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激励机制研究
2018-03-21王凤莲姜荣欣邱述兵
王凤莲 姜荣欣 邱述兵
(安徽工程大学 管理工程学院,安徽 芜湖241000)
一、引言
众所周知,技术代表着生产力,技术创新是科学技术的实际应用或者说是科学的某一外在体现,同时,技术创新也是实现快速提高生产力的必要条件[1]。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技术创新愈发重要。中小企业的技术水平决定企业竞争中的主导力量,关乎企业能否在这个行业继续前行,任何目标的制定不能忽视企业的技术水平这一要素,也就是说技术水平是企业战略目标制定的前提[2]。目前,经济已经全球化,企业所处的环境就不仅仅是国内相关企业,而是国际大都市下更多的形形色色的相关或不相关企业。企业面临的挑战越来越多,宏观环境的不确定性也在增大。当然,有挑战就会有机遇,在这样不确定的环境中,企业必须要不断地有创新产生,以便应对快速发展变化的市场环境。所以,如果中小企业不能够未雨绸缪,不积极进行技术创新,终将被竞争市场淘汰。
技术创新从何而来?当然是人才的创新,而人才的创新又与激励因素挂钩。对于人来说,实际应用的能力仅是冰山一角,更多潜在的能力像冰山一样潜藏在海底,这些潜能是需要施以激励才有可能被很好地利用。而技术创新恰恰是一个人的能力得到很好的发挥才得以实现,可见激励对于人的影响是何其重要。技术创新对于大多数人来说都是在需求层次的最顶端,企业若想拥有更多创新型人才,需要建立完善的激励机制,鼓舞员工进行创新,为企业不断注入新的血液。这样,企业才能获得长久发展[3]。
由于激励机制不够完善,影响了技术创新,导致许多企业的发展很迟缓。对于激励效果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很多企业管理者没有重视技术创新激励机制,企业缺少有关技术创新的激励管理;另一方面是制定了激励管理机制,但方式方法不正确,激励机制效应没有有效发挥[4]。因此,针对技术创新激励机制的研究势在必行。本文梳理技术创新激励机制制定过程中面临的困难,并提出解决策略,拟完善组织技术创新激励机制。
二、技术创新激励机制现状
由于我国建国不久,百年企业还不是很多,多数企业是从建国初期才开始萌芽,各种管理模式还处于20世纪的单一状态,多数企业还保留着传统的作业方式。就激励机制来说,我国传统企业的激励机制的种类很少。主要分为以下几种方式[5]。
(一)薪酬分配
国家进入市场经济后,公司将企业资产折合为股票,员工就有了持股的待遇。从我国建国开始,国企作为国家经济建设的主要组成部分,以简单的工资待遇分配一直持续了好多年。所以,大多数员工的潜意识里还是认为物质报酬能给他们带来更有效的激励。当然,事实也是这样。但是,为了打破平均主义,改革开放后,放权让利开始实施。这一政策的实施一方面激励企业高管重视企业业绩,另一方面不断地拉大了高管和普通员工的薪资差距,从而导致企业员工内心的极大不平衡。
(二)职位的变动
用职位的升迁来激发员工技术创新能力,这是万古不变的真理。企业管理者巧妙地抓住了这一要点,对员工实施有效管理,挖掘员工的潜在能力。一个普遍认同的观点,一个人职位高了,我们自然认为他的能力也强,也就是以职位高低论英雄。但是,现在企业存在这样一种现象,一个人的升职空间往往取决于他对上司的“忠诚度”,高管潜意识里忽视员工的能力和工作效果。
(三)精神荣誉鼓励
对于精神荣誉鼓励,我国很多企业都采取了各种措施用以激励员工,而且精神和荣誉激励对于员工在20世纪80年代以前还是当今社会,激励因素都是普遍存在的,只是当今时代,口头奖励的作用不再像20世纪那样有效。其次荣誉激励缺乏权威性,没有严谨的评定标准。评定员的产生缺乏民主,多数情况下是内定或者企业高层直接参与。另外,知识产权侵权现象日益严重,知识技术的创作者无法得到应有的报酬,知识产权的激励作用也就没有充分发挥。
三、当前技术创新激励机制所面临的困难
(一)企业内部的激励机制不够完善
