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某三甲医院孕妇网络健康信息搜寻行为调查

2018-03-22

中华医学图书情报杂志 2018年5期
关键词:孕妇公众医疗

在我国自2016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全面两孩政策的大背景下,对孕妇这一用户群体的网络健康信息搜寻行为进行调查分析,希冀改善孕妇获取网络健康信息的质量,避免孕妇获取错误的网络健康信息对其和胎儿造成风险[1]。

1 调查方法

本调查主要围绕“孕妇网络健康信息搜寻行为”这一主题进行。问卷设计包括受访者基本信息、信息需求、信息获取途径、信息消费、信息评价和如何提高信息质量6方面内容,详见表1。单份问卷的调查时长约5分钟,调查时间为2017年5月19日至2017年7月6日。本文采用在线问卷调查法对苏州某三甲医院母子门诊500位孕妇(孕期12周及以上)进行调查,共回收问卷416份,其中有效问卷400份,有效率为96.6%;并利用SPSS 24.0软件对问卷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

表1 孕妇网络健康信息搜寻行为调查问卷

2 调查结果

2.1 受访者基本信息

从年龄结构来看,绝大部分孕妇年龄分布在20~30岁,该群体是新兴互联网技术的优先体验者;小部分孕妇年龄分布在31~40岁。由于越来越多的人选择晚婚晚育和全面两孩政策的实施,预计今后这个年龄段的孕妇会保持一定的比例。从出生地和居住地来看,出生地主要为江苏省,居住地以工业园区、姑苏区和吴中区为主,受医院所处的地理位置和居住地的医疗条件影响较大。从文化程度、职业、月收入来看,受过高等教育的孕妇占绝大多数,职业女性是主流,月收入处在3 001元~6 000元区间的最多。从怀孕周数、胎数、身体状况来看,本次调查对象基本在孕中期和孕晚期。调查中首次妊娠的孕妇居多,孕妇整体健康状况良好。

2.2 孕妇网络健康信息需求

本次调查结果显示,93%的孕妇会主动通过互联网获取健康信息,主要目的是希望丰富孕期知识和预防疾病,主要内容包括营养膳食信息、疾病信息(含心理疾病信息)、医药信息。

2.3 孕妇网络健康信息获取途径

女性博客、在线讨论论坛和网站可以提供信息和互相交流经验,有助于减轻她们孕期的孤独感、不确定性[2]。

本次调查结果显示,孕妇网络健康信息获取的主要途径是手机APP、网站和微信公众号。美国的一份健康和健身手机APP流行度报告发现,女性健康APP(尤其是与怀孕相关的)用户量最大[3]。移动终端的便利性和普及性使手机APP成为孕妇获取网络健康信息最主要的途径(表2)。

表2 孕妇网络健康信息获取途径

问卷中对时下流行的信息获取途径设置了开放性问题“您最关注的网站、微博、手机APP、微信公众号分别有哪些”。经整理,被调查者关注度较高的手机APP为“宝宝树孕育”“孕育桥”“美柚”,网站为百度、“宝宝树”、网易,微信公众号为“孕育桥”“崔玉涛的育学园”“柚宝宝孕育”,微博为“怀孕育儿一点通”“孕事”“刘铭医生”。

2.4 孕妇网络健康信息消费

本次调查结果显示,孕妇每周获取网络健康信息的次数普遍为1~3次,占比67.0%;每次获取信息的时间一般在0~30分钟,占比91.5%;绝大部分获取的是免费信息,占比87.5%。

2.5 孕妇对网络健康信息质量评价

本次调查结果显示,孕妇对过往获得的网络健康信息内容表示满意,并且认为过往获取结果会影响其下次获取欲望。对网络健康信息质量评价的主要依据为发布信息的平台和发布信息的目的。

3 改善孕妇获取网络健康信息搜寻行为的建议

根据本次问卷调查结果和文献研究,笔者对改善孕妇获取网络健康信息搜寻行为提出如下建议。

3.1 政府机关和主流媒体分别做好信息发布平台的监管与引导工作

与传统出版信息不同,目前网络信息发布缺乏严格的审核监管制度,给公众网络健康信息查询和选择带来巨大挑战[4]。政府应完善对网络健康信息发布平台的监管机制,从源头上保证网络健康信息质量;建立统一、规范的网络健康信息评价标准,定期对网络健康信息进行评价并及时公布评价结果[5]。相关主流媒体应做好宣传工作,以扩大高质量网络健康信息发布平台的传播力、影响力。媒体的积极引导,一方面可为公众查询和选择网络健康信息提供参考,另一方面可为其他同类型信息发布平台建设提供借鉴,可促进网络健康信息质量提高。

