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背景下民办高校信息工程类科技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2018-03-21王强赵龙吴和静刘春雨
王强 赵龙 吴和静 刘春雨
摘 要:“互联网+”背景下高校信息工程类科技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有了新的转机。本文阐述了“互联网+”背景下科技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着力解决应用型技术大学培养和提高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创新实践平台问题。从课内和课外两方面探索出建立“五位一体”的创新实践教学链,以强化学生创新和实践能力。本成果对于当前处于转型期的地方本科院校来说具有较好的现实意义和借鉴价值。
关键词:互联网+;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实践
2016年1月8日,国务院召开了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李克强总理强调,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传统产业要广泛开展“互联网+”行动,科技创新人才是最具活力和创造力的群体,要具有时代特色的互联网思维。“互联网+”背景下的民办高校信息工程类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就是要改革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探索网络公开课、慕课(MOOC)、E-learning、翻转课堂等线上与线下教学相结合的学习方式,打破传统“填鸭式”“灌输式”教育模式,可以建立科技创新专业网站,培养并打造出“大数据化”科技创新人才。黑龙江东方学院作为民办高校建设应用型科技大学的试点单位,十分重视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开展,在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中不断进行了理论与实践上的多种探索和研究,取得了众多成绩。
一、搭建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为核心的实践平台,开展扎实有效的创新实践活动。
提出了基于开放式、创新型实验室,以项目为驱动,以兴趣为导向,以互联网+科技为手段,以参赛为历练的科技创新人才培养模式。7年的时间,计算机学部把创新创业教育作为学部发展的顶层战略、顶层设计,加强实践平台建设,加大软硬件投入力度,健全相关管理制度,为人才培养落地保障护航。
(一)建设开放式共享型创新实验实训中心
9年来,学院累计投入创新创业专项资金110万余元,各类用于创新实验实训的设备价值300余万。计算机学部的创新实验实训中心的基本设施和环境,在省内同类高校中处于较高水平。学校于2017年投入60余万元改扩建计算机创新实验实训中心,目前,基本设施和环境在省内同类高校中处于较高水平。每天晚上灯火通明,创新氛围浓厚,学子们在创新实验室进行任务研究、调试、讨论等活动,形成相互竞赛的气氛。
(二)依托专业组建创新实验室
自2005年,开始着手建立创新实验室,现已有12个创新分室,参与学生达200余人,占在校生总数的20%左右。采取“轮训制”,每年进行立项,一个年级经过三年的轮训,毕业前至少40%以上的学生都有过参与创新实验室的经历。
(三)以赛代练,以项目驱动
计算机学部创新性地有效利用社会资助资金,通过学生立项,资金支持,对优秀项目负责人给予德育加分,并在评优时给予重点考虑,极大地调动了学生们的积极性。
(四)科技创新的人才培养与课堂教学改革进行有机结合
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教學中,课堂上,教师布置的任务多是以学生的兴趣为导向,鼓励学生大胆思考、发现问题,以学生为主体。借助蓝墨云班课、超星尔雅等互联网技术有效促进教学改革,积极开展工科类专业创新创业教育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的研究。
(五)青年骨干教师指导创新创业活动
学部选派9名青年骨干教师进入大学生创新实验实训中心指导创新创业活动。根据“一责五进”工作法,构建了“党员责任区制度”载体,形成了“五进”工作法,培育学院创新创业示范区,发挥骨干教师在创新创业教育、应用型人才培养及学校各项工作中的先锋模范作用,助力人才培养过程。该方法被黑龙江省委组织部确定为典型经验。
(六)开展校企深度融合的创新实践合作
通过与企业合作,创新应用型人才得到联合培养,具备高层次计算机技术研发与实战经验。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办法,如与黑龙江省计算机中心、黑龙江省自动化研究所、黑龙江省电梯安全技术协会、天津鑫宝龙电梯公司深入合作。
(七)加强学生成果转化
“互联网+”背景下的信息工程类学生由科技创新向创业转变。部分创新实验室进行互联网+创业,承接微小型项目,积累资料库,储备创新基金。创新实验室的老师特别重视创新实验室人才的就业去向,亲自指导这部分学生设计简历,鼓励他们到重点院校找工作。实践表明,大部分由创新实验室毕业的学生都能够找到理想的研发工作。因此,教师将这些简历应用到教学中鼓励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目前,大学生科技协会正在开发基于互联网大数据的“创新实验室毕业学生就业系统”,方便各年级学生查阅和参观,也方便建立就业推荐平台。
二、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成果显著
通过模块化课程群建设、创新实践中心建设、课外创新实践平台等系列改革创新,形成了多角度、全方位、立体化的人才培养,实现了“融会贯通,浑然一体”。
(一)课程与教学资源建设成果斐然
教学团队建设初见成效,培养和锻炼了一支优秀的“双师型”工科信息技术类专业教学团队。“数据库系统课程教学团队”2017年被评为校级教学团队。教学团队拥有校级教学名师2人,黑龙江省师德先进个人1人。先后获得包括校级特色专业、精品课程,获得省部级以上的教改研究项目2个,获得省部级以上的高等教育研究成果奖励2项。围绕创新创业教育、信息工程类科技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开放式创新型实验室、实践教学、工科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等方面,发表相关学术论文10余篇。出版《51单片机原理与应用案例教程》等教材学术专著4部,被四川文理学院、黑龙江信息工程学院等多所高校采用,产生较大影响。
(二)学生综合素质显著提升
大学生创新成果显著。自实施计划以来,师生研制各类科技作品110余件。近年来,学生在全国挑战杯竞赛等各级各类竞赛中累计获得省级以上奖励124项。获黑龙江省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7项,发表专利5项。学院学生在全国互联网+大赛、国际物联网大赛、全国电子大赛中也多次获得好成绩。
(三)通过教学改革增强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就业竞争力
通过全过程的创新创业教育,工科类毕业生的创新能力和就业力明显提升,实现了毕业生满意就业、幸福就业,近五年平均就业率在94%左右。据《黑龙江东方学院2016年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显示,各专业毕业生高薪就业率高(月薪3000元以上)达85.33%。涌现出一批创新能力强,研究潜力大的本科毕业生,为本省的社会信息化和信息产业发展贡献着自己的力量,赢得了各用人单位的普遍好评。黑龙江东方学院入选2010—2011年度全国高校就业50强单位。
(四)发挥了“六”实现、“一”塑造的功能
改善学风:实现了从“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
转变学生:实现了从“学痞”到“学霸”的蜕变;
提升能力:实现了从“理论”到“技能”的跨越;
角色变换:实现了从“学习者”到“研究者”的转换;
教师提高:实现了从“教师”到“导师”的晋升;
带动高水平就业:实现了从“工作”到“事业”的飞跃;
塑造了工科专业具有创新意识、科学精神和良好意志品质的优秀学生。
三、结语
研究“互联网+”背景下民办高校信息工程类科技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对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学生就业、国家科技进步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多年来,黑龙江东方学院为黑龙江省输送了大批高质量信息技术类工科创新型人才,平均每年为社会输送200余名高质量应用人才,他们成为发展黑龙江省信息产业的主力军,有的已经成长为企业的技术骨干和管理者,工科专业的社会美誉度得到了显著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