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供热调节技术在集中供热系统中的应用探析

2018-03-22

山西建筑 2018年32期
关键词:循环泵热源供热

张 莉

(太原市热力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山西 太原 030001)

在当前,提高供热服务质量过程中,供热调节技术的应用尤为重要,通过其应用能够最大程度的降低供热的能耗,并且尽量保证供热系统具备良好的服务水准以及运行质量。在此工程当中,最为关键的就是必须要掌握过硬的供热调节技术,并且针对不同的调节技术自身的优势以及特征展开必要的分析,希望对于更好的提升供热系统的高效运转与整体安全创造良好的条件。

1 供热调节技术的目标及原理

供热系统本身以广大的用热客户作为主要的服务对象,而开展供热调节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希望能够更好的满足用热客户的基本愿望以及需求,对于用户多元化的需求进行服务并且更好的进行热能的保护,保证整个供热系统当中所产生的热量能够被用户进行充分而且合理的使用,并且尽可能的减少能源在供热中产生的浪费,最终保证整个供热系统能够以最为经济、科学而且合理的方式来开展工作。在实际进行供热调节工作的全过程当中,所有的调节技术的应用首先要确保整个供热系统能够进行持续服务,并且以节能降耗作为首要的目标。

要想能够更好的达到供热的整体目标,保证整个供热系统整体性能稳定而且状态稳定,要求供热系统能够提供的热量与供热用户要求的热载荷保持一致,实际上在开展供热调节的过程当中我们需要结合的外界因素众多,例如:供暖所在地的风力以及室外温度等。通常情况下,供热调节主要包括三个部分:集中调节、局部调节以及个体调节。所谓的集中调节指的是通过将热源来的位置锁定之后的调节方式,局部调节则是指围绕用户的入口来开展调节工作,而个体调节指的是通过将散热设备锁定来进行必要的控制。

2 集中供热系统的供热调节技术

2.1 用户自行控制

用户、热网以及热源视为一个统一整体,与此同时需要将双通阀调节散热器在用户的供热系统当中进行安装,力求能够达到预期的节能效果,另外作为用户还可以通过进行用户入口装置的设置来将室内网与热网进行必要的区分,而两个系统之间则必须要选择相对独立的流量模式,前者通过变流量的方式进行运行而后者则通过恒流量的方式运行,力求能够达到最终的节约目的。

2.2 热源及热网调节

用户完成时双通调节阀的设备配置之后,热用户此时能够初步的实现自主的调节,此种情况首先需要进行热源位置负荷的预测,而针对负荷进行预测的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2.2.1循环泵的转速相对稳定情况下的预测

如果热用户所用的热流量整体较为稳定,则说明循环泵本身的转速也相对的保持平衡而且稳定,而热源则需要质调节运行,对于出口未知的相关参数进行必要的参照,具体而言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外界、供水、回水三大温度以及热网的供水与回水两大流量来更加科学的针对热源供水以及回水温度进行预测,并且依据所提供的整体温度来开展调节,以此作为基础来进行供水以及回水温度的科学预测,并且依据所提供的整体温度来进行必要的调节。

2.2.2循环泵站转速不稳定情况下的调节

如果在供热系统当中选择流量变化式的输热模式,则能够在很大程度上节省流量,在供热过程中流量如果变化范围较大,此时则应该应用循环泵来开展变频调节,此种方式能够更好的达到节能的目的。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针对热源选择质、量配合调节的调节方式。

整个集中供热系统当中,必须要依据热源出口位置的相关参数并且紧紧的围绕客户自身对于热的需求量,力求能够将能耗控制在最低目标,并且据此来进行以下预测:供水与回水的温度、供水与回水的压力等等,与此同时在应用过程当中通常以反馈性调节模式为主。在整个调节过程当中,循环泵必须要依据预测以及控制的相关数据来针对性的实施反馈以及调节。

