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运城市柿树主要病虫害及综合防控技术

2018-03-20丁庆国

山西林业科技 2018年2期
关键词:柿蒂柿树运城市

丁庆国

(运城市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检疫站,山西 运城 044000)

柿树在我国栽培历史悠久,因其适应性强、管理简单、丰产高寿而被各地广泛种植。柿树树形优美,叶大浓绿有光泽,适于作为观赏植物,可在风景区、公园、庭院中孤植或成片种植。柿树果实香甜可口、营养丰富,可生食,也可加工成柿饼、柿糕等,或用来酿酒、制醋等;柿树的根、皮、叶在中药上也有一定用途。柿树是运城市优良经济林树种之一,对山区农民脱贫致富具有重要意义。

20世纪90年代中期,随着运城市产业结构的调整,运城地区柿树栽植面积迅速扩大,仅运城市柿树栽植面积就达3 200 hm2.近几年,受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柿树病虫害呈高发态势,严重威胁运城市柿子产业的发展。2015年至2016年笔者对运城市柿树的病虫害进行了系统调查和研究。

1 柿树主要虫害

1.1 日本龟蜡蚧

1.1.1 为害特点

日本龟蜡蚧以若虫和雌成虫刺吸柿树的枝干、叶片和果实,并排泄蜜露,诱致柿树煤污病发生,使枝、叶、果上布满一层黑霉,影响叶片光合作用和果实生长,导致果实产量降低,品质变劣。

1.1.2 生活习性

日本龟蜡蚧在运城市1年1代,以受精而未发育完全的雌成虫在柿树1年生~2年生的枝条上越冬,以1年生枝上最多。越冬雌虫于翌年3月中下旬树液流动并开始发芽时开始为害,雌成虫成熟后开始产卵,6月上中旬为产卵盛期,卵期20 d左右。初孵若虫吸食枝、叶,主要借风力远距离传播。7月下旬雌雄开始分化,雌、雄比为1∶2~1∶3.8月中旬雄虫开始化蛹,9月下旬为羽化盛期,10月上中旬为羽化末期。雄虫寿命为1 d~5 d,交配后即死亡,然后雌虫逐渐转到枝上固着为害。9月中旬为回枝盛期,10月中旬大多数已回枝,回枝后进行固定取食、为害。11月后随着气温下降,雌虫进入越冬期。

1.2 柿棉蚧

1.2.1 为害特点

柿棉蚧以雌成虫和若虫刺吸汁液的方式为害柿树嫩枝、幼叶和果实,常群集于柿蒂与果实相接的缝隙处及果实下方表皮处为害。被害处初呈黄绿色小点,逐渐扩大并凹陷,木栓化成黑斑,使果实不能正常成熟,从而降低果实的产量和品质。

1.2.2 生活习性

柿棉蚧在运城市1年4代,以若虫在枝条皮裂缝、粗皮下及干柿蒂上越冬。翌年4月下旬开始出蛰为害,5月中、下旬成虫交尾;6月中旬、7月下旬、8月中旬、9月中下旬为各代若虫的孵化盛期,10月下旬若虫开始越冬。柿棉蚧前2代主要为害柿叶及1年生~2年生小枝,后2代主要为害柿果,以第3代为害最重。

1.3 柿蒂虫

1.3.1 为害特点

柿蒂虫以幼虫从柿蒂基部钻入柿果内取食果肉,蛀孔有虫粪和丝混合物。柿蒂虫有转果危害习性,每个幼虫可危害3个~5个柿果。1代幼虫为害期,柿果颜色由绿变褐,然后果实失水干缩,多悬挂于树枝上不会脱落,俗称“小黑柿”。2代幼虫为害期,柿果颜色发红(黄),然后变软、脱落,俗称“柿烘”。

1.3.2 发生规律

柿蒂虫在运城市1年2代,以老熟幼虫在树皮裂缝、树干基部土中、树上的干果中结茧过冬。翌年4月下旬至5月中旬化蛹,5月中旬至6月上旬成虫羽化,羽化盛期为5月下旬。第1代幼虫发生于5月下旬至7月上旬,盛期在6月中旬。第1代成虫在7月中旬至8月上旬羽化,羽化盛期在7月下旬。第2代幼虫于7月下旬开始为害,一直到采收期,8月下旬至9月上旬老熟幼虫钻出柿果结茧越冬。

2 柿树主要病害

2.1 柿炭疽病

2.1.1 为害症状

柿炭疽病主要为害新梢和果实,有时也侵染叶片和花。新梢染病后先出现黑色的小圆点,后扩大成褐色椭圆形病斑;病斑凹陷、纵裂,并产生黑色小霉点;湿度大时,会造成木质部腐朽;嫩枝基部的病斑往往绕茎1周,病部以上枯死。果实在发病初期,先是出现针尖大深褐色至黑褐色的斑点,后渐扩大至5 mm以上,病斑呈圆形,微凹陷,密生灰黑色小粒点,即分生孢子盘;当气候潮湿时,分生孢子盘上分泌出粉红色黏液状孢子团;病菌侵染到果实皮层下时,形成黑硬的块结,病果提早脱落。叶片上的病斑呈不规则分布,病斑先为黄色,后变为黑色。

