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如何有效发挥政工工作在事业单位发展中的作用
2018-03-21宋传标
宋传标
中图分类号:D641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674-1145(2017)12-000-01
摘 要 政工工作是一項复杂而又长期的工作,伴随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向事业单位政工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使得事业单位政工工作有了新的发展方向。在事业单位的日常运营过程中,做好政工工作,将单位发展与政工工作紧密结合起来,是事业单位能够实现健康有序发展的不二法门。因此研究探讨如何有效发挥政工工作在事业单位发展中的作用,有着尤为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关键词 政工工作 事业单位 作用
一、政工工作的重要作用体现
一是有利于提高单位员工的思想觉悟。事业单位做好政工工作,有助于单位员工的思想觉悟和认识水平提高,帮助单位员工更好地认清自己所处的环境,从而不断提高自身思想认识水平,更新思想观念,以更好地迎合单位发展需求。二是做好单位政工工作,不仅有助于增强单位员工对单位的归属感,增强员工的凝聚力,还有助于提高单位人员的工作主动性和工作热情,从而为单位的发展注入更多的活力。三是有助于加快事业单位变革进程。为了更好地适应国家发展需求,我国的各个事业单位也在不断开展改革创新,而在这个改革创新的过程中,就更加需要借助政工工作这一思想利器,来调和以及解决改革创新中可能产生的各种矛盾与问题,进而为事业单位的改革创新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有效发挥政工工作作用的可行性对策
(一)深化思想认识
伴随我国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以及经济全球一体化,各种价值观和世界观日趋多元化,给事业单位的思想政治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因此,在实践中各个事业单位必须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因地制宜地开展推进政工工作。以单位政工工作和日常经营管理工作的有效融合创新,不失为一种有益的探索和尝试。事业单位政工工作和日常经营管理工作要想实现有效融合,首要之重就是事业单位管理层需要清楚地看到:政工工作和单位日常经营管理工作虽然分属不同的范畴,两者侧重点也存在不同,但事实上两者之间存在着密切联系,都是推动事业单位有序发展的重要力量。事业单位管理层既要看到二者间的差异,更应深化思想认识,以理性的思维,求同存异,发现二者之间紧密联系和相通的地方,在工作中通过资源整合、统筹兼顾,做到融合发展。
(二)加强工作考核
在事业单位政工工作中,对政工工作进行考核是尤为重要的一项工作,通过考核,能够将政工工作存在的不足与缺陷更好地发现出来,从而有利于政工工作获得进一步的改进与完善。
在考核政工工作的时候,为了让考核工作变得更加具有合理性、科学性,因此有必要构建一套合理的政工工作考核机制。考核内容应当实行定量考核和定性考核的有效结合,将政工工作考核相关内容融入事业单位发展过程以及事业单位中心工作之中,以让政工工作考核变得更加明确可行。对于不同部门的政工工作考核应加以合理的区分,并在此基础之上制定科学合理的考核标准,运用动态考核指标开展纵向比较,确保政工工作考核能够更好地实现。在考核方式上也应当注意日常评价与过程管理的有效结合,一方面,在政工工作考核工作中应当制定日常过程控制、过程管理标准,并重视对日常政工工作中的相关数据信息的采集;另一方面,入手点应当从多个方面进行,合理评价政工工作效果,并且在实际评价过程中注意综合应用多种不同的评价方式,确保政工工作考核更加具有合理性以及科学性,通过考核确保政工工作切实开展好。
(三)强化队伍建设
事业单位的政工工作能否做好,可以说关乎到本单位的生存与发展。而要做好政工工作,就离不开一支高素质的政工队伍。因此各个事业单位必须做好政工队伍建设工作。一方面,完善政工工作人员教育学习机制,确保各项教育培训能够按时按质完成。引导单位全体政工人员树立终生学习理念,让他们通过不断的学习来实现自我的不断突破,从而以更好的能力服务政工工作;另一方面,完善人才选拔机制。从单位内部对人才进行挖掘和选拔,将政治坚定、精干高效、素质优良的人才吸收进政工工作队伍中来,以满足单位政工工作的需要,并在薪资、晋升空间上给予充分的关怀,增强他们对政工工作的工作热情。
三、结语
伴随事业单位的不断发展,为了更好地适应新的社会环境,不少事业单位开始积极探索新的前进方向和发展道路,而要做到这一点,就离不开政工工作的思想导向作用。事业单位必须深刻认识到做好政工工作对于单位发展的重要意义,大胆创新原有的政工工作方式方法,注重对新问题、新现象的解决,切实提高政工工作的作用,为事业单位的健康有序发展做出更多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金伟军.浅析政工干部在事业单位的作用[J].经营管理者,2015(05):342.
[2] 韩瑛.新时期事业单位开展政工工作的思路分析[J].东方企业文化,2014(1):61.
[3] 李慧.政工工作对事业单位的推动作用研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7(09):5.
[4] 李健.新时期事业单位开展政工工作的思路探索[J].科技展望,2015(4):2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