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我国中小企业融资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18-03-21张光朝
张光朝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化发展,中小企业逐渐凸显出其在缓解社会就业压力,优化产业结构方面的作用,逐渐成为影响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之一。当前,我国中小企业的发展严重受到融资难问题的制约,因此,发现并解决融资中存在的问题成为当前中小企业面临的主要课题。本文首先阐明了中小企业的融资现状,并分析了当前中小企业融资中存在的问题,进而给出了一些解决对策。
关键词:中小企业 融资
一、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现状
对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现状的分析,主要可以从中小企业的经营环境,融资渠道和融资成本以下方面人手:
在经营环境方面当前,我国的中小企业正处于快速发展成长阶段,企业经营环境在随企业的发展不断变化,不具有稳定性,而由于其发展基础薄弱,生产规模小,缺乏优质产品,无法满足银行贷款要求;同时由于其适应环境的能力不强,应对风险的能力不足,使其信用评级较低,更加恶化其经营环境。
在融资渠道方面,由于中小企业的发展还不成熟,在发展中不确定因素太多,一般很难得到金融机构的支持。就直接融资方面而言,我国的证券市场一般以大型企业为主,很少涉及到中小企业;就间接融资方面而言,中小企业的融资一般以银行为主,但往往由于企业发展不成熟,应对风险能力不足等原因,难以获得银行的支持。
二、我国中小企业融资中存在的问题
(一)中小企业缺乏现代化的经营管理理念
中小企业因其发展规模小,基础薄弱,受自身能力的限制,在企业发展经营过程中,经营方式和管理模式都会存在一些问题,在市场环境日新月异的情况下,中小企业的经营管理必须与时俱进。但当前,很多的中小企业都缺乏现代化的经营管理理念,企业不注重对法人治理结构的规范,不注重风险预警系统的建立与完善,企业的产权制度不明确,财务制度不规范,这些问题都会降低企业的社会信用,从而削弱了金融机构对银行的资金支持,加大了中小企业的融资难度。
(二)中小企业缺少提供担保抵押的财产
一般情况下,企业在向金融机构融资时都需要提供可担保的抵押物,且金融机构对抵押物的要求都比较高,往往只接受固定资产作为抵押,但我国中小企业由于发展基础薄弱,经营规模小等原因,固定资产在资产结构总额中的比例较小,很难作为融资的抵押担保,也没有担保单位愿意为其担保。与此同时,中小企业在以房地产或土地作为抵押贷款时,需要支付比较高的公证费用,也会加大企业的融资成本,而是企业放弃以固定资产作为抵押。
三、中小企业融资难的解决对策研究
(一)加强经营管理、提升企业素质
利用现代化的经营管理理念,加强经营管理,提升企业素质是中小企业解决融资难问题的基本措施也是关键所在。一方面,企业要建立并完善内部管理机制,建立健全日常经营管理规范和财务管理制度,要加强产品的创新研发并尽可能的降低生产成本,从基础方面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另一方面,企业要注重对国家经济政策的研究、分析,要对社会产业结构和资本结构的动向有所了解和预测,以便充分利用政策和市场环境获取更大的效益,以提升企业素质,增加企业的融资资本。
(二)加强信用担保体系建设
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必须进一步拓宽融资渠道,大力推进信用担保体系建设。就我国当前的市场发展和企业经营情况而言,在中小企业的贷款担保体系建设中,应该以政府担保为主,同时发展其它的担保方式。政府担保贷款的过程,涉及的交易成本较低。能够降低企业的融资成本。
(三)加大政府扶持力度
中小企業的发展因其受自身实力限制比较大,因此更需要国家政策法规的支持。针对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国家应该制定并完善有利于中小企业融资发展的法规政策,为中小企业的发展提供保障,对一些新发展起来的中小企业,国家应给予一定的优惠政策支持,对那些处于快速发展壮大中的企业,国家可以除了给予政策优惠外,也可以提供具体的技术指导与管理帮助。此外,政府还可以通过一些特殊途径设立专项资金以帮助融资难、发展困难但有发展前景的企业中小企业或适当开辟一些适合中小型企业发展的金融项目和业务,要从根本上,给予中小企业实质性的帮助与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