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耀文学年表
2018-03-20张颖
张 颖
(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北京 100089)
1936年 0岁
6月27日 昌耀(原名王昌耀)出生于湖南省常德城关大西门内育婴街十七号。其家族老宅,在常德下辖的桃源县三阳港镇王家坪村(现为红岩垱村)。昌耀出生时为家族第三代长子,由二姑儿(远方本家姑姑)和母亲带大。
1938年 2岁
本年 昌耀居常德。
1939年 3岁
本年 抗日战争使得常德宅居毁于一旦,昌耀与母亲回到桃源乡下的王家坪老宅。
1940年 4岁
本年 昌耀大弟王昌煜出生,再往下四个弟妹也相继在几年内出生。
1941年 5岁
本年 昌耀进入离家五里之遥的王家宗祠私塾读书。
1942年 6岁
本年 王家宗祠私塾变为具备现代教育形式的初小班的“尚忠小学”,“安装了黑板、课桌,非王家子弟均可入学”。长昌耀数岁的佃户的女儿曹娥儿因此成为昌耀同学,并教给昌耀终身难忘的乡间儿歌俚谣,成为日后昌耀诗歌创作的隐秘资源。
1943年 7岁
本年 昌耀居住在王家坪老宅,在尚忠小学读书。
1946年 10岁
本年 昌耀在尚忠小学读完初小,告别王家坪的乡间生活,随全家迁回常德,进入隽新小学读高小。
1948年 12岁
本年 昌耀从隽新小学毕业。常德临近解放之际,部队云集,此时许多校舍都做了临时军营,无处再升中学。
1949年 13岁
秋季 昌耀考入桃源县立中学。不久,昌耀报考湘西军政干校并被录取。这所学校以常德一所教会院落为临时校舍。因在军政干校学生宿舍的大通铺上尿床,昌耀又被退回桃源县立中学。
1950年 14岁
4月 昌耀瞒着家人报考中国人民解放军第38军114师政治部,并被录取,成为114师文工队的一名队员。期间,昌耀母亲找到他暂时驻扎的临街小铺,没有说话即离去,那是他们最后一次见面,昌耀仅在母亲离去之后遥望其背影。
春夏之际,昌耀随38军114师在湘西地区剿匪。
7月24日 部队抵达辽东前线凤城,这里距中朝边境鸭绿江仅一百多公里。接着,部队移到辽宁的开原、铁岭一带驻扎下来。从七月底至次年春季,昌耀跟随114师文工队战友在辽宁铁岭的38军留守处政文大队学习。
1951年 15岁
春季 昌耀随部队入朝鲜参战。期间,昌耀开始文学创作的尝试,首先从小说练笔开始,其中一篇战斗故事《决斗》,取材于114师赵连山英雄连坚守3.10416高地事迹。被《东北战士》编辑部拟收入该刊《文艺小丛书》,后来因昌耀受伤转回国内河北省荣军军官学校而未得到确信。
本年 父亲王其桂不堪“土改”批斗,到北京五弟王其榘处避难。不久,前往北京公安局自首,被判两年徒刑,送往天津芦台清河农场执行劳动改造。母亲吴先誉不堪连续不断的批斗,从家中二楼一跃而下,于同年秋季离开人世,终年四十岁。
昌耀开始投稿给《长江文艺》《东北战士》《人民文学》等刊物。
1952年 16岁
本年 昌耀作为文工队战士在朝鲜参战。
1953年 17岁
2月 昌耀创作散文《人桥》,发表于上海《文化学习》。
6月初 昌耀所乘坐的军车在朝鲜元山前线遭到轰炸机的空袭而受伤。经过简单的包扎处理,随之被送回国内进入长春十八陆军医院治疗。随之被诊断为“脑颅颞骨凹陷骨折”,定为“三级乙等”残废等级,持《革命残废人员证》。
秋季 昌耀以伤残文艺兵的身份,进入保定河北省荣军总校。在校图书馆,昌耀读到了郭沫若的《女神》、莱蒙托夫的《诗选》、希克梅特的《诗选》、聂鲁达的《诗文集》、勃洛克的《十二个》等一大批中外诗集。并创作以朝鲜战争为素材的组诗《你为什么这般倔强——献给朝鲜人民访华代表团》(4首)。中国青年出版社发来信函,拟将其入选该社主编《青年文学创作者丛书·诗选》,但因著名诗人公木的一篇文章,对其做出“国际主义与爱国主义相割裂”的权威点评,最终落选。
本年 昌耀开始文学交游,与保定师范文学小组的学子来往频繁。期间与《河北文艺》编辑丁江、编辑部主任刘文斌等建立密切联系。受到河北文学界重要人物远千里的关注。昌耀面临两个毕业去向,即报考中国人民大学继续学习,或进入河北省文联。
1954年 18岁
4月 昌耀组诗《你为什么这般倔强——献给朝鲜人民访华代表团》,刊载于1954年《河北文艺》(月刊)第4期。审稿编辑丁江。
本年 创作《祖国,我不回来了》,后刊发在上海《文艺月报》(具体发表日期不详)。创作《放出的尖刀》(轶稿)。
1955年 19岁
初夏 昌耀从河北荣军军官学校毕业。
6月 青海省人民政府派出由省人事局牵头的干部招聘团,到河北保定荣军军官学校,动员应届毕业生前往青海,参加祖国大西北的开发建设。六月中旬,昌耀报名并被录取。于十几天后随着西行的列车到达兰州,而后转乘汽车前往西宁。
22日 奔赴青海前夕,昌耀在日记本上写下《骊歌》(未收入总集)。
6月底 昌耀到达西宁,被分配到青海省贸易公司任秘书。经常有跟随领导下乡的机会。
本月 昌耀给寄居在北京五叔家里的弟妹一次性寄去54本书。
7月7日 五叔王其榘来信,称昌耀临赴西宁时寄给其弟妹的54本书中,鲁藜的诗集《星的歌》“是宣传唯心论,歪曲现实的反革命的口语”。并督促昌耀学习“关于胡风反革命集团的材料”。
9月 创作诗歌《船,或工程脚手架》。
本年 创作诗歌《高原散诗》。创作散文《不,不准!》。
1956年 20岁
春季 昌耀组诗《高原散诗》发表在沈阳作协主办《文学月刊》4月号。继而又有组诗发表在《延河》上。
2月至3月 创作组诗《鲁沙尔灯节速写》(载《青海文艺》1956年第一期创刊号。1956年5月1日出版)。
4月 昌耀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西安分会(包括了陕、甘、宁、青、新五省的西北大区的作家协会)。随后,给五叔王其榘去信,称“要以郭老为榜样”。
5月 《青海文艺》创刊,创刊号上刊发昌耀组诗《鲁沙尔灯节速写》。
27日 创作诗歌《山村夜话》。
6月 昌耀调入青海省文联。昌耀既是创作者,又是《青海文艺》杂志的编辑。日常有两项工作内容:编辑部常规性的政治学习和刊物编辑工作;下乡,创作、搜集和整理民间、民族文学艺术。
11月23日 于兴海县阿曲乎草原创作诗歌《鹰·雪·牧人》。
本年 创作诗歌《弯弯山道》。
1957年 21岁
3月底 昌耀在贵德县河西乡下乡。
5月 创作清单:《5月夜》《黄河船工》(5月11日);《晨路》(5月12日);《5月的情歌》(5月13日);《车户》(5月14日);《梨花》《士兵》(5月15日);《雨中》(5月23日);《车轮》(5月24日);《草原的女儿》(5月25日);《青年》(5月26日);《雨中答对》(5月27日);《藏鼓咚咚》(5月28日);《卖箫者》(5月29日);《山路深处》(5月31日)。
7月初 昌耀从贵德县河西乡回到了青海省文联。
本月 昌耀《林中试笛(二首)》(《车轮》《野羊》)被认为是毒草,昌耀开始受到批判。
25日 创作诗歌《边城》。
27日 创作《月亮与少女》。
30日 完成《高车》初稿。
31日 创作《海翅》。
8月16日 昌耀向程秀山提出辞职。第二天这份辞职报告被写成大字报张贴在青海省文联“反右”斗争的墙报栏里。于是,昌耀有了新的“罪行”:用辞职刁难组织,以此曲折地向党进攻。
20-21日 创作《水鸟》。
接下来,昌耀将自己从小参军接受党教育的历史,自己的创作道路,以严谨的笔调写成了一份《我的自白》。第二天《我的自白》被写成大字报张贴在辞职报告的旁边。
9月 在1957第9期《青海湖》上,刊发了程秀山《斥反动诗——“林中试笛”》一文。
