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哈畜牧业国际合作模式与对策探析
2018-03-21李静刘建明杨光维
李静 刘建明 杨光维
摘 要:本文围绕“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介绍了中国新疆和哈萨克斯坦共和国畜牧业发展情况,分析两地畜牧业的发展优势和不足之处,突出介绍了在人文、地理、环境等方面与哈萨克斯坦国联系最为密切的伊犁州的畜牧业发展优势,提出相关对策,互利共赢,为开展畜牧业国际合作模式提供参考,共同推进中哈畜牧业发展。
关键词:一带一路 新疆 哈萨克斯坦共和国 伊犁 畜牧业 合作模式
2013年9月和10月,习近平主席分别在哈萨克斯坦共和国的纳扎尔巴耶夫大学和印度尼西亚国首次提出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提议,“一带一路”战略构象初现。哈萨克斯坦共和国是丝绸之路经济带上的一颗明珠,中国新疆是连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核心节点,现已成为我国开拓中亚、西亚、南亚和东欧的重要平台和通道。新疆与哈萨克斯坦共和国在农业方面的合作步伐已逐渐展开,进出口总量和种类逐年提高,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来,新疆与哈萨克斯坦共和国的农畜产品进出口总额占贸易总额的比例平均达到了90%,个别年份多于95%。新疆与哈萨克斯坦共和国有1782公里边境线,现与哈萨克斯坦共和国7个口岸,其中距离阿拉木图最近的霍尔果斯口岸仅320公里。而霍尔果斯口岸、都拉塔口岸位于伊犁州,为国家级经济开发区,除了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新疆伊犁州与哈国在政治、文化、宗教、语言、风俗等方面都有着天然的联系,目前伊犁州面向哈萨克斯坦共和国的外向型农业处于全疆领先的地位。另外,哈萨克斯坦也希望通过“一带一路”战略加强与中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的合作,进而可以通过伊犁州与哈萨克斯坦的地理、文化、风俗等天然优势开展中哈两国畜牧业产业化的国际合作。
一、新疆和伊犁州畜牧业发展现状
(一)畜牧业产业基础雄厚
新疆地处欧亚大陆交界处,毗邻中亚多个国家,具有发展畜牧业的天然优势。新疆畜牧业以草食家畜牛、羊、马为主,近年来全疆大力推广“四良一规范”配套技术,现代畜牧业取得长足发展。伊犁州是新疆重要的种畜培育和繁育基地,素有“塞外江南”“天马的故乡”“细毛羊的摇篮”和“新疆褐牛之乡”的美誉,拥有优质的天然草场和丰富的农作物秸秆资源。现已建成新疆褐牛、中国美利奴羊、哈萨克羊、伊犁马和新疆黑蜂等优势品种为主的良种繁育基地24个,其中伊犁马被选为国家礼宾马培育母本,新疆褐牛品质和数量居全疆之首,哈萨克羊达380万只,成为伊犁河谷有机羊肉的主导产业;新疆黑蜂是伊犁河谷独有的地方蜂种,现有黑峰种群2万余箱,已形成黑蜂产业品牌。2016年伊犁州各类牲畜存栏670万头,占到了全疆的13.5%;出栏674万头,占全疆的15.3%;主要畜产品产量肉、奶、禽蛋等分别达34.7万吨、94.4万吨和12.6万吨,分别占全疆的12.2%、26.2%和20.3%。畜牧业产值达145亿元,占全疆的21.7%。
(二)饲草料资源丰富
新疆农牧业土地面积达10.3亿亩,占据全国可使用农牧业土地面积的1/10,拥有大量的天然优良牧场,牧草种植面积7.7亿亩,是全国第三大牧草种植地区。伊犁州耕地资源较为丰富,粮食作物种植面积600多万亩,农作物秸秆产量达500万吨,人均占有量均居全疆之首。自2001年以来,国家在伊犁州实施了天然草原恢复与建设项目、退牧还草工程及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等项目,人工草地的建设得到了较快的发展,伊犁州人工种草保有面积131万亩,主要种植的牧草有紫花苜蓿、红豆草、鸭茅。同时通过国家“粮改饲”项目的实施,伊犁州年种植青贮玉米面积不断提升,种植业资源与草地资源形成良好的优势互补,为畜牧业发展提供良好的物质基础。
(三)畜牧业品牌和市场声誉良好
新疆畜牧产品享誉全国,近年来国内多个著名畜牧业产品加工企业纷纷在新疆设立生产基地,全区规模以上畜产品加工企业达到463家,饲料加工企业近20家,建立畜牧业专业合作组织400多个,贯通畜牧业产前、产中、产后的产业化经营体系初步形成,畜产品加工率快速提高,出疆、出口贸易日益活跃,无公害畜产品产地认证和畜产品地理标识认证数量不断增加。伊犁州作为新疆畜牧品牌的重要产地,其中新疆细毛羊、伊犁马、新疆褐牛、伊犁蜂蜜、马奶、伊犁熏马肉、熏马肠、伊犁鸡蛋、伊河马鹿鹿茸等都已经树立了良好品牌概念,历史上的伊犁“寨口”奶粉、伊犁毛毯和现今的“巴口香”牛肉、百信蜂业等品牌享誉全国。
