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干预对青年乳腺癌患者抑郁及生活质量影响
2018-03-20侯梅
侯梅
【摘要】目的:探讨早期综合护理管理干预对青年乳腺癌患者抑郁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于2016年3月至2018年8月期间,在我院肿瘤科选择接受治疗的80例青年乳腺癌患者为干预对象,采用电脑中心随机化法将这80例青年乳腺癌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青年乳腺癌患者得到的是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青年乳腺癌患者得到的是早期综合护理管理干预,干预结束后比较两组的抑郁水平及生活质量。结果:干预结束后,观察组患者的SDS得分低于对照组,SF-36得分高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综合护理管理干预可以改善青年乳腺癌患者的抑郁状况和生活质量,为以后的推广应用提供数据支持和理论实践。
【关键词】综合护理干预;乳腺癌;抑郁;生活质量
乳腺癌是影响女性生命健康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中国是世界上乳腺癌发病率最高的国家,高达43/10万。有数据报道显示,20岁至25岁的青年患者逐渐增加,在45岁至50岁时达到高峰,所以青年乳腺癌患者就成为临床医务人员关注的重点对象[1]。手术是治疗乳腺癌经常采用的手段,但手术切除会使患者产生强烈的病耻感,且对疾病的担忧、恢复的不确定性,治疗费用的增加产生的自我感受负担均会使患者产生负性情绪,例如焦虑障碍,抑郁障碍。抑郁障碍的产生会增加患者的致残率和致死率,延长住院时间,恶化治疗效果,增加治疗费用,降低生活质量[2]。改善乳腺癌患者的负性情绪和生活质量就成为临床上亟待解决的问题。临床实践证实,早期综合护理管理干预可以提高护理满意度和生活质量。本课题组通过对在我院肿瘤科接受治疗的80例青年乳腺癌患者进行早期综合护理管理干预及常规护理干预,以探讨其效果,现整理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于2016年3月至2018年8月期间,根据选择标准和排除标准在我院肿瘤科选择接受治疗的80例青年乳腺癌患者为干预对象。选择标准:①住院医师根据病理学检查结合患者的症状体征确诊为乳腺癌者;②年龄小于等于40岁;⑧得知自己病情至少3个月者。排除标准:①合并影响负性情绪和生活质量的其他慢性疾病者,例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结核、冠心病者;②存在酒精依赖者;⑧精神异常不能配合干预者。采用电脑中心随机化法将这80例青年乳腺癌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包括40例,年龄范围是24至39岁,平均年龄(32.24±12.67)周岁;病理分期:I期13例、1114例、111 13例;病变位置:左侧乳腺癌患者I8例、右侧乳腺癌患者22例;婚姻状况:未婚34例、已婚6例;TNM分期:原发肿瘤(T)分期12例、区域淋巴结(N)分期18例、远处转移(M)分期10例。对照组包括40例,年龄范围是25至40岁,平均年龄( 33.36±11.48)周岁;病理分期:I期12例、11 13例、111 15例;病变位置:左侧乳腺癌患者16例、右侧乳腺癌患者24例;婚姻状况:未婚32例、已婚8例;TNM分期:原发肿瘤(T)分期11例、区域淋巴结(N)分期17例、远处转移(M)分期12例。为检验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是否具有可比性,将两组的一般资料(例如年龄、婚姻状况)、临床资料(例如病理分期、病变位置、TNM分期)做对比,结果显示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证实可以将两组分别进行早期综合护理管理干预及常规护理干预并比较。
1.2 方法
对照组青年乳腺癌患者得到的是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青年乳腺癌患者得到的是早期综合护理管理干预。具体措施如下:(1)心理护理,患者入院后,护理人员应积极了解患者的病情状况,通过聊天交谈发现患者的心理波动,并进行针对性的疏导干预,护理人员应向患者详细介绍医院的治疗水平以及该病的预后情况,消除患者的恐惧和抑郁心理,树立治疗疾病的信心; (2)健康宣教,护理人员多向患者及家属讲解该病的发病原因、治疗措施以及治疗注意事项,通俗易懂地解答患者及家属提出的问题,并向其发放健康手册提高对疾病的认知[3]; (3)生活指导,护理人员指导患者进行科学的饮食,保持营养,低脂低糖,高纤维规律饮食,多补充维生素;注意合理安排作息时间,保证充足的睡眠;适当进行运动锻炼,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增强机体抵抗力; (4)环境护理,护理人员应每日对病床进行整理,清扫病房,开窗通风,可多摆放绿植进行装饰,患者休息前在病房播放舒缓的轻音乐来转移其注意力,营造一个良好的病房环境; (5)亲情支持,护理人员通过与患者家属的交谈使其了解到亲情支持对患者的重要性,鼓励亲属多来进行探望,给予患者治疗的动力,可使患者放松心情,使其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及关怀,更加利于其接受治疗。
1.3 观察指标
本研究的评价指标包括抑郁障碍及生活质量。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depression scale,SDS)用来评价抑郁水平,这个量表均包含20个条目,总分范围是20至80分,得分越高说明抑郁水平越高。生存质量采用健康状况调查简表(the MOSitem short from health survey, SF-36)进行衡量,该量表包括36个条目,8个维度,得分越高代表生存质量越高。
1.4 统计学方法
抑郁障碍及生存质量是计量资料,使用(x±s)进行描述,观察组和对照组在SDS得分及SF-36得分方面的比较使用t检验,统计处理采用SPSS 21.0,双侧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观察组和对照组青年乳腺癌患者抑郁水平的比较
如表1所示。
2.2 观察组和对照组青年乳腺癌患者生活质量的比较
如表2所示。
3 讨论
近几年,由于环境污染、膳食结果的改变、不健康的生活作息及癌症疾病谱的更新,乳腺癌的发病率越来越高,且逐渐呈年轻化趋势。青年乳腺癌患者在社会中承担着多重角色,因患病导致其心理负担比中老年患者更加沉重,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4]。并且乳腺癌患者机体呈现慢性炎症状态(C反应蛋白、白介素4,白介素一6浓度较高),下丘脑一垂体一肾上腺轴功能紊乱,这些因素都会进一步加重抑郁程度。药物干预、心理辅导及护理干预是改善抑郁状况的常见方法。但是口服药物会伴随一些副作用,例如睡眠紊乱、大便干燥等。心理辅导需花费高昂的经济费用,干预效果也存在异质性,普及型和推广性较差。所以,护理照护就成为一种经济、方便、有效的干预策略[5]。早期综合护理干预在患者确诊后实施心理护理、健康宣教、生活指导、环境护理以及亲情护理来改善其心理状况。本研究中,实施早期综合护理干预的观察组患者抑郁水平改善程度优于实施常规护理的对照组患者,在生活质量方面的得分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可见早期综合护理干预优势明显。
综上所述,早期综合护理管理干预可以改善青年乳腺癌患者的抑郁状况和生活质量,为以后的推广应用提供数据支持和理论实践。
参考文献
[1]刘淑丽,持续早期综合护理干预对青年乳腺癌患者抑郁睡眠质量和生活质量的影响[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16 (94):342.
[2]戴菲,杨霞,金世任,综合护理干预对青年乳腺癌手术患者的影响[J].吉林医学,2016,37 (05):1258-1259.
[3]付秋玲,乳腺癌護理过程中优质护理服务的作用探究[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18 (59):216+219.
[4]周翠琼,综合护理干预在乳腺癌护理中的应用价值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7, 20 (S2): 302-304.
[5]金吉吉,华青云,早期综合护理管理干预对青年乳腺癌患者抑郁与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6,24 (12):94-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