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古民居建筑装饰中的民俗象征
2018-03-21周艳
摘 要:地域间气候条件及生活方式差异性对于我国古代民居建筑形成多样的装饰风格具有不可比拟的积极作用,而建筑装饰风格与当地居民生活方式存在着密切联系,记录各个地区间文化艺术及风俗习惯,具有民俗意境深刻及题材内容丰富等鲜明特点。作为我国古代民居建筑装饰的主要题材,植物纹饰能生动直观表达出当地居民民俗意境,蕴含平安幸福驱灾避祸寓意。以我国古代民居建筑装饰为切入点分析其审美心理,就典型植物纹饰民俗象征意义进行深入探究,旨在为相关工作人员积累更多的工作经验。
关键词:古代民居;建筑装饰;植物纹饰;民俗象征
作为我国传统文化具象化层面,民俗文化主要负责展现人民群众精神生活及物质生活,真实反映民间社会群体间文化行为及文化表现,是以人民群众为传播载体具有生生不息及世代相传等鲜明特点的文化现象[1]。与此同时,民居建筑作为五千年以来人民群众居住的主要区域,不但详细记载各个地区间人民群众文化艺术特点及风俗习惯,更是中华民族文化历史的重要鉴证,空间地域特色丰富且文化底蕴深厚,全面展现区域间社会制度、艺术爱好、技术条件、宗教信仰、风俗习惯及经济文化,属于民风民俗及地域文化的物质性载体,而物质性载体以民居建筑装饰造型为最终反映。鉴于此,本文针对我国古代民居建筑装饰中植物纹饰民俗象征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一、古代民居建筑装饰中民俗审美心理
俗语有云“立象以尽之”及“言不盡意”,表明使用符号与语言思维更为重要,长期演变发展形成我国古代民居建筑“图必有意、意必吉祥”的民俗意境。由此可见,我国古代民居建筑装饰造型是不同地区人民群众赋予平安幸福、驱灾避祸、繁衍生殖及祭祀祖先寓意的重要符号[2]。相较于其他纹饰,古代民居建筑装饰纹饰具有题材丰富及类型多样等鲜明特点,尤其是植物纹饰占据极其重要地位,以植物果实、植物枝叶及植物花朵为主要组成内容,是我国古代民居建筑装饰的主要组成部分。此外,民俗文化形成无法脱离自然环境及社会环境熏陶,历经沉淀、升华及传承等环节形成其特征的装饰理念。
作为“形中立意”的装饰理念,民俗文化主要负责传承民俗意境,是一种蕴含平安吉祥驱灾避祸的民俗审美心理,具有实用意识、忧患意识及生殖意识等审美心理。民俗审美心理中实用意识对于民俗审美意识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可分为精神层面意识及物质层面意识,而物质层面意识与人民群众衣食住行存在着密切联系,精神层面意识与气质、品德及道德教化存在着密切联系[3]。植物纹饰作为精神层面实用意识,题材内容较为丰富,例如石榴、松柏、梅兰及竹菊等,能充分发挥自身烘托民居主人文化气质的作用,直接体现民俗审美意识中精神层面实用意识。
作为民俗审美意识的主要组成部分,忧患意识历史悠久,与我国属于农业大国存在着密切联系,而通过心理寄托或心理补偿等方法坦然面对大自然中各种灾难以达到祈求来年丰收及风调雨顺的目标,例如,以古代民居建筑中佛手及花瓶纹饰为例,利用谐音处理方法赋予平安是福的民俗意境,直接体现人民群众忧患意识[4]。同时,自人类繁衍以来,生殖崇拜是民俗审美意识中最为重要的表现形式,人民群众通过建筑装饰纹饰赋予多子多孙及家族兴旺等寓意,表达民居建筑主人心中对于生殖繁衍的迫切心情,例如,葡萄及石榴等纹样,具有象征人丁兴旺及多子多孙寓意。
二、古代民居建筑装饰中植物纹样民俗象征
一般说来,我国古代民居建筑装饰具有题材内容丰富多样等鲜明特点,例如动物纹饰、植物纹饰及真实反映民间生活习俗纹饰等,尤其是植物题材纹饰在古代民居建筑装饰中占有重要地位,其产生起源与人民群众对于植物崇拜情感及想象存在着密切联系。在生产力较为低下的古代,除斗争手段外人民群众为了满足自身生存及延续需求对于自然环境存在幻想、祈求及依赖情绪,是人民群众形成植物崇拜意识的主要原因,换而言之是古代民居建筑装饰中植物纹样出现频率高的原因之一[5]。同时,我国古代民居建筑装饰中典型植物纹样可分为牡丹纹、梅花纹、兰花纹、竹子纹、菊花纹、莲花纹、松纹、桃纹及石榴纹等。
