗感染治疗,建议给予广谱抗生素静脉滴注;③放置水囊后,对存在阴道流血较多者、腹部张力高无法放松者、宫底表现上升趋势者等需考虑胎盘早剥的可能性,经诊断确诊后,应及时终止妊娠;④放置水囊后,若产妇出现破水表现,应及时取出水囊,期间可适量静滴缩宫素,促进胎儿及时娩出;⑤对于引产成功者(即表现自然破水、胎儿和胎盘完整地娩出、出血量正常、子宫收缩良好等,孕妇未出现异常征象。)应检查胎盘是否完整,胎膜有否缺损,若胎盘不完整则建议行常规刮宫术。若检查软产道有损伤建议立即行修补术。
1.3观察指标
引产期间统计2组产妇的各项引产指标:①引产至临产时间:②引产至分娩时间;③产后出血量。评价2组产妇的引产效果:按“显效、有效、无效”三个等级加以评价,其中“显效+有效”=总有效,按“%”表示。具体如下:①显效:缩宫素注射后24h顺利分娩,或水囊置入后12h产生规律性宫缩,取出水囊、注射缩宫素12h后顺利分娩:②有效:水囊置入后12h,或注射缩宫素后12h产生规律性宫缩,宫口出现扩张,直径>3cm;③无效:未顺利分娩。
1.4统计方法
数据处理应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临床计数资料以%表示,计量资料以(x±s)表示,显著性检验方法分别为x2和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2组产妇各项引产指标
观察组引产指标中的各项指标时间均短于对照组,经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引产指标出血量少于对照组(P<0.05,t=4.378)。见表2。
2.22组产妇引产效果
观察组的引产总有效率为94.00%,相比之下对照组明显偏低,仅为80.00%,经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332,P<0.05)。见表3。
3讨论
引产是否能成功与多种因素有关,其中宫颈成熟度是决定引产成功与否的重要指标,若宫颈不成熟则多存在引产不易成功,相反宫颈成熟者,则普遍产妇可阴道分娩,这也是分娩中最为理想的方式,可有效降低子宮过度收缩、子宫血流量异常、不良妊娠结局等发生率。但在现目前临床中虽促宫颈成熟的方法多样,但至今仍无一种最有效、最完美的方法。
缩宫素又被称之为催产素,由下丘脑室旁核,少量从视上核合成、分泌并贮存在垂体后叶的9肽激素。与ADH仅在第3位和第8位上的氨基酸不同,其生理作用是促进子宫,乳腺肌上皮细胞及精曲小管平滑肌收缩。此外能促进黄体退化,具有利钠作用,以及促进精子从阴道向输卵管方面运输。本药属人工合成药物,其中不含加压素,因此无升压作用,是临床常见用于引产、产前子宫收缩乏力、产后出血、子宫复旧不全等药物。但近年来仍有报道指出,使用本药引产仍存在一定不良反应,如产后产妇易出现恶心、呕吐、血压下降等,甚至出现心律失常等症状。当大剂量使用时,可本有子宫强直性收缩,压迫子宫肌层血管,阻断胎盘的血流量,可使胎儿窒息而死或子宫破裂的风险,故要严格掌握用量和静脉滴注速,因此采用此方式引产不仅费时费力,一般需在白天专人看护观察下进行,起效慢,多则2-3d显效,孕妇容易产生疲劳,影响顺产,同时伴有不良反应发生概率对分娩安全带来隐患。故应慎重选择,以确保引产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低位水囊引产法即将水囊置于产妇宫壁与胎膜间,以此增加宫内压与机械性刺激宫颈管,诱发与引起子宫收缩,同时利用水囊所形成的机械性扩张力增大宫颈口,从而达到缩短产程的目的。在史莹的报道中显示,采用水囊引产法其成功率可高达90%以上,且平均引产时间多在72h内,同时科有效减少了缩宫素的使用量,避免了产后不良反应的发生。这与该次研究结果一致,从该文表2所示,使用低位水囊引产法后产妇引产至临产时间、脱囊时间、引产至分娩时间均在单纯注射缩宫素的基础上大大缩短(P<0.05),且产妇出血量也大大减少(P<0.05)。另外从表3可见,使用低位水囊引产法后50例产妇中27例产妇效果显著,部分产妇在缩宫素注射后24h顺利分娩,部分产妇在水囊置入后12h产生规律性宫缩,水囊取出,并注射缩宫素12h后顺利分娩。而仅注射缩宫素引产的另50例产妇中仅14例达到同等效果,其临床总有效率更是远低于使用低位水囊引产法的产妇(P<0.05)。
综上所述,为减少或避免足月妊娠产妇行剖宫产,建议选择低位水囊引产法,以缩短产程,减少产后出血,促进产妇顺利分娩。
(收稿日期:2017-0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