10月 《青海湖》1957年第10期上刊登署名裴然的批评文章《折断这只毒箭——批判〈林中试笛〉》,以及署名杨俊生的文章《〈林中试笛〉试的是反社会主义的笛》。
28-11月26日 创作《寄语三章》。
11月19日 创作《激流》。
20日 青海省文联整风领导小组就王昌耀的“右派”定性问题,做出《结论材料》。在这份材料中,昌耀被定性为“一般右派分子,混入革命队伍的阶级异己分子”,做出“送农业生产合作社监督劳动,以观后效”的决定。对昌耀做出如上决定后,青海省文联并没有让他立即动身,因此,昌耀在西宁度过了元旦及农历春节。
12月7日 创作诗歌《群山》。
21日 创作《风景》。
本年 昌耀创作诗歌《水色朦胧的黄河晨渡》。《林中试笛》(二首)发表在本年《青海湖》第8期。
从1956年6月到1958年7月,昌耀编选名为《花儿与少年》的青海民歌集。本年夏,昌耀的第一部诗歌集《最初的歌》,由陕西人民出版社(原西北人民出版社)拟将安排秋季出版。但由于紧接着诗人被打成右派,此事搁置不提。据燎原先生考证相关资料,得知这是一部关于朝鲜战场题材的诗集,应属昌耀在河北荣军军官学校时的创作。
1958年 22岁
3月 昌耀由文联办公室的人员陪送,来到青海湟源县的日月藏族乡“劳动”,期限为三个月。带着行李、书籍的昌耀,在乡政府暂时住了下来。乡政府武装干事藏族人杨公保征得乡政府同意后,将昌耀带回自己家所在的村庄:下若约村,并让昌耀住在自己家里,参加村里的生产劳动。
5月1日晚 湟源县公安局一辆吉普车来到下若约村,把昌耀拉到了县看守所关押。5月份,昌耀被从湟源看守所驱往北山崖头开辟一座土方工程,在枪支监管下从事重体力劳动。随后,被作为少数拥有文化基础的人送到设在西宁南滩的青海省第一劳教所的新生铸件厂,学习冶炼钢铁。在西宁南滩的新生铸件厂“进修”了一段时间之后,昌耀被投放到日月乡距下若约村以南不到八公里的哈拉库图村,作为“戴罪”的技术人员开始大练钢铁。
10月4日 湟源县人民法院对昌耀下达了《刑事判决》书。判决昌耀管制三年,送去劳教(自1958年5月1日起,至1961年4月29日止)。接下来,昌耀又被送到西宁南滩,关押在寄设于新生木材厂内的青海省第一劳教所。一边劳动,一边等候新的发落。
11月 昌耀离开西宁南滩这片“新生企业开发区”,被分配到青海祁连山腹地牛心山河谷最西端的一个劳动营地:八宝农场夏塘台站。
1959年 23岁
3月 昌耀创作《哈拉库图人与钢铁——一个青年理想主义者的心灵笔记》。
春季 昌耀被分派到牛心山后约三十公里的铅锌矿搬运铜石。
夏季 八宝农场冶炼计划失败,昌耀等从冶炼厂撤出,返回夏塘台农业队。
1961年 25岁
本年 昌耀从八宝农场的夏塘台队转移到位于农场场部附近一片台地之上的拉洞台一队。
4月29日 湟源县法院判处的“管制三年”的期限应已到期。
此时昌耀除了恢复大规模创作外,还学起了素描。
本年 创作《鼓与鼓手》《踏着蚀洞斑驳的岩原》《这是赭黄色的土地》(1961年初稿,1983年12月22日删定)《荒甸》《筏子客》(1961年夏初写;1981年9月2日重写)《夜行在西部高原》(1961年初稿,1983年12月15日修订)《凶年逸稿——在饥馑的年代》(1961-1962年祁连山)。
1962年 26岁
本年上半年湟源县法院对此前对昌耀的判决进行复审,并给出“原判不当,予以撤销”的决定。但昌耀却并没有被原单位收回重新分配工作。昌耀从本年下半年起,开始持续的申诉。
2月 创作《我躺着。开拓我吧!》。
3月 创作《晨兴:走向土地与牛》(1962年3月初稿,1983年12月24删定)。
4日 创作《水手长—渡船—我们》(1961年3月4日初稿,1982年12月4日复改)。
5日至4月21日 创作《猎户》。
5月15日 创作《影子与我》。
7月至8月 昌耀写成了两万多字的《甄别材料》。
8月1日 创作《八月,是一株金梧桐》。
2日 创作《峨日朵雪峰之侧》(1962年8月2日初稿,1983年7月27删定)
6日 创作了《天空》(1982年8月6日初稿,1983年12月14日誊正)。创作了《古老的要塞炮》。
9月14日 在祁连山创作《良宵》。
22日下午 昌耀将已经写好的《甄别材料》送出。
23日 昌耀准备坐车前往西宁。当日晚在西宁南大街旅馆创作《夜潭》。
此时青海省文联领导正因各种事物在外地出差,昌耀只得把材料交给办公室人员。在昌耀即将离开之前,旧日的同事给他介绍了在他离去之后来到青海的画家朱乃正。二人一见如故,临别时,朱乃正将自己积攒的五斤全国粮票送给艰难的昌耀。
申诉无效后,昌耀作为就业职工,转向祁连山腹地。
10月13-15日 创作了《这虔诚的红衣僧人》。
19日 创作《家族》(1962年10月19日初稿,1983年7月28删定)。
秋季 创作《给我如水的丝竹》,不久创作《断章》。
11月19日 创作《黑河》。
26日 创作《酿造麦酒的黄昏》。
1963年 27岁
3月7日 创作《柴达木》初稿。
10日夜 创作《草原初章》。
7月5日 创作《高原人的篝火》。
13日 创作《水手》。
9月 昌耀给五叔去信汇报情况,并连续向方之南去信寻求帮助。十一月初方之南回家方看到昌耀的求救信。
11月6日 创作《红叶》。
11日 创作了《栈道抒情——拟“阿哥与阿妹”》。
12月初 方之南给昌耀去信,建议昌耀给省委第一书记杨植霖去信寻求帮助,并向身在北京的五叔王其榘求助。方之南还决定在几天之后前往北京参加全国美协工作会议时亲自向王其榘面谈。昌耀听从方之南的建议,又给从1957年开始至今已达6年未通信的五叔再次去信。
1964年 28岁
1月9日 方之南与王其榘及闫瑶莲会面,商讨帮助昌耀事宜。方之南随后给昌耀去信介绍本次会面情况。
5月6日 创作《听涛》。
14日 创作《行旅图》。
6月12日 创作《碧玉》。
11月11日 创作《祁连雪》。
1965年 29岁
9月14日 昌耀创作《秋辞》。
15日 在昌耀反复上诉的努力下,终于将头顶“右派”的帽子摘下。10月15日五叔回信不支持昌耀来北京。
11月初 昌耀赶往北京。返回之前,昌耀给妹妹王瑞珍打电话并约在火车站见面。从北京到达青海西宁之后,昌耀从西宁分岔来到湟源县日月乡下若约村杨公保家。
1967年 31岁
元旦 八宝农场解散,昌耀来到海南州共和县切吉草原(也叫切吉滩)的新哲农场。前往农场内有名的严管队——五中队。在前往新哲农场五中队落脚的当天,昌耀与当年同在114师文工队一起工作过的队员刘福臣相遇。
8月15日 传来噩耗。伯父王其梅在“文革”这场以“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为斗争对象的革命中,被摧残致死,终年53岁。不久,昌耀的父亲王其桂在黑龙江的兴凯湖上作业时,突然从船头坠落水中,并离开人世。昌耀在十几年后才得知这一消息。
12月14日 创作《明月情绪》。
19日 创作《海头》。
1968年 32岁
本年 昌耀居新哲农场。场部发现了昌耀的工人身份,把他调往直属于场部的“试验队”。昌耀的工作依然是干活种地。但每月比原先多供应了一斤大米。
1969年 33岁
本年 杨公保突患重病,卧床不起。临去天国之际,杨公保嘱托女儿们要像对待自己的兄弟一样对待昌耀。自此以后,昌耀以义子的名分,享受着每年回下若约村一次的探亲假。
1972年 36岁
本年 昌耀托付下若约村一个识文断字的文化人来杨家提亲,提亲对象正是杨公保的三女儿杨尕三,时年十六岁。三个月后,杨尕三的姐姐尖尖来到当初昌耀托付为其提亲的乡亲家,让其给昌耀写信告知婚事已成,早日回来着手准备。
1973年 37岁
1月20日 昌耀赶到下若约村。
26日 与杨尕三成亲。
30日 昌耀带着新婚妻子来到西宁,驻留了四天,住在南关街旅社。第三天昌耀带着自己的申诉材料再次上诉。
年底 昌耀的第一个儿子出生。昌耀为其取名王木箫。