(四)畜牧业人才队伍体系健全
新疆畜牧业发展历史悠久,培育出一代又一代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优秀畜牧专业队伍。近几年来,除了不断吸收一批又一批国内外知名高校毕业生投入新疆畜牧产业发展建设外,各区政府还大力发展本土畜牧专业高等知识教育,加强畜牧队伍建设和教育培训。作为新疆畜牧业发展领头羊的伊犁州,一大批优秀畜牧专业技术力量纷纷投入到伊犁河谷畜牧业生产一线,并与疆内外科研单位紧密合作,建立了产学研实验基地,共同研发和推广了许多科研技术成果,是伊犁河谷畜牧业发展的主体科技支撑。
二、哈萨克斯坦共和国畜牧业发展现状
(一)畜牧业发展自然条件优越
哈萨克斯坦共和国地处欧亚大陆交界处,是全世界最大的内陆国家,其国土占地面积有270万平方公里,其中土地面积占据90%以上,且以低洼地带和平原为主,气候宜人,牧场辽阔,天然牧场面积广大,具有发展畜牧业的优越自然条件,可以放养近亿只马、牛、羊等草食家畜。在众多畜牧业种类中,哈萨克斯坦畜牧业中的养羊业较为发达,尤其是在江布尔、阿拉木图和克孜勒奥尔达等地区养羊规模较大,羊制品业也较为先进。
(二)畜牧业规模化养殖发展滞后
哈萨克斯坦共和国规模化养殖不高,家庭小户型养殖比重较大。独立前的哈萨克斯坦畜牧业种类多数量大,自1992年独立后,哈萨克斯坦的畜牧业无论是在畜牧种类和数量以及畜产品生产方面都呈逐年下降趋势,大规模饲养和畜产品产业化发展都较解放前减少。另外近5年来,哈萨克斯坦的畜牧业中的养殖场规模化养殖与家庭养殖所占比例为牛1:4.6、豬1:3.5、骆驼1:2.3、羊(绵羊和山羊)1:2.2、马1:3.5、家禽1:1.2。哈萨克斯坦畜牧业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达到畜牧业发展低谷,2000年以后随着政府政策的调整和国内外畜牧业市场需求的增加而逐年好转。
(三)畜牧业生产工具设备落后
长期以来,哈萨克斯坦大多数的畜牧业生产和加工企业的生产工具和技术设备都是使用40年前引进的设备,这些生产工具和机器设备早已破旧老化,严重影响了生产和加工的效率。为此,很多畜牧养殖的场所和畜产品加工的车间(设施)环境和条件还不能完全通过技术方法来调节,导致畜牧业的规模化繁殖效率较低,畜产品不能得到深加工以创造更多的价值和利润。另外,由于受制于技术条件限制,哈萨克斯坦近20年来畜牧业存栏数逐年减少,产量低。20年间,牛存栏数从970万头减少到600万头,肉用良种牲畜只占存栏数的2%,低产量也导致了肉产品价格开始上涨。
(四)畜牧业专业技术队伍不健全
哈萨克斯坦畜牧业生产领域缺乏专业人才,畜牧业养殖多以传统养殖方式为主,缺乏动物养殖技术和动物医学方面的专业知识。另外,畜产品生产加工企业里的从业人员中懂得专业知识,掌握先进技术的人员少,使得产品加工程度较低,大多都是将原材料初加工后进行销售。因此,畜牧业得不到科学管理,生产技术不规范、产量低,为广大消费者提供高质畜产品的科技能力和生产水平受到专业人才和专业知识水平的限制。
三、中哈畜牧业产业化国际合作模式对策
(一)加强畜牧业基础设施建设
由于国情和历史原因,哈萨克斯坦对畜牧业的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不足,严重阻碍了哈国畜牧业产业化发展。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以重工业发展为主,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比重偏低,虽然近几年来随着国家经济发展的转型,国家开始大力发展农业和畜牧业,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新疆不断增加对畜牧业的投入,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显落后。因此,要想促使新疆和哈萨克斯坦畜牧业长远、持续、快速发展,畜牧业基础设施建设应该先行。新疆和哈萨克斯坦要加快中大型农场、畜牧产品加工工厂、畜牧技术中心等基础设施建设,以先进的基础设施来提升中哈两国畜牧业产业化规模,保障畜牧业健康发展。另外,除本国政府加大投资力度外,新疆和哈萨克斯坦也可以引进外资来进行畜牧业基础设施建设。
(二)建立畜牧业区域经济合作模式