2.2.3热源以及间歇性调节

针对热源进行调节需要具备一定的参照,具体的来说就是要依据预控系统本身系统的循环流量以及供、回水温度等条件进行执行。从而在保证相关指标的整体基础之上选择最具有合理性的燃烧调节方式。

间歇性调节本身属于供热调节过程当中的一种辅助调节的方式,调节的基本原理主要包括:保证供热系统具有稳定的流量以及供水、回水温度的大前提之下,尽量的缩短供暖的时间。其基本原理主要包括:整个供暖系统当中的锅炉系统熄火之后,循环水泵依然持续的运行,力求保证整个网络的起始以及末尾部分所有的用户都能够顺利的进行热介质的通过,而达到取暖的目的。但是,此种调节模式本身具有一定的缺陷以及弊端,即锅炉如果多次不定性的进行关闭以及开启,热量损耗可能会加剧,另外由于室温很难维持,通常情况下间歇性调节在小型内部系统当中的应用更加广泛。

2.2.4质调节

质调节本身与外部的温度具有一定的关联,也就是说开展质调节通常是以外部的整体环境来作为开展调节工作的依据,并且严格的依照室外温度的高低来进行锅炉内部燃烧情况的调节,具体而言,要想能够更好的对于锅炉当中的水体温度进行调节,但是与此同时需要保证整个供热系统具有足够的循环水量。比如:冬季某地的外界温度如果达到-20 ℃甚至以下,则需要供水的温度能够达到90 ℃,而且需要保证回水的温度在70 ℃,而外界的温度一旦回升至-10 ℃左右,则能够将供水的温度进行下调,只需要达到70 ℃即可,而此时出水的温度则需要达到50 ℃。

由此我们可以发现,如果外部环境的温度上升,则对应的供水以及回水的温度则随之而下降。通过质调节模式能够很好的对于循环水流量整体的稳定性起到良好的调节作用,而且其本身不会对于循环泵的功率造成影响,由此即便外界温度出现上升,而供热的整体负载下降,而想要能够更好的保证循环泵整体工作效率进一步下降,必须要进一步提升供热的温度。

2.2.5阶段性调节

阶段性调节主要是通过外界温度的起伏来针对循环泵的流量进行调节,其中最重要的是保持供水以及回水温度的整体稳定性。但是,如果只用普通的循环泵,其流量较为稳定,在调节的时候难度较大,由此我们可以选择分阶段流量调节,具体而言就是,客观环境温度下降则需要加大供暖的流量,相反的则需要降低供暖的整体流量,保证各阶段的网络流量都处于相对平衡的数值。

2.2.6变频调速

此种技术本身依托于大型的电子元器件作为基础来针对提供的交流电进行必要的转化,最终形成热客户所需要的交流电。变频器所传输出的波形本身与正弧波类似,此种方式能够很好的控制逆变器的全过程当中产生的电机转动速度变慢的问题,最终达到节能降耗。变频调速技术主要是在用户整体负荷冬天变化的前提下,对于水泵驱动电机输入频率进行调节,从而对于水泵流量进行必要的调节,并且减少水泵输送过程中的整体动力。

3 结语

集中供热本身是为居民提供供热服务的重要系统,要想能够更好的保证整个系统高效而且安全的运行最终为用户提供更加到位的供热并且减少能源消耗,必须要掌握科学的供热技术,并且灵活的进行供热技术的选择,最终达到保证整个供热系统的功能能够得到很好地发挥。

猜你喜欢

循环泵热源供热
脱硫系统用浆液循环泵汽蚀分析
近期实施的供热国家标准
脱硫装置水洗循环泵机封冲洗案例分析
脱硫装置贫液循环泵优化改造研究
浅谈直埋供热管道施工工艺
横流热源塔换热性能研究
热源循环泵流量对热电联供系统优化运行影响
基于启发式动态规划的冷热源优化控制
PPP模式应用于城市供热项目分析
中部槽激光-MAG复合热源打底焊焊接工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