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预应力技术在桥梁施工中的应用

2018-03-22

山西建筑 2018年32期
关键词:钢绞线张拉预应力

李 瑞 萍

(山西路桥第一工程有限责任公司,山西 太原 030006)

0 引言

预应力技术,具有操作简便、安全的特点,因此当前被桥梁建筑企业所广泛应用、推广。需要注意的是,虽然预应力技术具有较多优点,但在实际运用期间仍会出现一些不足。为此,建筑企业需结合自身情况,找到问题所在,然后通过相关的措施进行处理,并重视相关的注意事项,进而充分发挥预应力技术在桥梁施工中的最大作用,推动我国桥梁建筑业的稳定发展。

1 案例分析

以某高速公路D合同段为例,其中K23+340属于左桥跨结构28 m的连续箱梁。桥高、箱梁数、单梁重量分别为:20 m,30片,82 t,这一桥梁的右侧为麦地,经相关工作人员布置为了预测场。预测安装施工中,共设有30个台座,预测工作后净120 t的吊车就位。施工方案如下:

首先,将人工清表、放样设置为8 cm,30个台座。然后,进行立模操作,现浇12 cm C20混凝土,对拉杆预留孔进行埋设处理,将台座的顶面撒水泥,并实行抹光、抹平处理。

其次,外模可通过使用的相同尺寸箱梁定型钢模板。内模通过木模外包镀锌铁皮,所有模板的质量均满足具体要求。

在底模上铺一层硬质的复合胶板,制作钢筋骨架后,实行钢绞线定位操作。钢绞线绑扎完成后,钢绞线的下料长度应和张拉长度保持统一。

然后,对端模板、外侧钢模进行安装,待监理人员检查后可进行混凝土吊装入模工作[1]。按照浇底板混凝土、安装内模、浇侧墙、浇顶板的顺序操作,采用插入式振捣棒进行振捣密实操作。当达到强度的具体标准后,可将内模拆除,并进行封端混凝土浇筑工作,覆盖的时间设置为1周即可。

第四,在强度达到具体要求,可实行张拉作业。共有千斤顶2台,工地上校验后使用时间为30 d,直接实行张拉作业即可。

结合设计的内容,准备好应力控制前景定张拉油压,对伸长量加以校对、核实,利用双控指标对钢绞线张拉进行控制,确保张拉应力缓慢、匀速增加,在张拉到具体油表的刻度,即可实行锚固操作。

最后,充分冲洗孔道,将积水及时清理干净,并实行压注水泥浆的操作。实际工作时,可借助压浆设备的作用,将梁的一端——另一端压浆。梁一端喷出浓浆,应立即进行压浆孔堵塞处理,稳压时间为60 s,对压浆端浆孔进行封闭处理。根据具体的标准加以处理,达到水泥浆强度要求后,即可进行移运吊装工作。

2 桥梁施工中应用预应力技术的现状分析

2.1 钢筋管道阻塞方面的问题

桥梁施工的过程中,因为工作人员专业知识、操作水平的不足,所以施工时容易发生钢筋管道方面的情况。与此同时,混凝土养护工作不到位,混凝土浇筑、养护期间,产生误差现象的可能性就会加大,进而会引发钢筋管道阻塞现象。

2.2 混凝土裂痕方面的问题

混凝土上比较容易产生裂痕现象。混凝土浇筑后负载条件下,因为温度因素所影响,比较容易发生膨胀、收缩问题[2]。长此以往,在受到张拉、张拉力度的影响,这时就会导致构件的表面、箍筋产生裂痕问题。针对于此,合理运用预应力技术,可提高施工人员的专业能力、操作水平。

2.3 钢筋拉伸方面的问题

桥梁建筑施工的过程中,钢筋弹性模量、理论数值间存在较大差异,所以会对钢筋拉伸长度构成一定影响。同时,预应力钢筋内部的摩擦力超过或低于正常的范围,管道内壁会和预应力钢筋间,构成摩擦的情况,此时会对钢筋拉伸长度构成严重影响。

3 桥梁施工中预应力技术的应用情况研究

3.1 在桥梁加固中的应用情况

桥梁建筑施工中,桥梁加固工作非常重要。因为桥梁抗压的能力和加固情况存在紧密的联系。为此,如果想达到预期的目的,交通运输的要求,需合理运用预应力技术,改变桥梁的结构,以此确保预应力构建的整体效果、桥梁抗压方面的能力。通过增加构件的预应力,可促使桥梁在固定位置,形成适合的拉应力、压应力。采用预应力技术加固时,可对不同的控制点予以定位处理,防止波纹管发生受损状况。这时,可对所有的管道孔实行封堵处理,以此确保桥梁加固的效果和进度。正确摆放预应力筋,从而充分发挥预应力的最大作用,桥梁加固时采用预应力技术,能够有效改善桥梁的整体结构,增加抗压的能力,延长桥梁的使用时间。

