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运用多种绘画形式培养幼儿创造力的途径

2018-03-21孙建民

青年时代 2018年4期
关键词:创造力幼儿

孙建民

摘 要:绘画是幼儿表现自我,创造世界的一种有效语言。《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提供自由表现的机会,鼓励幼儿用不同艺术形式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情感、理解和想象,尊重每个幼儿的想法和创造,肯定和接纳他们独特的审美感受和表现方式,分享他们创造的欢乐。”

关键词:多种绘画形式;创造力;幼儿

在所有的艺术表达形式中,绘画活动以其灵活的形式、鲜活的图像、丰富的内容、灵动的线条以及艳丽的色彩,特别能引起幼儿的兴趣。孩子们运用想象画、命题画、临摹画、故事画以及音乐画等多种绘画形式,通过多种绘画材料,创造出直接可感知的,具有一定形状、体积、空间感的艺术形象,既动手又動脑,使教、学、做有机地结合起来。他们可放飞心灵,跨越时空的自由想象,表达自己思想,宣泄自己的情感。在绘画活动中,如何运用多种形式培养幼儿的创造力呢?基于此,笔者根据所在园区近几年的园本美术课程实践,分享下自己的经验。

一、了解各年龄班幼儿的绘画特点

小班是3~4岁的幼儿。此年龄段的孩子处在认知萌芽阶段,绘画的特点以模仿涂鸦为主。幼儿在画纸上的绘画形式及结果是混乱的,线与线是重叠的,线条断断续续,甚至各种颜色疯狂地混杂在一起,但此阶段的儿童画最具有儿童本能的原始性、原创性、真实性、可爱性。

中班是4~5岁的幼儿。此年龄段的孩子充满幻想,手脑的协调性进一步加强,绘画的特点具有浪漫的色彩、荒诞的内容,在用美的方式反映他们情感的同时,把个人的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创造力都综合地表现出来。孩子们的创作是一个没有规律、没有模式的世界,生活和幻想是他们绘画的源泉。

大班是5~6岁的幼儿。此年龄段的孩子在心理、生理上逐渐成熟,对客观世界有了自我认识,大脑对逻辑思维的意识逐渐加强。绘画的特点是通过观察融入自己丰富的知识、自由的想象、尽情的创作,尤其是大班下学期的孩子,可以用手中的画笔大胆描绘出故事、儿歌、乐曲的内容,并真实的反映出自己的想法。

二、制定绘画计划,确定绘画形式,准备绘画材料

该园依据小、中、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确定各班绘画教学活动计划,分别采取不同的绘画形式和材料,在命题画、意愿画、想象画、临摹画以及写生画等绘画形式的基础上,通过线描、油水分离、水墨、扎染、版画、彩绘、拓印、点画、吹画、儿歌记忆画、故事描绘画、音乐想象画、印章画、纸团画、刮画、橡皮画、纸浆画、手印画与泼墨撒盐画等多种绘画形式,运用油画棒、棉签、铅笔、彩笔、毛笔、排笔、白板笔、马克笔、粉笔、印章、水粉、丙烯、国画颜料、盐、彩泥、泡沫颗粒、棉花、毛线、树叶、铅笔屑、蛋壳、锯末以及麦麸等绘画工具和材料,在白纸、彩纸、宣纸、皱纹纸、海绵纸、木板、酒瓶、石头、树根、T恤衫和纸箱等上面创造性的画出自己喜欢的图画。

根据教学计划,分批次购买部分绘画材料,如各种笔、墨、纸等。此外,幼儿园老师和家长集思广益,搜集了大量的废旧物品,如纸箱、泡沫、蛋糕盒、药盒、酒瓶、木板、蛋壳和树叶等,大大地丰富了课题的绘画材料,为教学研究提供了物质保障。

三、运用多种方法,培养幼儿的绘画兴趣

留美博士黄全愈在他的《素质教育在美国》一书中指出:绘画是一种技能,是一种可以被创造利用的技能,也可以是一种扼杀创造,重复他人的一种技能。技能是可以由老师传授的,但创造性是老师无法教出来的。目前绘画教学的误区是让孩子具有相当好的绘画“技”巧和很高的COPY(拷贝)“能”力。基于此,如何走出误区,激发幼儿创造的潜能,成为人们研究的主题。通过近年来本园幼儿的绘画活动实践,找到了一些方法,以求抛砖引玉,归纳如下。

