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手掌鳞状上皮乳头状瘤伴局灶癌变超声表现1例

2018-03-22杨裕佳唐远姣王丽芸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2018年3期
关键词:皮下组织团块局灶

杨裕佳,唐远姣,向 茜,王丽芸,邱 逦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超声科,四川 成都 610041)

图1 皮肤鳞状上皮乳头状瘤 A.左手小鱼际皮肤表面红色“肉丸样”赘生物,表面可见破溃结痂; B.声像图示肿块呈弱回声、隆起于皮肤外,边界较清楚,形态欠规则,内回声不均匀;团块内可见一宽蒂回声(箭)与皮肤皮下组织相连; C.能量多普勒示团块内丰富点线状血流信号呈放射状分布; D.CDFI示蒂内粗大滋养动脉血流信号,探及高速低阻动脉频谱

患者男,74岁,因“左手掌小鱼际赘生物40余年,破溃后明显长大1年”就诊。无疼痛、瘙痒、外伤、传染病及家族史。查体:左手掌小鱼际皮肤表面可见红色“肉丸样”赘生物,大小约4 cm×2 cm×3 cm,表面呈颗粒状,近基底部表面可见破溃结痂,有蒂,可推动(图1A)。超声检查:左手掌小鱼际皮肤层表面可见大小约37 mm×20 mm×30 mm的弱回声团块,向体表突出,边界清楚,形态欠规则,内部回声不均匀;团块内可见一宽蒂回声与皮肤皮下组织相连(图1B)。能量多普勒示团块内可见丰富的点线状血流信号呈放射状分布(图1C),CDFI示蒂内可见粗大滋养动脉血流信号,内探及高速低阻动脉频谱,其中收缩期峰值流速71.1 cm/s,舒张期峰值流速31.4 cm/s,阻力指数0.56(图1D);团块周围皮肤皮下组织未见明显异常。超声诊断:左手掌小鱼际皮肤皮下组织实性占位:癌?患者于3天后行肿块完整切除术。病理:可见鳞状上皮乳头状瘤伴中至重度异型增生,局灶癌变,鳞状细胞癌形成。病理诊断:鳞状上皮乳头状瘤伴局灶癌变。

讨论鳞状上皮乳头状瘤为起源于上皮的良性肿瘤,中央由纤细结缔组织形成轴心,表面由鳞状上皮向外高度增生形成圆形或椭圆形的乳头状团块。好发于呼吸系统,以支气管多见,外生性多于内翻性;多发多见,单发罕见。孤立性鳞状上皮乳头状瘤多见于中老年男性,癌变少见,但出现局灶性非典型增生或癌变时,其复发率较高。治疗以手术切除为主,但易于切除部位发生鳞状细胞癌,因此手术切除时应彻底切除其基底组织及适当切除周围正常组织。发生于手掌的孤立性鳞状上皮瘤伴癌变罕见,对其超声表现认识不足。本例超声表现为与皮肤相连的宽蒂弱回声团块,蒂内滋养动脉粗大,团块内血流信号丰富呈放射状。结合其临床表现,如隆起于皮肤表面的缓慢长大的红色或粉红色赘生物,有蒂可推动等,有助于诊断。当病史较长,肿块伴破溃或明显长大时,还需考虑其癌变可能,确诊需病理检查。本病需与皮肤隆突性纤维肉瘤及软纤维瘤相鉴别:①皮肤隆突性纤维肉瘤超声表现为皮肤皮下层的弱回声团块,边界清楚,形态规则,内部血流信号多丰富,但隆突性纤维肉瘤无蒂,皮下层受累多见,血供丰富但不呈放射状;②皮肤软纤维瘤超声表现为与皮肤相连的等回声或弱回声团块,向皮肤表面隆起,与鳞状上皮乳头状瘤表现相似,但软纤维瘤多呈皮色,其蒂位于皮肤层,不累及皮下层,血供多不丰富。

猜你喜欢

皮下组织团块局灶
拓展的(2+1)-维浅水波方程共振解
生物质炭复合团块在高炉中的反应行为
红外暗云中分子气体团块的性质研究∗
高频超声对带状疱疹早期诊断的临床研究
NRG1-ErbB4基因多态性与局灶性癫痫易感性的关系
肝脏局灶性炎变的超声造影分析
CT对肝癌及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的鉴别诊断价值
MRI在肝脏局灶性病变诊断中的效果评价
4640万
日本的“团块世代”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