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火灾的防控及应对策略探讨
2018-03-20吴玉柱
吴玉柱
(内蒙古大兴安岭重点国有林管理局森林防火办公室,内蒙古 牙克石 022150)
1 森林火灾预防
我国在建国初期就提出了符合我国国情的森林防火工作“预防为主、积极消灭”的指导方针,突出强调了预防工作的极端重要性。森林火灾预防是防止森林火灾发生的先决条件,是一项群众性和科学性很强的工作。预防不到位,森林资源的安全就不可能有持久的保证。在实际工作中,重扑救轻预防的问题还相当普遍。往往是发生火灾时,都能不惜花费巨大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用于扑救,但平时涉及解决森林火灾预防问题时,无论是落实项目、资金、机构编制等具体问题,还是解决建立森林防火长效治本机制等重大问题,都很难引起有关部门或领导的重视和支持。年年防火,年年有火,从主观上究其原因,是森林防火的长效机制还没有真正形成,保守的防火模式还没有有效突破,麻痹大意的思想症结还没有根本解决。面对这一瓶颈问题,在长期的森林防火实践中不断总结、思考、探索。要做好森林防火工作,必须要高度重视森林火灾的预防工作。因此,发展现代林业、建设生态文明,必须建立起森林防火工作的长效机制,在以下3个方面下功夫。
首先,要从思想上高度重视森林火灾的预防,相关政策、项目、资金、机构编制等向预防方面倾斜。在高度重视森林火灾扑救工作的同时,认真研究森林防火工作中的机会成本问题,加大对森林火灾预防的资金投入和政策扶持力度,加强森林防火组织体系建设,防止“平时预防吝惜投入,发生大火倒提钱袋”之类问题的反复发生。森林火灾预防上应“坚持教育、管理相结合和利益共享、责任共担”的原则。积极探索有效途径,实现全社会共享森林资源带来的效益,共同承担保护森林资源的神圣责任。
其次,要在实践中体现预防,把预防工作做全、做细、做实。林区各级领导干部要以身作则,严格落实各项规章制度,把野外火源管理的责任明确到人,不能有任何死角和盲区;同时,要把森林防火工作的关口前移,提升森林火灾预警能力,进一步完善森林火险预警信息发布机制,进一步落实预警响应预案,根据森林火险等级情况,扑火力量进入相应临战状态。
第三,要切实加强联防联动。人力有限,民力无穷。森林火灾的预防必须坚持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行政首长负责制,充分发动群众,宣传群众,不断提高、强化群众的森林防火意识,坚持依法治火,严控火源;同时,要根据各地的自然特点和社会经济条件,运用各种先进的科学技术,采取各种行政、经济、法律等手段,努力加强森林火灾的防控能力。
在森林火灾的预防工作中,一要落实责任,采用签订责任状、防火公约、树立责任标牌等形式,把火源管理的责任落实到人头、地段。采取领导包片、单位包块、管护林人员包点,杜绝一切火种入山,消除火灾隐患。二要抓住重点,完善火源管理制度,有针对性地强化火源管理力度。火源管理的重点时期是防火紧要期和节假日;火源管理的重点部位是高火险地域、旅游景点、保护区、边境交接地带;火源管理的重点人为,进入林区的外来人员、放牧人、无行为能力人和限制行为能力人。三要齐抓共管,各有关部门要在当地政府的领导下,抓好以火源管理为主要内容的各项防火措施的落实。发动群众实行联防、联护、联保,在防火期内禁止一切林区野外用火行为。要加强火情巡查,在重点时段对关键部位死看死守。要充分发挥卫星、航空飞行器、瞭望台和地面巡护人员的作用,对森林火灾多发区等重点区域,要加大监测巡查密度,实行重点防范,做到有火及早发现,确保万无一失。
2 森林火灾扑救
扑救森林火灾是一项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是一项危险性较大并且在特殊环境下人与自然灾害对抗的一种特殊行为。探讨有效地处置森林火灾,把火灾损失降到最低限度,科学决策、科学指挥、科学扑救,是作为森林防火工作者,多年的森林防火实践中不断总结、思考和探索的课题。
新疆地区冬季采用超低温CO2空气热源热泵供暖应用情况分析………………………………………………………… 李宁(12-79)