(一)联想增补法

通过想象或情景描述,引导幼儿采用增补添画的方法,较完整地表现一定的主题情景,让幼儿体验到“我真行”“我真棒”。如在大班的音乐想象画《家乡美》中,老师通过歌曲《家乡美》,让幼儿联想音乐中的家乡是什么模样,通过孩子们七嘴八舌的描述,老师可以出示房子、大树、小河等画面,然后让幼儿结合自己的经验,体会歌词中描绘的家乡美景,添画出自己喜欢的画面。其中窦梓铭小朋友画的非常独特,他说自己的老家在威海,那里和歌词中描绘的不一样,有大海、有轮船、有沙滩、有海鸥,可以去老家的海边捡贝壳、玩沙子等。这些画面充分显示了他的与众不同,其创造力也得到了很好的发展。

(二)素材组合法

为儿童提供一些直观素材,让儿童根据自己的观察、理解,进行自由组合,发挥他们的创造力。幼儿作画并不能凭空想象,丰富表象的储备是想象内容更为生动的前提条件。如中班的混合材料画《冬日美景》,老师为孩子们提供了泡沫颗粒、棉花、彩笔、彩纸等许多材料,让幼儿根据自己理解的冬天,自由组合,创造性地运用粘、画、贴等技能,创作出一幅幅千姿百态的冬天景象,充分体现出幼儿奇妙的童心和大胆的创造力。

(三)内容重叠法

幼儿将需要的内容进行夸张想象,将原来画过的内容与想要画的内容重叠,通过丰富的想象创造性地描绘出新的画面。如在大班的命题画《快乐的六一》中,老师发现孩子们的画中有彩灯、有鞭炮等春节内容的画面,通过孩子们的回答,老师明白了孩子们把原有的节日画面叠加在一起,想象着在节日里手拿彩灯,唱歌跳舞,彩旗飘飘,鞭炮齐鸣,充分表现出六一儿童节的欢乐气氛。

(四)正反思维法

培养幼儿从正反两个角度发散性思维,对绘画的内容进行想象,发展他们的认识与智力,培养其创造力。“绘画是艺术,艺术离开创造就没有了生命力”,幼儿园绘画活动的目的不是把每个孩子培养成专业画家,而是发展幼儿的创造力。如大班意愿画《未来的房子》,从正向思维角度出发,老师和小朋友讨论未来人们住的房子面向大海、背靠大山,院子里有绿草和鲜花,小朋友和好多小动物在玩耍,非常美好;而从反向思维角度出发,面对当前土地资源缺乏,环境污染严重等,未来的房子也许在雾霾中,也许移动到大海上等,让幼儿在想象中动笔,设计出未来房子的样子。

另外,故事描绘法、儿歌记忆法、图画写信法等在该园的绘画活动中也大胆尝试,开发了幼儿的绘画潜能,培养了幼儿的创造力。

四、通过多种渠道在绘画活动中培养幼儿的创新能力

幼儿绘画最大的魅力就是童真、童趣与丰富的创造想象力。幼儿绘画是一种满足幼儿审美情感需要的创造性教育,是以激发幼儿对绘画的兴趣与爱好,培养幼儿创造能力为核心的。孩子将亲眼看到、想到、感觉到的世界用绘画的形式表现出来是幼儿绘画的特点。

(一)丰富幼儿的感性认识和生活经验,选择感兴趣的绘画题材

繪画的题材来源于生活,来源于五彩世界的丰富感知,在美术活动中,孩子们常用手中的画笔描绘他们眼中五彩斑斓的世界,然而幼儿的思维主要是具体形象的思维,因此,教师要帮助、引导幼儿运用自己的感官去摸、闻、尝、听、看,在头脑中储存大量的感性认识和生活经验,丰富幼儿视野、开拓幼儿思路,激活他们的思维。如在大班绘画活动《美丽的春天》中,老师首先带领幼儿到大自然中参观春天的美景并录像,然后通过多媒体将录像播放给幼儿再次观看,启发幼儿用图形留下自己眼里的春天。另外,在绘画活动过程中,幼儿可通过画笔、撕纸、粘贴等多种形式,完成一幅幅自己满意的春天画面。

