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理想、本领、担当:逻辑关联、价值意蕴及实现路径

2018-03-20艾楚君焦浩源

关键词:教育引导成才本领

艾楚君,焦浩源

(长沙理工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辅导员教育学院,湖南 长沙 410114)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与青年相关的主题讲话、与青年座谈、给青年活动贺信和青年群体回信达 45 次,突出强调了青年的理想信念、社会责任、时代使命和担当精神。理想、本领、担当成为了新时代青年铸魂筑梦的逻辑主线,从理论与实践上,对新时代青年以什么样的姿态、肩负什么样的历史使命,怎样成长成才等问题作出了深刻回答。理想、本领、担当,是青年成长成才的标准,为了更加深入的研究三者,需从理论上加以全面系统的阐释。

一、理想、本领、担当的逻辑关联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1]理想、本领、担当,这样的表达方式不是偶然的次序排列,不是简单的语义指向,也不是一般意义上的逻辑递进,而是体现了马克思主义政党重视青年的优良传统和战略思维,揭示了青年成长与时代同向同行的内在规律,赋予了青年精神内核和能力本领要求的时代内涵,突出强调了理想、本领、担当三者的内在逻辑关联以及应该如何坚定理想、练就本领、强化担当的方法脉理。

(一)理想是新时代青年成长成才的核心

理想是精神动力和核心灵魂,是思想行动的总开关,是青年人生的风向标,是实现目标和价值的不竭动力。近代以来,一代又一代的青年肩负时代使命,坚定理想信念在我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恢弘历史图景中谱写出可歌可泣的青春篇章。如历史上的延安时期,一大批青年奔赴延安成为当时青年的强烈愿望和心灵呼唤,就在于当时的一代青年具有坚贞不屈、矢志不渝的理想信念。不同时代的青年之所以用自觉行动和担当精神投身时代洪流,就在于他们具有崇高的理想和坚定的信念。当代青年成长于物质资料丰腴的年代,缺乏艰苦环境的磨炼和对社会的深刻认知,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三个意味着”缺少历史感悟和切身体验。因此,需要筑牢他们的思想基础,坚定他们的理想信念,从而引领他们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发进取、砥砺前行。理想、本领、担当三者之中,理想是核心,是统摄本领、强化担当的根本。没有理想,信念就会颓废,精神就会懈怠,就会疏于本领的掌握,懈于责任的担当;没有远大的理想和坚定的信念,就会导致精神上的“缺钙”,本领上的“软骨”,担当上的“乏力”。

(二)本领是新时代青年投身实践的基础

练就过硬本领就是要具有深厚的学识基础,精湛的专业技能,完备的知识储备,良好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等等,能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正确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能为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智力支撑。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既是这个时代的鲜明主题,也是需要一代又一代青年参与的生动实践。仅有理想,没有过硬的本领,就只能徒托空言、坐而论道,更不能实干担当。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巨大成就,重要的一点就在于党和国家尊重知识和人才,也在于一代一代的青年具有过硬的本领投身改革的宏图大业。新时代同样需要一代一代的青年具备过硬的本领,推动各项事业的发展,保证奋斗目标的实现。因此,理想、本领、担当三者之中,本领是基础,是支撑理想和强化担当的根基,理想之“魂”必须附于本领之“体”,方可成就担当之“业”。只有通过“求得真学问练就真本领,才能增益其所不能,成为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栋梁之材”[2]。新时代青年掌握过硬本领,才能为时代立业为人民立命,才能实现自我价值。

(三)担当是新时代青年砥砺前行的关键

使命的肩负必然呼唤担当的精神,担当是一种价值导向、一种人生态度,也是一种家国情怀。理想、本领需要通过具体的担当行动加以体现,有崇高远大的理想,有扎实过硬的本领,必须有勇于担当的具体行动才能彰显意义和价值。在汶川大地震等自然灾害面前,在奥运会等事关国家尊严的大事件中,我国广大青年踊跃参加志愿服务,体现了当代青年强烈的责任担当。但是,部分青年容易沉湎于“小我”的世界,满足于当下的快乐,陶醉于生活的实然,甚至向往“佛系”的心态,不渴望比别人更多的担当,不希望比别人更多的奋斗,是值得我们校正和引导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状态实质上是担当精神缺失的征候。在理想、本领、担当三者中,担当是关键,是理想的价值承载,是本领的具体言说。新时代青年在实践中体现自己的使命担当,必须有敢于担当重任的勇气与力量。只有将敢于担当内化为精神品格,才能肩负起时代使命、社会责任,肩负起党和人民的重托,让青春在时代进步中焕发光彩。