由于政府放权改革这一特殊制度被某些企业利用,导致企业权力权利配置不当和高管腐败[6]。对于员工来说,薪酬和职位变动对他们来说是最重要的。而多数企业员工的工资都是与工龄、岗位挂钩,这种现象严重影响新员工创新的积极性,当一个员工想要有些不同的看法时,他可能会认为其工作就是完成上级交给的任务,其他事多说不宜或者多做不宜,而且由于高管腐败,员工的辛苦付出与回报也不成比例。
(二)政府的相关政策不能有效地激励企业和个人开展技术创新
虽然说当前我国大力支持企业和个人积极展开技术创新,在税收方面的政策,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技术创新活动的开展,激励了更多的人加入创新的队伍中去。但是,政府在税收福利分配上存在一些问题:第一,财政政策的激励对于技术创新的各个环节的分配不合理,激励效应没有最大化;第二,政府的财政政策对于产业化、商业化的创新的关注度不够,支持不足[7]。改革开放以来,政府对于企业支持是具有选择性的,没有面向全体企业。要想达到目的,前提是政府要制定完备的甄选方案,现在看来,这种方案还不存在;第三,财政措施的不完备,导致多数企业独自支付创新所需要的成本,承担技术研发风险。
(三)企业和个人没有合理利用知识产权的激励作用
目前,人们对知识产权的关注度比以往要加强很多,但对知识产权的维权意识还很薄弱,而且,当知识产权被侵犯时,多数人没有得到应有的补偿,导致知识产权激励机制没有发挥作用。这可能是由于我国的知识产权维护政策刚制定不久,不够成熟的缘故。
(四)企业激励机制存在的其他问题
薪酬分配制度太过统一,有些薪资分配时论资排辈,没有与员工的工作能力一一对应。另外,没有对职位变动后的员工进行教导或者培训,导致许多员工升职后,在公司摆起了“官架子”,心思不再用在工作上,而是用在怎么讨领导开心,怎样升职快上,甚至有些意志薄弱的走向腐败。其中,家族企业腐败的现象比较严重,企业内部管理模式多以辈分或者血缘关系来决定,领导层的能力倒没那么重要了。这种现象严重阻碍了企业的发展。
四、提高企业员工创新能力之策略
企业要创新,着眼点就要落实到激励机制上去。激励的主体要从企业内外部两个方面讨论,第一,企业要制定相应的激励政策,激励员工进行技术创新,为员工创建一个利于技术创新的内部环境;第二,企业外部环境激励,其中,政府部门要不断完善企业技术创新的有关政策,给广大技术创新爱好者提供良好的外部政策环境[8]。
(一)企业内部管理机制
任何企业的管理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管理,人才是打开技术创新的钥匙,无论企业实行什么样的管理,想要向哪个方向发展,都离不开员工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若要激发员工的主观能动性,企业必须建立一套完备的管理体系。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4]。
1.管理激励机制
企业是一个营利性组织,利润最大化是所有企业的目标。薪酬制度的制定不能盲目,要以企业利益最大化为前提。对于员工来说,工作的目的就是得到物质报酬用以满足自己其他的需求,所以,物质报酬是最高效、最基本的激励手段。它不仅能够满足人们在物质方面的需求,还会对员工的社会地位、社会交往以及精神追求造成影响。传统的薪酬体系的考虑因素太过单一,就是纯粹的发工资、奖金、津贴,现代的薪酬体系要考虑到人的更深层次的需求。现代管理模式要以人为本,同时薪酬发放形式也要变化多样。在管理方面,不能因为私人关系搞特殊,对全体员工要一视同仁,减少使员工产生不公平想法的事件发生。
2.重视员工培训
对于任何企业来讲,员工培训都是一个不可忽视的管理要素,新员工确定进入公司后,公司就要着手安排员工进行培训,以便于员工更快融入公司的营运模式。另一方面,企业定期对一些员工进行特殊培训,员工会觉得自己受到了企业的重视,从而激发他们为公司真心诚意地付出劳动。而且,由于培训是针对特殊的员工群体,特殊培训还可以激励没有得到培训资格的员工努力工作,争取获得公司的培训机会。培训时要注重对员工进行专业知识培训,全面提高员工的基本水平。另外,多给员工实地考察的机会,亲身体会,才能更好地运用所学到的东西。
