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产后出血致围产期子宫切除患者行再次探查手术的相关研究

2018-03-22杨琳孔祥花廖帮兴

中外医疗 2017年28期
关键词:相关研究产后出血

杨琳 孔祥花 廖帮兴

[摘要]目的探讨产后出血围产期子宫切除术后再次腹腔探查手术的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方便选取的该院2014年4月-2016年10月产科收治的40例产后出血致围产期子宫切除病例。其中18例为再次探查手术组.22例为非再次探查手术组。比较2组分娩方式、子宫切除方式、并发症等指标差异。结果再次探查组患者的分娩方式、子宫切除方式与非再次探查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再次探查组患者腹腔出血发生率为66.67%,显著高于非再次探查组的9.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再次探查组患者术后感染、DIC、休克、尿潴留发生率分别为11.11%、5.56%、5.56%及11.11%,与非再次探查组比较,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出血可能是产后出血围产期子宫切除术后再次腹腔探查手术的原因,术中早发现腹腔出血,及时处理手术创伤和其他原因引起的出血,有助于减少患者术后再次行腹腔探查的机率。

[关键词]产后出血;围产期子宫切除;手术探查;相关研究

[中图分类号]R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742(2017)10(a)-0049-03

产后出血是产后严重并发症之一,其发生率约占分娩总数的1/10以X。既往研究表明,产后出血引起的低血容量性休克是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当保守治疗无效时,切除子宫是抢救产后出血的有效措施之一。既往报道发现,导致产后出血致围产期子宫出血切除的因素很多,而对于是否行再次探查手术的指标及原因却少有报道。鉴于此,该研究对该院产科2014年4月-2016年10月产科收治的40例产后出血致围产期子宫切除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行再次探查可能的原因,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方便选取该院产科收治的产后出血致围产期子宫切除患者40例。其中再次探查组患者年龄25-33岁,平均年龄(29.65±4.23)岁,平均孕次(3.78±0.52)次,孕周36-41周,平均孕周(38.51+1.86)周,产后平均出血量(832.52±36.45)mL;非再次探查组患者年龄23~33岁,平均年齡(28.26±4.45)岁,平均孕次(3.95±0.41)次,孕周35-40周,平均孕周(37.68±1.59)周,产后平均出血量(841.62±38.75)mL。2组患者的平均年龄、平均孕次、平均孕周及产后平均出血量等基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纳入标准

①胎儿娩出后,产妇24h之内阴道出血量≥500mL;②子宫切除术和分娩均在同一次住院期间发生;③经其他保守治疗无效者,且既往无子宫手术病史者;④患者年龄<35岁。

1.3排除标准

①合并妊娠其他疾病,以及既往有子宫切除病史者:②合并凝血功能障碍及其他脏器病变者。

1.4研究方法

对纳入该次研究所有患者分娩方式、产后出血子宫切除方式以及术后并发症(包括腹腔出血、术后感染、DIC、休克等)、出血情况等进行数据收集和归纳分析。其中,盆腔出血量测量方法为患者术中吸引器收集测量方法和纱布称重测量方法结合。

1.5观察指标

①比较2组患者分娩方式、手术切除方式与术后再次探查情况差异;②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

1.6统计方法

应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数资料用[n(%)]表示,2组间比较采用x。或连续性校正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2组患者分娩方式、手术切除方式与术后再次探查情况的差异比较

再次探查组患者的分娩方式、子宫切除方式与非再次探查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2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差异比较

再次探查组患者腹腔出血指征与非再次探查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感染、DIC、休克、尿潴留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术后感染患者均采用抗感染治疗1-2周:DIC患者接受抗凝和纠正贫血治疗;休克患者根据患者病情,采取平衡盐溶液(1.86%乳酸钠溶液和复方氯化钠溶液之比为1:2)补充血容量,该次研究无一例患者死亡发生。见表2。

3讨论

目前,国内外关于产后出血致子宫切除术后再次探查手术的原因分析报道比较少见。子宫切除手术是产科处理产后出血的重要手段之一。李翠丽等报道指出,在产妇失血量≥2500mL时,必须采取子宫切除手术达到快速止血的目的。既往研究表明,如果术前和术中采取的处理方式不当,将会给患者术后带来诸多并发症,甚至需要采取再次手术探查等方式行并发症处理。既往研究表明,妇科子宫切除术后再次探查手术常与手术创伤引起的泌尿系统、直肠以及术中止血不彻底有关。外科手术行围手术期再次探查手术与患者凝血功能紊乱、腹腔感染等有关。

该次研究发现,再次探查组腹腔出血率达66.67%,显著高于非再次探查组,提示腹腔内再次出血是产妇行子宫切除术后再次探查手术的主要原因之一。推测认为,腹腔内再次出血可能与子宫切除后,阴道残端、宫颈缝扎松弛以及术中血管电凝不够彻底有关。戴满花等回顾性分析112例产后出血患者,发现37例为腹腔内出血,且多与阴道残端活动性出血有关。因此,针对不同医院治疗水平的不同,在强化产后出血监测的同时,还应该加强对手术医生技能的培训.规范手术操作过程,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该次研究还发现,产后并发DIC、羊水栓塞、胎盘早剥的患者,需行再次探查手术的机率与非再次探查手术组的患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这是因为,产妇并发DIC等危险性高的并发症多与产妇大量失血、胎盘早剥以及羊水栓塞等有关,而DIC是由凝血功能障碍引起的凶险并发症。临床上,针对以上凶险性并发症的处理,在采取全子宫切除的同时,也确保将产时并发症控制在最低发生水平,以降低产妇的死亡率。因此,患者因高危并发症行子宫切除术后,基本可以排除再发DIC的风险,这样支持了产后凝血功能障碍不一定需要再次手术探查。

综上所述,对于产后出血需行子宫切除手术的患者,一定要充分考虑引起产后出血的原因,并且根据出血的原因选择适合患者的手术方式,规范手术操作和充分的术前准备,以便于在患者行手术中早发现腹腔出血的原因,及时处理手术创伤和其他可能引起的原因,避免或减少患者术后再次行腹腔探查。

(收稿日期:2017-07-06)

猜你喜欢

相关研究产后出血
不同给药方案对剖宫产术后出血产妇的心率及血压影响
高职教师教学自主权和职业承诺的关系研究
舒适护理用于肺癌患者护理的观察效果
益母草注射液联合缩宫素预防产后出血的临床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