由此可见,理想、本领、担当三者是对象性语境中呈现内在逻辑的统一,是青年成长的价值导向和时代坐标,其中理想是核心,本领是基础,担当是关键,三者共同统一于青年铸魂筑梦的逻辑主线。

二、理想、本领、担当的价值意蕴

在党代会报告这样的纲领性文献中,对青年提出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要求,具有明显的价值意蕴指向,彰显党中央对青年成长成才的高度重视。只有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运动的深层次结构来考察,而不是停留在抽象的理论规范上,才能深刻理解和把握青年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价值意蕴。

(一)“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赋予了新时代青年成长成才的价值使命

青年代表着未来和希望,是新时代谱写新篇章的主力军、搏击者。站在“两个一百年”的历史交汇点上,“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3]。这一目标是经由近代以来中华民族为摆脱欺凌、洗刷屈辱,矢志不渝地追求民族独立、实现国家富强而不甘沉沦、不断抗争、不懈奋斗的历史缩影与聚焦。但也应当看到,实现目标的征途,绝不会一帆风顺,也不能一蹴而就,需要在面临着的许多新的复杂形势中进行新的伟大斗争。意识形态领域的博弈从未消弭,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一些不平衡不充分的突出问题需要循序渐进地解决。这更需要新时代青年对革命、改革、建设不同时期青年敢为人先、奋发图强、砥砺前行所表现出来的信念、精神和力量一以贯之。因此,实现伟大梦想和目标这一生动实践和社会图景,为新时代青年理想的锤炼、本领的练就和担当的强化,提供了舞台,也为新时代青年实现理想、建功立业提供了机会。奋斗目标与新时代青年理想、本领、担当这一铸魂筑梦的要求互为条件、相互依赖,“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终将在一代代青年的接力奋斗中变为现实”[1],新时代青年的“人生黄金时期同‘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实现完全契合”[4]。这便赋予了新时代青年成长成才的价值使命。肩负起这种价值使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才会有源源不竭和生生不息的人力资源和智力支持。只有坚定理想信念、练就过硬本领、强化担当精神,才能在新时代新征程中为不断建功立业提供强劲的动能支撑。

(二)“四个正确认识”的现实要求,指明了新时代青年成长成才的根本方向

青年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是历史的召唤,是现实的使命;新时代青年要正确认识“世界和中国发展大势、中国特色和国际比较、时代责任和历史使命、远大抱负和脚踏实地”[5]。这指明了新时代青年成长成才的基本要求和根本遵循,在本真意蕴上,“四个正确认识”是新时代青年与时代聚焦对标的指向表征和正确方向,凸显了培养青年目的性与青年成长规律性有机契合的双重价值。

引导青年以宽广的世界眼光和深厚的家国情怀去明晰世界的发展局势、科学把握社会的运动规律,进而从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深层运动结构中,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生动实践中,理解坚持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历史的必然,是人民的选择,这是青年成长成才的宏观视野。引导青年全面系统和深刻认识理解中国特色,就必须将中国的历史文化传统、改革开放的巨大成绩、深沉的民族精神以及中国风格和中国气象很好地与国际社会、其他民族和国家加以对比关照。只有这样,才能引导青年自觉坚定“四个自信”,这是新时代青年成长成才的现实土壤。引导青年将自己与新时代精准对标调焦,正确研判自己的价值选择、坚定自己的理想追求、选择自己的奋斗姿态,怀真心以真意用真情,真正肩负历史使命和时代责任,这是青年成长成才的价值指引。从宏观视野、现实土壤和价值指引中,落脚到自身的实际行动,就是要把远大抱负和脚踏实地这一对思想意识与具体行动的矛盾加以正确处理,既树立远大理想抱负,又在具体实践中脚踏实地,将理想和本领外化为责任担当行为。

