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阿坝州“互联网+”智慧旅游业发展研究

2018-03-21侯雨乐

四川旅游学院学报 2018年3期
关键词:阿坝州旅游业景区

侯雨乐

(阿坝师范学院, 四川 汶川 623002)

“互联网+”技术的完善、普及为旅游业的升级换代奠定了有力基础和发展动力[1],出现了新形势下我国全域旅游新气象。智慧旅游[2]是以云计算、物联网、互联网等技术为基础,让游客与网络实时互动,使游客游程进入触摸时代。基于“互联网+”的智慧旅游成为各省区旅游业发展的趋势。2015年国家旅游局建议积极发展“互联网+旅游”,促进旅游业与信息技术融合发展[3]。2014年阿坝州政府也正式提出“努力打造四川生态经济增长极,加快建设川西北生态经济示范区”的战略部署,突出旅游支柱地位,突出阿坝地域特色的发展路径。据统计[4],近年来阿坝州旅游业对住宿业的贡献率超过90%,对民航和客运业的贡献率超过80%;旅游直接就业约7.5万人,带动与旅游相关的间接就业约45万人。阿坝州政府近年来一直在推进生态产业旅游、乡村旅游、自驾自助游、休闲度假游、红色文化游、乡村体验游、康养旅游等旅游产业的发展和整合,改变传统旅游模式,推行游客高峰时段应对标准化管理,整治规范购物、旅游环境优化等措施,其中“互联网+”智慧旅游就是解决这一难题的最佳办法。

1 四川省智慧旅游发展现状

信息技术推动下的智慧旅游促进我国旅游产业转型升级、实现旅游大国向旅游强国的转变。2015年四川省政府下发了《四川省2015年“互联网+”工作重点方案》,积极推进“互联网+”智慧旅游试点示范工作建设,川内主要景区建成智慧旅游大数据采集与分析平台,利用智慧旅游APP、微信服务平台实现景区虚拟旅游、三维实景、位置语音导览、实时视频展播、景区实时游览人数、天气状况监控等功能[5]。到2017年底,已完成省市县政府和企业联动的1+3模式智慧旅游体系建设,建成了四川省旅游运行监管及安全应急管理联动指挥平台,即基于北斗兼容系统的户外应急救援平台和“1+21+N”,“1”是指四川旅游资讯网站(www.tsichuan.com),“21”是指21个市(州)旅游资讯网站,“N”是指多语种旅游资讯和营销平台。打造出13个智慧旅游城市和以智慧九寨为典型的20多个智慧景区,极大地提升了四川旅游智慧管理、智慧服务和智慧营销水平;整合了交通运输、气象、环境保护、测绘、通讯运营商等多领域资源,基本形成旅游大数据体系[6]。

2017年全省旅游总收入突破8 800亿元,接待入境游客突破330万人次。旅游业对全省GDP的贡献率达到15.19%。旅游业已逐渐成为实现社会发展、长治久安的和谐产业。四川旅游已成为全国旅游业的样本,位列旅游经济大省。四川省旅游业发展基础良好,“互联网+”旅游革新浪潮也推动了旅游产业融合与创新,但还存在发展方式比较粗放,各地市州发展不均衡,基础设施不完善,旅游产品同质化,总体竞争力不强,旅游服务和市场监管不力等问题。

2 阿坝州景区智慧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

2008年汶川地震发生至今已历10年,2012年开始阿坝州进入了新的发展提升时期,旅游业已成为当地居民的主要收入来源之一。州政府也明确了突出生态资源、红色、特色乡村、民族等文化地域优势,大力发展旅游相关产业,促进旅游业提档升级,持续推动“三态”融合发展和“三微”联动建设,全面创建旅游标准化示范州。2016年阿坝州接待游客3 761.5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318.4亿元,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25%,旅游业对阿坝州的经济拉动作用突出。以旅游业为代表的第三产业在川西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中居于非常重要的地位且流通市场稳中趋旺。但由于历史上长期以自给自足的农牧业经济为主,本地区社会发展水平较低,贫困现象较突出,阿坝州旅游业发展的限制性因子多,可以说旅游业事业发展到了一个关键瓶颈期。如何继续做好基础设施建设、优化旅游环境、挖掘旅游系列产品、促进阿坝州智慧型转型升级,不断促进群众增收、增加社会就业,阿坝州各级政府、企业等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当下阿坝州智慧旅游业发展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