森林火灾是一种蔓延迅速、危害性大的自然灾害,发展到一定程度就会超出人力可以控制的范围,必须争分夺秒地打早、打了。目前,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正处于森林火险的高危期、森林火灾的高发期,森林火灾发生最多的北部林区多为深山腹地、地广人稀、交通不便的原始林区,森林火灾的扑救十分困难。由于道路网密度较低,地面扑火人员很难及时赶到火场,很容易火烧连营。因此,充分发挥航空护林的优势,提升应对森林大火的能力,只有充分发挥森林航空消防飞机不受地形和道路限制、机动灵活、行动迅速、运兵送物、可直接灭火压住火势的优势,再加上地面扑火力量的跟进配合,才能将森林火灾扑灭在初发阶段。在扑火实践中,遵循“投重兵、打小火、当日灭、立大功”的扑火理念,是实现“打早、打小、打了”目标并防止小火酿成大灾的关键,其核心就是要确保做到打早。森林火灾属于自然灾害,但我们以往对此缺少客观的态度,过分强调处分发生森林火灾地区的领导,致使一些地区在发生森林火灾时,不报或迟报,仅仅依靠自己有限的力量扑救,往往会错过扑救森林火灾的最佳时机。总结以往的经验教训,强调尽可能在第一时间全力做好火灾处置工作,努力提高第一时间扑灭率。一是确保火灾早发现。充分利用卫星监测、塔(台)瞭望和地空巡护等手段,及时发现突发森林火灾,及时报告上级和相关部门。对迟报和瞒报的从严处理。二是确保重兵快速扑救。把第一时间火灾扑救成功作为指挥扑救工作的根本要求,在第一时间做出果断决策,确保快速用兵,同时迅速集结足够的专业森林消防队伍,实施重兵扑救。三是确保火场清理彻底。明火扑灭后要迅速清理火场,保证达到“三无”的要求,防止死灰复燃。
森林火灾的扑救工作大体分以下4个阶段:
2.1 扑火准备阶段
从发现火情开始,直到扑火队伍到达火场,进行有效扑救的准备工作。准备阶段时间的长短关系到对森林大灾的有效扑救,做到“打早、打小、打了”,减少火灾损失。此阶段的工作包括火情传达通报、扑火队伍调度、物资设备运送、火场情况调查和进入火场准备扑救。
1)组织火场侦察。在组织扑救前,可利用卫星定位系统、空中飞机侦察或瞭望塔等各种侦察手段,侦察火场态势,及时了解掌握火势地形和火势发展变化等情况。
2)制订扑救方案。火场前线指挥部根据火场态势情况需制订森林火灾扑救实施方案。在制订森林火灾的扑救方案时要考虑以下因素:火场的风向、风速和其他有关气象情况;林火蔓延的方向、速度和火焰高度;火线的长度和火场的面积;火场的地形情况;火场及火场附近的交通条件;火场可燃物的种类与分布;未来火势发展蔓延的趋势,可能受到威胁的居民点和其他重要设施;火场已具有的扑火队伍的人数和扑火机具的数量、效能以及可调用扑火队伍和扑火机具的具体情况,采取有效的森林火灾扑救战术等。制订和实施扑火作战方案的基本要求:方案在技术上是可行的,具有可操作性,要明确在一定时间内和相应区域的目标和主要攻守方向,并确定扑火作战的主要力量;方案应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和有效性,根据火势发展和扑救进展情况及时调整方案;方案必须有一定的可调性,使其实施起来有一定的运作空间;方案特别注意火灾扑救的时机的选择和各阶段各环节的战术转换和衔接;方案在实施过程中,要密切关注确定实施的合理步骤和时间程序。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各分级指挥机构和各支扑火队伍依据扑火方案,实施科学布兵,科学有效地组织扑救。
2.2 扑火实施阶段
从扑火队进行扑救森林火灾开始,到火线上各支扑火队汇合,把整个火场围住,火线不再向外扩展时为止,是控制火场阶段。
在扑救森林火灾过程中,将先期利用空中飞机侦察或地面瞭望观察等各种侦察手段,及时了解和掌握火场地形和火势发展变化等情况。在扑救实施森林火灾的整个指挥决策的过程中,强化责任落实,健全应急处理领导机制,成立扑火前线总指挥部,实行统一领导、统一组织、统一指挥,特别是在扑救面积比较大、参加单位比较多、涉及部门广的森林火灾的工作中,各级分指挥机构和各支扑火队伍的负责人,都必须服从扑火前线总指挥部的指挥和调动。在集中统一指挥的同时,在特定的条件下,指挥部还要给予各级分指挥机构机断专行权,随机应变。各级前线分指挥机构,要切实掌握扑火组织指挥的主动权,根据总指挥的战略意图和火场态势情况实施战术指挥。扑火指挥员充分利用预先制订的扑火预案,把扑火队伍及时准确地调动到关键的部位上去。在这一环节中,指挥员要牢记以下几点:扑火力量的调用要适当,既不搞人海战术,也不能“滚雪球”,导致扑火队员疲劳作战;向扑火队伍布置任务要明确,指令要清楚;为保证扑火队员的战斗力,不能随意调动队伍消耗队员的体能,削弱战斗力。