(三)“四个伟大”的全局视野,揭示了新时代青年必须依循的科学路径

“一切划时代的体系的真正的内容,都是由于产生这些体系的那个时期的需要而形成起来的。”[6]“四个伟大”正是在决胜全面小康、实现奋斗目标的重要关键时期应运而生的,从旗帜方向、道路选择、精神状态、历史使命等多维度构建起了当代中国最具时代特征的伟大实践[7],揭示了新时代青年成长成才必须依循的科学路径。作为目标的伟大梦想,是全体中国人民的心之所向,是整个中华民族几千年奋斗的路之所指。这一伟大梦想指引着新时代青年必须坚持正确的人生方向,警示青年思想认识上不能有任何模糊,理想信念上不能有半点动摇。作为动力的伟大斗争,是实现伟大梦想的有力武器,也是青年面对多元思想的碰撞、多元文化的交锋,面对西方势力对青年一代的争夺,面对前行道路上的障碍和难题时能够坚守阵地的有力武器,新时代青年必须在伟大斗争中担当起历史使命。作为保证的伟大工程,把控社会前进方向,管控社会发展大局,为顺利开展伟大斗争,实现伟大梦想提供根本保障。开展新的伟大工程,就要求青年掌握过硬的本领,在实现奋斗目标的具体任务、基本方略、主要措施、各项要求中能有所作为、能够作为。作为路径的伟大事业,鲜明昭示着旗帜、道路和方向,也要求青年要“树立与时代同心同向的远大理想和崇高信念,把个人的青春梦、成才梦融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中”[4]。“四个伟大”与新时代青年成长相辅相成,青年是“四个伟大”的中坚力量,“四个伟大”的生动实践是青年成长成才的舞台,提供着青年理想、本领和担当锤炼的科学路径。

三、理想、本领、担当的实现路径

十九大报告提出的对青年的希望,不像通常那样具体分层次地加以概括表述,而是在逻辑抽象中用理想、本领、担当三个关键词加以表达。理想、本领、担当,是新时代青年成长成才的标准,也是如何教育引导青年的方法脉理逻辑文本化和学理对象化,是认识论和方法论的高度统一。

(一)坚持目标导向与问题导向相结合

十九大报告提出的青年要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这一论断,是一种目标导向,就是要求青年要具有无比坚定的理想信念,具备厚实的学识,练就能适应未来社会发展所需求的本领,并强化担当精神。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过程中,在攻坚克难的进一步深化改革中,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也面临诸多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并映射于具体的生活实践中,置身于社会生活中的青年也必然要直面这些问题,乃至造成思想上的困惑、行动上的迟疑、观念上的混淆,再加上青年在成长的过程中也会面临学习生活、思想行动、交友择业等方面的问题,因此,教育引导青年要坚持目标导向与问题导向相结合。

一是,要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坚守教育的责任担当使命。如何使新时代青年有理想、本领、担当,本质上是解决“如何培养青年、培养什么样的青年、为谁培养青年”的问题。如果说“为谁培养青年”是教育引导的目的,那么“培养什么样的青年”则是指教育引导的目标。目标是目的的具体体现和要求,又来源和奠定教育引导的目的,不完全等同于目的,而是更加具体化。具体来说,理想、本领和担当的具体要求,就是要教育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德智体美劳各方面全面发展、又红又专的新时代青年。

二是,要发挥思想引领的答疑释惑功能。“读懂一个时代需要读懂这个时代的问题,改变一个时代需要解决这个时代的问题。”[8]同样,要赢得青年,就要把准青年中的各类问题,为教育引导好青年提供问题导向。青年面临的社会现实和自身成长的问题及由此带来的困惑,属自然正常的现象,但却不能坐视不管,听之任之,而是要及时积极回应各类问题,用新思想新理论加以解答,发挥思想引领的答疑释惑功能。

三是,要建立起青年思想状况的大数据搜集分析平台。了解研判青年群体的思想动态和价值取向,准确把握青年关注的焦点热点,跟踪青年思想状况的变化,预测其趋势,总结其规律,从而破解教育引导的难点,增强教育引导的实效性。