2.1.2 发病规律

病原菌以菌丝体在枝梢病斑内越冬,也可以分生孢子在病干果和冬芽中越冬。在运城市于5月上旬开始发病,多为枝梢;果实多在6月下旬发病,严重时果实脱落。病菌喜高温高湿,雨后气温升高,易出现发病盛期;夏季多雨年份发病严重,干旱年份发病较轻。病原菌借风雨、昆虫传播,或人为传播,病菌可从伤口或表皮直接侵入,潜育期为3 d~10 d.高温高湿、树势衰弱、管理粗放是造成此病的重要原因。

2.2 柿圆斑病

2.2.1 为害症状

柿圆斑病常与柿角斑病混合发生,主要为害叶片和柿蒂,严重时造成树叶提前脱落。叶片发病初期出现浅褐色圆形小斑点,边缘不明显,后渐扩大为圆形深褐色病斑,有明显黑色边缘。病叶逐渐变为红色,病斑周围出现黄绿色晕环。病斑直径一般为2 mm~7 mm,后期在病斑背面出现黑色小粒点。严重时病叶变红脱落,仅留柿果。然后柿果也逐渐变红、变软,出现大量落果。柿蒂上病斑近圆形褐色,出现时间晚于叶片,病斑一般较小。果实有时也被为害,出现黄色病斑,后渐变红色,果实品质降低。

2.2.2 发病规律

病原菌以子囊果在病叶上越冬,翌年6月中旬开始,子囊孢子借风传播,从气孔侵入,7月下旬开始出现症状。8月下旬进入发病盛期,病斑迅速增多,9月中旬病叶大量脱落。病原菌不产生无性孢子,所以没有再侵染能力。树势衰弱的柿园发病重,且病叶落的快、多;树势强壮的柿园发病轻,且病叶落的慢、少;头年病叶多、当年夏季雨量大、土壤瘠薄、肥料不足的柿园发病严重。

2.3 柿角斑病

2.3.1 为害症状

柿角斑病常与柿圆斑病混合发生,主要为害叶片和柿蒂。受害叶片初期在正面出现不规则黄绿色病斑,边缘模糊,斑内叶脉变黑色,背面呈淡黄色。随病斑的扩展,颜色加深呈浅黑色,之后中部颜色褪为浅褐色,背面颜色加深为褐色或黑褐色,有黑色边缘。病斑形状受叶脉限制呈不规则多角形,病斑上密生黑色小粒点,背面较正面稀少。柿蒂染病后,病斑由柿蒂的四角开始向内扩展,颜色为黄色或褐色,形状不规则,病斑两面都出现黑色绒状小粒点。

2.3.2 发病规律

病菌以菌丝体在病蒂和病叶中越冬,残留在树上的病柿蒂为主要初侵染源。翌年6月中旬,分生孢子借助风雨传播,从气孔侵入,8月上旬开始出现症状,9月上旬进入发病盛期,造成大量落叶、落果。分生孢子可再侵染,老叶、树冠内膛叶容易被侵染。柿角斑病发病的早晚和病情的轻重,与雨季的早晚和雨量的大小密切相关。土壤贫瘠、管理粗放、树势衰弱的柿树发病严重,靠近君迁子(黑枣)的柿树发病重。

3 综合防控技术

1) 柿园宜选择在通风良好、光照充足的地块,低洼潮湿地不宜建柿园。

2) 加强栽培管理,合理施肥,勿施过多氮肥,增施有机肥,适时灌水排水,科学整形修剪,保持通风透光,增强树势,提高柿树抗病虫害的能力。

3) 冬季清园,清除柿园的落叶、落果,剪除病虫枝集中烧毁,降低越冬病虫基数。

4) 早春刮除老树皮,并对树体喷施5波美度石硫合剂或清园剂。

5) 保护天敌,天敌活动期尽量不用或少用广谱性化学杀虫剂。人工释放异色瓢虫以增加天敌数量,逐步实现天敌的持续控制目的。

6) 在柿园内设置频振式杀虫灯,诱杀柿蒂虫及其它害虫。

7) 根据病虫害为害程度,采用环境友好型农药适时进行防治。日本龟蜡蚧、柿棉蚧在若虫期喷洒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 000倍液或1.8%阿维菌素乳油2 500倍液,柿蒂虫在幼虫高峰期喷洒2.5%溴氰菊酯乳油3 000倍~5 000倍液或20%甲氰菊脂乳油2 500倍~3 000倍液,6月上旬至7月中旬喷洒1∶2∶200倍式波尔多液,或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1 000倍液。喷药间隔期10 d~15 d,应交替使用农药。

猜你喜欢

柿蒂柿树运城市
汉代植物纹样之柿蒂纹
运城市农业农村局:“双减双抢”确保秋粮颗粒归仓
运城市:有机旱作农业将成为农民增收致富新路子
柿树的温柔
运城市盐湖区:“三抓三消除”激励党员干部担当作为
母爱哪有多余的
丁香柿蒂颗粒提取工艺的优化
桃源的柿树
柿树夏季咋防柿蒂虫
运城市南风广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