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赤水市气候避寒地评价分析

2018-03-22夏兆林谢辉钰黄翠仙陈茜茜

中低纬山地气象 2018年1期
关键词:赤水市赤水平均气温

夏兆林,谢辉钰,黄翠仙,陈茜茜

(1.贵州省赤水市气象局,贵州 赤水 564700;2.贵州省遵义市气象局,贵州 遵义 563000)

1 引言

赤水市位于贵州省西北部,地处云贵高原北坡与四川盆地南缘的过渡地带,赤水河下游,海拔由1 730 m递减至221 m,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赤水市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是著名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地质公园和中国康养旅游示范基地。近年来,气候资源作为天然的旅游资源,已从幕后走向台前,催生出避寒旅游、避暑旅游、负氧洗肺旅游等多种旅游方式。

避寒旅游是以旅游目的地温暖舒适的冬季气候为主要吸引物和动机而实施的旅游休闲度假活动[1]。不少学者[2-6]对不同地区的避寒旅游作了分析研究。黄宇宸[1]指出,开展避寒旅游需具备较高的舒适度和较长的舒适期。陈慧[7]将避寒型气候划分为热带岛屿型、岭南沿海型和西南河谷型3类。

本文采用赤水市1981—2016年气象观测资料以及2015—2017年空气质量监测数据,用以计算赤水市气候避寒地评价得分,分析避寒旅游气候条件,以期为游客安排出游时间、选择避寒旅游目的地提供参考,并为政府开发避寒旅游气候资源提供决策依据,推动赤水市冬季避寒旅游发展。

2 资料与方法

选取1981—2016年赤水国家一般气象站36a的气温、相对湿度、风速、日照等观测资料,以及赤水市环保局官方发布的2015—2017年空气质量监测数据,用以计算赤水市气候避寒地评价得分。根据贵州省使用的气候避寒地评价得分计算公式[8]:

R=0.6Sl+0.1RH+0.1V+0.1S+0.1A

(1)

式中:R为气候避寒地评价得分,Sl为冬季气候季节时长分值、RH为冬季平均相对湿度分值、V为冬季平均风速分值、S为冬季日照时数分值、A为空气质量指数分值。

贵州省避寒地评价等级划分标准[8],如表1。

表1 表1 贵州省避寒地评价等级划分标准Tab.1 Classification criteria of the evaluation grade of the province in Guizhou province

3 结果与分析

3.1 气温和气候季节

气温是影响避寒旅游的首要气象要素,因而作为避寒地评价的首要指标。影响气温的因素较多,从气候上来说,以海拔高度和地形的影响最显著。一般地说,冬季影响赤水的冷空气厚度较薄,较高的山脉就能对其产生明显的滞留作用。同时,山脉阻挡冷空气移动的结果,使得在背风侧的赤水能较大程度避免冷空气的袭击,起到显著的屏障作用。

图1 赤水市周边主要山脉分布Fig.1 Distribution of major mountain ranges near Chishui city

与同纬度部分城市相比,由表2可知,赤水冬季平均气温比东部处于平原或丘陵地带的凤凰、张家界、长沙、南昌、丽水明显偏高,与西部同处于云贵高原与四川盆地过渡地带的泸州持平。这主要是由于云贵高原及其四周山脉的屏障作用,特别是西部的青藏高原,北部的秦岭、大巴山脉,东部的武陵山的存在,阻挡了冷空气的侵袭(见图1)。

表2 赤水市与同纬度部分城市冬季平均气温分布(单位:℃)Tab.2 Distribution of average winter temperatures in the cities of Chishui and the same latitudes

资料来源:中国气象数据网

与贵州省内部分城市相比,由表3可知,赤水冬季平均气温比海拔较高的贵阳、遵义、铜仁、沿河明显偏高,与海拔较低的三都、荔波、榕江、丛江基本持平,仅低于属南亚热带气候的望谟、册亨、罗甸。

表3 赤水市与贵州省内部分城市冬季平均气温分布(单位:℃)Tab.3 Distribution of average temperature in winter in Chishui city and parts of Guizhou province

资料来源:中国气象数据网

由表4可知,赤水市36 a冬季平均气温在8.0~11.0 ℃之间,极端最高气温24.8 ℃,极端最低气温-1.2 ℃。其中,1月平均气温低于2月和12月,为冬季最冷月。1月、2月、12月日最低气温≥10 ℃的日数分别为0.9 d、5.9 d、4.4 d,平均为3.7 d;1月、2月、12月日最低气温≥0 ℃的日数分别为30.9 d、28.2 d、30.9 d,平均为30 d。36a中,1月、2月、12月最低气温≤0℃的日数分别仅有3 d、1 d、2 d。