(二)坚持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相结合

理论教育是“以马克思主义的灌输理论为依据,是我们党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最主要、最常用、最有效的工作方法”[9]。习近平总书记一以贯之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并不断丰富和发展,高度重视实践对青年的教育教化作用,强调“本领不是天生的,是要通过学习和实践来获得的”[10]。因此,教育引导青年要坚持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相结合,“把理想信念和高尚道德追求转化为学习和做人的行为自觉,把稳思想之舵,打好成长根基”[11]。

一是,要坚持将马克思主义作为教育青年的“打底工程”和鲜亮底色。要依托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班,引导青年诵读马克思主义的经典论著,改变目前青年接受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主要依靠专家解读的现状。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的基础上,立足具体实践,关照青年的身心特点和价值观念,运用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在深入分析新时代青年人格特点、心智特征、成长规律、接受方式等基础上,引导青年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分析解决现实中面临的复杂问题和思想疑惑。

二是,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青年头脑。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课堂、进教材、进头脑。用新思想武装青年头脑和思想,不仅要让青年掌握新思想的基本概念性表述,更要引导青年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深层结构的逻辑运动中来认知新思想的丰富内涵、核心要义、思想精髓和时代品格。习近平青年责任思想内容丰富、思想深邃,闪烁着真理的力量、智慧的光芒和深情的期待,需要我们进一步深度解读、深入研究,从而让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既融入青年的成长成才过程,又植根于青年的思想灵魂深处。

三是,要构建实践育人质量提升体系。针对青年,有关方面的各类实践资源十分丰富,开展的各种社会实践活动也非常多,贴近青年的社会实践形式吸引不同群体青年积极参与,但是其实践的育人效果和质量并未达到至臻的状态。因此,要整合各类社会实践资源,采用项目化管理,搭建立体式平台,选择多样化途径,紧扣时代主题,让青年在具体的实践中内化知识技能、增强实践能力、树立家国情怀,从而将理想、本领和担当的感性认识上升和转化为情感体验和情感认同。同时注重实践的育人质量,着力培养青年凝心聚力的合作意识、突出重点的方法意识、分类推进的创新意识,在实践中育人,在育人中实践,共同致力于提高实践育人的质量保证。

(三)坚持自我教育和榜样教育相结合

自我教育是理论教育的延伸,是青年基于自我认知,结合自身的人生经验和阅历,磨砺自己品格、锤炼自身修养、完善自我心智结构的途径和方法,具有自觉性、主观性和能动性。“伟大的时代呼唤伟大精神,崇高的事业需要榜样引领”[12],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榜样群体的示范引领作用,为青年教育引导提供了新的实践路径。

一是,要激发青年自我教育动机。没有需要便没有主观动机,自我教育的本质是一种自我认知和自我体验,真正的教育其本质也是自我教育。要引导青年认识新时代知识、能力、素质的结构需求,从而使青年“坚定理想信念,淬炼敢于担当的品质,勤于学习掌握扎实的知识,练就过硬的本领”[13]。

二是,要创设青年自我教育的平台。自我教育是自我成长需要的重要途径之一。树理想、强本领,成为有担当的青年,需要自我教育的平台来培养青年的主体意识。因此,政府组织、共青团组织和青年工作学习单位应该举办各种活动,提供场所为青年提供自我教育的平台。理想、本领与担当需要自我教育内化于心,让青年自我学习、自我负责、自我提当。

三是,要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引领作用。先进典型具有思想激励和行为示范的双重作用,是坚持自我教育和榜样教育相结合的重要载体形式。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大力弘扬和宣传先进典型,充分发挥其示范引导作用。”[14]因此,坚持挖掘发现以及表彰宣传先进典型以此激励青年是培育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青年的重要路径。在道德模范、感动中国年度人物、向上向善好青年、大学生年度人物、大学生自强之星等先进典型的评选过程中,要着力向青年展示他们的精神品格和道德情操,其感人事迹要形成立体化的宣传态势,让他们成为新时代青年的鲜活教材。

猜你喜欢

教育引导成才本领
小透明,大本领
牢记“三心育人”嘱托,坚守“育残成才”使命
不断提升民营企业党的建设质量——加强和改进民营企业家教育引导工作研究
为更多农民工读书成才创造条件
谁的本领最大
谁的本领大
论大学生非正式群体的教育引导
高校港澳台学生教育引导策略研究
教育引导青少年严密防范宗教极端思想
成才先成人 雷锋好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