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江西省农村职业教育与三大产业对接问题研究

2018-03-21章俊霞

农业与技术 2018年3期
关键词:农村职业教育对接

章俊霞

摘 要:针对江西省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江西省地方经济的发展,分析江西省农村职业教育与江西省三大产业对接过程中产生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

关键词:农村职业教育;三大产业;对接

中图分类号:S-0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80329070

引言

农村职业教育的对象主要还是农村家庭人口。截止2016年江西省的农村人口占江西省总人口的48%,但是其受教育程度总体却比较低,主要是以初中文化为主,接受高中以上教育的比例仍然较低,农村家庭人口整体的劳动力文化程度需要加强。

据江西省统计年鉴数据,2016年江西省家庭常住从业人数有所下降,农村就业人数占总人口的58%,第一产业就业人数占总就业人数的54%,第二产业就业人数占总就业人数的27%,第三产业就业人数占19%。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7年第一季度江西省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646元,全省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3763元,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却达不到消费支出的水平,收入也才只有3307元,所以农村经济的发展仍是一大短板,江西地方经济的发展同样受到很大的限制。

1 江西省经济发展的现状

据2016年江西省统计年鉴数据,江西省生产总值达到了16723.8亿元,比上一年的生产总值增幅9.1%。第一产业增长达到1773亿元,增幅了3.9%;第二产业增长达到8487.3亿元,增幅了9.4%;第三产业增长达到6463.5亿元,增幅了10%。全省三大产业结构比重由上一年的10.7:52.5:36.8调整为10.6:50.8:38.6,发展事态较好,但是仍发现江西省地方产业集群度较低,生态低碳经济发展不够重视,导致全省经济实力不强,严重制约了江西地方经济的发展。

2 江西省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状况

2.1 江西省农村职业教育的对象不全面

江西省农村职业教育的对象局限在农村职业教育学校的中学生,农村职业教育学校的生源问题一直是短板,应该拓宽接受职业教育的对象,如农村家庭人口。家庭成员中接受普通教育的都可以成为职业教育对象,农村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农村家庭的发展。

2.2 江西省农村职业教育学校难以持续发展

农村职业学校难以持续发展最重要的原因是这类学校的毕业生职业发展不理想,其次职业学校的资源浪费严重未能得到充分利用(如物质资源、人力资源),再次职业学校招生十分艰难,最后,职业学校的专业设置不合理,未能以市场为导向设置培养目标、专业。这些问题严重阻碍了农村职业教育学校的发展,同样也导致江西省农村职业教育难以发展壮大起来。

2.3 江西省农村职业教育认可度较低

江西省教育的升学方式以小学—初中—高中—大学为主,农村家庭儿童受教育的方式以此为标准,未能进入大学的毕业生步入职场的居多,少部分会进行职业教育,因为在观念上,职业教育比进入大学的高等教育低了一个等级。而且,接受过职业教育的毕业生其职业发展不理想更加降低了普通教育毕业生接受职业教育的积极性,因为在现实中,职业教育对职业发展的效用较低,难以被认可。

3 江西省三大产业分析

三大产业顾名思义是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第一产主要是农林牧渔产业,江西省目前还只是一个农业大省,因为江西省第一产业产品的加工和产品的附加价值并未得到有效的开发和发展。第二产业主要是工业,包括重工业和轻工业,江西省工业占很大比例,但其工业结构不够合理,重工业比例较高,轻工业的发展不够重视。第三产业主要是服务业,从产业结构比例可以看到,江西省第三产业的比重有所增加,而且第三产业发展相对较快,其就业人数最多,据2016年江西省统计年鉴数据,其第三产业的就业人数所占比率达37.5%,而第一产业占30%,第二产业占了32.5%,由此发现,江西省第一产业劳动生产率极低,第三产业的劳动生产率相对较低。

4 农村职业教育与三大产业对接问题

4.1 农村劳动力的水平较低

农村职业教育尤为重要,对不同的人群进行有针对性的、行之有效的职业教育,以江西省三大产业人才需求为导向,有利于提高就业人员的的劳动效率,优化产业结构。

4.2 农村职业院校为三大产业培养高级技术人才的能力有待提高

目前江西省農村职业院校的发展参差不齐,教学资源不足和浪费、设备和生源缺乏、师资差、专业设置不合理等问题造成了职业学校难以培养出高技术人才,而企业需要大量高技术人才,这就导致学校培养的人才与企业的人才需求不匹配,无法做到农村职业教育与三大产业发展有效对接。