3.注重多种激励因素相结合
要想使组织的人力资源得到合理的配置,人力资源得到有效应用,就要综合运用各种激励手段。其中,物质激励因素是基础,“双因素理论”中提到工作动机的因素由两方面组成:一是激励因素,二是保健因素。可能有些时候物质奖励只能够达到保健这一效果,也就是员工没有不满意也没有满意。所以还要对员工进行精神方面的鼓励,提高员工的积极性,争取让员工达到满意,才能有更多的精力去进行更高层次的追求。
(二)企业外部环境激励策略
1.市场激励
市场是企业赖以生存的外界环境,市场动态关乎着企业未来走向。其带来的影响主要有三个方面,第一,由于市场的不确定性,只有正确地引导创新,通过价格调节作用,进行资源的合理配置,充分利用市场资源。第二,由于市场的竞争压力,企业深深地感受到了市场带来的压迫感,时刻感受着危机的存在。恰恰由于这些因素的存在,企业才能激发自己的潜能,提高自己的斗志,不断地进行技术创新。第三,有挑战就会有机遇,开放的市场环境也给一些人提供了一个合作、竞争的平台。正如“乱世出英雄”,快节奏的市场环境也给一些人创造了机遇,许多优秀的企业家就是在这样的变化的市场环境中诞生的。
2.政府政策激励
对于企业技术创新来说,政府主要可以从三个方面着手,第一,财税政策支持。第二,提供良好的创新环境供企业生长。例如,关于税收,要尽可能减轻技术创新人员的所得税,对于高技术创新型人才要给予足够的关注与帮扶。对于创新环境建设,政府支持为企业提供了稀缺资源。在经济转型时期,给企业更快了解、适应外界环境做支撑。第三,在文化技术交流方面,制定相关政策支持产学研合作,加强高校与企业、高校与科研所、企业与科研所之间的交流。可通过产学研合作来促进技术创新,见图1。
图1 技术创新与产学研三者的关系图
3.知识产权激励
我们依据自己的能力获得创新技术,知识产权是这项技术对我们个人的专属认证。通过对知识产权的维护,能够引起社会各界对知识所有权的重视,能够净化仿制行为横行的经济环境,给知识产权所有者应有的荣誉与待遇,鼓励更多的人投入到创新浪潮中去。因为技术一旦生成就免不了暴露在人们面前,创新者的权益要有保障。相关部门要阻止其他人在创新成果使用上的“搭便车”行为,让创新者获得其应有的报酬。在知识产权制度作用下,无论是个人还是企业,为了实现利益的最大化,加强知识产权激励都是非常有必要的。
五、总结
市场经济环境是复杂的、多变的,企业若想可持续发展,需要考虑诸多因素的影响,在诸多因素中,员工、企业、政府是主要变量。企业在建立技术创新激励机制时,要求以企业本身为主体,以创新为导向,以激励政策为手段,通过企业内部管理机制和外部环境激励策略的有效融合,不断推动技术创新,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
[1]邓娜.企业激励机制与经营绩效的实证检验[J].统计与决策,2016(12):183-185.
[2]王旭.债权治理、创新激励二元性与企业创新绩效——关系型债权人视角下的实证检验[J].科研管理,2017(3):1-10.
[3]王蔚,林存文.校企协同创新中激励机制的影响因素及建立途径[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4):68-71.
[4]冯晓青.促进我国企业技术创新与知识产权战略实施的激励机制研究[J].社会科学战线,2013(2):213-224.
[5]黎文靖,胡玉明.国企内部薪酬差距激励了谁?[J].经济研究,2012(12):125-136.
[6]曾萍,邬绮虹,蓝海林.政府的创新支持政策有效吗?——基于珠三角企业的实证研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4(4):10-20.
[7]徐细雄,刘星.放权改革、薪酬管制与企业高管腐败[J].管理世界,2013(3):119-132.
[8]朱涛,李君山.企业自主创新的内在机理研究[J].中州大学学报,2016(4):38-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