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石油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改进分析
2018-03-21王永成
王永成
中图分类号:D641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674-1145(2017)12-000-01
摘 要 在新的发展局势下,石油企业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因此我们应该结合实际情况,认真分析石油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改进对策,为石油企业的未来发展奠定扎实的基础。
关键词 石油企业 思想政治工作 改进
一、全面了解石油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改进的意义
(一)改进石油企业思想政治工作能够有效落实科学发展观
思想政治工作的对象是人,只有不断改进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才能不断满足员工的工作需求,从单纯地注重思想政治教育逐步转向兼顾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的综合教育,不断增强员工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职业健康素质,促进员工健康发展。
(二)石油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改进有利于推动石油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油田大发展的现实需要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石油企业应该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不断改革原有的制度,并且提升石油企业管理人员的综合素养,不断提升其管理水平。因此,如何把新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模式持续深入地付诸实践,最终在每个管理者、每个岗位员工的行为中体现,已成为思想政治工作所要担负的重大任务,必须切实找准工作的切入点和结合点,不断丰富工作内涵,积极构筑科学有效的思想政治保障工作体系,使之进一步统一人心、凝聚力量、弘扬精神、激励斗志,成为大油田管理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和可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
(三)石油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改进能够实现石油企业的和谐发展
构建和谐的新任务需要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在新型发展局势下,我国石油企业的发展面临着较大的挑战,相比原来的石油企业发展模式,当前人们更喜欢和谐的发展模式。打造一支政治素质高、业务技能精、创新意识强的骨干队伍,使干部员工自觉地把思想统一到发展上,把精力集中到工作上,把行动落实到执行上。另一方面,需要着力解决员工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确保干部员工目标一致、方向趋同、同心同德,实现“企业与员工和谐、干部与群众和谐、生产与生活和谐、发展与环境和谐”,全力构建和谐矿区,营造和谐环境,实现和谐发展。
二、石油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改进分析
(一)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影响下,让石油企业员工树立统一的价值观
定期举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学习活动,在活动中应该结合不同员工的不断需求,分层次、有重点地组织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学习党的历史,同时广泛学习油田发展建设所需要的经济、文化、科技、社会和国际等各方面知识,优化党员干部队伍和员工队伍知识结构,提高综合素质,增强创新能力,营造崇尚学习的浓厚氛围;开展形势目标任务责任主题教育活动。要以全国、集团公司、油田公司“两会”精神为主要内容,紧紧围绕全年工作思路,集中学习宣传国家的方针政策,深入解析国家、集团公司、油田公司的形势、目标、任务和工作部署,采取印发专题读物、编辑解析读本、组织开展专题讲座、召开专题报告会等方式,把握精神实质,领会上级意图,把干部员工的思想认识统一到集团公司、油田公司的工作部署和发展目标上来。
(二)创建长效机制,不断拓展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影响范围
制定相对严谨的学习机制,石油企业应该结合实际情况制定严谨的学习规划方案;不同级别的党组织工作人员应该严格按照相关要求进行学习进修,积极参加相关的活动等,确保学习效果;建立多种形式的员工读书学习机制,形成读书学习工作化,工作读书学习化;建立超前的引导制度。把思想教育工作做在前面,做到“形势任务教育超前,动员和舆论导向超前,热点和疑点分析超前”,确保节奏快、内容新、形式活、方法简,改变“等”“靠”上面布置的被动局面,增强工作的预见性、针对性和实效性。同时,加强员工思想动态调研,畅通员工思想动态信息渠道,把问题和矛盾消除在萌芽状态;建立科学的考核制度。逐步建立标准化的考核系统,实现思想政治工作的测试标准由定性转变为定量,做到考核、评估到位,使思想政治工作变得有形,使“软任务”“软指标”趋于规范化、科学化。
(三)不断提升思想政治工作的影响力,加强阵地建设力度
充分发挥现代化媒介的传播作用,利用先進的传播技术宣传教育阵地的建设优势;增进社会媒体与石油企业之间的关系,宣传油田生产建设不同时期的重大举措、重大活动、重大事件、重点工程、重大典型和重大业绩;积极利用社会资源,聘请党校教授,以政治理论、政策法规和企业管理知识等为主要内容,对党员干部进行培训,培育政治素质高、带动作用强的党员干部队伍。2.加强文化聚力阵地建设。利用集团公司、油田公司的“三爱”教育基地、文化示范窗口等,充分发挥好其教育激励和展示示范作用;以开展长庆文化理念“最佳实践”活动为契机,培育特色、挖掘亮点、总结经验,在实践中培育一批金字品牌,增强文化软实力,用先进的文化引领干部员工队伍。
参考文献:
[1] 杨伟红.加强石油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探讨[J].东方企业文化,2014(08):1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