伊犁州与哈萨克斯坦地理位置相邻,风俗文化相似,这些共同点为两地畜牧业产业化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区域合作环境。从畜牧业资源结构看,哈萨克斯坦畜牧业产品加工多为初加工,中国人口众多,是畜产品消费大国,新疆畜产品虽然养殖量较大,但仍不能满足市场需求。因此,新疆和哈萨克斯坦应该根据两国市场所需及实际情况进行畜牧业产业结构调整,对畜牧业养殖和畜产品加工合理进行国际分工。新疆可以从哈萨克斯坦更多进口畜产品加工的初级产品,并向哈提供更多畜牧业养殖和畜产品生产的人才培训、先进技术和优良的品种,使得两地畜牧业优势互补,避免同业竞争,相互促进两地畜牧业区域化合作,并在健康的畜牧产业市场环境中共同发展。
(三)创新畜产品营销方式,提升畜牧业管理服务水平
近几年,随着阿里巴巴、京东等电子商务的崛起,产品营销方式发生革命性变化,这也为畜产品营销开辟了新的途径。新疆和哈萨克斯坦可以充分利用政府网站和新媒体,借助“一带一路”发展战略进行畜产品的营销和推广,创新畜牧业招商引资方式,加大畜产品推广力度,开辟多样化、多渠道的营销模式,互惠合作,营造全新的畜牧业投资的良好环境和氛围。同时,要不断提升畜产品营销管理水平,构建全面、诚信的畜产品营销管理体系,开展诚信营销教育。加大政府管理力度,打造公平公正的畜牧业产业化营销政策环境和市场环境。
四、结论
中国作为“一带一路”战略的首倡国,肩负着为沿线国家谋求福利的重任,而哈萨克斯坦作为“一带一路”战略的重要参与国,应在“一带一路”建设中起到示范作用。中哈应依托新疆与哈萨克斯坦的地缘优势互惠合作,加强沟通和协作,开展技术、人才、投资等方面的交流和合作,促进新疆地区和哈萨克斯坦畜牧业产业化向前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杨菊清,张增强.哈萨克斯坦共和国细毛羊考察见闻[J].新疆畜牧业,1993,(2).
[2]陈诗教.哈萨克斯坦共和國与中国新疆经济发展的比较研究[J].新疆社会经济,1993,(2).
[3]柴利.新疆与中亚国家林果业和畜牧业合作潜力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8,(13).
[4]布娲鹣·阿布拉.中亚五国农业及与中国农业的互补性分析[J].农业经济问题,2008(3).
[5]李豫新,朱新鑫.农业“走出去”背景下中国与中亚五国农业合作前景分析[J].农业经济问题,2010,(9).
[6]孙作山.面向哈萨克斯坦的新疆对外向型农业发展研究[D].新疆农业大学,2010.
[7]李豫新,朱新鑫.中国新疆与中亚五国农业区域合作机制探析[J].对外经贸实务,2011,(10).
[8] 郝一帆,杨丝逸.哈萨克斯坦投资环境及风险分析[J].经济研究导刊,2012,(29).
[9] 陈欣怡.哈萨克斯坦农业发展现状[J].世界农业,2013,(12).
[10]卡比努尔·库拉西.新疆与中亚五国农业合作的基础及对策建议[J].北方经贸,2013,(3).
[11]古丽孜议娜等.哈萨克斯坦畜牧业生产概况及发展趋势[J].草食家畜,2013,(6).
[12]宋双双.在“一带一路”战略下扩大对外农业合作[J].国际经济与合作,2014,(9).
[13]刘昌龙,强始学,李兆伟.投资哈萨克斯坦农业的影响因素、风险及对策研究[J].世界农业,2014,(10).
[14]曲春红,张振兴. 哈萨克斯坦农业发展概况[J].世界农业,2014,(2).
[15]王冕.中国新疆与哈萨克斯坦农业合作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15,(5).
[16]徐军,王安东,徐新龙等.哈萨克斯坦畜牧业发展及动物疫情状况[J].中国动物检疫,2015,(11).
[17]李华斌,杨飞飞.“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哈双边贸易发展问题探析[J].经济贸易,2016,(25).
[18]徐海燕.一带一路视域下哈萨克斯坦经济发展战略及中哈合作[J].俄罗斯学刊,2016,(6).
[19]李红波,闫向民,杜玮等.哈萨克斯坦畜牧业生产情况调研[J].现代农业科技,2016,(6).
[20]吕金华,郭飞.新疆与哈萨克斯坦农业合作的思考[J].新疆农业科技,2017,(1).
[21]陈东杰.哈萨克斯坦农业发展历程刍议[J].西安财经学院学报,2017,(1).
(作者单位:1.伊犁师范学院;2. 3.伊犁州畜牧科学研究所)
责任编辑:康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