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氯芬酸钾栓联合丁溴东莨菪碱治疗肾绞痛的临床疗效
2018-03-20马璇
马璇
【摘要】 目的 探究在治疗肾绞痛中采用双氯芬酸钾栓联合丁溴东莨菪碱的临床疗效。
方法 106例肾绞痛患者, 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每组53例。观察组患者采用双氯芬酸钾栓联合丁溴东莨菪碱进行治疗, 对照组患者采用杜冷丁联合丁溴东莨菪碱进行治疗。比较兩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复发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复发率为11.32%, 低于对照组的28.30%,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 22.64%, 显著低于对照组的41.51%,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双氯芬酸钾栓联合丁溴东莨菪碱治疗肾绞痛疗效显著, 不良反应少, 复发率低, 值得推广使用。
【关键词】 双氯芬酸钾栓;丁溴东莨菪碱;肾绞痛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8.07.074
在肾绞痛的治疗中, 我国当前采用止痛药缓解。杜冷丁止痛效果好, 但是不良反应较多;双氯芬酸钾具有较好的止痛抗炎效果且给药方便[1]。本文针对53例肾绞痛患者, 采用双氯芬酸钾栓联合丁溴东莨菪碱的方法进行治疗, 取得了很好地临床效果,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6年1月~2017年7月收治的106例肾绞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患者年龄25~50岁。排除标准:①妊娠、哺乳期妇女;②肝肾功能损害患者;③严重心脏病患者;④有消化道溃疡病史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每组53例。
1. 2 治疗方法 观察组患者采用双氯芬酸钾栓联合丁溴东莨菪碱进行治疗, 双氯芬酸钾栓12.3 mg, 直肠给药;丁溴东莨菪碱15 mg, 肌内注射。对照组患者采用杜冷丁联合丁溴东莨菪碱进行治疗, 杜冷丁45 mg, 肌内注射;丁溴东莨菪碱15 mg,
肌内注射。同时, 两组在同等的情况下辅助抗生素输液, 以防感染。
1. 3 观察指标及疗效判定标准 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复发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治疗效果分为显效、有效、无效。显效:患者肾绞痛治愈;有效:患者肾绞痛症状还需进一步治疗;无效:治疗方法对患者没有起到治疗效果, 症状无变化。复发:患者病情已经得到控制, 但是在12 h内又出现加重或疼痛现象的[2]。两组不良反应主要包括头晕;瞌睡, 恶心呕
吐, 心悸, 尿潴留。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1.0统计学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等级计数资料采用秩和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治疗效果及复发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复发率为11.32%, 低于对照组的28.30%,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 2 不良反应 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 22.64%, 显著低于对照组的41.51%,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肾绞痛多数由于尿路结石而导致的, 在发病期间, 前列腺素导致肾血管内血液流通加速, 造成肾盂、输尿管压力升高而产生剧烈疼痛;再加上血栓烷A 引发输尿管平滑肌收缩痉挛, 导致肾绞痛发病时疼痛难忍[3, 4]。
当肾绞痛患者入院后, 首先要对患者进行止痛。当前对于肾绞痛止痛的方式有两种。第一种是杜冷丁止痛方法, 且杜冷丁止痛的方式在我国当前普遍存在。杜冷丁具有止痛效果好的特点, 因此可以快速止痛, 减轻患者的痛苦。但是, 杜冷丁的不良反应很多, 会造成患者头晕嗜睡、恶心呕吐等, 甚至会导致患者消化系统受损, 引发消化不良[5-7]。最重要的是杜冷丁止痛时间短, 且极易成瘾, 所以杜冷丁在临床使用中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被限制使用。再加上肾绞痛患者在发病期间导致无法进行全面检查, 一旦使用杜冷丁进行镇痛, 很容易造成误诊或病情延误, 使肾绞痛与其他急性腹部症状造成错认。第二种是双氯芬酸钾止痛方法。通过双氯芬酸钾减少前列腺素的生成, 减轻水肿和炎症, 进而增加输尿管的蠕动, 降低内部压力, 从而实现肾绞痛的治愈。且双氯芬酸钾可以通过直肠给药的方式, 减少药物的损伤, 具有快速吸收、方便使用的特点, 是当前比较流行的治疗肾绞痛的方法。其止痛效果与杜冷丁相似, 且其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8-10]。
在本次研究中, 采用丁溴东莨菪碱作为辅助药物, 辅助两组患者进行临床效果分析。丁溴东莨菪碱内部具有碱性作用, 可以促进平滑肌的松弛, 解除痉挛, 同时也有止痛的效果。通过将丁溴东莨菪碱与止痛药物联合起来治疗肾绞痛, 可以减轻患者的疼痛感, 并促进患者肾功能的恢复。在本次研究中, 体现出双氯芬酸钾栓联合丁溴东莨菪碱治疗肾绞痛在治疗肾绞痛中的优势, 增加了肾绞痛临床治疗的安全系数, 促进肾绞痛的治愈。
综上所述, 在肾绞痛的治疗中, 运用双氯芬酸钾栓联合丁溴东莨菪碱的方式对患者进行治疗, 不仅复发率低, 而且不良反应少, 值得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 王存华, 杨广涛, 齐涵. 双氯芬酸钾栓联合丁溴东莨菪碱治疗肾绞痛的临床疗效. 现代医药卫生, 2017, 33(13):2016-2017.
[2] 卢启海, 毛小强, 王伟, 等. 双氯芬酸钾栓联合丁溴东莨菪碱治疗肾绞痛疗效观察. 山东医药, 2014, 54(2):73-74.
[3] 刘世杰, 方开萱. 双氯芬酸钠利多卡因联合丁溴东莨菪碱治疗急性肾绞痛的临床疗效观察. 健康之路, 2016, 12(8):101-102.
[4] 景婕黎, 魏琴. 双氯芬酸不同剂型联合丁溴东莨菪碱治疗结石性肾绞痛临床疗效比较. 中国药师, 2016, 19(8):1523-1525.
[5] 张春, 米忠友. 双氯芬酸钠利多卡因联合丁溴东莨菪碱治疗急性肾绞痛的临床疗效观察. 中国全科医学, 2013, 16(7):672-674.
[6] 黄俊何. 复方双氯芬酸钠联合丁溴东莨菪碱治疗肾绞痛的疗效观察. 中国处方药, 2014(10):60-61.
[7] 彭伟, 李辉明, 魏世平, 等. 间苯三酚联合双氯芬酸钠栓用于治疗肾绞痛患者的临床研究. 中外医学研究, 2015(31):129-131.
[8] 徐进宇, 史鋆, 丁忠阳. 间苯三酚联合双氯芬酸钠栓治疗肾绞痛58例分析.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1, 15(21):105-106.
[9] 瞿艳红, 文久芳. 间苯三酚联合双氯芬酸钠栓治疗肾绞痛46例疗效观察. 医学美学美容旬刊, 2012, 20(9):88.
[10] 王铄青. 双氯芬酸钠栓用于肾绞痛患者的治疗效果观察. 中国实用医药, 2014, 9(19):150-151.
[收稿日期:2017-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