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中国”视阈下大学生绿色发展理念教育研究
2018-03-20秦基
秦 基
(贵州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贵州 贵阳 550025)
一、美丽中国与绿色发展理念
1.何以首要“美丽中国”
改革开放之后中国经济突飞猛进,截止当前中国用了40年的时间成为当今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拉近了与美国之间的距离,在经济上我们是最大的赢家,可是在生态文明上渐渐逝去,各个城市总是被雾霾笼罩、恶臭的河水环绕、可用淡水的持续减少,引发更多的人开始反思,让更多的人渴望生活环境美好和生态文明。党和国家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重点解决短板问题,十八大报告提出“五位一体”的建设,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首要位置,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可持续发展。“美丽中国”这一诗化词语,体现的是美丽,中国的美丽主要体现在生态文明之美以及人民生活之美,强调的是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理念,正如习近平同志所说:“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绿水青山就是我们发展的动力,没有了绿水青山就失去了发展的动力,所以不能没有绿水青山,绿水青山跟经济发展是辩证统一的,既要搞好经济发展,又要保护生态环境。
“美丽中国”是对传统的社会主义社会经济发展的一种扬弃,改变传统的粗放式发展理念,自然是先于人的存在,人是自然的产物,没有自然人是不能够生存的,自然的许多资源是有限的,当自然资源枯竭时人类也会退出历史的舞台,所以,人类在经济发展上不能再像以前那种以高消耗、高污染、低收益的粗放式的模式。十九大报告里明确指出要坚持新发展理念,要采取可持续发展,绿色发展理念,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美丽中国”是有效处理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的长效久治的办法,经济的繁荣发展改变了人们对生活的认识,人们的需求已不再是简单的物质丰富,而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以致追求,美好生活中应该充满生机、和平,还应满足环境优美、食品的安全,等等。然而,限制这些的就是环境质量,因此,改变生态环境要从根本入手,与一切为了利益而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作斗争,将一切破坏自然环境的举动势如水火。“必须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1]大学生是社会发展的后续力量,是改造自然的参与者,是“美丽中国”的实施者,因此,我们要加强大学生正确生态价值观的引导就必须把“美丽中国”放在首要位置。
2.何以必要“绿色发展理念”教育
“绿色”除了本意颜色之外还有许多寓意,在当今时代情景除了寓意生命和环保之外还具有更深刻的生态学内涵,绿色发展理念代表了人类对美好生态环境的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绿色是永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和人民对美好生活追求的重要体现。绿色发展,就是要解决好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问题。”[2]人类与自然是辩证统一的,人过度的向自然索取资料,就会遭到大自然的报复,任何人不能与大自然相抗衡,前几十年我们经济快速发展经济水平提高了,却忽略了环境保护,过度的向大自然索取资料、排放污染气体以及各种废水,导致了现在资源匮乏、环境污染、河水恶臭、雾霾笼罩。人是自然的产物,人是依赖自然生存的,对自然平衡的破坏最终伤害的是人类自身。现在阻碍人民美好生活的最大障碍就是环境污染问题,只有解决当前生态环境才能解决人民幸福生活的矛盾,所以人类应该顺应自然发展规律,才能在开发自然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绿色发展理念是当前最好的办法,也是最快能解决矛盾的有效路径,能有效的改变生产方式,扬弃传统粗放式生产方式的最好办法,是创建美丽中国的必经之路。绿色发展理念的提出是为子孙后代的生活谋福利,是“前人栽树,后人乘凉”的长远幸福之路,“生态环境保护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3]所以必须坚持不懈的走绿色发展理念道路,必须有永不放弃的精神,必须有为子孙后代谋福的奉献精神。
绿色发展理念教育,是绿色发展理念有效的传播路径,不仅对大学生进行教育,还要对老百姓以及企业家进行教育。绿色发展理念教育能有效解决生态环境的短板,教育是最直接的最有效的宣传手段,所以要采取必要的教育,创新教育方法。
3.美丽中国与绿色发展理念关系
“树立绿色发展理念,就必须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推进美丽中国建设。”[4]开展绿色发展理念教育的目的就是为了建设“美丽中国”,解决人民美好幸福生活的矛盾,是一种节约资源型的经济发展的道路,是改进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绿色发展理念体现了人与自然、自然与社会的辩证统一关系,建设“美丽中国”是绿色发展理念的价值目标。
绿色发展理念是处理好经济发展同生态环境保护的有效路径,绿色发展理念是绿色变革与转型,是让经济更健康、稳中进步的发展,让每个人都享受绿色成果,使青山常在、绿水长流、天空常蓝。因此,绿色发展理念是建设“美丽中国”的必经之路。
