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江苏农村水环境污染状况及防治对策

2018-03-22

山西建筑 2018年32期
关键词:河道江苏水体

杨 雨 桐

(南京市宁海中学,江苏 南京 210036)

1 概述

水污染加剧了水资源短缺,导致黄淮海平原,辽河流域遭受水质型缺水和资源型缺水双重威胁[1],即使是被称为“鱼米之乡”的太湖流域,也面临着“水乡没有水吃”的尴尬局面[2]。虽然我国在水环境治理方面的不断深入,水质恶化也得到一定程度缓解,但总体而言,未来很长时间内,控制水质恶化仍是长期而艰巨的任务。且水污染空间也从大陆扩展到海洋,从城市扩展到农村[3]。近年来,农村水环境不断恶化,污染事故频发,已发展成为威胁农民生命和健康的“隐形杀手”[4]。为此,对江苏苏北盐城市射阳、滨海部分地区,苏南张家港部分地区进行了走访调查,以期探明江苏地区农村水污染现状,并提出相应的治理对策。

2 江苏农村水环境现状

2.1 农村水系现状

整个调查区的河流历史悠久,但水域面积较过去减少显著,且河流形态发生了明显的改变。水乡居民由于长期生活习惯,习惯性将住宅倚水而建,致使厨房、厕所、家禽饲养等生产、生活污水直接排放进入河道,未经有效地处理,且许多水系经多年盲目围垦、填塞,水系原有的特征被破坏,造成水系不流通,死水塘、断头河明显增多,加之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对天然河道的依赖性下降,很多河道成为排污渠道,致使水体长期无人管理,淤塞严重,水体流动性弱,黑臭现象随处可见,水域面积较20世纪显著缩小。根据资料显示,整个调查区水域面积比50年代缩小了30%左右。

2.2 水质状况

河道中主要水质指标一般远超过国家Ⅳ类水质标准,甚至有些河流水质常年处于劣Ⅴ类水体,一些河流发黑发臭,河道里生活垃圾、枯枝落叶、塑料废弃物等堆积如山。河道水质连基本景观用水功能都无法满足,水质恶化严重,主要是农民在生产、生活过程产生的废水、固体废弃物,以及农业生产过程中过量施加化学肥料引发的农田面源污染所致。

2.3 植被现状

由于长期污染及人为破坏,江苏很多农村河道中水生植物退化严重,20世纪80年代、90年代曾经在河道中随处可见的水韭菜、芡实、菱角、菹草等水草,在如今河道中已难见踪迹,很多地区为了灌溉方便,将灌溉用的河道全部进行硬质化处理,用水泥砌成直立的河道,两岸湿生植物、水体中水生植物完全消失,水生生态系统完全退化,甚至崩溃。

3 江苏农村水环境污染源调查

3.1 点源污染现状

江苏农村地区,尤其是苏南地区,家庭作坊式企业众多,包括小型服装加工、洗涤、食品加工等企业,这些小企业生产技艺落后、生产机器设备老旧,此类作坊式企业大多没有专业污水处理设施,污水随意排放现象严重,造成当地水体污染加重。

3.2 非点源污染现状

由于农民长期的生活习惯和农业耕种习惯,灌溉系统与排水系统混乱。农田灌溉废水,垃圾渗透水,雨水等成为农村水污染最主要来源。

1)生活污水。

由于农民聚集地较为分散,每个家庭的厨房、卫生间、家禽饲养、垃圾处理等生活污水基本都随意排放,未能很好地经过处理。特别家禽饲养、洗涤废水中氮、磷等营养盐含量较高,对周边河流、池塘等水体环境有一定的影响,使得水体中的营养盐及有机污染水平升高。

2)农田面源污染。

江苏农村农业发展过程中,化学肥料在农业生产过程中的大面积施用现象十分普遍,尤其是氮肥和磷肥的过量施用现象也十分普遍,农作物并未完全吸收、利用,植物吸收利用率仅为30%,在降水作用下,大量氮、磷元素随着地表径流进入水体,由于暴雨或灌溉不当等原因,灌溉系统与排水系统混乱,随着雨水或灌溉水流入河道中,造成对地表水、地下水的污染,最终使水体中氮、磷元素的浓度增加。

