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背景下高职院校生态文明校园品牌文化建设

2018-03-21陆朝杰

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 2018年2期
关键词:高职院校互联网+互联网

陆朝杰

摘 要 “互联网+”是知识社会创新2.0的互联网发展的新业态也是互联网思维的进一步实践成果,将互联网与高职院校生态文明校园品牌文化建设深度融合能使高校品牌散发新的发展活力,互联网思维现已是各大高校重新建设生态文明校园品牌文化不可忽视的因素。

【关键词】“互联网+” 高职院校 校园品牌

第三次工业革命相对于前两次工业革命或许并没有使人们的生活一下子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是它以不可阻挡的姿态宣告着“互联网+”的时代正在来临。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提出了“互联网+”行动计划,将“互联网+”这一概念带入大众的视线中使大众开始注意到“互联网+”在生活、工作中的应用。“互联网+”可以充分发挥互联网优化配置的作用,提高各个行业的创新活力和发展潜力。在“互联网+”背景下,该如何建设高职院校生态文明校园品牌文化,营造生态文化的育人环境,是高职院校现阶段最重要的命题之一。

1 高校生态文明校园品牌建设现状

在注重可持续发展的今天,培育一个全面发展的生态人是高校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途径之一。在高科技时代的今天,不仅要建设好生态文明校园品牌,还要学会如何利用互联网思维建设好生态文明校园。但如今高校生态文明校园品牌建设与其高职教育发展并不同步。

1.1 高职教育中缺乏生态文明意识

仍有一部分高校缺乏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识,没能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将生态文明与高职教育融合起来,仅仅将建设生态文明停留在课堂理论的层面上,缺乏对学生日常生活中对生态文明习惯的培养。

1.2 高校物质文化建设比例较重

一个高职院校的硬实力通常也能充分体现其办学理念,展现其独特的魅力,这无可厚非。但近年来,一些高校过分注重对于其物质文化的建设,铺张浪费,大兴土木,将整个校园都要翻新一遍,誓要将其变得嚣张气派,造成了许多人力、物力、财力的资源损耗和浪费,不符合现代生态文明建设观,更违背了科学发展观。。

1.3 高校缺乏完善的校园文化制度建设

一套完善的制度能为高职院校校园品牌文化建设提供不凡的助力,对形成一个良好的校园环境、培养积极向上的风气具有关键性作用。文化制度的建设离不开互联网,在互联网上宣传和教育,互联网互动,网上测试和认领照看花草树木的活动。

2 互联网+时代下的生态文明建设

2.1 生态教育

生态教育涉及方方面面,是近年来人类对生态危机反思的结果,顺应历史发展潮流,主要解决人与环境之间的矛盾,是高职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现在的大学生都热衷于使用移动互联网,这个领域正事我们加强宣传生态文明的有利阵地。绿色生态图片、生态教育视频,都可以发布在移动互联网上,以供学生学习。

2.2 生态校园

生态校园建设要求建设一个自然文明的生态校园,不仅要有完善的基础设施,还要有优美清新的绿化环境。生态校园建设将生态文明与科学发展观有机结合,在无形中培养学生的生态文明意识和审美意识,还能对学生的情绪起到积极的效果。互联网+的教学模式,大力发展网上教学、网上作业、网上阅卷,实现资源共享,节约了纸张,减少了能耗,保护了环境。

2.3 人文生态

人文生态注重培养人的全面发展,不仅要培养学生的专业知识素养,还有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人文素养、生态文明意识、创新意识等。要互联网上,培养人文素质,言论人人平等,打破了很多人际关系中的障碍和壁垒,平衡了人文生态。

3 “互联网+”背景下高职院校生态文明校园品牌文化建设

3.1 利用网络、微信平台进行生态文明建设

(1)学校可以在自己的官方网站上留出一个板块投放和更新与生态环境、环保相关的知识和视频,也可以通過校园的广播每天插播一些生态环境的小知识,呼吁大家关注环保;

(2)在学校管理、教学等所有环节中都贯彻生态文明建设的理念,杜绝浪费,勤俭节约,定期或不定期的利用网络对学生开放讲座,将生态文明课程作为公共课程让学生了解生态教育;

(3)学校可以创建一个生态文明的微信公众平台,每天更新相关知识,并征集同学身边的生态问题和故事,积极沟通和解决问题,让同学切实参与到建设生态校园中来;

(4)成立相关的志愿者协会或社团,由学校大力支持,加大生态文明建设的吸引力,创建有趣的线上线下活动,以生态文明为主题征文,营造人人热衷环保的气氛,培养学生爱护自然的习惯;

(5)在植树节、地球日等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日子均可利用网络和微信平台宣传活动,呼吁大家保护生态文明,组织学生捡拾垃圾,植树,修建绿化等并提供相应的补助,提高学生的兴趣,利用微信投票选出“生态天使”。

3.2 实行绿色认养机制

利用网络微信平台宣传绿色认养活动,免费发放给同学们种子和土壤,当他们养成一盆盆栽的时候即可将盆栽回收放在专门的一个区域并署上同学的名字,悉心照料,让同学们可时时回来看他们的“爱宠”也可在微信平台上关注自己的绿植生长情况,这样既可让学生自身参与进生态文明建设中,也可提高他们的荣誉感和成就感,培养他们的生态意识;还有另一种办法是划分给每一个班级一棵大树或一块草地让他们照料,实行轮流监管的方式,这样还能促进班级的凝聚力。

3.3 建设节能机制

建立循环系统和污水处理系统,将每一滴水资源都利用起来,能不浪费就不浪费;努力研究节能设施,比如教室灯光智能控制,人走灯灭,尽最大力减少用电量;完善校园数据系统,做到简洁明了,降低时间成本;利用互联网监控垃圾流向,推广分类回收垃圾;为师生创建一个校园内资源互换的平台,将其不用的旧书、电器等在线上实现互换,减少资源损耗;提供借书的平台,加大网上图书馆的资源建设,实现网上那个资源共享,减少纸张浪费。

参考文献

[1]张丽娟.“互联网+”背景下高校志愿服务生态系统的重塑与变革[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46(01):164-167.

[2]凌霓.“互联网+”背景下高校创客教育生态环境构建研究[J].现代装饰(理论),2016(09):252-254.

[3]王磊,张涛.基于“应用驱动,开放共赢”的高校移动校园生态链的构建[J].现代教育技术,2015,25(03):69-75.

[4]薛孟晓.基于信息生态的高校图书馆网站信息构建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4.

作者单位

江西环境工程职业学院 江西省赣州市 341000

猜你喜欢

高职院校互联网+互联网
从“数据新闻”看当前互联网新闻信息传播生态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