3.2 卫生行政部门和医疗机构应发挥网络健康信息传播的优势

医疗卫生系统提供的网络健康信息具有权威性和科学性,这是由于其从业人员有能力对信息进行筛选。此外,这类机构一般有严格的信息审核程序,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健康信息的真实性、科学性,起到更好的信息质量把关作用[6]。卫生行政部门可以联合区域医疗机构生产和传播网络健康信息。以苏州卫计委宣传处为例,其微信公众号“苏州健康”既发布原创信息,也选择性地转发其他平台如《生命时报》、“健康江苏”、“丁香园”等的信息,既保证了网络健康信息内容的丰富性、可靠性,又对本区域的医疗单位微信公众号起到宣传作用。苏州卫计委宣传处还与苏州大学凤凰传媒学院合作,对区域医疗单位微信公众号运营负责人进行培训,同时建立微信群,方便各单位将本单位公众号发布的信息转发到群里交流。这样既有利于苏州卫计委宣传处筛选转发信息,又有利于调动各医疗单位的积极性。目前苏州多家医院微信公众号已加入中国医疗自媒体联盟,卫生行政部门主导下的网络健康信息传播将更规范、更具影响力,如孕妇关注的“孕育桥”就是由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妇幼保健中心联合上海臻鼎科技有限公司进行开发的[7]。

3.3 医疗行业专家要成为互联网医疗的活跃用户

受访者希望医生等专业人士成为网络健康信息的原创者、优秀网络健康信息平台的推荐者,甚至希望他们可以直接提供在线咨询。以笔者关注的微博用户“成都下水道”为例,从早期的普通用户发展到现在的微博“爱问医生医疗健康咨询平台”认证成员和微博签约自媒体,实现了从最初的网络健康信息免费提供者到网络健康信息有偿服务者的转变。据悉,目前“爱问医生平台”已有近5万名签约医生,计划到2017年年中将合作医生数量扩大到10万人[8]。越来越多医疗领域专业人士加入到互联网医疗成为新媒体活跃人物,这为传播优秀网络健康信息和全方位提供优质在线医疗咨询提供了可能。其中孕妇关注的“崔玉涛的育学园”“刘铭医生”就是典型代表。

3.4 提高孕妇网络健康信息素养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健康信息素养的内涵得到扩充,网络健康信息素养已成为其不可分割的一部分[9]。从孕妇自身出发,对提高孕妇网络健康信息素养提出如下建议。第一,增强网络健康信息需求意识。孕妇自身应认识到网络健康信息对其妊娠期健康的影响,确认自己对网络健康信息需求的内容,并能区分所需网络健康信息的种类和程度。第二,提高网络健康信息获取能力。随着互联网、移动媒体的发展及其在公众健康知识获取中发挥着日渐重要的作用[10],孕妇关注传统健康信息获取途径的同时也要关注获取健康信息的新途径。第三,提升网络健康信息评价能力。可通过充分阅读信息和评估信息源权威性,增强对健康信息的理解和评价能力[11],必要时可向医护人员寻求帮助。

4 讨论

对孕妇网络健康信息搜寻行为的研究不仅可以指导用户更好地获取网络健康信息,还可以推动高质量网络健康信息平台和资源的建设。孕妇良好的网络健康信息素养能够提高其对疾病的预防和理解能力,增进医患沟通,减缓医患矛盾,最终实现孕妇健康水平的提升和人口质量的提高。本次调查范围仅限于一所地处经济发达地区的医院,调查结果不能代表中国其他欠发达地区或者农村地区孕妇的网络健康信息搜寻行为。

猜你喜欢

孕妇公众医疗
公众号3月热榜
公众号9月热榜
公众号8月热榜
公众号5月热榜
我有一个“孕妇”爸爸
孕妇睡觉会压到孩子吗
孕妇接种疫苗要慎重
产前检查“高危”孕妇别忽视
京张医疗联合的成功之路
我们怎样理解医疗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