1974年 38岁
春季 昌耀为了完成每天三十车的运肥定额,早五点起床干活,一直干到下午四点,多次累倒。
1975年 39岁
本年 昌耀女儿出生,取名王路漫。
1977年 41岁
本年 昌耀小儿子出生,取名王俏也。全家五口靠昌耀微薄的工资养活,日子愈加艰难。年初,杨尕三带着孩子们回到娘家,参加生产队劳动以缓解生存压力。尕三回娘家期间,昌耀曾回家探亲一个月,帮尕三料理家务,其中做得比较多的两件活,一个是喂猪放羊,另一个就是制作“一排排受难的贝壳”,即将稀牛粪和柴渣草屑和在一起,做成饼状贴到院墙墙壁专门做成的铸模中,待风干后作为燃料储存起来。
年底 昌耀给主政青海的省委第一书记谭启龙写了两封长信。
1978年 42岁
五月份开始,昌耀又恢复创作。写了一组篇幅较长的抒情散文,总标题为《海的诗情及其它》,此后刊发在1979年第5期的《青海湖》上。
昌耀开始了新一轮申诉。给主管文化的领导发出要求“落实政策”的信。
8月4日 在西宁创作《致友人——写在一九七八年的秋叶上》。发表于《诗刊》,1979年第10期。
6日 在西宁中南关旅馆创作了《秋之声(其二)》。
12日 在青海切吉草原创作了《秋之声(其一)》。
11月5日 创作《秋木》。
1979年 43岁
1月6日 青海省文联筹备领导小组向青海省委宣传部上报了《关于王昌耀问题的复查意见》,《意见》在陈述了昌耀的个人基本情况和“右派”问题经过后,对昌耀问题作出了甄别,并最终做出决定:对王昌耀同志应恢复政治名誉,收回我会分配适当工作;同时恢复原来工资级别。
7日 创作《冰河期》。
2月24日 “青海省革委会劳动教育工作委员会”下发了《关于撤销王昌耀、剧谱劳动教养的批复》。
3月 昌耀带着妻子儿女离开海南州新哲农场,回到暌违21年的青海省文联。住进省文联借用的办公地址——青海省委党校大院后面一间于五十年代修建的大平房内。
10日至4月1日 创作《啼血的“春歌”——答战友》。
4月 清明节前夕,昌耀大伯母王先梅邀请他到北京团聚。离开北京后,昌耀绕道来到了湖南桃源。
5、6月份 昌耀以新哲农场的生活为背景创作了一篇一万多字的小说作品,并投稿给《青海湖》杂志。这其中穿插有大量的民歌俚谣,并在字里行间错动着边地传奇色彩。然而,在通过编辑审阅发上去终审时,被终审编辑否决。
昌耀迅速复归,并开始在各大期刊发表作品。包括散文、组诗或长诗。
7月5日 完成《雄风》初稿,1980年1月13日改定。
7日至9日 创作《无题》。
8月9日至10月14日 创作《大山的囚徒》,11月23日在北京改定。
9月21日 创作初稿《郊原上》。
23日 创作《美人》。
30日夜 创作《我留连……》。
10月 昌耀应《诗刊》社之邀前往北京修改诗稿《大山的囚徒》,并以列席者的身份,旁听中国文联第四届文代会。
5日至6日 创作《乡愁》。
26日 创作《归客》。
11月14日至22日 于北京虎坊路创作《1979年岁杪途次北京吟作》(文代会旁听乘车归旅邸)。
19日 北京,创作《在地铁——五分钟的地下航行》。
12月2日 西宁,创作《广场上的悼者》。后与《在地铁——五分钟的地下航行》一起总题为《京华诗稿》。
29日 龙羊峡,初稿《冬日:登龙羊峡石壁鸟瞰黄河寄兴》,1980年11月9日完稿于西宁,1981年11月8日于古城台删改。
本年还发表:
《落叶集》(组诗),刊登《青海湖》1979年第7期。
《黑河柳烟》(组诗),刊登《长春》1979年第12期。
《高原风采》(组诗),刊登《湘江文艺》1979年第12期。
1980年 44岁
1980年《诗刊》第1期发表长诗《大山的囚徒》。此时,《诗刊》社的副主编是邵燕祥,编辑刘湛秋、韩作荣。《大山的囚徒》是韩作荣在一大批自然来搞中发现的。
1月19日 创作《题古陶》。
25日 创作《车轮》。
28日 创作《雕塑》。
29日 创作《卖冰糖葫芦者》。
2月9日至1981年6月25日 创作《慈航》。发表于《名作欣赏》,1991年第3期。
16日 创作《楼梯》。
17日 创作《春雪》。
5月11日至8月15日 创作《山旅——对于山河、历史和人民的印象》。
23日 创作《伞之忆》。
7月13日 创作《南曲》。
10月17日正午 创作《寓言》。
24日夜 创作《我的街》。
25日夜 创作《怀春者的信柬》。
本年发表:
《黄河的传说》,《青海湖》,1980年第2期。《高原风》,《清明》,1980年第3期。
《山旅》,《青海湖》,1980年第11期。
1981年 45岁
1月1日至6月 创作《早春与节奏》。
2月17日夜半 创作《随笔[审美]》。
3月20日至24日 杭州,创作《江南》(组诗,含《江南》《西子湖》《南风》《栖霞山》4首)。
25日至8月24日 创作《生之旅》初稿。
3月至4月 昌耀与邵燕祥、梁南等诗人,先后在南京、杭州、长沙采风。昌耀在西宁交通巷附近分了一套三居室的楼房。
4月5日 创作《长沙》,写于长沙,1982年8月22日改于西宁。
16日 改旧作《莽原》。
18日 改旧作《湖畔》。
19日 重写《烟囱》。
6月8日 创作了《节奏1,2,3,……——答问》。
8月29日 创作《对诗的追求》。
9月13日 创作《驻马与赤岭之敖包》。
19日深夜 创作《风景:湖》。
21日清晨 创作《丹噶尔》。
10月3日 创作《关于云雀》。
6日至29日 创作了《划呀!划呀!父亲们!——献给新时期的船夫》。发表于《诗刊》1982年第10期。还发表于《诗刊》,1998年第05期。
11月1日至1982年5月13日 创作《建筑》。
7日至15日 创作《轨道》。
27日至12月23日 创作初稿《城市》。
本年 昌耀的诗歌开始在《诗刊》《青海湖》《星星》《草原》《人民文学》等刊物上频频亮相。创作《乱弹琴——也算“通信”》
发表的作品有:
《节奏1,2,3,……——答问》,《诗刊》,1981年第12期。
《乱弹琴—也算“通信”》,《青海湖》,1981年第2期。
1982年 46岁
2月4日(立春) 创作了《生命》,3月6日删定。
21日 创作《木轮车队行进着》。
3月2日 创作《鹿的角枝》。发表于杂志《诗探索》,1995年第六期。(诗后附有洪子诚的点评)
29日 创作《日出》。
4月12日 创作《风景:涉水者》
5月 昌耀随着青海省美术协会的两三位画家一起,带着一辆吉普车前往兰州、张掖和祁连山区采风写生,创作了大量西部题材作品。
11日至10月10日 创作《太息[拟古人]》。
6月11日 创作《子夜车》。
20日 创作《月下》。
7月 创作《所思:在西部高原》。
8月14日 创作《在山谷:乡途》。
17日 创作《纪历》。
9月 昌耀随采风团到甘肃河西走廊的玉门油田和敦煌一线采风。
3日晨 玉门,创作《河西走廊古意》。
4日 玉门,创作《在玉门:一个意念》。
7日 玉门,创作《花海》。
10日 敦煌,创作初稿《在敦煌名胜地听驼铃寻唐梦》。
11日 玉门,创作《戈壁记事》。
17日 创作《青峰》。
11月2日至18日 创作初稿《雪。土伯特女人和她的男人及三个孩子之歌》。
12月22日 创作初稿《城——悼水坝工地上的五个浇筑工》。
25日 创作初稿《野桥》,1983年4月5日改定。
发表的作品有:
《秋之声》,《朔方》,1982年第12期。
《高原行旅》,《人民文学》,1982年第12期。
《对诗的追求》,《诗刊》,1982年第1期。
1983年 47岁
1月14日 创作初稿《母亲的鹰——悼六个清除废墟的工人》。
16日至2月16日 创作《听曾侯乙编钟奏〈楚殇〉》。
2月25日 草就《春天即兴曲》,12月8日增删。
3月5日 创作《浇花女孩》。这是昌耀创作中首次出现不分行文字。
12日 植树节,完成了《印象:龙羊峡水电工程》的创作。
17日 创作《驿途:落日在望》初稿。
