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非医学专业大学生突发状况应急常识的调查研究

2018-03-21孟尚霖蔡世哲李庆家彭丽

青年时代 2018年4期
关键词:大学生

孟尚霖 蔡世哲 李庆家 彭丽

摘 要:笔者调查非医学专业大学生对突发状况应急救助的理论掌握状况、实际操作能力、获取途径及需求情况,并提出改善建议。采用问卷调查、现场采访等方式对潍坊学院20个院系的部分学生开展突发状况应急救助常识的调查,并对结果进行整理和分析。发现非医学专业大学生掌握的应急救助常识种类少、水平低,所掌握的救助能力也仅停留在理论阶段,缺乏实际运用,学生应急救助知识的主要获取途径是电视和网络,学生对此类知识需求急迫,亟待开设相关培训。

关键词:非医学专业;应急救助调查;大学生

近年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显著提高,但随之而来的还有快节奏的生活方式带来的一些不良后果,如各种突发疾病和意外事故等。青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在大学生中普及推广应急救助常识,可以提高大学生的自我防护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有利于在灾害、事故现场保护自己和他人的安全、缓解社会保障体系的压力,推动社会和谐发展。为了更好地了解大学生突发状况应急常识的掌握情况、普及相关知识,笔者进行了相关调查。

一、调查对象与方法

(一)调研对象

笔者选取潍坊学院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经济管理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法学院等院系的在校学生330人,年龄18~23岁。

(二)调研方法

自主设计应急救助知识的调查问卷,调查内容主要包括被调查者所了解的应急救助知识的种类、对具体突发状况急救知识的了解情况,以及应急救助知识的需求与主要获取来源。发放问卷330份,回收问卷330份,有效问卷321份,问卷有效率达97.3%。

二、结果

(一)受调查的学生了解的突发状况及应急救助常识的种类

了解程度最高的是伤口包扎,有412人,占比61.68%。了解程度较高的有中暑急救和心脏复苏,分别有141人和有117人,各占比为43.93%和36.45%。了解程度最低的是伤员搬运,有81人,占比25.23%。对各类应急救助知识均不了解的有96人,占比29.91%,见表1。

(二)受调查学生的突发状况应急救助知识的主要来源

其中246人选电视,占比76.64%。228人选择网络,占比71.03%。129人选科普书籍,占比40.19%,马路上或广场上有关部门的宣传栏111人,占比34.58%,选择报纸和其他的分别有84人和90人,占比26.17%和28.04%,而参加现场培训的仅有48人,占比14.95%,见表2。

(三)受调查的学生对突发状况应急常识的重视程度

有294人认为急救知识很有必要,占比91.59%,认为没有必要学习和无所谓的分别有6人和21人,分别占比1.87%和6.54%。

(四)对于受调查同学接受应急救助培训的意愿

有279名学生支持在校开设急救知识培训课程,占比86.92%,不同意和无所谓的学生分别有27人和15人,占比8.41%和4.67%。

三、结果分析

(一)非医学专业大学生突发状况应急常识掌握水平低,实际操作能力差

调查发现非医学专业大学生掌握的应急救助常识种类少、水平低,所掌握的救助能力也仅停留在理论阶段,缺乏实际运用。据本调研的结果,潍坊学院各二级学院受调查的在校生中有29.91%的学生对于各种急救知识均不了解,调查问卷中的12个与生活密切相关的突发状况应急常识的客观题,答对率达50%的题目有六道,答对率达60%的题目只有四道。受调查的学生中有85.05%的人未参加过实际的培训,实际救助能力差。

(二)非医学专业大学生对突发状况应急救助知识的需求迫切

本调研发现,潍坊学院受调查的各二级学院在校学生具有强烈的学习应急救助知识的意愿。在受调查的学生中,有91.59%的人认为此类教育十分必要,有86.92%的学生支持在校开设急救知识的培训课程。这说明绝大多数学生都意识到了应急救助知识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作用,此类知识亟待在我国高校中普及。

四、关于非医学专业大学生处理突发状况的建议

在遇到突发状况时,掌握必要的应急救助知识能在第一时间开展自救互救,在很大程度上可规避损害,保障生命安全。然而在我国当前阶段,突发状况应急救助领域的教育存在极大的缺漏,发达国家的应急救助培训普及率一般都在40%,而我国仅为1.5%。鉴于此,笔者认为在我国高校开展突发状况应急救助知识的宣传和教育工作迫在眉睫,相关行政机关和各高校应当应采取相应措施改善这一局面。根据调查结果,拟定了以下建议。

(一)加强应急救助知识的宣传活动,提高学生急救意识

学校应加强对学习应急救助知识重要性和必要性的宣传活动,提高学生急救意识。学校可采取邀请专业人员开展讲座、在宣传栏粘贴公告、利用校媒体广播宣传、组织志愿服务队开展相应的志愿服务活动等方法宣传其重要性和必要性,营造全校学习应急救助知识的氛围。

(二)开设应急救助方面的必修课或选修课

学校开设应急救助方面的必修课或选修课,切实培养和提高大学生应急救助的实际操作能力,使掌握的应急救助知识不再局限于理论阶段。对此,学校应提供课堂必需的相关器材,聘请专业的老师进行相关教学,保证学生可以学为所用。

(三)学校定期开展突发状况应急救助演习

开展此类演习,不仅要锻炼学生在地震、火灾等灾害发生后的逃生、保护能力,还要培训学生在灾害发生后可能会用到的心肺复苏、烫(烧)伤处理、骨折固定、伤员搬运以及止血包扎等救助技能。真正做到遇到突发状况后能冷静、快速、有效地运用平时所学的救助知识保护自己,救治他人。

当代大学生具有活跃的思维和开放的思想,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和接受能力。大学生认真学習突发状况应急知识,提升应急救助能力,可以提升这一群体的应急救助能力。只有尽快改变这一领域教育缺失的现状,切实提升大学生应对突发状况的能力,才能更好地保障公民的人身安全,维护社会稳定,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指导老师:李雅婷)

参考文献:

[1]许莹,魏碧蓉,戴秋蕊,等.我校非医学专业大学生急救技能培训状况与对策[J].中华护理教育,2011(5).

[2]王超,黄丹,武继文.大学生急救能力相关调查及比较研究[J].河北联合大学学报,2016(1).

[3]何水英,吴涛.非医学专业大学生应急救护知识调查与培训策略[J].中华灾害救援医学,2015(4).

猜你喜欢

大学生
大学生付费实习“天坑”必须提防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大学生缴存公积金,这个可以有
新大学生之歌
从8 个字看大学生的政治认同
大学生实习“注水”谁之过
大学生实习如何落到“实处”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他把孤儿院办成大学生摇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