第一,公共服务水平与发展潜力、实力不相符。由于阿坝州地区滑坡、泥石流、地震等自然灾害较多,交通设施经常受到损坏甚至中断,很多游客望而却步。一方面,实施各地、各景区间基础设施联通行动,打造无缝对接旅游交通网络。尤其要加强中小型支线旅游交通和通景道路建设,不断提升通景公路品质;另一方面,在信息化、网络化发达的时代背景下,各旅游、交通等相关部门必须准确及时发现交通信息并及时采取合理的措施来管理。随着自由行、背包客越来越多,路线查询、景点解说等旅游信息服务的需求与日俱增,当前还没建立起专门的统一服务平台,当游客遇到旅游困惑、困难时没有专门的平台来及时跟进。有些景区的配套建设,如旅游集散中心、咨询服务中心、城市观景平台等设施利用率不高。

第二,旅游行业改革力度不够,对“互联网+”应用、智慧旅游的认识不到位。有旅游部门对互联网+的发展了解仍停留在概念层面,认为会影响到部门收益且费时费力,影响了智慧旅游业的快速普及,未能很好推动旅游产业重构、旅游服务创新、管理流程再造。下一步应积极开展“互联网+旅游+双创”,挖掘旅游发展潜力,激发双创活力。充分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VR、AR等前沿科技,构建以服务旅游者为核心的智慧旅游体系。

第三,智慧旅游服务和营销力创新不足,管理滞后。很多旅游景点未能满足现在多样化和个性化的游客需求,旅游营销的形式内容单一、陈旧、跟风现象较突出,难以持续吸引游客的旅游欲望。旅游企业不能准确有效地找出潜在的消费对象,实施精准营销策略,营销规划也比较缺乏个性和系统性。如何加快全州智慧旅游景区建设,推动4A级及以上景区和旅游度假区实现游客集中区域免费WIFI、智能导游、电子讲解、在线预订、信息推送等全覆盖,实现电子票验证、刷卡支付和移动支付等功能建设和规划是下一步工作重点。

第四,旅游景区的安全缺乏全面有效的协调、管理,对旅游景区的安全资金投入不足[12]。旅游行业管理需要多部门齐抓共管,在那些管理缺位的环节,往往就容易出现安全隐患。尤其是节假日的交通运输安全问题,旅游部门应积极协调交通运管部门加大旅游客车、包车安全的重点监督与治理,共同研究制订旅游景区安全规范。

3 对策建议

3.1 完善旅游交通网络体系建设,实现中转、换乘等服务零距离无缝对接

完善阿坝州各景区+城市+高铁站点+支线机场+自驾车租赁点+高速公路的无缝对接旅游交通网络。加快构建景区公路网络和景区道路“最后一公里”工程,推动公交服务网络延伸到周边景区和乡村旅游点,解决“最后一公里”问题。交通是制约阿坝州进一步快速发展的瓶颈,发展立体交通格局是决胜脱贫攻坚的有力保障。下一阶段,阿坝州应坚定交通先行发展战略。如大力推进成兰铁路成都至黄胜关段193km建设;加快建设汶川至马尔康高速公路,缩短州府到成都的时间,同时科学合理完成阿坝州的第二条高速生命线——成都市经彭州至汶川高速公路规划建设方案,争取早日立项。启动九寨沟至绵阳高速公路、马尔康至久治高速公路项目前期工作。强力推进国省、省道、县道建设:G213线映汶二级公路水毁恢复重建项目、S452线阿坝县至壤塘界段、G317线狮子坪电站还建路整治工程等,以及S217线若尔盖唐克至花湖段、理县至小金公路段、米亚罗至黑水段等线路的施工建设。全力实现阿坝州村村通公路通达率、通畅率均达100%的目标,形成 “以国道、省道为支撑,以县道、乡道为辐射,农村公路为连接”的较为完善的公路路网体系。规划自驾、自助旅游交通产品,围绕汶川特别旅游区、四姑娘山、九寨沟—黄龙景区等5A级景区,若尔盖花湖等4A景区,加快建成川西自驾车旅游综合服务枢纽,大力发展自驾车旅居车租赁产业,积极引导各县市建设“落地自驾、异地还车”自驾车租赁网络。做好自驾车(房车)营地建设规划,建设自驾车营地与汽车旅馆,构建州内自驾车营地体系。