26日至4月8日 创作了《赞美:在新的风景线》。
4月11日至16日 创作了《腾格里沙漠的树》。
5月9日至11月9日 创作《草原》。
13日 删定《垦区》。
12日至11月25日 创作《背水女》。
28日至10月6日 创作《天籁》。
6月 创作《排练厅》。
此时,青海高原不仅仅迎接着一批批由中国作协、《诗刊》社和各地文化部门联合运行的诗人采风团的到来,也开始派出采风团行走于各地。昌耀此前就多次跟随采风团赴南京、敦煌等地采风。
10日 创作《放牧的多罗姆女神》。
28日至10月8日 创作《雪乡》。
5、6月份 昌耀投标青海省专业作家编制,得到这个编制将使得昌耀失去两人一间的办公室,但换来的是不用朝九晚五地上班和充分自由的时间。这个编制制定了中标作家每年的作品发表数量,发表作品的刊物级别,与之配套的则有相应的工资奖罚系数等考核方案。很快,昌耀得到了批准,从此成为青海省文联创建以来第一批专业作家。
9月 出席新疆石河子“《绿风》诗会”,是一次有近百位中国诗人参加的诗届盛会。
2日至9日 在新疆石河子创作《晚会》。
7日夜 草就《山雨》,12月22日删定。
21日 于新疆完成了《旷原之野:西疆描述》。
8月至10月 创作《边关:二十四部灯》。
11月29日 改旧作《荒漠与晨光》。
12月23日 改旧作《高大坂》。
本年 昌耀托燎原帮助寻找“灵格风”英语教材磁带,欲学习英语。并告知燎原他在阅读一些英文原著时,还依稀能粗通其意。年底《诗刊》社负责人、著名诗人严辰牵头,欲组织出版一套诗人丛书,昌耀被列入其中。昌耀立即将诗稿整理编辑,起名为《情感历程》。
发表的作品有:
《西北角》(三首),《人民文学》,1983年第12期。
《日出》(外一首),《当代》,1983年第6期。
《敦煌主题及其变奏》,刊登《诗刊》,1983年第9期。
1984年 48岁
春 创作《人物习作》。
3月12日 西宁古城台小屋创作《黎明的高崖,有一驭夫朝向东方顶礼》。此文原为诗集《情感历程》所作序言,但诗集日后却并未出版。原因是:“到了出版社,唯独把昌耀的这本打了回票,理由是:看不懂。”
22日至4月20日 创作《河床——〈青藏高原的形体〉之一》。
22日至4月20日 创作《圣迹——〈青藏高原的形体〉之二》。
22日至4月20日 创作《她站在剧院临街的前庭——〈青藏高原的形体〉之三》。
20日至4月20日 创作《阳光下的路——〈青藏高原的形体〉之四》。
4月25日至5月9日 创作《古本尖乔——鲁沙尔镇的民间节日——〈青藏高原的形体〉之五》。
5月30日至7月4日 创作《寻找黄河正源卡日曲:铜色河——〈青藏高原的形体〉之六》。
11日至25日 创作《去格尔木之路》。发表于《当代》,1984年第6期。
6月 随中国作协的诗人代表团,到山东日照的石臼巷采访并到达青岛。
24日至8月21日 创作《海的小品》,石臼巷,青岛,西宁。
8月23日至25日 黄海之旅归来后,在西宁创作《致石臼港海岸的丛林带》。
9月 青海人民出版社决定出版昌耀的诗集,昌耀为其取名《昌耀抒情诗集》。
9日 创作《巨灵》。
11月27日至12月12日 创作了《时装的节奏》。
12月4日至7日 创作《思[古意]》。
6日 创作《西行吊古》。
13日至16日 创作《大潮流》。
18日至20日 创作《即景:五路口》。
22日 完成《高车》删定并序。发表于陕西人民出版社1984年4月出版的《文学家》创刊号。
24日 创作《昌耀抒情诗集·初版后记》,为诗集的缘起作了简短说明。诗集中收入诗歌上限1956年,下界1984年。
28日 创作《邂逅——赠南海G君》。
发表的作品有:
《荒漠与晨光》(外二首),《上海文学》,1984年第3期。
《土风组诗》,《诗刊》,1984年第1期。
《黄海二首》,《诗刊》,1984年第11期。
1985年 49岁
1月4日至8日 创作《芳草天涯》。
19日 接受《当代文艺思潮编辑部访谈》,创作《答〈当代文艺思潮〉编辑部》。
22日至23日 创作《四月》初稿,2月3日改定。
3月6日(元宵节) 创作《雄辩》。
13日 创作了《牛王(西部诗记。乙丑正月)》。
4月5日 创作《夷[东方人]》。
24日 《人·花与黑陶砂罐》。
28日零点十一分 青海高原,创作《〈巨灵〉的创作》。
5月 昌耀参加在西安举办的“大西北文学与科学笔会”。
3日 刘湛秋写评论文《他在荒原上默默闪光》,并发表在当年第6期《文学评论》。文章中,刘湛秋对昌耀的诗歌成就作了较高程度的肯定,并认为昌耀正“朝向一个大诗人迈进”。
9日 西安,创作《色的爆破》。
21日 创作《秦岭兵马俑馆古原野》。
27日 创作《某夜唐城》。
29日 创作《忘形之美:霍去病墓西汉古石刻》初稿。
31日 创作《斯人》。
6月8日 创作《意绪》。
13日 创作《招魂之鼓》初稿。
7月3日至4日 创作《和鸣之象》。
26日 创作《午间热风》。
30日 创作《高原夏天的对比色》。
8月1日 创作《人群站立》。
5日 创作《花公鸡》。
26日 昌耀致信孔孚。
28日创作 《钢琴与乐队》。
9月15日 昌耀致信孔孚。
10月 昌耀加入中国作家协会。
11日 创作《悬棺与随想》。
15日 创作《东方之门》。
11月5日 创作《我的诗学观》。
11日 创作《谐谑曲:雪景下的变形》。
18日 创作《晚钟》。
20日 创作《我们无可回归》。
12月11日 创作《空城堡》。
17日 创作《头像》。
秋季 创作《巴比伦空中花园遗事》。
本年 山东诗人孔孚与内蒙古《草原》杂志编辑安谧,向昌耀发出邀请,欲在中国诗坛成立一个“新隐逸派”。昌耀表示自己愿意加盟,但不发表“流派宣言”,此事最终不了了之。本年4月,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当代文学研究室编《中国新诗年选(1983)》,其中收录昌耀《雪。土伯特女人和她的男人及三个孩子之歌》一首。邹获帆主编《中国新文艺大系1976-1982诗集》,收入昌耀《车轮(外一首)》。
发表的作品有:
《忘形之美》(三首),《人民文学》,1985年第9期。
《青藏高原的形体》(组诗),《诗刊》,1985年第11期。
1986年 50岁
1月26日 创作了《内心激情:光与影子的剪辑》。
2月4日 创作《田园》。
19日至22日 创作《距离》。
23日至3月14日 创作《晴日》。
28日 创作《一代》。
3月 《昌耀抒情诗集》开印。
2日 创作《云境·心境》。
12日 创作《翙翙鸟翼》。
27日 创作《一百头雄牛》。
4月3日 创作《穿牛仔裤的男子》。
9日至13日 创作《人间》。
23日 创作《幻》。
5月2日 创作《黑色灯盏》。
12日 创作《小人国里的大故事》
13日至6月9日 创作《美目》。
6月6日至8日 创作《噱》。
15日 创作《在雨季:从黄昏到黎明》初稿。创作《两个雪山人》。
19日至20日 创作《司命》。
19日至25日 创作《太阳人的寻找——H·N、H·H姐妹徒步黄河寻找太阳人》。
下半年 昌耀带着自己的一摞诗集,前往北京分赠给欣赏他的诗人、编辑们。
7月5日晨 创作《稚嫩之为声息》。
8日 创作《刹那》。
18日 创作《嚎啕:后英雄行状——为S君述》。
25日 创作《回忆》。
26日至9月2日 创作《幽界》。
7月份,时任上海华东师大教师的青年诗人宋琳,与其搭档在甘肃山丹军马场拍摄完教学录像资料片后前往西宁拜访昌耀。不久,浙江的青年诗人伊甸、沈健前往拜访昌耀。
8月至12月 创作《诗的礼赞(三则)》(8月17-19草讫,12月21日小删)。
8月2日 创作《金色发动机》。
3日 创作《白昼的结构》。
9日 创作《灵霄》。
12日 创作《躯体与沉默》。
15日 创作《冷色调的有小酒店的风景》。