组织各分级指挥机构和各支扑火队伍迅速展开扑火战斗,及时了解各支扑火队伍的扑救进展情况,并不断修改和完善扑火作战方案,快速地协调和组织各支扑火队伍的战斗协同。在组织扑救森林火灾的过程中,要注意轻重缓急,抓住关键环节。各分级指挥机构要保持通讯畅通,及时将扑火进展、火场态势和所处的位置等情况向扑火前线指挥部报告,以便提高指挥效能。各支扑火队伍要注意衔接,火线上依次排开,不要留下空隙,稳攻稳打。密切关注天气的变化,火场情况瞬息万变,恶劣的天气条件、不利的地形和易燃的可燃物构成了对扑火指挥员十分不利的林火环境。因此,扑火前线指挥员,要密切注意火势的发展变化,准确判定火场起火点的位置,正确选择火场的上风口及起火点就近的位置作为进入火场的突破口或切入点,占据有利地形、有利方位,稳攻稳打,时刻注意可能发生危险的地段,避开强大的火头,建立安全区和避火区,科学指挥、科学扑救和安全扑救。在具体实施过程中,特别注意和掌握如下几点。
1)掌握火势发展态势,密切关注天气变化,特别注意特殊火行为的发生,注意火场地形条件。扑火队员不可进入危险地带,确保安全。
2)掌握各级分指挥机构和各支队伍所处的地理位置和扑火作战环境及扑火进展情况,适时保持通信联络。
3)掌握、控制、协调各支扑火队伍的动向,适时根据火场实际需要下达新的调度指令。
4)在乘车或徒步实施战略穿插或转移火场过程中,协调控制转移顺序,实行分批转移,通常由后至前按顺序分批转移,车辆及队伍之间应保持一定的距离,防止被火包围,造成不必要的人员伤亡事故。
5)实施以火攻火战术时,要依据天气情况,注意和掌握风向的变化,选择可依托点,要求火场内的所有人员、车辆、装备等都要撤离到安全地带。实施以火攻火战术必须由具有扑火经验的扑火指挥员和具有点烧经验的专业队伍来组织指挥和具体实施。
2.3 火场清理看守阶段
该阶段是火场外围明火全部被扑灭,主要任务是清理火场和看守火场。在清护阶段必须做到全面、认真、细致,保证不留余火,防止死灰复燃。
2.3.1 清理火场
主要是清理火场边上的残火、暗火,站杆、倒木等,把已燃部分与未燃部分彻底分开,中间形成一条无明火、无可燃物的隔火地带。在清理火场过程中,要根据不同情况进行清理。
1)边打边清。在扑火中,要一边扑打一边清理,严防残火扩大。
2)认真检查重点清。将明火扑灭后,清理火场人员除了对火线边界附近进行普遍检查清理外,对火线附近正在燃烧的站杆、倒木以及可疑点等,要组织力量重点清理。
3)分段负责反复清。重点清理之后,把清理火线边界的队伍组织起来,沿着火线边界分段划界,树立标志,明确责任,反复清理。
4)难清理地段用水清。对于难清理的地方,如地下、石缝等要组织力量就近取水,彻底将隐患熄灭。
5)站杆、倒木往里清。在火线边界附近未充分燃烧的站杆、倒木是复燃火的主要引发物。要把它们放倒、截开,抬到火线里侧。
6)认真检查最后清。火线边界就是经过几次清理后,看上去没有问题了,现场指挥员也要亲自带队检查查找隐患并及时处理。
2.3.2 看守火场
看守火场是确保扑救森林火灾胜利收尾的工作。一场森林火灾扑灭后,经过多次的清理、检查,在证明确无问题的前提下,可以留下一部分人员看守火场,其余同志撤离火场。不管大火场还是小火场,都应如此。看守火场的人员要携带工具,轮流沿火线边界巡护检查,发现情况及时处理。看守火场的时间至少24 h,最后经前线指挥部组织验收后才能将看守火场人员撤出。
在清理与看守火场期间,经常遇到扑火队伍换防。换防时必须经过火场指挥员批准,办理交接手续,在交接单上写明责任区范围与职责以及交接前火场基本情况、交接时间等有关事项,经双方单位负责人签字后换防工作才算完成。
2.4 撤离阶段
从验收火场开始,到所有扑火队员安全返回驻地,森林火灾的扑救工作取得最后胜利为止。
1)验收火场。火灾扑灭后,扑火队伍即将全部撤离,前线指挥员要组织对整个火场进行验收。验收火场的条件是:火场要达到“三无”即无明火、无暗火、无烟;经过三天的风吹日晒考验后,确实没有发现隐患。在验收火场时,指挥员要亲自主持这项工作。做好记录,相关人员签字。验收记录交防火指挥部存档备查。
2)撤离火场。指挥员不但要注意如何往火场上组织队伍,更应注意如何从火场上往下撤出队伍。这个时候扑火队员们归心似箭,身体疲惫,队伍凝聚力减弱,注意力分散,此时往往会发生人身伤亡事故或出现其他问题。所以,扑火指挥员必须认真组织好扑火队伍的撤离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