其中,牡丹作为毛茛科花灌木,是我国知名度较大的名贵观赏花木,具有花香袭人、风姿典雅、花朵重瓣、根深叶茂及花大色艳等鲜明特点,有着百花之王、百两金及富贵花等美称,而我国传统文化赋予牡丹花雍容华贵、富丽堂皇及吉祥繁荣等象征意义,牡丹纹样被广泛应用于古代民居建筑装饰[6]。
作为蔷薇科落叶小乔木,梅花具有寒冬先叶开放等鲜明特点,其花朵普遍为单朵或2朵齐放且存在5片花瓣具有红、白及粉白等颜色,是我国较为知名的观赏植物,而梅花不惧寒冷凛冬绽放的生长习性被我国传统文化赋予高洁及不畏严寒等寓意,充分发挥自身奋发斗志的激励作用。同时,凛冬梅花盛开,“开于百花之先,独天下而春”,民俗文化赋予梅花传春报喜等吉祥寓意,并且梅花5瓣花瓣又称“五福花”,蕴含“财气、喜气、长寿、利禄及福气”等象征,被广泛应用于古代民居建筑装饰。
兰花是我国传统名花且属于多年生草本植物,具有韵清、神清、色清及气清等鲜明特点,被我国传统文化赋予高洁清雅、飘逸洁净等寓意,有着花中君子美称,被广泛应用于古代民居建筑装饰。
竹子作为生长迅速且枝干高大的禾草类植物,具有凌霜傲雨、四季青翠及挺拔修长等鲜明特点,深受古代人民喜爱,有“庭院无竹不园”及“居而有竹,清气满院”的说法,与松柏及梅花称为岁寒三友。
作为莲科水生植物,莲又名芙蓉或芙蕖,现名荷花,盛开时花朵硕大且叶圆似盘,被我国传统文化赋予“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等寓意,并且莲花是佛教标志性图案,是我国传统文化中蕴含吉祥寓意的图案之一。
松树属于常绿针叶乔木,具有凌霜不凋、冬夏常青、耐寒耐旱及阴处枯石缝生存等鲜明特点,其树体较为高大长寿且树姿较为苍劲雄伟,是极具观赏价值的树木种类,并且受松树生长习性及外在形象的影响,被我国传统文化赋予长寿、贞洁及坚强等寓意,与梅花及竹子合称为岁寒三友,用于比喻战胜困难及不畏逆境的坚韧精神,以松菊延年或松柏同春为典型民居建筑装饰纹样。
总而言之,以植物纹样为民居建筑主要装饰类型不仅符合人民群众审美心理,更能赋予更多的艺术美感及民俗意境,通过借喻、谐音及象形等表现手法将人民群众美好祝愿以植物纹样的呈现方式广泛应用于民居建筑各个装饰位置,结合相应的艺术语言寄托人民群众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时,植物花朵、果实及枝叶形态特征能形象表达出民俗意境,例如,石榴及葡萄等多子类植物常被赋予人丁兴旺的美意。
三、结语
通过本文探究,认识到作为民俗艺术与建筑艺术有机结合的产物,民居建筑装饰、形式及结构与区域生活方式、民俗习惯及所处时代存在着密切联系,尤其是其建筑装饰与皇家园林、宗教建筑及皇家宫殿不同,等级制度约束小,因而民俗建筑装饰设计较为自由且装饰题材丰富。作为我国古代民居建筑装饰的主要题材,植物纹饰主要分布于古代民居建筑中屋顶、窗户、檐柱、影壁及大门处,能生动直观表达出当地居民民俗意境,蕴含平安幸福驱灾避祸寓意,被赋予更为深刻的内涵,实现“形中立意”。
参考文献:
[1]徐建国,邓全明.苏南民间湿壁画工艺装饰形式与特征[J].艺术评鉴,2017,(14):42-44.
[2]热孜万古丽·依力尼亚孜.维吾尔民俗与植物文化初探——以喀什叶城县乌夏克巴什镇民俗中的植物文化为例[J].西部皮革,2016,(18):242+244.
[3]赵海燕.高家崖与其它地区建筑装饰砖石雕植物纹的比较研究[J].艺海,2015,(12):146-147.
[4]王树芝,岳洪彬,唐际根,岳占伟,何毓灵,赵志军.商代中晚期的树木利用——洹北商城和殷墟出土树木遗存分析[J].南方文物,2014,(03):117-129+116.
[5]王玮.川西平原地区新农村景观色彩意象研究——以绵竹年画村景观色彩意象呈现为例[J].西部人居环境学刊,2014,(03):96-100.
[6]陈瑶,苏金玲,东方.推动杉木文化的繁荣与可持续发展——2013杉木文化国际研讨会在长沙召开[J].家具与室内装饰,2013,(11):4-5.
作者简介:
周艳,硕士,荆楚理工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环境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