9月6日 创作《舞台深境塑造》。
10日至12日 创作《长篇小说》。
17日 创作《周末嚣闹的都市与波斯菊与女孩》。
24日 创作《造就的时代》。
27日 创作《猿啼》。
29日 创作《广板:暮》。
10月 昌耀参加在兰州举办的由《诗刊》社和甘肃《当代文艺思潮》联合举办的中国西部文学研讨会。
11日 于兰州旅邸创作《冷太阳》。
昌耀返回西宁后,迎接了甘肃电视台副台长、诗人段玫女士与其搭档的到来,她们准备给昌耀拍一个电视专题片,因此前来做前期的采访。为了重走当年的流放之路,段玫带来了一部丰田越野吉普车。他们三人还有昌耀的妻子杨尕三,首先来到湟源县下若约村,然后开到日月山以西的青海湖周游了一圈,继而放下尕三,去到昌耀最后的流放地新哲农场,最后到达祁连山八宝农场。
此行回来后,昌耀创作《达坂雪霁远眺》《眩惑》《锚地》三首诗。
24日 自祁连归,创作《达坂雪霁远眺》。
从祁连山返回不久,青海文联的文艺理论研究室联合甘肃的《当代文艺思潮》杂志社,为昌耀的《昌耀抒情诗集》召开了一个作品研讨会。出席专家有:西北师范大学教授、西部文学研究所所长孙克恒,《当代文艺思潮》编辑部负责人余斌,青年编辑管卫中,青海评论界与诗歌界人士,时任青海高校教师,现任中国人民大学中文系教授的金元浦先生,厦门大学教授周宁等。据章治萍后来在《我们和昌耀师一起签名售书》一文中回忆,昌耀给与会者特意准备了纪念品。
26日至11月2日 创作《眩惑》。
28日 创作《锚地》。
17日至12月16日 创作《生命体验》。
秋冬之际,《月》的青年诗歌编辑骆一禾给昌耀去信,从此二人开始持续通信。《十月》中骆一禾所主持的“十月的诗”这一栏目也成为此后昌耀诗歌重要发表阵地。
本年昌耀随采风团在全国各地行走,参加各类诗届盛会,促使昌耀诗歌形态的更加丰富多样。本年四月,喻大翔、刘秋玲编选《朦胧诗精选》,其中收录昌耀《木轮车队行进着》《纪历》《在山谷:乡途》《印象:龙羊峡水电站工程》《四月》《秦陵兵马俑馆古原野》六首。
1987年 51岁
1月 昌耀当选为青海省文联委员(任职直至去世)。
5日 创作《洞》。
25日 晨《淡淡的河》。
3月27日 写完《艰难之思》。创作起因是一位编辑朋友让昌耀就“作家是怎样走上创作道路的”为题写一篇文章。昌耀在本文中详述了他的创作观与创作经历。
6月17日 创作《庄语》。
24日 创作《立在河流》。
30日 创作《日落》。
6月至7月12日 《诗章》。
7月 四川的青年先锋诗人廖亦武进入青海拜访昌耀。
5日 创作《玛哈噶拉的面具》。
8月9日 致信骆一禾。
秋一度出版受挫的《昌耀抒情诗集》在书店脱销,因此出版准备再版。昌耀遂抓住机会在诗集中加入了1985年到1986年以来创作的26首新作,并将刘湛秋的文章《他在荒原上默默闪光》作为序言置于卷首。
9月7日 昌耀于桥头堡书室创作了《昌耀抒情诗集》再版后记。昌耀在开篇即写“出诗集难”。
10月16日 完成《听候召唤:赶路》。
春节前 昌耀搬进西宁小桥地区一幢濒临大通河的楼房的第三楼。
本年发表情况:
《青铜之美》,《人民文学》,1987年第3期。
《感觉与情绪》(组诗),刊登《诗刊》,1987年第4期。
1988年 52岁
1月 昌耀出任青海省第六届政协委员。
26日 创作《以适度的沉默,以更大的耐心》。发表于《诗刊》,1988年第5期。
2月1日 创作《酒杯——赠卢文丽女士》初稿,4月20日删定。
1日至10日 骆一禾及其夫人张玞博士,应《西藏文学》编辑马丽华之邀,为即将发表的昌耀的一组诗歌,创作了一篇万余字规模的评论文《太阳说:来,朝前走》。
此后不久,骆一禾又创作了一篇35 000字的长文系统论述昌耀诗歌价值。
3月 经华中师范大学友人喻大翔介绍,昌耀开始与海外诗人非马通信,并应邀为非马主持的《诗与散文》寄去个人资料和诗作。
4月8日 昌耀致信骆一禾。
《昌耀抒情诗集》在中国作协两年一度的评奖“中国作家协会第三届(1985-1986)新诗(诗集)奖”的评奖中入围“评奖选目”。后未果。
5月 昌耀加入青海省九三学社。
4日 昌耀给《诗刊》社编辑晓钢写信。
5日 昌耀致信非马。
6月 为入选一套“诗人丛书”的个人诗集之事前往北京,昌耀首次与青年诗人骆一禾,及骆一禾的同学、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文艺部节目主持人雪汉青女士相聚。
7日至9日 《昌耀抒情诗集·增订本》出版。诗集中追加了1985年到1986年以来发表的26首新作,并附刘湛秋序言《他在荒原上默默闪光》。
7月27日 创作《热包谷》。
8月 参加《西藏文学》于拉萨举办的“太阳城诗会”。
9月19日 昌耀致信非马。
11月2日 西宁,创作《纪伯伦的小鸟——为〈散文诗报〉创刊两周年而作》(文)。
13日 昌耀在西宁市区“大十字”新华书店签名售书:《昌耀抒情诗集》(增订版),售出两百多本,帮忙者有章治萍、张锦平、韩枫、徐春、张岚等人(“篝火”诗社成员)。
15日 创作《悲怆》。
27日 创作《盘陀:未闻的故事》。
30日 创作《燔祭》。
12月 中国作家协会青海分会召开第三次代表大会。大会选举产生朱奇为主席,王昌耀、王泽群等为副主席的主席团。
12日 创作《内陆高炯》。
19日 创作《受孕的鸟卵》。
21日 创作《恓惶》。
本年 昌耀受聘成为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夏雨诗社”的顾问。
1989年 53岁
2月 昌耀当选为青海省九三学社文化委员会副主任(直至去世)。
21日 创作《元宵》。
3月 经四川诗人孙静轩介绍,与香港诗人蓝海文通信,继而成为由蓝海文牵头筹备的“世界华文诗人协会”创会理事。
2日 创作《听到响板》。
15日 创作《骷髅头串珠项链》。
16日 创作《眉毛湿了的时候》。
26日 昌耀致信黎焕颐。
4月15日 创作《干戚舞》。发表于《中国作家》,1991年第5期。
5月 1988年6月入选“诗人丛书”一事落实,昌耀编选了自己的又一部诗集《噩的结构》,寄“诗人丛书”的牵头人邵燕祥。但无果而终。
10日 创作《窗外有雨》。
12日 创作《小城淡季》。
25日 《消夏》。
6月17日 创作《一只鸽子》。
6月 底骆一禾去世后,为骆一禾之事开始与其夫人张玞博士通信。
下半年 昌耀开始与夫人杨尕三分居。在自己的书房中,开始了以沙发当床的独居生涯。
7月12日 匆草《记诗人骆一禾》,1991年1月4日删定。文中回忆了与诗人兼编辑家骆一禾的交往过程。
25日 昌耀致信张玞。信中谈到骆一禾的逝世使得昌耀“不仅鲁钝且将更寂寞了”。
夏 创作《浮云何曾苍老——悼诗人陈幼京、骆一禾英华早逝》。
8月底 昌耀骑着自行车回到日月山。
10月9日至24日 昌耀于日月山牧地来归,创作《哈拉库图》。
11月15日 创作《仁者——为香港诗人蓝海文博士选编〈留在世上的一句话〉撰稿》。收入《命运之书》时重写,更名为《仁者——为蓝海文博士〈留在世上的一句话〉撰稿》。
12月21日 创作《惟谁孤寂》。
29日 创作《两幅油画——〈风〉与〈吉祥蒙古〉》。
30日 创作《远离都市》。
本年八月 陈超撰写《中国探索诗鉴赏辞典》由河北人民出版社出版。其中“西部诗诗群”一章首推昌耀,收录昌耀八首诗歌。陈超认为“昌耀的诗总有一股旁人难以企及的笨重壮硕的艺术精神……读他的诗使我们领略到了吞吐大荒真力弥漫的气象。这种气象险而不怪、硬而不瘦、阔而不空……”
本年发表情况:
《内陆》(六首),《诗刊》,1989年第2期。
1990年 54岁
1月7日 创作《卜者》。
9日 创作《故居》。
12日 创作《紫金冠》。
14日 创作《象界(之一)》。
16日 创作《鹜》。