(二)营造宽松、自由、和谐的创作环境,激发幼儿的创作欲望

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指出:“处处是创造之地,时时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让幼儿在一个宽松、和谐、平等、自由以及激励的环境中,使幼儿的思维始终处于开放、活跃的状态,创造潜能得以挖掘,以培养幼儿创造的心态,营造一个“创造”的环境。教师应给予每个幼儿被承认的快乐,使幼儿在获得经验的同时,逐渐形成良好的自我意识,使他们由此而更加喜爱绘画活动,更富有创造勇气和热情。如在大班绘画活动《一封信》中,老师通过《叽叽和咪咪》的故事,在多媒体的帮助下,声情并茂的讲述小鸡和小猫两个好朋友之间互相写信,邀请对方一起在喜欢的地方游戏、唱歌、吃饭等,给幼儿营造和谐、宽松的氛围,然后让幼儿自由想象,用绘画的形式给自己的好朋友写一封信。这时的幼儿心情愉悦,在宽松、自由、和谐的创作中插上了想象的翅膀,30个幼儿画出了30封不同的信,好奇心和创造潜能得以充分展现。

(三)采用新颖的绘画形式、材料和内容,培养幼儿的绘画兴趣和创造力

在平时的绘画活动中,幼儿通过画笔和颜料在纸上作画是幼儿司空见惯、经常用的绘画形式和材料,但其好奇心和绘画兴趣往往得不到满足。如果利用废旧材料、改变教学方式、更新工具,幼儿的兴趣则会大大提高。因此,该园采用了手指点画、吹画、棉签画、印章画、泼墨撒盐画、纸浆画、版画、扎染以及拓印等新颖的形式,让孩子在尝试中找到乐趣,想象力和创造力得以提高,如吹画《腊梅》、纸浆画《美丽的蝴蝶》、扎染《漂亮的围巾》、印章画《送给老师的礼物》等;同时教师和孩子一起在石头、酒瓶、布头、蛋壳、树根、贝壳、纸箱以及体恤衫等材料上,采用丙烯颜料、国画颜料等作画。孩子们在做做、画画、玩玩中积极动脑、动手,在没有“任务”和“压力”的操作过程中完成作品,不但培养了幼儿的绘画兴趣,而且发展了想象力和创造力,感受和欣赏到了艺术的美。

五、肯定幼儿的绘画作品,树立再次创造的信心

成人总是用像不像来评价幼儿作品的好与坏,其实这样做是不正确的。孩子和成人在看待事物的时候角度不同,理解也不同,自然表现的事物也会不同。因此,人们不应以个人的观点或者是固有的观点去评价幼儿的作品,而是应多引导孩子去发挥想象,大胆地表现自己心中的想法。经常鼓励画得很像的人,最多可以培养出一个优秀的画匠,但经常鼓励敢于想象的人,则很有可能培养出一个杰出的画家,这才是教育的最终目的。

当幼儿按自己的想法画好后,即使画的很难看,幼儿也很高兴,希望与他人共享这份喜悦,希望得到别人的赞赏。著名的“罗森塔尔效应”告诉人们:当教师对学生抱有殷切希望时,学生会不知不觉的变好;当教师对学生失去信心时,学生也往往会越变越坏。所以教师应以积极的态度评价幼儿的作品,从儿童的角度去欣赏、去肯定,不追求完美,应注意发现画面上每一根线条、图形、色彩能传达的幼儿思想和情感,赞赏幼儿点点滴滴的创造,并能发现孩子每一次的闪光点,鼓励幼儿可贵的创作勇气,让幼儿充分体验成功的快乐,为以后的创作树立自信心。

六、结语

总之,绘画活动是幼儿充分展示自己的个性,表现其创造性的最佳形式。教师应了解幼儿的年龄特点,为幼儿创造良好的绘画环境,用科学的方法对幼儿进行启发、引导,通过多种绘画形式和渠道,丰富幼儿的感性认识,激发幼儿的绘画兴趣,不断有效地开发幼儿潜在的创造能力,鼓励幼儿大胆地想象和自由地表现,激发幼儿感受美和表现美的情趣使其创造力得到充分的发挥。

参考文献:

[1]陈静宜.浅谈美术教育中的创造性教育[J].文艺生活,2013(12).

[2]王震.美术教学中激发学生创新能力发展的教学策略[J].科普童话·新课题,2017(8).

[3]陈帼眉.学前儿童发展与教育评价手册[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

[4]朱家雄.学前儿童美术教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猜你喜欢

创造力幼儿
创造力从哪里来? “捣蛋专家”告诉你
以生成性培养创造力
如何让幼儿爱上阅读
孩子唤醒了我的创造力
智商、创造力与创新
让幼儿的每一天充满阳光——论幼儿自信心的建立和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