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扰素在病毒性肝炎治疗作用分析
2018-03-20景崴
景崴
【摘要】目的:探究干扰素治疗病毒性肝炎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收治60例慢性乙肝病毒性肝炎患者,依据治疗方式差异,分为对照组(施以传统保肝治疗)、观察组(施以干扰素α -lb治疗)各30例,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AST、ALT水平,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HBeAg转阴率、HBV-DNA转阴率、HBeAg与抗-HBe转换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病毒性肝炎患者,施以干扰素治疗,可有效改善肝功能,降低血清病毒水平,治疗效果确切且安全可靠。
【关键词】干扰素;病毒性肝炎;治疗作用
乙肝疾病对患者身心健康,以及生命安全威胁较大,若不及时治疗会促使病情反复发作,损害肝功能的同时,易引起肝癌等恶性疾病。引起疾病反复发作的原因与乙型肝炎病毒的存在有关,干扰素α具有光谱抗病毒作用,结合同细胞表面受体,可诱导细胞合成与分泌抗病毒蛋白,继而抑制病毒繁殖。同时可增强机体免疫功能,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60例慢性乙肝病毒性肝炎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患者均符合《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中乙肝临床诊断标准,治疗前均未服用抗病毒、免疫调节药物治疗。患者及其家属均同意参与本次研究,签署了书面知情书。排除其他类型肝炎,以及肝癌、糖尿病、慢阻肺等疾病者。患者随机分组各30例,观察组中女性12例、男性18例;平均年龄41.3±6.8岁。对照组中,男、女分别15例;平均年龄41.5±7.1岁。病人基本资料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可比。
1.2 方法
对照组接受传统保肝治疗,给予甘草酸二胺、门冬氨酸钾镁、凯西莱等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常规保肝治疗基础上接受干扰素α-lb(上海生物制品研究所有限责任公司,国药准字S20053003)治疗,肌肉注射,5mu(1支)/d,持续注射15d后,改为5mu/周,持续治疗3个月。
1.3 观察指标
观察比较两组肝功能指标,记录AS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LT(谷丙转氨酶)指标检测结果。比较两组血清标志物转阴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统计分析,用spss19.0软件,计量资料与计数资料分别行t、X2检验。P<0.05,表示数据对比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肝功能改善情况
治疗后观察组的AST、ALT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如表1所示。
2.2 血清标志物转阴情况
治疗后观察组的HBeAg转阴率、HBV-DNA转阴率、HBeAg与抗-HBe转换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如表2所示。
2.3 不良反应情况
治疗一周后,观察组出现了1例腹泻、2例恶心、l例疲劳、1例消化不良,总发生率为16.67%。对照组出现了3例腹泻、4例恶心、3例疲劳、4例消化不良,总发生率为46.67%,组间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X2=6.239,P=0.012)。
3 讨论
我国乙型肝炎病例中,其中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居多,易在青壮年使其染病。感染乙型肝炎病毒后,临床症状以急性乙肝为主,会出现恶心、腹胀、食欲减退等表现。临床治疗包括基因治疗法、抗病毒治疗、中医药治疗、保肝药物治疗等方法。治疗慢性乙肝病毒性肝炎的主要目的连续抑制、清除乙肝病毒,继而阻止、改善肝脏炎症坏死。药物治疗通常使用核苷类似物、干扰素药物,干扰素进入机体后,会與细胞膜上的特异性受体结合,诱导合成抗病毒性蛋白,除此之外,能够增强巨噬细胞功能与自然杀死细胞的能力,从而发挥免疫调节、抗病毒复制的双向作用[1]。
国内外对干扰素治疗病毒性乙肝的疗效报道不一,此方面的研究以干扰素的疗效、不良发应为主。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的血清标志物转阴率高于对照组,组间存在统计学差异,表示干扰素与乙肝病毒指标转换有着直接关系。干扰素抗乙肝病毒疗效与疗程间呈正相关,但传统保肝药物也会影响干扰素的疗效;对此,应规范联合用药[2]。
目前,乙型肝炎被广泛认定是一种免疫性疾病,认为是机体免疫系统,在清除感染乙肝病毒的肝细胞时引起的免疫反应,致使肝脏持续损伤,最终引起肝脏病变;对此,将持久免疫控制当成了疾病治疗的主要目标。经过临床实践证明,抗病毒免疫应答功能不足,是慢性乙型肝炎的典型特征,通过对急性、慢性乙肝的比较,发现T淋巴细胞调节,能够对慢性乙型肝炎免疫控制的成效。感染急性乙型肝炎过程中,CD4+T淋巴细胞的免疫应答强烈。在感染慢性乙型肝炎过程中,CD4+T细胞免疫功能削弱,与CD8+T细胞免疫应答状况类似。针对于急性乙型肝炎,清除乙肝病毒的聚合酶,核心蛋白、x蛋白、包膜蛋白等,可减少机体乙肝病毒水平,促使患者痊愈。针对于慢性乙型肝炎,由于病毒长期存在,免疫功能削弱,致使病毒无法迅速清除。而干扰素药物具有一定的抗病毒,以及调节免疫功能的作用,最终成为了慢性乙肝治疗的不二选择。干扰素抗乙肝病毒效果显著,临床疗效肯定且安全可靠,不会存在病毒变异、耐药等情况,可显著提升HB sAg、HB eAg的转阴率或消失率。但干扰素的直接抗病毒能力弱、使用便利差等问题不能忽视[3]。
联合核苷类药物,不仅能够起到取长补短,同时会提高疗效,尽可能的减少病毒变异、不良反应出现。联合用药在我国临床应用正处于摸索性前进阶段,还应该侧重对基于干扰素的抗乙肝病毒疗效研究。在慢性乙肝病毒型肝炎的治疗中,应每月监测患者的肝功能指标,并在12周、24周时,评估患者血清HBV-DNA水平,继而验证初始应答。对HBeAg阳性者,应监测其治疗后的抗-HBe、HB eAg,理想转归情况,以检测不到HBV-DNA为准。当发生HBeAg血清学转换,应长期随访检测,避免出现HB eAg血清学转换逆转,或是转为抗-HBe阴性肝炎的情况。当检测不到HBV-DNA,在HBeAg血清学转换后6个月,应监测HBeAg情况。HB eAg阴性者,需在48周治疗过程中。密切观察药效与安全性,同样以检测不到HBV-DNA为理想治疗效果,并在HB eAg血清学转换后6个月,监测HBeAg情况。
综上所述,干扰素能够产生抗病毒蛋白,可通过作用CD4+细胞增强自然杀死细胞作用,安全可靠且不良反应少,是理想的治疗慢性乙肝疾病的药物。
参考文献
[1]梅花,史改,孙青,等,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干扰素治疗相关症状调查[J].护理学杂志,2016,31 (17):45-47.
[2]祁建平,祁晓媛,王小娟,双黄升白颗粒联合干扰素对病毒性肝炎患者白细胞计数及肝功能的影响[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7,26 (03):319-322.
[3]刘浩,徐琴,闫桂霞,等,长效干扰素联合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疗效观察[J].中国临床研究,2016, 29 (12):1644-16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