表4 1981—2016累年逐月气象资料Tab.4 Monthly meteorological data from 1981 to 2016

根据1981—2016年逐日平均气温序列,计算同日平均气温的常年值,得到常年平均气温序列,再算出5 d滑动平均值,得到常年滑动平均气温序列,从而确定赤水市冬季气候季节长度。由表5可知,赤水市的冬季起始日为12月8日,终止日为2月9日,时长64 d。

表5 赤水市四季起止时间表Tab.5 Seasonal starting and ending schedule of Chishui city

3.2 相对湿度

气温适中时,相对湿度对人体的影响较小。当气温较低时,空气中含有适量的水汽,能够吸收人体散发出去的热量,减少人体与周围大气的温度差;若水汽太少,容易形成“干冷”。赤水市冬季空气相对湿度较大,各月均在83.5%~87.9%之间,可减少机体散热,便于人体保温。这与雨日较多有关,赤水市冬季降水量≥0.1 mm的日数平均为54.6 d,其中1月份最多,为19.6 d。

3.3 风速

人体对风的作用很敏感,能感觉到大于0.5 m/s的风,风越大散热越快[9]。当气温较低时,风冷效应会使人体感到寒冷。由表4可知,赤水市冬季平均风速为1.3 m/s,冬季各月平均风速在1.0~1.4 m/s之间,有利于人体与环境之间的正常热量交换。

3.4 日照

冬季日照可促进人体维生素D的合成,增强人体新陈代谢和抗病能力。由表4可知,赤水市冬季日照时数偏少,为113.6 h,这与冬季阴雨天气较多有关。2月日照时数高于1月和12月,日均日照时数为1.3 h。

3.5 空气质量

良好的空气质量是评价避寒地的必备条件。根据赤水市环保局官方发布的空气质量监测数据显示:2015年冬季各月优良级天数分别为23 d、24 d、23 d,共70 d;2016年分别为22 d、19 d、22 d,共63 d。空气质量总体良好,处于有利于避寒等级[8]。

3.6 气候避寒地评价得分

按照评分标准(见表6),赤水市冬季气候季节时长为64 d,得68分;冬季平均相对湿度为83.2%,得91分;冬季平均风速为1.2m/s,得100分;冬季日照时数为113.6 h,得94分;冬季优良级天数为63 d,得73分。代入公式(1),得出气候避寒地评价得分R为76.4分,即赤水市为四级气候避寒地,冬季气候舒适,空气质量令人满意,适合避寒。

表6 冬季避寒各指标标准及得分Tab.6 Criteria and scores of winter shelters

4 结论

赤水市由于受周围大地形对冷空气的滞留和屏障作用,且纬度较低,冬季获得太阳辐射较多,形成了温暖舒适的西南河谷避寒气候。赤水市气候避寒地评价得分R为76.4分,属于四级气候避寒地,冬季气候舒适,空气质量令人满意,适合避寒。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及出行条件的方便快捷,避寒旅游将成为一种新趋势,避寒旅游市场的需求也将不断增长。赤水市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以优质的气候条件为依托,以良好的生态环境为基础,积极开发冬季避寒旅游产品,能够成为满足市场需求的避寒旅游目的地。

赤水市空气监测站位于西北部的城区,受人类活动和四川盆地南下污染物的影响较大,其监测数据仅代表赤水市空气质量的最低水平。赤水市东南部多为景区,受其影响较小,但没有空气监测站,因此评价分析存在一定局限性。

[1] 黄宇宸.中国避寒旅游目的地城市气候舒适度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6.

[2] 林锦屏,郭来喜.中国南方十一座旅游名城避寒疗养气候旅游资源评价[J].人文地理,2003,18(6):26-30.

[3] 张宏琳.攀枝花避寒度假开发的旅游气候资源分析[J].同行,2016,(9):469-471.

[4] 罗成德.仁和避寒旅游资源研究[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8,23(5):59-61.

[5] 陈谅闻.北雁荡山建为避暑兼避寒胜地的探讨[J].科技通报,1998,14(6):408-412.

[6] 冯琼兰,梁键锋.对梧州避寒旅游资源的思考[J].中国经贸导刊,2010,(8).

[7] 陈慧.中国避暑型与避寒型宜人气候的地域类型及其时空特征研究[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5.

[8] 徐丹丹,左晋,许丹,等.贵州省气候避寒地评价标准[S].TB52/QXXH 002-2016

[9] 李万珍,谭传凤.人体的气候适宜度研究田[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4,28(2):255-259.

猜你喜欢

赤水市赤水平均气温
立春
赤水丹霞冠华夏——赤水丹霞国家地质公园
赤水大瀑布
从全球气候变暖大背景看莱州市30a气温变化
动人心魄——赤水丹霞地质奇观
1981—2010年拐子湖地区气温变化特征及趋势分析
关于发展赤水市无公害蔬菜产业相关问题的思考
近50年来全球背景下青藏高原气候变化特征分析
赤水市老年大学举办时装秀活动
赤水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