二、大学生绿色发展理念教育现状分析
1.绿色发展理念尚未形成系统教育
我国的生态文明教育起步较晚,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了绿色发展理念,并把它作为指导未来我国经济与社会发展的五大理念之一,绿色发展理念教育还没有正式融入到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当中,没有形成系统的教育体系。绿色发展理念教育难以展开常态化教育,内容形式单一,学生没兴趣参与其中。学校的绿色发展理念教育是很有必要的,但是目前高校开展的绿色发展理念教育难以满足人才培养的需求,思政课的任务繁重,担负着大学生思想意识教育的重任,而绿色发展理念零散在思想政治课中,教育内容过于零散,难以对大学生进行全面系统教育。
2.大学生家园意识淡薄
“都说国很大,其实一个家”、“家是最小的国,国是最大的家。有家才有国,有国才有家”常常能听到这么温馨的歌声,没错国是最大的家,我们每个人都有义务去维护、爱护、保护她,就像我们建造温馨小家一样。当代大学生更不能缺少这份义务与爱心,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家园意识是必不可少的,大学生的家园意识能决定生态文明建设的快与慢、好与坏。但是,当前大学生正是缺少家园意识,大学生在生态文明建设中没有履行好自身的义务,甚至还会随手丢垃圾、破坏公物等小行为,没有像在自己家中那样去保护环境,保护自家财产,大学生这种将国视为家的意识淡薄,还没意识到国家的环境就是我们生存的环境。
3.高校注重理论教育,缺乏实践性
从十八大到十九大,党和国家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牢固树立和自觉践行新发展理念。绿色发展理念制度逐渐完善,绿色发展理念教育文献也相继增多,高校过度注重理论教育,却忽视了绿色发展理念的实践性,很明显的例子就是课堂上宣传、督导大学生爱护环境,讲授绿色发展理念关系到人民福祉,下课后教室环境脏乱差。在讲好理论教育之后,还要对大学生进行实践活动,理论知识固然重要,但是也不能缺乏实践。由于高校缺乏实践性教育,让许多大学生认为所学习的理论知识跟生活半毛钱关系都有,自然不会对理论知识感兴趣,反而,越学习理论知识越怠慢,没有实践性的理论知识就像没有罗盘的航海行动,是不能到达彼岸的。
三、绿色发展理念教育的实施路径
1.建设生态伦理课程,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我国的生态伦理教育发展较晚,处于刚刚起步状态,还没有形成系统的学科体系,也没有针对本科生的教材,生态文明教育存在明显的不足,不能对大学生起到良好的教育作用。有关生态文明的教育内容都是零星分布在思想政治课教材中,既然要对大学生进行教育,那就要让教育发挥作用,需要将所有的生态文明教育内容进行整合编排,形成独立的教材,系统的课程,完善生态文明教育体系,将生态文明课程划分为必修课程,给予重视。需要全国高校统一编辑教材,这样才能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课时设置不宜过多,跟公共课一样即可,但是要分为理论课时和实践两部分组成,两部分相互结合授课,做到理论与实际相结。实践课可以多样形式,让大学生亲自行动起来,可以组织学生建设绿色班级教室、美化教室环境,还可以以班级为集体在校园里进行垃圾清捡。如:对校园里的纸片、烟头、塑料袋等等细小垃圾清捡。学校可以让大学生利用放假时间宣传绿色环保活动的方式采取考核,对进行宣传的活动或者宣传语拍照存档,写参加活动感悟。
对大学生的生态文明教育同时,还要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教师是理论知识传播者,只有教师的视野开阔了,大学生的眼界也就长远了,对教师队伍进行定期知识培训,有效引导大学生意识到生态文明的重要性,让大学生意识到建设“美丽中国”,保护生态文明,坚持绿色发展理念是每个大学生应有的义务与责任,“美丽中国”任务任重而道远。
2.开展社会实践,推动大学生绿色发展理念教育
学校可以鼓励团委学生会举办校园文化,宣传绿色发展理念,加强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积极有效的实践活动,是大学生生态伦理道德形成和发展的基础,也是生态价值观教育的一个重要的维度,是理论联系实际的辩证统一关系,实践活动能让大学生客观理性的认识到生态文明教育的重要性,通过实践对所学的理论知识加以使用,有效解决大学生对理论知识学习的枯燥情绪,并且能让大学生对知识掌握更加透彻。因此,对大学生的展开社会实践是很有必要的,并且要深入大学生群体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绿色发展理念实践活动,加深大学生对生态文明知识的认识,同时鼓励大学生加入生态文明建设,自觉履行“美丽中国”建设义务,自觉践行新发展理念,要让“新发展理念落地生根、变成普遍实践”。[5]
3.唤醒大学生家园意识,建设“美丽中国”
家园是人类生存的空间,中国人自古就对“家园”有着依赖,每个人都爱护自己的家园,用心去建造属于自己的家园,一个家是由不同家庭成员组成,我们国家也类似,国家是我们每个小家庭的大集合,我们小家庭有义务有职责去爱护这个“大家庭”,由于大学生家园意识薄弱,所以我们要深化大学生家园意识和情感,提升大学生生态价值观教育。唤醒大学生家园意识,有利于生态文明建设,我们生存的家园是我们每个小家的栖息地,只有爱护家园意识增强,对生态文明建设才会有高度自觉的行动,家园的建设离不开生态保护,要求经济发展既要金山银山也要绿水青山,绿水青山就是发展动力,要保证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改变传统社会主义社会粗放式发展,要对自然资源“取之有道,用之有度”。强调生活实践,加强大学生家园意识,建设“美丽中国”。大学生正处于发展阶段,培养良好的家园意识,能有效的带动社会形成保护环境的良好氛围。建设“美丽中国”需要从我做起,从小做起,“不积硅步,无以至千里”,从身边小事做起,爱护家庭、教室、校园、的小家园扩展到爱护家乡、国家和人类家园。