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权1-AGO GM(1,1,λ)模型及其应用
2018-03-21苏术锋潘坤友
苏术锋,潘坤友
(盐城工学院 管理学院,江苏 盐城 200052)
0 引言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技术创新是促进生产力发展的第一要素。国内外,无论是学术者,还是实际工作者,都十分重视技术创新的学术与应用的研究。因此,本文拟用灰色系统模型研究技术创新问题。
我国学者邓聚龙教授首先创建了灰色系统学说,特别是GM(1,1)模型,在“小样本,贫信息”的不确定系统下,成功地应用到经济管理的各种问题中[1]。GM(1,1)模型问世以来,由于其应用广泛,一直是国内学者研究的热点。不少学者寻找各种方法,对GM(1,1)模型进行改进,以提高其拟合精度和预测精度。文献[2,3]改进初始值,提高模型的精度;刘思峰(1991)提出缓冲算子概念后,文献[4,5]在强化或弱化算子方面作了深入的研究;谭冠军(2000)提出背景值构造方法,近年来,背景值构造方法研究十分活跃[6,7];周伟、姚天祥、谢乃明等对GM(1,1)模型进行开拓性研究[8-10]。以上模型对不同时期数据采用等权累加,文献[11]提出了加权累加生成模型;文献[12]采用粒子算法,提出了变权累加生成模型。但其ρ(i)相对x(i)是不变的,所以仍然是加权问题。加权累加仅仅只能提供算子权重功能,不具备算子累加功能。文献[13]提出了分数阶累加GM(1,1)模型,但在其证明AGO表达式时,用矩阵方法从整数视角证明AGO表达式,然后将其扩展到分数形式。因为矩阵的幂不能为分数,所以这种从特殊到一般的证明方法是不正确的。文献[14]的AGO表达式中含有组合论表达式,因为组合论未研究分数组合问题,所以这对于分数阶AGO中的证明是不成立的。针对以上模型的不足,本文提出兼有累加和权重功能的变权1-AGOGM(1,1,λ)模型。它通过自定义变权函数,AGO表达式无需数学证明。
1 变权一次累加生成算子的定义与性质
GM(1,1)模型的原始形式:
定义1:非加权累加生成算子
定义2:加权累加生成算子
其中,权重ρ(i)相对x(0)(i)是不变的。
定义3:变权累加生成算子
其中,λ称为变权因子;权重ρ(i,k,λ)在不同k条件下,相对x(0)(i)是变化的。
定理1:加权或变权算子对于式(1)不成立。
证明:
(1)当ρ为加权时,ρ是i的函数,即ρ(i)
当非加权时,对于式(1)来说,恒有x(1)(k)-x(1)(k-1)=x(0)(k),k=2,3,…,n
当加权时,得:
因为是加权,所以ρ(k)不可能全部等于0或1,所以由式(5)可知:
(2)若ρ(i,k,λ)是变权,则:ρ是i,k,λ的函数,即ρ(i,k,λ)
由于ρ(i,k,λ)是自定义函数,可以定义ρ(i,k,λ)>0且是k的增函数。
证毕。
定理2:加权或变权算子与原序列规律不一致性。
证明:假如有一等比算子X(0)=(aq,aq2,aq3,…,aqn)
若一变权ρ=(λ1,λ2,…,λn),必有λ1,λ2,…,λn不全部为0或1。
由于λ1,λ2,…,λn不能全部为0或1。所以式(7)就不是等比算子。
证毕。
从定理2中可知,通过加权或变权,可以对原序列进行修正,使新算子更符合某种数列规律。同时也可以对原序列中某个偏差较大的数进行修正。
定义4:设X(0)=(x(0)(1),x(0)(1),…,x(0)(n),X(1)=(x(1)(1),x(1)(1),…,x(1)(n)是X(0)的加权或变权AGO,则
为GM(1,1,λ)模型的原始形式。
1.我们为了活命吃东西,为了保命又不敢吃东西;2.交话费的时候,才发现自己的废话那么值钱;3.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就是星期一上午到星期五下午;4.婚姻是爱情的坟墓,更可悲的是,小三还要来盗墓。
(1)若是加权,由式(1)和式(8)可得:
如果是非加权累计算子,则ρ(k)=1,则式(9)就为式(1)。因此,加权累加算子是原型是非加权累加算子的一般形式。
(2)若是变权,由式(1)和式(8)可得:
从式(10)可知,变权又是加权的一般形式。
由式(6)可得变权1-IAGO公式:
2 变权一次累加生成GM(1,1,λ)模型[11]
2.1 变权GM(1,1,λ)模型基本形式
定义5:设原始非负序列为X(0)=(x(0)(1),x(0)(2),…,x(0)(n),其变权累加生成算子为,其中ρ(i,k,λ)是变权函数,其中,λ为变权因子。则称:
为GM(1,1,λ)模型的基本形式。
其中:
用最小二乘法估计式(11)参数,得:
其中:
2.2 变权GM(1,1,λ)白化方程
由式(11)可得白化方程:
故上式的解:
考虑初始条件对式(13)影响,假设:
用最小二乘法对式(14)参数估计,则:
其中:
2.3 变权1-IAGO公式
3 应用
取某省技术创新2010—1015年相关数据,对上述模型进行实证。
3.1 变权函数[13]
自定义变权函数为:
3.2 数据拟合与λ模型选择
利用2010—2015年科研成果数据,选择不同的λ值,得不同λ值下本模型的预测值和MAPE值,如表1所示。
表1 某省科研成果量(项)
从表1知λ=0.9时,MAPE=4.6206%值最小,所以选λ=0.9时模型进行预测。
利用2010—2015年三种专利授权量,选择不同的λ值,由模型预测出各年的预测值并得到不同模型的MAPE值,如表2所示。
表2 某省三种专利授权量(件)
从表2中可知,MAPE=2.34554%最小,故取λ=0.6时模型进行预测。
利用2010—2015年大中型工业企业新产品销售收入,选择不同的λ值,由模型预测出各年的预测值并得到不同模型的MAPE值,如表3所示。
表3 某省大中型工业企业新产品销售收入(亿元)