3)畜禽及水产养殖废水。

江苏地区由于人口众多,畜禽及水产品需求量大,畜禽及水产品饲养行业发展,目前农村养殖业已从原有的分散逐步转变为集中养殖,已经建立了大量的畜禽及水产养殖厂,畜禽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排泄废弃物,带来了一系列水污染问题,粪便排泄物中含有大量的氮和磷营养盐,随着降水逐步渗入地下,随着地表、地下径流污染地表水及地下水。另外水产饲养过程中,由于鱼类排泄物直接排入水体,以及过量添加饲料未能被水产品及时吞食,造成水体污染。

4)固体废弃物渗透液。

由于江苏地区整体经济发达,农村地区生活水平逐步提高,与城市差异逐渐缩小,生产生活中固体废弃物产生量增加,加之农村地区缺少固体废弃物集中处理设施,垃圾随意堆放现象严重,但垃圾集中倾倒和集中清理较过去有所改善,但生活垃圾、固体垃圾及秸秆经常堆放在房屋前后,这些固体废弃物没有集中填埋场所,也未做适当的覆盖及防渗处理措施,垃圾中有毒有害成分容易随风漂移,并随着雨雪向周边流淌,向地下淋溶,会破坏土壤中的微生物种群及群落,并影响周围环境的质量。

4 江苏农村水环境污染的对策建议和措施

4.1 制定符合江苏地方特色农村水污染防治法规

组织专业研究人员对江苏省农村水体污染情况进行实地调查,获得定量数据,根据江苏地区水体特点、地形、地貌等特点、社会发展现状、经济发展现状、生态环境特点等状况,制定符合地区特色的环境污染防治规划及治理方案[5],以便于相关管理部门指导和实施水污染管理与防治。

4.2 加强对畜禽及水产养殖排泄物的有效处理

进一步理顺和控制集约化畜禽及水产养殖发展规模,加强和提高各种屠宰场和食品加工的废水处理,提高畜禽粪便的综合利用程度[6]。加强畜禽及水产养殖指导,用科学的方式指导畜禽及水产养殖,减少废弃物产生数量,尤其是控制养殖业废水处理,从生产过程控制技术及养殖废水治理技术方面入手进行控制及处理。

4.3 加强小城镇污水集中处理建设

江苏地区小城镇发展速度较快,农村污水集中处理设施尤其苏北地区发展严重不到位,因此,提高农村生活污水的有效治理势在必行,加大农村污水处理基础设施建设是摆在城镇化进程中要解决的首要问题。逐步加强和完善农村污水排放系统。

4.4 发动群众,进行全方位的生态环境监督

落实预防和控制相结合的原则,运用技术,经济,行政管理、法律及教育手段。充分发动群众,提高群众参与环境监督的意识,加强各种资源开发建设活动、水生态环境及水资源保护生态环境监管,防止发生新的生态破坏。明确发展和建设单位生态保护责任,加强对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建议评价城市发展规划和产业政策。通过科学示范与评估严格限制危害环境和资源的项目。

4.5 指导农民适量施用化肥及科学喷施农药

在化学肥料施用过程中,江苏地区农村可以采用改良施肥方法,调整化学肥料结构,采用新型缓释化学肥料品种,加大有机复合肥料的应用力度,积极拓宽生物肥料施用渠道。在预防和控制农药污染方面,应加大生物害虫防治技术的研发、推广以及应用,限制并减少具有高毒性和高残留传统农药的销售及施用,开发研制低毒性、高效率、低残留的新型农药,指导农民适时、适量地喷施农药,减少农药对水体、土壤以及其他物种的危害。

猜你喜欢

河道江苏水体
农村黑臭水体治理和污水处理浅探
数读江苏
多源污染水体水环境质量提升技术应用
生态修复理念在河道水体治理中的应用
数独江苏
数读江苏
江苏
河道里的垃圾
山溪性河道植物选择与应用
治理城市黑臭河道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