3.2 在混凝土路面施工中的应用情况

桥梁建设期间,可采用纵向的预应力施工技术,主要对地面施加压力,防止出现混凝土开裂问题。然后,可通过钢筋束缚的能力,对混凝土路面实行加工处理,主要的目的为降低混凝土路面开裂的发生率,提高路面的整体施工效果。实际设计的过程中,可以从力学的层面出发,以此确保力臂的最大预应力。

3.3 预应力材料应用的完善对策

有效运用预应力材料,能够确保桥梁建筑的施工质量。为此,施工单位需做好预应力材料进场管理工作,施工现场的管理人员,需加强对进场材料的检查,如:材料的质量、数量、是否存在质量合格证书等。针对质量不达标的材料,禁止进场、不予投入应用。然后,实行现场施工人员的管理,要求工作人员熟悉掌握并按照具体的要求和流程操作,进而确保桥梁施工的整体效率。

3.4 管道的完善对策

为减少管道堵塞发生,施工单位应确保波纹管的质量,对其是否具备质量证书进行检查,检查通过后才可以进场使用[3]。针对施工质量不符合的管道,需及时更换,合理设计管道堵塞的位置,将管道堵塞位置的砂浆清理干净,充分发挥预应力筋的主导作用。

4 桥梁施工中应用预应力技术相关注意事项

4.1 张拉时间的控制方法

桥梁建筑施工时,需要注意预应力筋张拉的时间。因为施工时混凝土强度有所限制,混凝土的强度也需要有效控制。早期可在混凝土中添加早强剂,以此加强预应力混凝土的强度。需要注意的是,强度提高的期间,若是早期变形中没有设置张拉的时间,预应力筋会产生张拉现象,这时发生桥梁裂缝的几率加大。混凝土强度增加,需要时间、弹性模量也会增长,时间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异性,这时相关的工作人员需予以这一问题更多的重视,以此有效控制张拉的时间。为降低桥梁施工中的差错率,定期需组织相关的工作人员学习、培训相关内容,进而使其树立控制张拉时间的意识,提高桥梁施工的效率。

4.2 钢绞线数量的控制方法

为达到钢绞线数量、位置的要求,工作人员需参照具体的标准,做好钢绞线位置摆放工作,从而确保在要求的区域摆放,达到平直摆放的效果,降低钢绞线缠绕发生率。浇筑混凝土期间,确保混凝土建筑中无位置偏差问题,将钢绞线、锚板保持垂直的状态。预压力筋如果发生腐蚀问题,需合理设置灌浆泵、预应力筋间的距离,正确摆放预应力筋,以便加强预应力的作用。

4.3 构建质量的控制方法

桥梁建筑时,需加强对预应力构件的筛查工作。若是预应力构件没有应用前,即存在预应力构件裂缝情况,在实际应用期间无疑会引发相关问题的出现[4]。与此同时,波纹管、预应力筋安装的质量,对于桥梁施工质量,会构成严重的威胁。因此,施工时需确保预应力筋的安装质量,安装操作前做好相关的检查工作。如果发现构件问题,需及时予以更换,防止造成不必要的影响。

5 结语

预应力技术,在桥梁施工中的应用非常广泛,但是同样暴露出一些不足。针对于此,桥梁施工的过程中,应组织相关人员进行培训、学习,旨在提高工作人员的专业能力、操作水平。然后,使其按照具体的要求、流程施工,管理人员需加大监管力度,进而确保所有环节能有序进行,达到具体的设计标准。

猜你喜欢

钢绞线张拉预应力
智能张拉技术在预制T梁施工中的应用
采用UHPC实现无预应力的简支变连续设计分析
无黏结预应力框架结构的拆改加固设计
等值张拉法在钢绞线斜拉索施工中的应用探析
有关叠合梁斜拉桥挂索与桥面板安装同步进行施工方案研究
基于ADAMS的钢绞线收卷动力学仿真分析*
预应力混凝土桥梁检测及其加固
数控张拉技术在预应力梁预制工程中的应用
CFRP-PCPs复合筋预应力损失分析及其计算
钢绞线锚入式预制砼框架节点构造及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