3.2 不断完善旅游公共服务设施,提升城乡旅游公共服务功能

推进旅游公共服务补短板工程,加强公共服务信息发布。着力打造城镇游憩区,进一步提升夜生活旅游休闲场所规划建设,积极推进环城市休闲游憩带建设,配套建设旅游集散中心、咨询服务中心等公共服务设施。积极推进景区“厕所革命”,推动高原高寒地区旅游绿色环保厕所试点,编制阿坝州旅游景区厕所服务电子地图。以各5A、4A级景区为推手,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好每个景区最大承载量的基本值,景区内旅游者数量达到最大承载量的80%时,应联合政府启动应急预案,立即停止售票并对外发布提示,疏散游客。

3.3 充分发挥互联网的规模、普及优势,用互联网思维推动现代旅游业发展

准确把握现代旅游业的发展趋势,推动旅游与互联网深度融合发展。积极运用互联网技术,以市场为导向,以需求为核心,整合政府、企业、社会等多方的资金、资源、产品,促进旅游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针对互联网时代游客消费行为的变化,运用互联网思维,探索重构旅游目的地体系,创新旅游产品业态,构筑新的商业模式,提高旅游要素服务效能,变革旅游管理机制和制度。营造开放包容的“互联网+”旅游发展环境,鼓励旅游企业开展产学研用结合的“互联网+旅游产业”技术创新;完善旅游信息化支撑体系。将智慧旅游融入智慧景区建设,充分利用三网融合发展契机,实现州内大小车站、宾馆饭店、景区景点、乡村旅游点等旅游区的光纤宽带、WIFI等基础设施覆盖。主要景区、旅行社、酒店、高速公路收费站、加油站、公交车、出租车、餐饮等行业要全部普及网络广告宣传、网络互动、电子支付等功能。强化智慧旅游行业监管,建成州级旅行团队管理服务系统、旅游安全监管指挥系统和导游服务管理系统,利用信息技术加强对全省旅游产业的监管。健全重点景区流量实时监控、数据实时发布,网上预售门票和预售高峰期分时门票等制度。深入推进电子政务系统建设。鼓励旅游部门采购云计算服务,完善建成覆盖全州的电子政务办公系统,提高政府决策和旅游信息化水平。

3.4 完善游客信息服务体系,提升智慧旅游服务和营销

完善构建州内旅游资讯网、发布、销售、支付、评价、攻略平台体系。依据旅游大数据挖掘建立智慧旅游营销系统,逐步建成网络、广播、电视、短信、多媒体等传统渠道和移动互联网、微博、微信等新媒体渠道相结合的全媒体信息传播机制。各旅游主管部门和4A级以上景区的微博、微信公众号要不断扩大自身影响力和提高实时性、实用性,以更好、更优质地提供阿坝州景点介绍、自驾服务、旅游小贴士等便民服务。

4 结语

阿坝州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风光和民族风情,对需求多样化的现代旅游市场有巨大吸引力,依托丰富的原生态民俗文化和自然景观发展了独特的藏羌民俗文化旅游和自然景观类旅游资源,事实证明,发展可持续开发模式的旅游业也带动了民族地区民俗文化的传承和经济发展。智慧旅游是信息化技术在旅游产业与旅游者活动中的具体运用,是在互联网、物联网等技术浪潮席卷下旅游信息化的升级换代。发展智慧旅游更符合现代游客的个性化需求,有广阔的市场发展前景。

参考文献:

[1]廖慧. 论 “互联网+” 背景下的智慧旅游[J].美与时代(城市版),2016(7): 92-93.

[2]李云鹏, 胡中州, 黄超, 等. 旅游信息服务视阈下的智慧旅游概念探讨[J]. 旅游学刊, 2014, 29(5): 106-115.

[3]林青青, 刘喜玲, 陈路桥, 等. 上饶市发展智慧旅游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市场研究, 2017(11):35-36.

[4]杨克宁.阿坝州政府工作报告[R].阿坝州人民政府,2017.

[5]龙志, 曾绍伦. 川南城市群智慧旅游同城化一体化的体制与机制研究[J]. 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 (6): 26-38.

[6]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四川省“十三五”旅游业发展规划的通知 [EB/OL].(2017-04-22)[2018-03-05].http:∥www.sc.gov.cn/10462/10464/13298/13301/2017/4/22/10420736.shtml.

猜你喜欢

阿坝州旅游业景区
阿坝州动物防疫工作措施
云南出台20条措施,加快旅游业恢复
云南发布一批公示 10家景区拟确定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
阿坝州:根治欠薪行动全力实现“两清零”目标
重庆武隆:贫困人口依托旅游业脱贫
阿坝州黄河第一湾格萨尔岭国所在地探微
『摘牌』
“摘牌”
某景区留念
对烟台市旅游业发展的探析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