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卫健委:17种抗癌药品价格谈判工作地方正积极落实
2018-03-20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体改司监察专员姚建红12月22日表示,按照国家要求,地方正在积极落实17种抗癌药价格谈判有关工作,“4+7”城市即北京、上海、天津、重庆、沈阳、大连、厦门、广州、深圳、成都、西安正在积极推进国家药品集中采购试点。
12月22日,卫健委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多地深化医改典型经验有关情况。姚建红表示,2016年11月8日,中办、国办转发《国务院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关于进一步推广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经验的若干意见》。文件印发后,各地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涌现了一批新的典型经验做法。
他介绍说,北京打破院内制剂跨省使用限制,扩大到京津冀范围内均可调剂使用。吉林推进高值医用耗材阳光采购,13类高值医用耗材实行网上阳光采购。陕西牵头成立高值医用耗材省际采购联盟,会同其他15个省份开展联合采购,挤压药价虚高水分,开展采购数据共建共享。青海健全短缺药品监测预警和分级应对工作体系和机制,做好短缺药、常用药、儿童用药等供应保障,对价格过低的常用低价药品进行再次遴选和议价。加强配送监管,药品配送率达到95.79%。浙江宁波在全市公立医院实行医疗耗材集中采购,有效降低价格。山东济南、青岛等市组建跨城市采购联合体,80%的采购药品降幅明显。
按照国务院常务会议“督促推动抗癌药加快降价”的要求,国家医保局会同人社部、国家卫健委、财政部等部门于今年6月启动了目录外抗癌药医保准入专项谈判工作。今年10月,国家医保局宣布,17种抗癌药纳入医保报销目录。与平均零售价相比,谈判药品的支付标准平均降幅达56.7%,大部分进口药品的支付标准低于周边国家或地区市场价格,平均低36%,将极大减轻国内肿瘤患者的用药负担。
谈判成功的17个药品,包括12个实体肿瘤药和5个血液肿瘤药,均为临床必需、疗效确切、参保人员需求迫切的肿瘤治疗药品,涉及非小细胞肺癌、肾癌、结直肠癌、黑色素瘤、淋巴瘤等多个癌种。其中有15个进口药,2个国产药。
12月7日,國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和使用试点工作部署会召开。同日,“4+7”城市药品集中采购拟中选结果正式对外进行为期一周的公示,标志着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试点工作进入实施阶段。
国家医保局相关负责人此前曾表示,本次试点以北京、天津、上海、重庆和沈阳、大连、厦门、广州、深圳、成都、西安11个城市的公立医疗机构为集中采购主体,组成采购联盟,各试点城市委派代表组成联合采购办公室,集合需求和力量,提高谈判议价能力。据了解,31个试点通用名药品有25个集中采购拟中选,与试点城市2017年同种药品最低采购价相比,拟中选价平均降幅52%,最高降幅96%。原研药吉非替尼片降价76%,福辛普利钠片降价68%,与周边国家和地区相比低25%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