20日 创作《苹果树》。
22日 创作《极地民居》。
24日 创作《在古原骑车旅行》。
2月3日 创作《陈述》。
7日 创作《一片芳草》。
11日至20日 创作《僧人》。
3月27日 致信张玞。
4月2日 凌晨,下雨,创作《江湖远人》。
11日 晨记,《雪》。
24日 创作《空间》。
月底 昌耀应浙江的大型文学刊物《江南》之邀,为该刊的一个诗歌大赛担任评委。评奖方式是由主办方将材料邮寄给昌耀,昌耀填好选票后送回。
5月4日 创作《严肃文学的境况怎样,回答说:还行!——在〈青海日报〉社一次讨论会上的发言》。
6月 昌耀接到来自杭州市文联《西湖》杂志社的邀请,亲赴现场为其举办的“西湖诗船大奖赛”担任评委。
5日 昌耀从西宁乘火车到达上海,来到诗人黎焕颐家中。
7日 昌耀来到杭州,正式开始江南之行。此次“西湖诗船大奖赛”由《西湖》文学月刊任职的诗人嵇亦工操办,邀请评委除昌耀外,还有谢冕教授、诗人公刘、青年诗歌评论家唐晓渡。
16日 昌耀离开杭州,来到了北京,先是前往《诗刊》探望了几位友人,继而特地前往中央美院,探望曾同在青海度过艰难岁月,此时为中央美院副院长的朱乃正,最后去了张玞的家,拜访了张玞的父亲:地图出版社副社长张学良先生,并获得张先生赠予的两本大地图册。
24日 昌耀返回西宁。
28日起 昌耀给刚刚告别了的朋友们回信,特别是杭州的青年诗人们,他们至少包括:丽萍女士、徐萍女士、惠敏女士、继文仁弟、梁晓明、余刚。
7月19日 创作《齿贝》。
22日 创作了《头戴便帽从城市到城市的造访》。
8月21日 创作《给约伯》。
24日 创作《先贤》。
27日 创作《黎明中的书案》。
30日 致信丽萍。
9月6日 昌耀致信李万庆。
7日 昌耀致信董林。
10日 创作《她》。
17日 创作《西部诗的热门话》,9月25日誊正。
25日 创作《谣辞》。创作《作家劳伦斯》。
10月9日 昌耀致信李万庆。
19日 创作《西乡》。
昌耀第三次被列为《诗刊》社组织策划的第三套“诗人丛书”。昌耀约请S写一篇短小的序言,并为诗集取名《淘的流年》。
28日 昌耀致信李万庆。
11月13日 昌耀致信范方。
25日 昌耀致信李万庆。
12月24日 前一个星期(根据昌耀12月24日写给SY的信推测得知),昌耀应邀去几十里外的青海铝厂自办的文学讲习班。
昌耀致SY信一封。
本年 昌耀诗歌中开始出现类似于散文诗的不分行的诗歌。
本年发表情况:
《柔情》,《中国作家》,1990年第5期。
《哈拉库图》,《诗刊》,1990年第12期。
1991年 55岁
1月2日至3日 创作《处子》。
11日 创作了《跋〈淘的流年〉》,收到SY的来信。
19日 昌耀致信雷霆。
21日 昌耀致信SY。
25日 创作《图像仪式》。
2月4日 立春,创作《暖冬》。
3月1日 创作《北冥有鱼,其名为鲲——彦涵木刻作品观后》。
3日 创作《圣咏》。
14日 创作《冰湖坼裂·圣山·圣火——给S·Y》初稿,3月24日改定。发表于《诗刊》,1991年第5期。
17日 致信SY女士。
17日 致信玲君。
昌耀为S出版的第一本诗集创作了一篇2700字的序言。
4月 昌耀收到中国作协拟于5月10日在广西桂林召开“全国诗歌座谈会”的通知。
5月 昌耀前往广西桂林参加“全国诗歌座谈会”。
22日 昌耀抵达上海,入住一所招待所等待与S的会面。
25、27、28日 昌耀与S相聚同游上海。28日分别。
31日 昌耀返回青海。致信SY。
6月10日 创作《涉江——别S》。
12日 创作《非我》。
14日 致信SY女士。
25日 致信SY女士。
28日 创作《91年残稿》。
7月11日 创作《呼喊的河流》。
20日 创作《盘庚》。
22日 创作《露天水果市场》。
8月3日 创作《偶像的黄昏》。
12日 致信SY女士。
23日 创作《苍白》。
27日 创作《秋客》。
9月7日至11日 创作《这夜,额头锯痛》。13日 创作《一幢公寓楼》。
20日 创作《工厂:梦眼与现实》。
20日至25日 创作《自我访谈录》。
10月6日 创作《俯首苍茫》。
11月1日 回西宁,工作队统一休假。
6日 返回民和县,一个回族村落。
9日 致信SY女士。
26日 创作《拿撒勒人》。
12月19日 青海巴州驿,《红尘寄序》。
1992年 56岁
1月15日 昌耀从民和县回到西宁,社教工作历时三个月完成。
17日 昌耀致信赵红尘。
2月14日 致信SY女士。
27日 创作《痛·怵惕》。
3月2日 创作《怵惕·痛》。
9日 创作《圣桑〈天鹅〉》。
19日 昌耀致信车前子。
4月8日 创作了《莞尔——呈献东阳生氏》。
12日 致信SY女士。信中提到,一个月前,《上海文学》约稿,昌耀于4月11日整理好5首小诗匆匆寄去。刘湛秋曾编选一本爱情诗集,昌耀寄去两首,最后由台湾海风出版社出版,书名《最爱——大陆当代杰出诗人情诗选》。
4月下旬 漓江出版社总编辑聂震宁同志特别写信给昌耀,表示出版社准备单独出版那本因资金欠缺而流产的“诗人丛书”中昌耀的诗集。昌耀得信之后将原先五个印张左右,作为丛书出版的《淘的流年》扩充至十二个印张,作品收录从1950年代初到青海直到现今的诗作,最后一首截止为《莞尔》,并将诗集标题拟为《命运之书》。
5月2日 致信SY女士。提到黎焕颐来信约请昌耀担任《中国诗人》编委。昌耀回复非为淘金。
6日 昌耀将《命运之书》的书稿挂号寄给聂震宁。
8日 致信SY女士。
6月2日 致信SY女士。信中提到,6月1日已将《命运之书》书稿整理完毕并寄出。
6日 创作《现在是夏天——兼答“渎灵者”》。
11日 与S关系破裂之后,悲痛不能自已的昌耀为《命运之书》补写了一个“自序”以替代原本S为《淘的流年》——也就是现今的《命运之书》的序言。
30日 创作《一滴英雄泪》《面谱》。
7月12日 创作《烈性冲刺》。
初昌耀拿着一只皮箱找到燎原,欲将其委托给燎原保管。这只皮箱里装着昌耀的残废军人证书,有关当年“右派”问题的申辩、平反材料,五十年代的家书等,最重要的是已发表作品的剪贴件。(几近八年之后,这只皮箱又回到了燎原手中,成为他创作《昌耀评传》最珍贵的资料。)接着昌耀告诉燎原,他已向法院递交了离婚申请并决定搬离现在的居所。之后,他拿着简单的炊具与铺盖卷,挤进了省作协的一间公用办公室。白天,本无公事可办的昌耀与别人在这间办公室里呆在一起,做自己的事,晚上待别人都走后,就拉开铺盖卷睡在长条木椅上。
昌耀的诗歌中开始出现另一个名字:修篁。
26日 致信SY女士。
27日 昌耀创作《致修篁》初稿,9月21日改定。
9月2日 创作《傍晚。篁与我》。
25日晨五时 创作《烘烤》。
10月10日 创作《花朵受难——生者对生存的思考》。
11月 经法院裁决,昌耀与杨尕三的婚姻关系正式解除。
15日 致信SY女士。
12月 昌耀住进了摄影家协会位于西宁市区西大街一幢五层小楼的办公室内。直至去世,昌耀一直在这间办公室栖身。于是,昌耀白天时而跟着摄影协会的创作团队外出采风,晚上就单独住在偌大的办公室里。而当太过无聊时,就到大街上徘徊。
6日 创作《螺髻》。
16日晨 创作《场(精神的。辐射能的。历史感的。……)》。
20日 创作《晚云的血》。
本年 创作《报诗人叶延滨书》。发表于《文学自由谈》,1992年第3期。
发表的作品有:
《朝朝暮暮》,刊登《上海文学》,1992年第10期。
《暖冬》(外二章),刊登《中国作家》,1992年第4期。
《理想者的排箫》(组诗),刊登《诗刊》,1992年第3期。
1993年 57岁
年初 昌耀在第七届青海省政协会议上晋升为常委。昌耀成为青海省首批“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国家级专家”。所获得的特殊津贴数额是每月100元,并且终身发放。