4.3 政府支持力度需要进一步加强

江西省政府对农村职业教育的支持有待加强。与农村职业教育相关的法律规章制度仍不完善以及对职业院校的资助补贴落实不到;具有代表性的农村职业院校缺乏,职业院校参差,造成仅有的资源浪费,而且大部分职业院校没有配备相应的学习设备,发展受限,需要政府出台相应政策优惠鼓励有效的校企合作引导其发展;政府财政扶持不到位,没有落实财政补贴到人,受惠学生群体有限;政府对农村职业教育和三大产业对接方面给予的政策支持不够,使校企合作流于形式。

5 农村职业教育与三大产业对接方面的建议

5.1 政府鼓励农村家庭人口接受职业教育

对于接受职业教育的农村家庭,给予相应的补贴,可以按学习的程度划分补贴等级鼓励农村家庭人口接受职业教育,并引导受过职业教育的对象转化其生产力;对接受职业教育后产生创业想法农村家庭给予最大的支持,如贷款优惠或补贴,相应的创业指导等,鼓励他们积极创业,提高其劳动效率;对于农村职业院校在校生给予相应的资助政策,落实到人,并组织专业人员定期开展以农村职业教育为主题的农民关心的热点问题的茶话会、文艺活动等,改善农村家庭对职业教育的偏见,提高农村职业教育在农村家庭的认可度。

5.2 整合农村职业院校

整合全省的职业教育学校,建设各县市的重点职业学校,这类重点职业学校应走在江西省乃至国家最前沿,配备雄厚的师资队伍,实现资源充分利用、平台共享。在培养目标上,应制定最低的标准,确保职业院校毕业生具备基本的技能和职业道德。在专业设置上,制定最低的标准,时刻以市场为导向,培养三大产业需要的人才,与三大产业有效对接,加大对朝阳行业的人才的培养。为这类重点职业学校配备职教实训基地,紧密联系地方企业,学习职业技能,培养学生职业价值观,为职业院校毕业生就业打下基础,才能更好的培养高级技术人才服务三大产业发展,优化产业结构。

5.3 优化农村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

人才的培养不能停留在传统的培养模式,应当与时俱进,不断优化升级人才培养模式,在校生不仅要学习本专业的知识,还要开拓其综合知识的学习能力、分析能力和运用能力。加强实践教学,任课教师需具备理论与实践能力才能更好地解决学生学习遇到困惑,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学生在理论学习结束后能够在实训基地、企业进行实践操作,加强理论学习的同时也丰富了学习的内容,为毕业生进入职场打下扎实的基础,提高学生成为高级人才的潜力。

5.4 制定农村职业教育法规和制度

要想农村职业教育继续展开,离不开法规的约束、制度的管理。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需在法规和制度下进行,有法可依,有制度来管理,才能更稳健的发展。尤其是在农村职业教育对象广泛之后,针对不同的人群管理的制度需要调整,才能实现农村职业教育的可持续发展,为三大产业提供高级技术人才,提高江西省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江西省统计局.江西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6.

[2]黄毓哲,曾巧生.江西省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关系的实证分析[J].江西行政学院学报,2011(4):48-51.

[3]唐智彬,石伟平.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现状及问题分析[J].职业技术教育,2012(28):60-61.

[4]陈家良,柳军.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江西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研究[J].继续教育研究,2015(7):42-44.

[5]朱容皋.农村职业教育人才培養模式问题与对策分析[J].中国高教研究,2008(11):66-67.

[6]付敏,陈美红.江西省农村职业教育师资需求与培养策略研究[J].中职教育,2011(18):52.

[7]曾智飞.以江西省为例分析地方经济发展与职业教育的相关性[J].教育与职业,2014(3):109,171.

[8]邹学慧.我国农村职业教育发展滞后的原因及对策[J].继续教育研究,2011(6):65-66.

[9]王进.江西省中等职业教育专业设置与区域产业结构适应性分析[J].职业教育,2014(12):156-158.

[10]杜宇.农村职业教育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J].农业经济,2016(9):120-121.

猜你喜欢

农村职业教育对接
分析中职基础英语与专业英语的对接途径
“产教融合”视角下我国养老产业与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对接研究
我国农村职业教育政策的演变
关于黑龙江省农村职业教育教师队伍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