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优化诗歌教学 提高文学素养

2018-03-21温彦鹏

甘肃教育 2018年2期
关键词:诗歌教学朗读写作

温彦鹏

【关键词】 诗歌教学;兴趣;朗读;意象;意境;写作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8)02—0108—01

现代诗歌作为一门语言艺术,较之古典诗歌更具自由性,有利于启迪学生思维,丰富学生精神世界。在新课程理念下,如何适应新教材的变革,遵循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从事现代诗歌的教学呢?下面结合具体的教学实践,笔者谈谈对诗歌教学的几点粗浅的体会。

一、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习兴趣的高低直接决定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与投入程度,因此,高中语文现代诗歌教學的首要问题就是培养学生的兴趣。由于学生对于现代诗歌的理解存在片面性,了解不够深入,因而学习兴趣低下。在正式授课前,教师应当依据诗歌内容,采取恰当的方式进行课堂导入,激发学生兴趣。例如,教师可以通过学生熟悉的诗歌进行引入,让学生了解诗人的创作背景以及创作意图。通过引入海子的名篇《面朝大海》,引导学生将诗中“喂马”、“劈柴”、“周游世界”等描写与现实中卧轨自杀的行为结合进行思索与探讨,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在思考、交流与分享的过程中感受诗歌的魅力。

二、加强学生朗读训练

所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写诗也会吟”都点明了朗诵教学的重要性。因此,教师可以根据诗歌的不同风格,选择不同的朗读方式,让学生边读边听,边读边学,边读边思,得到科学而有效的训练。营造朗读的气氛,引导学生渐入佳境。一般情况下,对于诗歌,应多指导学生大声朗读,读出感情色彩,读得琅琅上口,熟读成诵;需要强调课文中的重点词、重点句、重点段时,应指导学生齐读;让学生领略某篇文章的优美文辞;欣赏其艺术特色时,应指导学生自由读。当然,对诗歌更高要求的朗诵是根据作品的思想内容进行个性化的朗读,这必定是在对内容有了更深的理解与把握之后形成的。所以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品味诗歌语言而把握诵读的感情,洋溢着朗读的渴望。

三、引导学生抓住意象

“意象”是融入了诗人主观情感、思想的客观事物。在现代诗歌中,诗人主要从自然以及生活中选取物象于作品中抒发自己的情感,这些物象便是我们所说的“意象”。如,余光中《乡愁》中的“邮票”、“船票”、“坟墓”、“海峡”,这四个意象由近及远,由微到巨,由浅入深,催生出无限遐想的空间,营造出对家乡的无尽思念并由此上升为对祖国的思念,充分表达了诗歌的主题。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引导学生捕捉诗歌中的主要意象,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情感。例如,教学《在山的那边》时,在学生读完诗歌之后,笔者让学生从诗歌中找出所有意象,结合课前预习及所读体会,找出最能表现本诗情感的主要意象。学生们很快找出“山”和“海”两个意象。笔者又让他们说出这两个意象之间的关系,并据此体会诗中的情感——“海”象征理想,“山”象征实现理想的阻碍,诗人主要表现自己对理想的向往。这样一来,教学难题便迎刃而解了。

四、引导学生品味意境

每一篇诗作都是客观世界在诗人心中的再现,或多或少地打上了诗人自身思想感情的烙印,读诗必要经历这样一个过程:诗人心中之诗——纸上之诗——读者心中之诗。所以,鉴赏诗歌首先应进入作者的内心世界,再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感悟诗歌的内涵,品味诗情画意。这中间有一个关键环节,就是联想和想象。教师在教学中可以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进行联想和想象,并让学生描述出自己头脑中的画面,经过这一环节的教学,学生大多能结合诗歌内容有所想、有所说。现代诗歌教学中,通过这样的训练,既活跃了学生的形象思维,使他们更好地品味了诗情画意,又培养了他们口头描述的能力。学生在联想和想象中,加入了自己的感悟,又不同程度地激发了他们的创造力。

五、倡导学生模仿写作

教师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注意诗来源于生活,是诗人对生活的感悟,那么我们也同样可以把对生活的感悟用诗化的语言表述出来,当然这种写作是带有模仿借鉴性质的。仿写的形式可以多种多样,可就例句进行延续性仿写,可就例诗进行整段仿写。仿写时要注意借助联想、想象、比喻、排比等手法来表达自己独特的情感和生活体验。如,教学《理想》一诗时,笔者让学生模仿诗歌第一节来写诗句,很多学生都写得很好。这样的模仿创作,能让学生在充分的语言使用中进行语文学习,对学生的审美、理解、联想和想象能力的培养,可以说是水到渠成,我们何乐而不为呢?

总而言之,诗歌教学既是一种知识教育,也是一种审美教育,更是一种情感教育。现代诗歌教学跟其他文体的教学一样,要贯穿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让他们积极投入到思考和探究中来,避免教师的满堂灌。这样,诗歌的学习才会达到高效,才能让学生越来越好地掌握住诗歌鉴赏的方法,提高文学素养,增强对文学阅读和写作的兴趣。

编辑:马德佳

猜你喜欢

诗歌教学朗读写作
小学语文诗歌教学探索
构建校园英语文化,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
初中英语诗歌教学教学目标的有效性
以“读”为桥 走进文言文的天地
小学语文教学的新步伐
如何让小学生写作返璞归真
高中英语阅读与写作有效结合
谈谈朗读在文本解读中的作用
写作教学策略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