1月1日 晨光之中,创作《降雪·孕雪》。
22日(除夕) 创作《有感而发》。
22日至24日 创作了《一天》,2月8日修订。
5月22日 创作了《我见一空心人在风雪中扭打》。
7月1日 创作《自审》。
13日 创作《诗人们只有自己起来救自己》。昌耀为了《命运之书》的出版,书写了一则题名为《诗人只有自己起来救自己》的“广告”,决定以“编号本”的形式,自费出版这部诗集。昌耀将这份“广告”打印了30份,分发或投寄给相关的媒体和个人。发表于《诗刊》,1993年第10期。改题为《蹇作跛驴说命运》,发表在1993年7月25日《青海日报》副刊。
27日 创作《踏春去来》。
29日 收到邵燕祥来信。
夏季 创作《在一条大河的支流入口处》。
8月4日 创作《意义空白》。
5日 创作《堂·吉诃德军团还在前进》。
10日 写信致邵燕祥。
18日 创作《大街看守》。
19日 创作《毛泽东》。
28日 创作《薄曙:沉重之后的轻松》
9月28日 创作《诗人与作家》,创作《一种嗥叫》。
10月19日 致信SY女士。信中说明《命运之书》目前已预售出2 070本。
20日 创作了《勿与诗人接触》,创作了《复仇》。
26日 创作《生命的渴意》。
12月13日 凌晨5点 创作《宿命授予诗人荆冠——兼答星星诗刊艾星并兼致叶存政、杨兴文》。
本年谢冕、唐晓渡主编,谢冕编选的《鱼化石或悬崖边的树》(归来者卷)收录昌耀诗歌五首,分别为《乡愁》《雕塑》《山旅——对于山河、历史和人民的印象》《生命》《鹿的角枝》。李双编《回答》,收录昌耀《划呀,划呀,父亲们!》一首。勾承益编《温柔地死在本城》,收录昌耀《受孕的鸟卵》一首。
本年发表情况:
《烘烤:有关人生的多重体味》(组诗),刊登《诗刊》,1993年第6期。
《陶》(二章),刊登《诗刊》,1993年第1期。
《广告与前言》,刊登《文学报》,1993年9月2日。
1994年 58岁
1月25日 创作《寺》。
2月18日 创作《播种者》。
22日 创作《罹忧的日子》。
3月23日 创作《人:千篇一律》。
29日 创作《享受鹰翔时的快感》。
5月15日 创作《近在天堂的入口处》。
22日 创作《小满夜夕》。
24日 创作《凭吊:旷地中央一座弃屋》。
6月3日 创作《灵语》。
10日 创作《答诗人M五月惠书》。
16日 创作《火柴的多米诺骨牌游戏》。
7月10日 创作《街头流浪汉在落日余晖中遇挽车马队》。
30日 创作《地底如歌如哦三圣者》。
8月 《命运之书》由青海人民出版社出版,诗集中所收录作品最终日期也从原先的1992年4月延展至1994年2月。
15日 创作《菊》。
9月25日至10月6日 创作《深巷·轩车宝马·伤逝》。
26日 创作《混血之历史》。
10月2日 创作《纯粹美之模拟》。
13日 创作《迷津的意味》。
14日 创作《与蟒蛇对吻的小男孩》。
23日 创作《答深圳友人HAO KING》。
11月8日 创作《戏剧场效应》。
28日 创作《读书,以安身立命》。
22日 昌耀致信SY女士。
本年年底 敦煌文艺出版社组织策划了“长城外长篇精品系列”图书,把昌耀诗集作为一个特例收入其中。经过前面多次出版受挫,昌耀抱着一定程度的希望着手编选了一本《一个挑战的旅行者步行在上帝的沙盘》。所收录作品时间直至本年年底,是一个精选本。
发表的作品有:
《听从内心》,《作家》,1994年第6期。
1995年 59岁
2月1日 于西宁创作《意义的求索》。
5日 昌耀给邵燕祥写信。
3月13日夜夕 创作《任重道远——为〈绿风〉诗刊百期纪念而作》。
4月4日 创作了《贺凤龙摄影创作的意义》。
6月26日 创作《春光明媚》。
7月6日 创作《百年焦虑》。
30日 创作《划过欲海的夜鸟》。
8月1日 创作《淘空》。
13日 创作《钟声啊,前进!》。
28日 创作《戏水顽童》。
9月23日 创作《感受白色羊的时刻》。
27日 创作《荒江之听》。
10月7日 创作《圯上》。创作《一个青年朝觐鹰巢》。
11月8日 创作《折叠金箔》。
12日 创作《梦非梦》。
12月4日 创作《悒郁的生命排练》。
29日 创作《一份“业务自传”》,为了青海省对于作家的职称评定而写。发表于《诗探索》,1997年第1辑。
本年发表情况:
《任重道远——为〈绿风〉诗刊百期纪念而作》,《绿风》,1995年第4期。
《贺凤龙摄影创作的意义》,《西藏旅游》,1995年第2期。
1996年 60岁
1月14日 创作《冷风中的街晨空荡荡》。
2月10日 昌耀致信SY女士。
14日 创作《昌耀近作·前记》
22日 创作《沉重的命题——致XX先生》
3月14日 创作《灵魂无蔽》。
19日 创作《裸袒的桥》。
23日 创作《从启开的窗口骋目雪原》。
25日 创作《幽默大师死去(一次蓦然袭来的心潮)》。
31日 创作《西域:断简残编之美》。
4月13日 创作《过客》。
21日 创作《与梅卓小姐一同释读〈幸运神远离〉》。
23日 创作《话语状态》。
5月18日 创作《时间客店》。
26日 创作《醒来》。
27日 凌晨创作《载运灌装液体化工原料的卡车司机》。
6月 《一个挑战的旅行者步行在上帝的沙盘》由敦煌文艺出版社出版。
18日 昌耀随行一摄影采风团去往敦煌鸣沙山。
7月 昌耀参加由四川著名诗人孙静轩主持的,位于成都以西大邑县境内的西岭雪山风景区的“中国·西岭雪山诗会”。
22日 昌耀从成都返回西宁。
23日 昌耀致信SY女士,信中介绍了本年参加“中国·西岭雪山诗会”的见闻感受。
8月9日 创作《玉蜀黍:每日的迎神式》。
创作《S山庄圣境登临记》。
14日 创作《夜者》。
18日 创作《我们仍是泥土的动物(诗辑《青海风》主持人语)》。
21日 创作《紫红丝绒帘幕背景里的头像》。22日 创作《你啊,极为深邃的允诺》。9月 改《顾八荒》,初稿写于1988年。4日 创作《夜眼无眠》。
29日 创作《一座滨海城市。棕榈树。一位小姐——给H》。
不久,修篁生病住院,昌耀在医院陪同。
10月 由于长时间的等待与两人间经常性的摩擦,昌耀提出分手。
12日 创作了《风雨交加的晴天及瞬刻诗意》。
18日 创作《诗人写诗》。
20日 创作《给H君的碎纸片》。
下旬 昌耀接到在广东中山和佛山两地举行的“第三届国际华文诗人笔会”的邀请函。昌耀提前动身,首先到达了珠海,与H会面。
诗会上,昌耀作了《诗人写诗》的大会发言。
11月21日 昌耀致信SY女士。
23日 创作《晴光白银一样耀目》。
28日 创作《今夜,思维的触角》。
23日 创作《晴光白银一样耀目》。
27日 创作《噩的结构》。
28日 美俗感恩节,创作《今夜,思维的触角》。创作《再致H》。
12月 中国作家协会第五届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昌耀作为代表参加会议。
29日 创作《我的死亡——〈伤情〉之一》。
30日 创作《土伯特艺术家的歌舞》。
本年 岳洪治主编《如画——林下的轻歌》,隶属于中国华侨出版社丛书“名家抒情诗精品大系”。其中收录昌耀《某夜唐城》。
本年发表情况:
《昌耀近作》,《人民文学》,1996年第6期。
《沉重的命题——致XX先生》,《诗刊》,1996年第9期。
1997年 61岁
1月4日凌晨4点 创作《无以名之的忧怀——〈伤情〉之二》。
23日至25日 创作《寄情崇偶的天鹅之唱——〈伤情〉之三》。
29日 创作《两只龟》。
2月1日 创作《我的怀旧是伤口》。
《诗探索》杂志第一期专门辟出一个“昌耀研究”专栏,专栏中的文章一共3篇,置于头题的是燎原的一篇昌耀专论《高原精神的还原》,一篇是甘肃青年诗人叶舟创作的印象记式文章《昌耀先生》,一篇是昌耀本人创作的《一份“业务自传”》。