从表3可以看出,λ=1.7,MAPE值最小,但这里取的旧数据权重较大,不符合新信息优先原则。本例中,λ越大,MAPE值就会增大。综合考虑,取λ=1时模型预测。
利用2010—2015年高新技术产业产值,选择不同的λ值,由模型预测出各年的预测值并得到不同模型的MAPE值,如表4所示。
表4 某省高新技术产业产值(亿元)
从表4中可知λ=1,MAPE=3.3135%,MAPE值最小;在新数据中,λ=0.4,MAPE=3.6964%,其值与最小值相差较小。考虑新信息优先原则和MAPE值大小,在此选择λ=0.4时模型预测比较合理。
3.3 未来三年预测
由表1可知取λ=0.9时,根据2010—2015年数据可预测未来三年科研成果量,如表5所示。
表5 某省科研成果量预测(项)
从表5可知,2010—2015年实际值数据波动很大,增长率6%~55%,显然序列不符合平滑性和准指数关系,但取λ=0.9(见表1),经过变权因子的调整,使其预测增长率趋于平稳,并保持11%左右合理的增长率。
由表2可知取λ=0.6时,根据2010—2015年数据可预测未来三年专利授权量,如表6所示。
表6 某省三种专利授权量预测(件)
从表6可知,2010—2015年三种专利增长45%左右,一度达到96%,但取λ=0.6(见表2),经过变权因子的调整,使其预测增长平稳保持在35%左右,与前六年增长率相比,更合理、更平稳。
由表3可知取λ=1时,根据2010—2015年数据可预测未来三年大中型工业企业新产品销售收入,如表7所示。
从表7知,2010—2015年增长率实际值数据波动很大,增长率从11%~47%,但选用λ=1(见表3),以及采用新数据优先的新成代谢法,最后预测结果平稳增长在28%左右,这是比较合理的。
表7 某省大中型工业企业新产品销售收入预测(亿元)
由表4可知λ=0.4时,根据2010—2015年数据可预测未来三年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如表8所示。
表8 某省高新技术产业产值(亿元)预测
从表8可知,2010—2015年增长还是有一些波动,从2013年38%,分别下降到2014年的26%和2015年17%。在MAPE允许范围内,考虑新数据优先,取λ=0.4(见表4),经过变权因子的调整,使其预测增长率平稳保持在19%左右,与前六年增长率相比,更合理、更平稳。
4 结束语
(1)变权GM(1,1,λ)模型是GM(1,1)一般形式。基于MAPE视角GM(1,1,λ)模型是否比GM(1,1)优越,取决于其处理的数据。通过选择λ值,可以找到MAPE最小值。
(2)通过MATLAB计算可以发现,取λ小一点的值,最后一个拟合值与最后一个实际值误差就小;反之,就大。这也说明应选择λ小一点的值,确保预测值合理与准确。
(3)最小值的MAPE模型,其预测结果未必合理与准确。因此,选择预测模型应从MAPE和新数据优先二方面综合考虑。在MAPE允许范围中,尽可能选择较小一点的λ值,加大新数据权重,以保证预测的合理性与准确性。
[1]邓聚龙.灰色系统理论教程[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1992.
[2]党耀国.x(1)(n)为初值条件的GM模型[J].中国管理科学,2003,13(1).
[3]Wang Y H,Dang Y G,et al.An Approach to Increase Prediction of GM(1,1)Model Based on Optimization of the Initial Condition[J].Expert Syst Appl 2010,37(8).
[4]Liu S F.The Three Axioms of Buffer Operator and Their Application[J].The Journal of Grey System,1991,(3).
[5]王正新,党耀国,刘思峰.变权缓冲算子及其作用强度的研究[J].控制与决策,2009,(8).
[6]谭冠军.GM(1,1)模型的背景值构造方法和应用(Ⅰ)[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00,(4).
[7]李星毅,李奎等.背景值优化的GM(1,1)预测模型及应用[J].电子科技大学学报,2011,40(6).
[8]周伟,方志耕,刘思峰.基于级比优化的广义GM(1,1)预测模型[J].系统理论与实践,2010,(8).
[9]姚天祥,刘思峰.离散GM(1,l)模型的特性与优化[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09,29(3).
[10]Xie N M,Liu S F.Discrete Grey Forecasting Model and Its Optimization[J].Applied Mathematical Modeling,2009,(33).
[11]钱吴永,党耀国,王叶梅.加权累加生成的GM(1,1)模型研究及其应用[J].数学的实践与认识,2009,39(15).
[12]乔正明.基于粒子算法的变权累加生成的GM(1,1)模型[J].数学的实践与认识,2011,41(1).
[13]Wu L F,Liu S F.Grey System Model With the Fractional Order Accumlation[J].Commun Nonlinear Sci Numer Simulat,2013,(18).
[14]Xiao X P,Guo H,Mao S H.The Modeling Mechanism,Extension and Optimization of Grey GM(1,1)Model[J].Applied Mathematical Modelling,2013,(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