3月14日 创作《人境四种》。
16日 昌耀经一位教授的介绍,结识了一位寡居的回族妇女。随后给雪汉青的信中,昌耀介绍这位妇女时说到,45岁,五官端正,体型偏胖,贩卖大饼为生,文盲,生有三个女儿,心地善良。
4月19日 《苏动的大地诗意》。
5月5日 《兽与徒——有关生命情节》。
6月19日 《告喻》。
昌耀因1996年发表在《人民文学》上的《昌耀近作》这组诗与随笔,获得了《人民文学》年度奖,奖金8 000元。
7月10日 创作《与马丁书》。
22日 创作了《挽一个树懒似的小人物并自挽》。
8月14日 创作《序肖黛〈寂寞海〉》。
30日 创作了《从酷热之昨日进入到这个凉晨》。
本月 昌耀与回族妇女王阿娘正式结合,按照伊斯兰习俗,由阿訇做了“口唤”,并没有履行法律上的手续。并带着她到了北京。
9月初 昌耀接到中国作家协会的电话,通知他将作为中国作家代表团的成员,准备出访俄罗斯。
10月17日前 昌耀抵达俄罗斯。
11月23日 创作《秋之季,因忘蝶而萌生慨叹》。
12月9日 创作《想见蝴蝶》。
20日 创作《语言》。
24日 创作《权且作为悼词的遗闻录》。
26日 创作《一个早晨——遥致一位为我屡抱不平的朋友》。
本年 诗人周涛于兰州开会期间专程去往青海探望昌耀。
发表的作品有:
《诗二首》,《上海文学》,1997年第2期。(包括:《话语状态》《折叠金箔》)
《青海风》,《上海文学》,1997年第2期。
《灵魂的事》,《作家》,1997年第1期。
《昌耀近作》(组诗选五),刊登《诗刊》,1997年第2期。
《心灵之约》(组诗),刊登《诗刊》,1997年第1期。
1998年 62岁
1月4日 创作《海牛捕杀者》。
6日 创作《主角引去的舞台——复许以祺先生,为其摄影创作〈天莽台〉题句》。
15日 创作《相信生活》。
21日 创作《面对“未可抵达的暖房”》。
22日 创作《音乐路》。
31日 创作了《关于〈中国今日诗坛在行进中〉》。
2月17日至20日 创作《一个中国诗人在俄罗斯——灵魂与肉体的浸礼:与俄罗斯暨俄罗斯诗人们的对话》。发表于《长城》,1999年第2期。
3月26日 创作《致史前期一对娇小的彩陶罐》。
昌耀从王阿娘家里搬出,又回到摄影协会的办公室寄居,恢复独身生活。
昌耀参加在江苏张家港召开的全国诗歌座谈会,做了题名为《急于想说的话》的书面发言,赞成当下诗歌“以不争论为好”。(题目为《请将诗艺看作一种素质》,是部分发言稿内容)
昌耀与青海另外六位作家一起,被正式评聘为国家一级作家。
6月 青海省作家协会第四次代表大会召开。王昌耀、王立道等为荣誉主席。
16日 创作《〈昌耀的诗〉后记》。韩作荣为《昌耀的诗》撰写序言《诗人中的诗人》。
7月15日 昌耀致信SY女士。
昌耀正式退休。
9月 创作《“练字”与“懒得写诗”——兼说“音乐无内容可言”》。
10月7日 创作了《嚣声过去——“灵觉”之一》。
16日 创作《滴漏之夜:似梦非梦时》。
20日 西宁,创作《我这样扪摸辨识你慧思独运的诗章——代信函,致M》。
11月9日 创作了《请将诗艺看做一种素质》。
22日 创作了《苏州歌舞团三人舞〈春之韵〉》。
12月13日 创作《陌生的地方》。
人民文学出版社的系列诗歌丛书“蓝星诗库”推出了《昌耀的诗》。
年底 创作《我早年记得的陕西乡党都远走他乡了》。
本年发表情况:
《昌耀近作》,刊登《人民文学》,1998年第08期。
1999年 63岁
年初 昌耀开始创作《我是风雨雷电合乎逻辑的选择(未完成稿)——昌耀自叙》。
1月9日 整理1988年创作的《二十世纪行将结束——影物质。经验空间。潜思维。正在失去的喻意(一首未完成诗稿的断简残篇)》。发表于《长城》,1999年第2期。
2月25日 创作《直面假人的寒战》。
3月30日 昌耀创作《瓦尔特再次保卫萨拉热窝——一个中国人对北约八国联军侵略南联盟所持的民间立场》。
6月29日 创作《沙漏之下留驻的乐章甚美》初稿,7月9日订正。
7月26日 创作了《士兵。青铜雕像。鸟儿》。
青海人民出版社青年编辑班果,代表编辑室与昌耀洽谈,准备再出一本“内容较全面的本子”。但此事因出版社突然遭遇变故中途搁置。
8月4日 创作《故人冰冰》。
中央电视台摄制组录制《西部诗人昌耀》电视专题片。
9月26日 昌耀突然感到身体不适,胸闷、头痛并伴有咯血。修篁闻讯赶来,将他接到自己家中居住,并告知省文联。
10月12日 昌耀住进青海省人民医院。随后确诊为腺性肺癌。昌耀得知自己病症之后,便决定出一本“全面的本子”以总结自己一生,遂再次与班果谈及此事,并最终明确为出一部“诗文总集”的想法。在昌耀患病期间,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趁着还能拿起笔创作,加速完成自己的那篇“自序”,以做一个区段性的总结。
下旬 昌耀全身心投入到《总集》的整理工作中。《昌耀诗文总集》分为两个部分,其一是作品主体,其二是附录。
28日 昌耀转去青海省第二人民医院肿瘤医院。
12月15日 上午九点半,燎原接到昌耀从青海打来的电话。得知昌耀已到肺腺癌晚期。头发大片脱落。此时,昌耀住在青海省第二人民医院肿瘤医院住院部住院部2楼32床。
22日 昌耀办理家庭病床,离开医院住进修篁家中。
本年 创作《我是风雨雷电合乎逻辑的选择(未完成稿)——昌耀自叙》。
发表的作品有:
《昌耀近作》,《人民文学》,1999年第4期。
《昌耀近作》,《北京文学》,1999年第11期。
《昌耀诗选》,《诗刊》,1999年第9期。
2000年 64岁
1月3日至9日 创作《〈昌耀诗文总集〉后记》。昌耀与修篁相约立下文书《关于我的婚姻现状及于此有关名分的声明》。
16日晚 昌耀病情恶化,送往青海省人民医院呼吸科。
17日 昌耀第三次也是最后一次住院前,《昌耀诗文总集》的编辑整理工作全部交割完毕。接下来的事务则由责任编辑班果进行。
20日 因同一病房内中一垂危病人吵闹不宁,昌耀无法忍受坚决要求搬出。要求医院为他在走廊增设一张病床。
经过青海省常委、宣传部长田源出面安排,将昌耀安排进“高级干部病房”。
26日 燎原给昌耀打电话,就撰写《昌耀评传》一事予以交流。
当晚,昌耀病情突然恶化,昌耀再次住院。
2月4日 昌耀对前来探视的肖黛说:“最后,我会忍受不了这种折磨,我会跳楼……完结一切。”
5日(大年初一) 昌耀收到著名书法家和油画家朱乃正先生赠送的礼物。
8日 时任《人民文学》副主编并身兼中国诗歌学会副会长的韩作荣,偕同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编导雪汉青女士,代表中国诗歌学会前往青海,为病榻上的昌耀补办了一个颁奖仪式。依次向昌耀颁发了奖杯、奖金、获奖证书,以及朱增泉转赠给昌耀的5 000元奖金。8日 昌耀写信予朱乃正,对收到的作品《昆仑摩崖 无韵之诗》表示感谢。
此时,昌耀已手指发抖,难于握笔。创作书信均有他自己写出底稿,请友人誊清之后寄出去。
12日 昌耀接受《青海日报》记者张晓颖采访。
3月8日 昌耀将S多年来写给昌耀的信件给S收回保存。
15日 昌耀写下了绝笔诗《一十一支红玫瑰》。
20日 昌耀被一口血痰堵住了呼吸,经抢救活过来。
22日下午 为了避免人来人往的嘈杂,众媒体对昌耀进行了一次联合采访。结束后,昌耀向身边的班果表示:从现在起,我不希望再见任何外人。
23日 七点三十分,昌耀从医院阳台终身一跃。9点45分停止呼吸。
27日 昌耀的遗体告别仪式在西宁殡仪馆举行。
29日 修篁与昌耀长子王木萧捧着昌耀骨灰千里迢迢返回故土,埋葬在湖南省桃源县三阳镇王家坪村其慈母吴先誉的坟墓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